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从“互学互鉴” 到“中国制造”

从“互学互鉴” 到“中国制造”

时间:2024-10-31 04:30:41

科技交流一直是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的重点领域之一。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2年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后,两国间的科技合作与经济、商贸合作一样,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支柱。1979年1月31日,邓小平副总理在访美期间与美国总统卡特签署了《中美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开启了两国交往中这一十分重要、富有活力的领域。

中美双方通过多方面的交流,学习和吸收了世界先进的科学理论与管理方法,这是一个双向、互动、双赢的过程。双方的合作极大地推动了两国科技界之间的往来,带动了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起到了重要作用。科技合作已成为中美关系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贡献不容忽视。1979年1月31日,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时,在白宫与美国总统卡特签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这是中美建交后两国签署的首批政府间协定之一。记忆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连通两国科技发展的纽带

红色中国来客:首批敲开留美大门的中国学生

中国正负电子对撞机:中美科技合作的典范

中国核科学研究的贡献者:约瑟夫·汉密尔顿

母与子:两代人的中美科技合作情缘博士后制度的创立

约翰·吉本斯谈发展科技三要素

中美两国计量、标准合作1979年访美期间,邓小平同卡特等美国领导人就发展中美双边关系等问题举行了一系列会谈,这次访问对发展两国友好关系及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连通两国科技发展的纽带

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发表后,两国科技人员的往来有了发展。但由于两国关系还未实现正常化,使得双方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受到一定限制,中美两国政府都希望两国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有更大的发展。1978年5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时提出,美国政府要派由总统科学顾问弗兰克·普雷斯率领的高级科技代表团访华,与中国政府负责科技工作的高级官员建立联系,讨论在平等互利原则下发展两国间的民用科技合作,以便在适合的时候与中国建立官方的科技合作关系。美方希望同中国发展科技合作,也希望在两国关系正常化前增加两国政府间的来往,展示两国关系有进展。

1978年7月,普雷斯率领庞大的美国科技代表团访华,方毅以国家科委主任名义率中方代表团与美方就广泛的科技合作关系进行了会谈,双方代表团中的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分8个专业进行对口会谈,为日后政府间不同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随着中美建交有关准备工作的推进,双方又就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文本及合作领域进行了多轮商讨。

1979年1月31日,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时,在白宫与美国总统卡特签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这是中美建交后两国签署的首批政府间协定之一。双方据此成立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机制,首届科技联委会于次年1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与美国总统科学顾问普雷斯担任联委会联合主席并共同主持会议,邓小平在联委会期间出席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下6个议定书的签字仪式。此后,中美科技联委会每两年举行一次,轮流在中美两国举行。

在该协定框架下,方毅副总理与美国能源部长施莱辛格签署了高能物理科技合作议定书,并与美方就教育、农业、空间三个领域的科技合作议定书换文。至今,中美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在《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框架下共签署了近50个议定书,领域包括能源、环境、农业、基础科学、科技信息和政策、地学、自然资源、交通、水文和水资源、医药卫生、计量和标准、民用核技术与核安全、统计、自然保护、林业、高能物理、聚变、材料科学和工程计量科学、生物医学、地震、海洋、大气、测绘等。中美科技合作已成为中国对外政府间科技领域最大的合作机制。

1979年,方毅随同邓小平出访美国。这是2月4日他在洛杉矶参观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

邓小平和卡特总统在白宫签订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时亲切交谈。(上图)

白宫,美国总统的官邸和办公室。(右图)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美国华盛顿白宫举行的欢迎仪式上致辞。当时的欢迎人群中就有中国首批52名留美人员。红色中国来客:首批敲开留美大门的中国学生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和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一起,听取清华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刘达有关学校各项工作清查整顿情况的当面汇报。在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后,邓小平同志说出这样一段话:“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科教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在我们迈的步子太小,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大学水平,一方面派人出去学习,这样可以有一个比较,看看我们自己的大学究竟办得如何。”

