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军张晓云
作为文化大国,我国的古代建筑早在秦朝时期便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见证我国古代辉煌文化的建筑或因天灾或因人祸而逐渐消失,仅能从史书与民间传说中窥得一丝痕迹。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消失的建筑》,梳理了我国古代八种不同风格的建筑,通过现实考古推测与对历史文献的搜寻找到这些消失的建筑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并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错中,在考古发掘与文本互证中,还原了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印记。
一、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错
《消失的建筑》在摄制上最大的难度在于摄制对象的缺失。这部纪录片所要拍摄的是那些只存在于历史上的辉煌建筑,不管是秦时的咸阳宫、北魏的通天塔、唐朝的大明宫,还是西湖旁的雷峰塔,在现实中早已不复存在。在它们仅耸立于文字之中的情况下,如何展现这些古建筑的辉煌?更何况,作为一部纪录片,摄制过程中的逻辑性是必不可少的。纪录片的制作者不可能单一列出史书中的线索或是民间传说,那样做出来的只能是一部空洞无力的宣传片。因此,《消失的建筑》便有了一个整体的制作逻辑,即将每一集中的建筑与相关历史传说相关联,镜头在故事演绎与现代考古现场、虚拟构想中切换,配合解说词,从而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错,并在这种交错中讲述这建筑所见证过的历史与其消失背后的故事。
纪录片的第一集《大秦咸阳宫》中,简短地对咸阳进行介绍之后,便是篇名的出现。而在片头解说过后,进入正式播放时,最先出现的不是对咸阳宫的介绍,而是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故事的演绎。演员扮演的荆轲与秦舞阳走在通往秦王宫殿的台阶上,秦舞阳被王宫气势所震慑,摔倒在台阶上;荆轲独自对秦王行刺,却在失败后惨遭杀害。史书记载秦舞阳以13岁杀人而闻名燕国,却在秦王宫前被震慑摔倒,纪录片以此说明秦王宫作为当时最为强盛的秦国王城所在地的辉煌宏伟。这种以故事开篇的手法在《消失的建筑》中被大量运用。又如,在《王之浮屠》一集中,故事开篇用的便是雷峰塔镇压白娘子的传说。雷峰塔屹立千年,直到1924年倒塌,这个名字与白娘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几乎成了阻碍真爱的代名词,而其真实的修建理由反倒被人们遗忘。纪录片以这个传说作为开篇,预示了其同样的必然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纪录片对历史的运用并不局限在开篇上。荆轲刺秦以及由此引出的高渐离的故事贯穿了《大秦咸阳宫》整集,考古发掘得出的雷峰塔的建造者吴越王钱俶的故事也构成了《王之浮屠》这一集行进的脉络与线索。故事与专家访谈交织在一起,现代科技重新构造的建筑的宏伟与现实中考古现场的荒凉交织在一起,整部纪录片一直在进行着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错,而这种交错所带来的好处也是毫无疑问的,大致可以从三点来区分说明。
首先是降低了拍摄的难度。《消失的建筑》的摄制对象在现实中已不复存在,只能依托于特效对其进行构建。然而,过多地使用特效对一部纪录片来说并非好事,其会使纪录片的真实性大打折扣。故事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摄制对象的出现频率,侧面的塑造与衬托又增强了片子的可信度。此外,在故事讲述手法上,纪录片采用了真人扮演的方式,以类似古装剧的形式展现故事。这种扮演所表现的往往并非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部分片段的集合,配以解说词来对故事情节进行完善。如,在《大秦咸阳宫》一集中,并没有过分展开荆轲刺秦的故事,因为此故事并非这集纪录片的重点,只是为了给其摄制提供一条贯穿的线索,并突出秦王宫的宏伟。于是,片中反复出现的是秦舞阳在台阶上摔倒的镜头与荆轲被秦王处决后的镜头。这两个镜头的反复出现,一是为渲染气氛,二是因为它们与秦王宫的直接联系。由荆轲刺秦所引发的高渐离的刺杀也是如此。高渐离并不是作为一个平面的符号而出现,他的存在,不单是为了延续荆轲刺秦这个故事结束后的线索,同样也是始皇一生中所遭遇的无数次刺杀的代表。采用真人扮演在降低纪录片摄制难度的同时也增强了其真实性。
其次是增加了整部纪录片的趣味性。纪录片的摄制很容易流于枯燥的说教,尤其这部纪录片的摄制对象是只存在史书与传说中的建筑,若是仅讲述建筑的历史、建造的缘由、建筑的结构推测等,虽然在专业性上够了,但在趣味性上则会大打折扣。纪录片可以传播普及知识,它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进行艺术加工,其本质是为了展现真实,并能引发观众的思考。而趣味性更大的纪录片在传播上显然更占优势。
