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手机等移动客户终端的推陈出新,QQ、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介不断涌现,对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各类传统媒体在应对这一冲击的过程中,不断加快其数字化步伐,与此同时,原先处于单一化功能状态的媒介也开始趋向融合,出现了诸如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新传播工具。基于此,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分支,文艺信息的传播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成为本文论述的逻辑起点。
一、从现实环境到拟态环境:文艺传播环境的拟态化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文艺传播的变化之一是,其传播环境由实在的现实环境向虚拟的拟态环境转变。在李普曼看来,“拟态环境”是指传播媒体在人与现实环境之间插入的信息环境,它并非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经过传播媒体选择、加工(采访、编辑)之后向人们提供的模拟环境,但人们常常忽略媒介的加工和选择,而将这种虚拟性的模拟环境当作真实的现实环境予以接受,并据此做出反应。①而日本学者藤竹晓进一步认为,由于人们根据“拟态环境”认识世界并做出行动反应,反过来,“拟态环境”中的语言、观念、价值、行为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等不同层面很快会演化为社会的流行现象,变为真正的社会现实,以至于人们很难区分“现实环境”与“拟态环境”之间的界限,“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此,从报刊所提供的“拟态环境”(李普曼)到电视所产生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藤竹晓),直到基于互联网媒体所建构的虚拟现实系统,现实世界与拟态世界之间的界限不断遭到模糊化,拟态环境变得更为“超真实”。在纸质媒介时代,关于文艺中“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受众尚且难以分清“书里书外”,常常把文学家虚构的人物当作作家本人,但这种拟态真实再逼真,受众也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然而,在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提供了一个受众主动参与、实时反馈的“拟态环境”,新媒体建构的拟态环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模拟真实环境,甚至开始超越真实环境,现实环境也带有拟态环境的特点,如基于“六度空间理论”而建构的SNS媒介(SocialNetworkService,社交网络服务),开心网、校内网等实名注册网站,这都决定了SNS媒介传播主体的现实回归性,文艺信息在这一空间中流动,接受文艺信息的一方,并不只是被动接受、被动阅读,而是积极地、即时性地与传播方进行交流与讨论。
二、从点对面到点对点:文艺传播方式的块茎化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互联网技术已经从Web1.0时代过渡到了Web3.0时代,新传播技术不断涌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模式,微传播成为了社会传播中社交、娱乐和信息服务的主流传播方式。如今“微传播”现象大量涌现:微视频、微电影、微广告、微小说、微营销、微店、微电台、微电商、微媒体等,这一新型传播形式体现了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块茎化的特点。媒介趋向融合互动,媒体格局不断发生变化,文艺信息的传播在时空、行业领域等层面均发生着不同程度的跨界整合。
就时空而言。传统的线上为电视、户外、报纸、杂志等,线下为公关促销等手段,也有数量不等的独立销售终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提升,消费者的选择也趋向多元化,线上、线下逐渐从分离状态趋向一体化,观众若想看电影,只需从网络上点击买票,直接进电影院观看就可,或者直接在网络上下载,随时随地去观看,完全突破了传统观影的时空限制。受众还可以直接扫描二维码,便可了解相关的信息,而不用特意读报、读杂志,这更是超越了行业、身份的界限,实现了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视、电影、网络、通讯等全方位的传播。
就领域而言。媒介融合时代,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渗透与融合逐渐变得紧密,跨领域的文艺传播也无处不在。比如动漫与京剧、相声、小品等传统文化,原属于不同的行当,但是,动漫京剧、动漫相声、动漫小品等“新”文艺形态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文艺形态及传播方式。在同一传播领域中,新闻传播、文艺传播、科技传播、体育传播、政治传播等也有着“边界”和不同的规则系统,但是,数字化技术打破了传播领域内部的界限。比如,2013年嫦娥三号探测器首次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的新闻消息,尤其是“@月球车玉兔”的微博互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新闻语态,而且实现了文艺传播与科技传播、新闻传播的多领域跨界与融合。
由此,基于微传播的文艺生存样态,文艺信息的扩散和传播从有层级的、有秩序的、统一的“树状”式的方式,转变为去中心、去层级、去整体的“块茎”式的文艺传播方式。②
三、从宏观叙事到微观叙事:文艺传播内容的碎片化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文艺传播的内容趋于从历史性的宏大叙事解构为个体性的微观叙事,即传播内容从“宏内容”转向“微内容”。微内容,相对于传统媒体中大制作、重要的“宏内容”而言,互联网所产生的任何数据、任何信息都属于“微内容”的范畴。比如博客的任何一则日志;QQ空间里信息的修改与删除;微博转发的每一条信息;微信上传的任何一张图片;用户“赞”的每一次点击,都属于微内容,这一内容具有原创性、个性化、碎片化的特点。用户原创的内容,更多的是一种用户个人的体验,或者是用户相关群体的表达,它所展现的是一种敞开的、包容的、多元化、多维度的交流与呈现。可见,文艺传播的内容从一种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具有“后现代”娱乐精神的原创性内容。
源于此,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中,为了适应不同媒介受众接受、阅读信息的习惯,原先发表在报刊、杂志等纸质媒介的文艺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介的运营,文艺信息发生了改变,标题被改头换面;发表在期刊上的学术性文章,进入微信公众号的空间后,文章并不是以全貌原原本本地从纸质期刊转移到微信中,而只是截取其中的关键性信息,文章篇幅被大大地压缩,标题也变得更为“去学术化”。此时,文艺信息的传播从一种严肃、正式的话语表达置换为轻松、幽默、诙谐的话语形态。
四、从游吟诗人到赛博格主体:文艺传播主体的复杂化
第一,文艺传播主体的稳定性被消解。在口语传播时代,文艺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着文艺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二者之间的界限比较明显。在印刷传播时代,书写文字的固定性提升了作者的权威,传受关系的界限分明,文艺的生产主体与客体的身份是固定的。在媒介融合时代,电子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形,QQ、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不断涌现与发展,“用户制作内容”的理念也在逐渐解构着文艺传播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态势,众多个体可以在网络上信笔涂鸦,建立起“自媒体”,将信息传播对象分割成众多微小的单位,去进行文艺信息的传播。由此,文艺传播的主体既是文艺信息的生产者,也是文艺信息的接受者,文艺传播主体稳定、固定的身份开始消解。
第二,文艺传播主体的碎片化生存趋向分众传播。在媒介融合语境中,文艺传播主体不再呆在固定的时间、空间进行创作或接受文艺信息,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选择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方式,这就使得文艺主体接受的信息内容、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均呈现碎片化的情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时随地在QQ、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和接收信息。另外,在传统的文艺传播路径中,生产文艺信息的主体主要是具有话语权的上层阶级、传媒组织、政府机构以及知识分子。然而,在媒介融合语境中,QQ、博客、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及其媒介不断涌现与发展,“用户制作内容”的理念逐渐解构着传统媒体所拥有的宏大叙事的话语权,文艺传播主体及其受众被分割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传播单元。比如,微信的使用,进一步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点对点的链接,与此同时,不同“朋友圈”、不同群体又实现了人类群体的“再部落化”。
总之,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文艺传播的真实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拟态化,反过来,拟态环境的环境化也成为文艺生存的客观现实。文艺传播的主体在媒介融合语境中,其角色的稳定性也被消解,呈现为碎片化生存形态并趋向分众传播。
本文为2015年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白毛女》的文本生产研究”(2015BS098)、重庆师范大学(人才引进/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政治审美化语境中的文本生产”(15XWB013)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②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瓜塔里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责编:胡斌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