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千古糯禾

千古糯禾

时间:2024-10-31 02:08:04

撰文图片旷惠民编辑武侠

在贵州黔东南、广西三江县、湖南靖州县等地的山区,一直沿袭着古老的糯稻种植。这种流传千百年的种植方式,已经深深融入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生命血脉和精神世界,吃新节、牯脏节、芦笙节,主食是糯米饭;亲朋好友聚会,相互馈赠的礼物是糯禾种子;孩子满月酒,贺礼是成担的糯禾;建新房上梁,需悬挂几把金灿灿的糯禾,祈求人兴家旺;古老的“驱邪祛病”的巫术,常用的祭品还是糯禾……我从2005年起深入相关的三省六县拍摄,在城市化进程中记录下逐渐消失的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与生活。

2014年10月,黔东南从江县月亮山,人们在梯田里采折糯禾。黔东南地区山峦延绵,沟壑纵横,森林茂盛,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4℃18℃,常年雨水充沛、云雾缭绕,优良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糯禾生长,现存有大量具有耐寒、耐阴、耐烂、耐湿、抗旱等特性的糯禾品种。

黔东南的少数民族沿袭着古老的农耕生活方式,春季开始犁田翻土,初夏播种育秧,秋末采摘糯谷,冬季蓄水养田。四季的劳作,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求,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丰富的物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每年春末初夏,贵州省月亮山区的人们在高山梯田里蓄水、耕地、播种、育秧,秧苗长高后又饲放鱼、鸭,可替代人力薅秧,其粪便又是天然有机肥料,能促进稻谷的生长。到了秋末,人们在梯田里放水、折禾、捕捞田鱼。丰收之际,开心的主妇打算为家人做一顿田鲤大餐。

从江县丙妹镇望江坡梯田边,被当地人击落的老鹰与新收割的糯禾。如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各种灾害频繁发生且束手无策。古老糯禾品种的多样性和无污染种植,在粮食生产安全、人类生命健康、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物种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优势,引起国际环保组织和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2011年6月,“稻、鱼、鸭”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

2015年正月,与从江县相邻的广西三江县富禄乡岑旁村举行隆重的“踩塘节”,家家户户都背着自己健康可爱的“糯娃”。人们舞狮子、吹芦笙、鸣放鞭炮,敲锣打鼓绕着寨中的水库环游三圈,尽情展示丰收的喜悦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2013年夏季,糯禾秧苗生长茂盛。农历六月的卯、辰、巳这三天,是从江县岜沙苗寨的“秋千节”(吃新节),姑娘们把去年收割的糯禾秆放在清澈的小溪中浸泡一夜,再用木槌敲打软化后,扭搓成粗大的草绳,系在古树上,用来悬挂秋千。

2013年农历六月中旬,贵州黎平县黄岗村的侗族人正在过古老的“喊天节”。糥禾不仅解决温饱,还与民族节日、婚姻生育、农耕建筑、社交祭祀等重要活动紧密相连。正值夏季,油绿的糯禾开始成片扬花抽穗,法师吴广新带领族人进行“喊天求雨”的祭祀,礼毕,人们聚在一起喝糯米酒,唱侗歌,祈愿风调雨顺。

苗族虔诚崇拜水牛,这是古老农耕文化的缩影。如今,现代化的“铁牛”已经取而代之,耕牛退出了农业生产的主要舞台。

从江县岜沙村王家寨,老人们互敬糯米酒。秋收过后,人们会把糯米制作成多彩的糍粑,酿制成甘甜的米酒,作为馈赠亲朋好友或是婚嫁吉庆的贺礼。

“新米节”期间,从江县加榜乡的村民们走村串寨,入户“讨要”新米饭,祈求吉祥如意。傍晚,公路边常能看到醉倒的男人和欢笑的婆娘们。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