邓小平这一在后来被称为“扩大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重要讲话”指出:“不要怕出一点问题,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是好的,个别人出一点问题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即使一千人跑掉一百个,也只占十分之一,还剩九百个。”

教育部外事局随后专门开会,传达讲话精神。在邓小平作出指示后不到20天,教育部便完成了《关于加大选派留学生数量的报告》,确定了选派计划。报告提出,立即选拔三千人派出留学。报告还对留学生管理机构、派出前的集训工作、回来后的工作安排都提出了建议。8月,教育部的报告获国务院批准,首批留学生派遣工作立即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中国要大量派遣留学生的消息,迅速传到国际社会,并引起很大反响。和美国联系后,对方的态度出人意料的热情。9月2日,美方就向中方发来邀请函。10月7日,由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率领的11人代表团访美。从旧金山到华盛顿,一路拜访了多所著名大学。10月22日,代表团与美方达成11项口头谅解,明确了美方在1978~1979年度,将接受来自中国的500~700名留学人员。

1978年8月,教育部的报告获批后,各地的选拔工作立即开始。考试的人选标准是:业务素质好,身体好,外语好。这次的选拔,“空前强调”的是外语水平,而政审这一关,却几乎无要求。但在那个一句英语也听不到的年代,考试的内容基本是初等英语水准。10月,首批通过层层选拔的52人接受集训。

1978年12月26日,包括周培源、教育部副部长李琦、外交部副部长章文晋、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在内的一行人为这52名留学人员送行赴美。清华大学选派的崔国文后来回忆,当时由于国力拮据,规定这批留学生每人每个月的伙食费为120美元;每人每月最高房租不得高于150美元,实报实销;每人每月零用钱30美元。大家手头都很紧张,和导师、同事聚餐也不敢去,担心后半个月要饿肚子。最初的52名访问学者,被分到几十个不同的学校里。刚去的时候,美国人低估中国人的实力。但在艰苦的条件下,这些留学生们奋发图强,在学业上迅速赶上。来自清华大学水利系的柳百成,留学两年期间发表了5篇SCI论文,使美国人对他们的最初印象有所改变。两年后,52人纷纷学成归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于1978年至1981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进修,他是新中国第一批留美访问学者的总领队。

1984年10月7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之一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在北京举行奠基典礼。邓小平、万里、方毅等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工程奠基仪式。图为邓小平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参观。中国正负电子对撞机:中美科技合作的典范

1979年,邓小平副总理访美期间,中国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和美国能源部部长施莱辛格在华盛顿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美利坚合众国能源部在高能物理领域进行合作的执行议定书》。这是中美政府间第一个学科领域内的合作议定书,多年富有成效的合作使中美双方都认为这是两国签订的中美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中的一个典范。

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促进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些在海外学习高能物理的学子归国,着手组建了中国高能物理队伍。为圆满完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这一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急需培养高能物理人才。在中美合作建设BEPC的过程中,中方先后派出100余名科技人员到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阿贡实验室、布鲁克海文实验室、费米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这五所著名高能物理实验室学习和工作。为培养高能物理实验人员,在对撞机建成后马上开展物理实验,30余位高能物理学家被派往美国十几所大学进修,这些早期赴美学习工作的科学人员日后都成为中国高能物理界的骨干。

当时,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潘诺夫斯基所长是中美高能物理合作的积极分子,给予了中方很多的帮助。根据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协议,他积极参与了选定BEPC的方案,并亲自安排和接待中方设计考察团,帮忙解决部件和计算机采购中的各种问题,并多次到北京建设现场指导,他所做的一切都为后来BEPC建成后取得的丰硕物理成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3年1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将BEPC工程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并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北京市负责同志组成的工程领导小组。1984年10月BEPC动工兴建,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基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奠基”。