最后,《消失的建筑》所用的故事讲述手法使抽象的历史说明具体化。这些雄伟的建筑不再是史书上的几句轻描淡写,而是立体地呈现在纪录片所构建的历史时空之上。这种立体化是通过将建筑与史实联结的方式实现的。如,在《王之浮屠》一集中,雷峰塔与其创建者吴越王钱俶的经历联结在了一起,而钱俶的命运又是被放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的。其创建是因为钱俶寄希望于佛陀能在宋朝的压力下保有吴越社稷,而最终停在第五层不再继续施工是因为钱俶意识到向佛的虔诚之心不在于他修建了多高的佛塔,而在于他应当让吴越百姓避免战火的侵扰。建筑与历史人物都由此避免了平面化而变得立体生动起来,整部纪录片也因此避免了抽象说教与材料拼贴展示的误区。
二、考古发掘与文本互证
《消失的建筑》在摄制上大量使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错来突出表现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避免了说教与单纯的材料拼贴,但要想还原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印记,仅凭这一点是不够的。这部纪录片中所选的建筑,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的印记?它们的辉煌与宏伟又能通过什么来证明?只有回答出这两个问题,这部纪录片的合理性才能得到验证。20世纪,王国维先生提出二重证据法以考古代历史文化。所谓二重证据法,指的是将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相结合来进行考证。《消失的建筑》系列的导演在这里运用的便是二重证据法,其将考古发掘的发现与历史文本相对照,对这些业已消失的辉煌建筑进行说明,又对这些材料与证据进行艺术加工,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高科技构想的建筑与考古现场的对比中发人深思。
在这部系列纪录片中,以《大秦咸阳宫》为例,考古发掘的结果与荆轲刺秦的故事同样是贯穿全集的。考古验证荆轲刺秦故事中的细节,荆轲刺秦的故事则为考古推理提供线索。这样的逻辑推理与线索又通过对专家的采访在观众面前展开。专家所说的话不多,或者只是对历史环境的推理,或者只是对考古现场的回忆,但往往都一针见血,推动了整集纪录片向前发展。而考古的发现则成了专家学者推测建筑原貌的重要线索。都柱是秦汉时宫殿与崖墓正中唯一一根用来支撑的柱子,在对秦王宫的探测中,考古学家在夯土台基的中央发现了都柱的残留痕迹。根据这根柱子68厘米的直径以及西周时期常用的屋顶坡度,可以推断出其所支撑的宫殿屋顶高度至少有17米,相当于今天五层楼的高度。这样的高度,放在两千年前,无怪乎震惊了秦舞阳。
出土文献在这个系列纪录片中也得到了重视,如,在讲述雷峰塔的《王之浮屠》中,观众很容易发现,这一集可以说是整体架构在出土文献之上的。雷峰塔镇压白娘子的传说由来已久,但这座塔的修建者与修建原因却并不为大众所知,在其遗址处发掘出的残缺石碑揭露了这座塔的修建者是五代十国晚期吴越国的钱俶。这块残损的石碑显然是不足以完全解释雷峰塔修建背后的一系列故事的,但它足以作为一个引子,有了其修建者的信息后,历史学家很容易在史书中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是一个典型的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结合验证的例子,对比钱俶所处的历史环境,经由专家分析后便能较为清晰地得知雷峰塔建立的始末。
三、动画还原建筑结构
除了运用二重证据法还原建筑原型外,这部纪录片还大量运用动画效果来还原建筑结构。《消失的建筑》中所讲述的这几种建筑都是伟大的,是中华文明曾经辉煌的见证,其遗址是历史的印记,也因为它们的消失,这部纪录片在摄制上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上文提到的这部纪录片中使用的历史与现实时空交错的手法和二重证据法都是必不可少的,是证明这些消亡建筑辉煌的必要程序,但这两种方法都无法对这些建筑作一个最直观的说明,缺少在视觉上的冲击力。观众观看这部纪录片,部分原因是因为可以更为直观地对历史文化进行了解。因此,若只是有这些逻辑上的推理,对一部纪录片而言是不够的。于是,在《消失的建筑》中同样也采用了动画的手法来还原建筑结构,以便给观众一个直观的印象。
如在《大秦咸阳宫》一集中,在介绍了考古发现后,专家对此发现的意义作出了判断,并对由此推理出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说明,伴随着解说词展开的是电脑合成的对宫殿的设想。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设想并非简单地用一张图片说明,而是以动画的形式,从无到有,一步一步,从最低的台阶开始逐渐展开,最终形成一座宏伟的宫殿。这座合成的虚拟宫殿与考古发现交织,虚实结合,配以解说词与音乐,无疑能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收视冲击。
四、总结
纪录片《消失的建筑》力图还原我国古代业已消亡的几大建筑风貌。为避开摄制上的困难,也为了避免流于呆板的说教与空洞的材料堆砌,该纪录片多次交错了历史时空与现实世界,充分结合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以对建筑背后的故事作出合理的推断,并合理使用了动画的方式直观展现建筑结构,由这三点出发还原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
基金项目:河北省建设厅科研计划项目(2013-221);河北省建设厅科研计划项目(2013-219)
(作者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责编: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