1988年7月,电子和正电子已均能在贮存环内积累;10月16日,首次实现了正负电子对撞。1988年底,对撞机的主要性能按期达到或超过了设计指标,并且没有超过预算,完成了对撞机的建造任务。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这一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建设的高科技工程。根据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协定,中美双方在人才培训、技术转让、设备加工和出口、大型实验室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为其顺利建成奠定了基础。其建造的成功,也极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加速器界的地位和声望。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电子束流输运线。

1979年7月17日,我国第一所高能物理实验中心在北京附近建成。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情况。

约瑟夫·汉密尔顿,他对促进中国核科学基础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核科学研究的贡献者:约瑟夫·汉密尔顿

美国科学家约瑟夫·汉密尔顿是著名物理学家、范德比尔特大学教授。他在远离稳定线原子核、原子核高自旋态核结构和裂变过程等前沿领域的研究中取得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成果。

20世纪70年代起,汉密尔顿教授就一直同中国核物理学界保持长期实质性合作,是率先协助中国核科学界打开国际合作之门,对中国核科学基础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20多年来,汉密尔顿教授邀请并与之合作的中国科学家达49人,他在国际主要科技刊物上发表182篇学术论文,其中68篇是与中国科学家合作。汉密尔顿教授在中国青年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2年,汉密尔顿教授获得中国“国际合作奖”。1979年5月8日,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和美国商务部长朱厄妮塔·克雷普斯分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务部科技管理和科技情报合作议定书》上签字。母与子:两代人的中美科技合作情缘

我的母亲生于1943年,我生于1975年,可我俩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学习英语。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全家挤在上海一个9平方米的亭子间里,当时母亲经常收听英语广播,还看一些从国外引进的英语节目,姐姐和我在一旁似懂非懂地跟着,这情形至今难忘。那时的母亲和我从未想到日后会有机会先后以不同方式参与到中美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事业中。

1982年,母亲调入上海市食品工业研究所。当时国内食品安全检测和营养分析领域的研究和标准制订尚处起步阶段。当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启动帮助中国建设食品安全检测和营养分析能力的培训项目。通过层层考核后,母亲拿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处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于1989年4月踏上了前往华盛顿的旅程。母亲留下的工作笔记上记录着当年出国前写的一段话:“有明确的目标和使命感,回国后(运用国外所学知识)要在科研上发挥重要作用,(争取我国食品界能)跻身于世界行列并显示作用,与国际接轨。”在美国短短的4个月,母亲先在乔治敦大学进修了1个月的英语,随后3个月几乎日夜都泡在FDA营养监测实验室里,近乎贪婪地学习最先进的技术和实验方法。母亲在美国度过了非常充实和开心的日子,她归国那天,我还记得自己焦急地等在弄堂口,心想妈妈会给我带回什么礼物,最终的答案是两个变形金刚玩具,和一大堆英语学习教材,其中不少是介绍美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的书籍。在母亲“外语为人生打开一扇新窗口”的鼓励下,初中英语极差的我,到高考时英语已成为我成绩最好的一科,这也算是早期中美科技合作的一个副产品吧。

母亲告诉我当年她到美后经受的两次“冲击”。一次是飞机降落前,她看到纽约傍晚地面璀璨的灯光和川流不息的车辆,即使是来自中国最大最发达城市的她,也着实吃了一惊;到华盛顿后,她发现当时全中国只有4台、在单位里每次都要报批后才敢小心翼翼使用的某种进口分析仪器,在FDA某个实验室却有20多台,实习生都可随便用。母亲一边感慨着物质条件上的巨大差距,一边又以他们那代知识分子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和韧劲学习和追赶着。

1991年,在由FDA组织的“用PITC(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对婴儿奶粉中氨基酸的液相色谱测定”合作研究论证项目结束后,母亲收到证书和信函,称赞她主持的中国课题组在参与该项目八个国家的实验室中做得最好。有趣的是,得知此消息后,母亲所在单位的实验仪器供应商(是一家美国企业)亚太区总裁主动上门为母亲颁发了奖状,表彰她的科研成果。此后母亲又承担了多项科研任务并获奖,主持制订多项国家标准,为我国食品领域的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

2009年10月15日,中国科技部长万钢在华盛顿中国驻美大使馆举行的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第13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讲话。1997年从上海大学毕业后,在母亲的鼓励和支持下我报考了国家科委(现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的公务员,踏上了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事业之路。2004年我转到美大处工作并参与对美科技合作工作。在翻阅档案时我高兴地得知,两国建交后邓小平副总理访美期间与卡特总统签署的第一个政府间协定就是《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我有幸沿着前辈开辟的道路前进。在随后的工作中我先后参与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等重大活动,起草了多个合作协定并参与谈判,促成了一批合作项目,也结识了许多美国科技界的朋友。最难忘的是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时任科学技术部徐冠华部长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李维特部长签署了《卫生健康医药科学合作谅解备忘录》。李维特部长问起我的背景,我自豪地告诉他母亲和我的故事。双方领导人听后,都感到这是一个中美科技合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广参与、高水平”的生动例子。

在转驻美使馆科技处工作后,我根据母亲提供的地址,找到了她当年的学校、办公楼和住宿公寓,拍照后发给她。虽然历经25年物转星移,母亲还是很快就认出了这些建筑,她感慨这些环境还是老样子,而国内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界更是从“跟随、模仿”逐渐走向“并行”甚至实现“赶超”。

随着我国科研实力的增强及在国际学术界地位的提升,我作为一个科技外交官,将有更多机会去推动平等互利合作,相信两国的科技合作事业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李昕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科技参赞)

1981年10月15日〜17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中美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

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上海市食品工业研究所和轻工业研究所等单位试制成功的一种新型罐藏食品——蒸煮袋软罐头。

1989年9月16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博士后制度的创立

中国不少有识之士和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借鉴发达国家培养年轻高级人才的经验,在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而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他一直十分关心祖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年轻人才的培养,1983年3月和1984年5月他曾两次给国家领导人写信,建议在中国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行博士后制度。

1985年,在他的倡导和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此后,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企业的“博士后流动站”在全国各地像雨后春笋一样纷纷成立。李政道亲自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级科技人才的系统培养。

李政道特别感慨:“博士后制度在世界已有约100年的历史。中国的博士后制度创始于1985年,虽然起步晚,但独具特色。由于国家重视,中国博士后制度能够面向更多的研究领域。因为注重流动,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制度更富有生气。”1996年10月25日,中美第七次科技合作联委会在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右)和美国总统助理、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吉本斯在会议闭幕后互赠礼物。约翰·吉本斯谈发展科技三要素

美国总统科学顾问约翰·吉本斯是历届美国科技顾问中对华最为友好的一名科学家。1997年11月18〜19日,应当时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邀请,吉本斯参加了在华举办的“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后又访问了山东和广东两省。在山东济宁,吉本斯看到一户农家使用沼气,他指出,这是有希望的新能源,中国推广使用沼气,不但对中国有贡献,而且对非洲和亚洲不少国家都有贡献。

在深圳时,他对宋健说:“发展高科技要有三个要素:一要有好的想法,即智力资源;二要有相应的财力和财政支持;三要有良好的生产发展环境。这三个方面的要素,我在深圳都看到了。”但当时这些并未引起中国的足够重视。

后来,吉本斯再次应邀访华,多次重谈“发展高科技的三要素”时,被中国科技记者广泛报道,而且很快变成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政策理念。他的这一谈话,对中国与国际的交往和中国发展自己的高技术,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011年12月13日,亚太法制计量论坛和亚太计量规划组织在北京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昌平园区联合召开“计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中美两国计量、标准合作

1979年1月31日,邓小平和美国总统卡特签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在这一“协定”指导下,2012年9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两院院长在美国共同签署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合作实施协议》。

同年11月,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化学所所长顾问、前所长Wise博士等一行4人来到中国计量院进行学术报告,并与中国计量院化学所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中国计量院副院长宋淑英表达了对中美计量院在化学领域国际合作交流活动中的支持与期望。通过一周的交流,中美双方专家就各自在有机和无机分析、食品和环境安全以及临床计量等方面的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及进展开展了详尽的学术交流。美方专家还与中方专家就共同关心的技术问题和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外,2015年,中美两国国家计量院举行双边研讨会,合作开展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试点工作。

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是由美国国会直接拨款,多年来,奥巴马政府都在加大“三大科学机构”——国家科学基金会、能源部科学局以及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的预算,强调这对于美国保持世界创新领先地位至关重要。中国计量院把追赶美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目标。2010年9月1日,中国质检系统“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度计量科学与精密机械测量技术研究所所长叶孝佑(左一)在实验室内为参观者介绍一维线纹基准装置。(上图)

1979年1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浙江大学、上海市标准计量管理局共同研制成功“高频振动基准”,其技术性能达到当时国际水平,为统一我国的振动量值作出了贡献。(下图)进程

中美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计划:碰撞创新的火花

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最成功的国际合作范例之一”

2014年科技主题工作组会: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合作水平

第六届“中美青年科学论坛”:增进理解,加深友谊

第七届中美青年科学论坛:聚焦“灾害管理”

科技部与美国心脏协会高层磋商:关注民生,重视健康2014年中美科技人员交流活动期间,学生们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中美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计划:碰撞创新的火花

从2004年到2015年,共有435名美国学生参与“中美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计划”(EAPSI),现每年参加该项目的学生人数为40人左右。这个项目把美国学生邀请到中国来工作和学习,让他们感知和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经济建设成就、科技发展和生活习俗,这是“中美科技人员交流计划”项目长期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导师认为美国学生的研究规范性水平较高。他们大部分已经过系统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规范的训练,研究设计严谨,对既定的研究计划有出色的执行和分析能力,入手快,分析问题清楚。而且他们的独立性很强,思想活跃,能够发掘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具有明确的研究目的,社会交往能力也较强。他们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还会将自己所属学科的特色研究方法与中国师生进行分享。通过合作交流,许多中国导师鼓励中国研究生在做研究时不要给自己设框框,要敢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从而使学术能力得到提升。

该项目不单是指导美国学生做研究,还增强了双方学生共同学习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拓宽中国学生的研究视野,且学生间的互动还促成了部分学生申请国际交流项目。无论是哪方面都有助于中国的学生在此过程中找到中西方教育间的“临界点”,这对青年学者学术生命的成长极为重要。

许多美国学生则表示,中国师生都热情友好,多方面给予他们帮助。而在美国,导师多是让学生较为独立的做研究,由此可见,中美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导师指导方式的差异。部分参与此项目的美国学生借着这个机会来到中国,依托中国某些领域优越的科研环境,得以将他们的研究构想、研究方法付诸实践。

参加2004年EAPSI的学生JamesWicker,2007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一直在华工作,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杰出外籍青年科学家”。参加2008年EAPSI的JacobWickham毕业之后就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工作,在华期间与一位俄罗斯姑娘喜结连理,拥有一个会说三种语言的聪明孩子。2009年来访的哈佛大学研究生Jeffrey曾在德国学习一年。他对跨文化科技交流的理解是:“在不同文化环境下作研究,让我掌握了不同的思考工具,从而更接近真实的问题。我相信对于特定的问题,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一个人了解的文化越多,他具有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更为丰富。”参加2010年EAPSI项目的AliciaKrzton的研究对象是金丝猴,通过到中国从事合作研究她才得以展开计划,她的中国导师及其研究室为她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这对她意义重大。参加2013年EAPSI的美国学生AubreeWebb,在中国期间志愿到北京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为小学生们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程。为表彰她的志愿服务所带来的社会影响,项目结束之后,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为她颁发了特别贡献奖。参与2014年EAPSI项目的任聪教授所指导的美国学生借此机会来中国做高压实验,这位学生的导师与任教授说明了该实验的科学意义,他们美国的实验室没有做此类实验的条件。

美国研究生表示中国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他们很有吸引力。他们中有的参加此项目的目的就是要学习中国的研究方法。有的则表示,在污染物研究领域,中国学者的研究方法已走在世界前列,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在这个科研全球化的时代,每一种看问题的方式都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物种丰富、地理差异明显的文明古国,中国看待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独特视角,对于人类观察和分析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对于世界科学研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EAPSI为处于不同科研文化背景的中美科技工作者共同从事合作研究创造了条件,不同的学术思想、科研文化在此过程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这为中美的科研合作及彼此的科研发展注入了一股活水。这股活水的环流还将中国的科研成就带向了国际科研市场,使中国的科研领域及科研人员在国际科研市场中找到平等对话的位置向世界发声,“中美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计划”项目的长期影响力不断向更深处拓展。

2012年中美青年科技人员交流活动中,中美两国学生共同进行户外考察。2014年中美青年科技人员交流活动期间,美国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

2011年9月23日,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和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共同启动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官方网站,并见证中美双方签署清洁能源领域产学研联盟技术管理计划协议。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最成功的国际合作范例之一”

2009年7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能源局和美国能源部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CERC)成立,双方将共同投入1500万美元作为该中心的启动资金。

据悉,这是为落实2009年4月初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伦敦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于2009年4月中旬访问美国,与美方一致同意在能源科技等双方感兴趣的领域共建中美联合研究中心。两国政府成立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旨在促进中美两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开展联合研究。联合研究中心首批优先领域包括节能建筑、清洁煤、清洁能源汽车等。

中美两国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在能源科技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该中心将为两国相关单位参与双边能源科技合作提供平台和支持,对加强中美科技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2015年6月1日,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中国科学技术部长万钢与美国能源部长莫尼兹共同主持了会议,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史玉波等出席并发表讲话。来自两国政府、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CERC)各联盟成员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来自中方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以及美方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西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的代表分别汇报了建筑节能、清洁煤、清洁汽车产学研联盟的合作情况。各联盟企业成员代表也就参与CERC合作进行了圆桌讨论。此外,知识产权联合工作组和作为CERC二期新增领域的能源与水的中美双方代表也介绍了各自工作的情况。会议对CERC取得的进展给予积极评价,双方一致认为CERC以其创新的合作模式和丰硕的成果,成为两国科技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其经验值得推广。双方希望CERC二期能在示范工程和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更多亮点成果。

2009年CERC成立以来,中美两国在清洁煤、清洁汽车和建筑节能领域建立产学研联盟,开展紧密合作,成功探索出一条双边科技合作的新路径,获得两国领导人的肯定。莫尼兹曾对CERC做出评价,称其是“最成功的国际合作范例之一”。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会后发表的《中美两国元首北京会晤主要共识和成果》和《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均将CERC二期(2016〜2020)合作列为重要内容。

2011年9月23日,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曹健林主持官网开通及签约仪式。

科技主题工作组会现场。2014年科技主题工作组会: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合作水平

2014年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期间,中国科学技术部举办了科技主题工作组会。科技领域磋商由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马林英副司长和美国国务院代助理国务卿嘉博共同主持会议。来自中国科学技术部、科协等单位及美国国务院、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驻华使馆等机构的代表与会发言。

双方回顾了自第四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以来科技领域取得的进展,并就中美青年科技论坛、中国青年科学家访美计划、中美科技人员交流计划、女性科学领袖活动等议题交换意见。双方同意拟向本轮高层磋商提交的科技领域成果包括:2014年分别在中美两国举办第六届和第七届中美青年科技论坛;共同执行主题为“减灾防灾”的中国青年科学家访美计划;在华举办为期8周的年度中美科技人员交流计划等。

双方探讨了下一步拟开展的工作,愿在现有合作基础上继续探索建立两国女青年科技人员交流合作新机制、为两国青年科技人员营造更好的交流环境等。

会后,马林英副司长向科技主题工作组会做科技领域牵头人报告,表示双方愿切实推动科技领域的人文交流,全面提升中美科技创新合作水平,为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出新的贡献。“中美科技人员交流计划”是中美双边科技合作关系的成功案例,有助于两国青年学者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图为2013年第四届中美青年科学论坛参与人员合影。第六届中美青年科学论坛:增进理解,加深友谊

作为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下科技领域的系列活动之一,“2014中美科技人员交流计划”总结会暨第六届“中美青年科学论坛”于2014年8月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相关代表和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约60位青年学者,以及美国多所知名大学的40位美方青年学者参加活动。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王艳副主任主持,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陈霖豪副司长、美国驻华使馆科技参赞马修·施克出席并致辞。

“中美科技人员交流计划”始于2004年,共有约390名优秀美国青年学者来华,与中方的青年科技人员共同开展合作研究,受到中美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参加“2014中美科技人员交流计划”的40名美国优秀博士研究生在科学技术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共同支持和中方导师指导下,完成了在华两个月的研究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本届“中美青年科学论坛”上,来自中、美两国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位青年学者就跨文化交流、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以及中美青年学者建立长期合作这三个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积极互动。论坛进一步推动了中美青年之间的科研交流,增进了中美两国青年之间的理解,加深了友谊,为双方未来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中方人员与乔治华盛顿大学的JosephA.Barbera博士交流后合影。第七届中美青年科学论坛:聚焦“灾害管理”

2014年,根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达成的共识,美方邀请10位中方青年学者赴美参加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和美国国务院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美青年科学论坛”,活动主题为“灾害管理”。本次活动正式纳入2014年7月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美国国务卿克里共同主持的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成果清单。分别由美方的国务院和中方的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共同主办。

根据美国国务院安排,除参加中美青年科学论坛外,中方青年学者还将访问美国相关科技管理部门、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短期交流,就灾害管理、灾害预警、风险评估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行研讨。

第七届“中美青年科学论坛”历时半天,在美国国务院内部会议室举办,主要参加人员有美方灾害管理相关领域青年科学家和中方代表。第7届中美青年科学论坛由美国负责科学、空间和卫生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乔纳森·马戈利斯(JonathanMargolis)和中国驻美大使馆科技参赞梅建平联合主持。论坛围绕着中美青年科技工作者交流与合作、中美在灾害应急响应与灾后恢复等管理机制方面的异同点进行了交流。

短期交流历时10天,走访了华盛顿、洛杉矶和旧金山三座城市、16家单位,面对面交流40余人次。美国国务院将走访安排等事宜委托给第三方——子午线国际会务中心,他们具有丰富的组织经验,为本次访问交流的顺利开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保障了本次访问的顺利进行。

通过本次访问,加深了对美国政治组织结构的认识;了解到美国十分重视长期稳定的灾害研究,他们在对地震、飓风、火山等灾害及灾害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灾害管理经验;其研究所和高校等单位之间实现了数据共享,从而为各单位开展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他们的灾害应急制度也十分完善;洛杉矶消防局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消防局,他们配备有最先进的应急装备;并且公民普遍具有较强的防灾意识,并建有社区防灾自救组。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应建立中美灾害研究中心、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国际班,联合培养防灾人才,设立中美重大灾害联合研究项目,共同开展灾害防治技术研究,降低灾害损失,提升我国灾害防治技术水平。(王青松)

中方人员参观洛杉矶消防局。洛杉矶消防局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消防局,他们配备有最先进的应急装备,公民普遍具有较强的防灾意识,并建有社区防灾自救组。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