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大学之道》:探寻现代大学精神的起源与传承

《大学之道》:探寻现代大学精神的起源与传承

时间:2024-10-30 01:41:41

韩倩

1895年10月2日,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堂诞生,开启了现代大学的发展之路。北洋大学堂发轫于甲午战败、家国危难之际,为求强国,清政府广求良策,“储才兴学”、“教育强国”的呼声越发强烈。北洋大学堂诞生后,百日维新时期,山西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等等学堂相继创立,开创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篇章。2015年,在北洋大学堂即现在的天津大学创立120年之际,学校制作了3集纪录片《大学之道》,从一所大学的创立与发展入手,通过丰富的史料、鲜活的人物、励志的故事,讲述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记录了中国大学兴学强国的神圣使命,诠释了诞生于中国沃土的大学之道。

一、以第一所大学创立为切入点展开现代大学发展史

据统计,截止2015年5月,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我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然而就在121年前,我国还没有一所现代高等大学,《大学之道》第一集《自强之路》也正是从那个历史时期作为起点,从家国危难的大视角入手,开篇通过北洋水师的创建人李鸿章经历了甲午战败后落寞的背影,映射了那个每况愈下的没落帝国的艰难处境。在此背景下,如何走出困境,如何实现富强,社会上下一片变革的热情,现代高等教育大学的诞生呼之欲出。

历史往往是宏大的,特别是《大学之道》记录的“中国现代大学从无到有,中国大学精神的锤炼与传承”这样一个大题材。纪录片没有采用通篇记叙宏阔历史的手法,而是一直将大视角与小细节交织呈现,使观众既能感受到历史的震撼,又能通过感人细节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记录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堂的萌芽与诞生,就是从侧面入手,通过讲述1895年,一对香港兄弟、民国第一任外交部长“中国近代法政精英第一人”王宠惠,“世界上最早研究金属锑的专家”被国际上称为“锑王”王宠佑,应考北洋大学堂的过程而呈现的。而天津大学的校史馆珍贵馆藏:一卷两米长的奏折、第一张毕业照、第一份中西合璧的毕业文凭等史料,也从历史的角度讲述着北洋大学堂创立与发展的过程。

《大学之道》还记录了许多北洋大学堂发生的点滴小事。片中讲述了北洋大学堂的总教习美国人丁家力,为了改变学生睡前闲聊影响睡眠和学习的陋习,在夜间突然查寝,通过触摸学生脚踝的温度判断学生是否按时入睡,对睡前闲聊的学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总教习认真的做事风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实干的工作作风,也被北洋大学堂沿袭下来。

然而,就在现代大学蓬勃发展之际,烽烟四起,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津,北洋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都未能免于战火,学校被攻占,资料被焚毁,直至两年后,京师大学堂才恢复办学。北洋大学堂却先后被美国和德国军队占领,战争结束后也没能恢复办学。在丁家力亲赴德国谈判之后,方才得到赔偿,迁址重建。战火的灾难没有让现代大学发展停滞,反而坚定了育才兴国的信念。这种坚韧不挠、不断进取、追求变革的精神,也成为了现代大学精神的起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之道》通过对我国经济学家、教育学家马寅初个人求学经历的描述,展现了现代大学从无到有,从模仿到创造,从借鉴到创新的历史进程。中国现代大学,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从民族危难中看大学精神与家国精神的融合

近现代中国大学起源于战争后国家的反思,发展进程中也伴随着战争的磨难。既然大学的兴起是为了教育强国,那么就注定大学不能脱离于家国而存在,不能只专注于学术而存在,大学精神必须要与家国精神融合在一起,与家国同在。在纪录片的第二集《西北传承》中,采用了重走西迁路的个人视角,通过历史资料与现代口述访谈,实地探访相结合,重现了那个民族危难之际大学的存亡与发展,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升华。

1928年夏,天津陷入战区,茅以升临危受命,成为北洋大学堂的校长。他这一次来,只带了一个交通指挥棒。茅以升曾多次提到,交通指挥棒就意味着规章制度。尽管后来因为一场意外的火灾,重建过程中茅以升奔波求助,出谋尽力,重压下不久便离开了北洋大学堂,但茅以升为现代大学带来了科学管理之风。

以严谨治学著称的校长李树田,在1933年开学典礼上明确阐述大学之道,“大学的使命,绝非仅仅是校舍之堂皇,设备之宏丽,院系之遍设,学生之众多,最重要的应该是向国家,向人类,提出思想学术,新发明,新创造,要培养能发明、能创造、能领袖群伦的一流人才”。在他的领导下,北洋大学堂开始了高速发展时期,学校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很多新成绩,首次招收研究生,在战争的阴霾中,呈现出了一种朝气蓬勃之象。

然而民族危机,烽火狼烟,国家沦陷,大学也不能幸免于难,也绝不能袖手旁观。在全国的抗日救亡行动中,北洋大学代理校长为呼吁政府抗日而绝食,北洋学子成立华北第一个抗日救国会奔赴南京请愿,支持东北武装斗争。1935年北洋大学堂的校歌诞生,“不从纸上呈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这首校歌传唱至今,这种与家国同在为家国奋斗的现代大学精神也传承至今。

战火纷飞中,全国当时共有108所高校,94所被毁掉,其中25所被迫停办。广大学子群情激昂,通过上街游行,街头演讲等方式参与到抗日活动中来。蔡元培、蒋梦麟、梅贻琦等教育学家为保存高等教育命脉发表联合声明,提出教育为民族复兴之本,要求政府采取果断行动。1937年9月,为了保护高等学府,民国教育部将京津大学内迁至西安成立了西安临时大学。短短5个月后,日军逼近,临时大学再次从西安出发,风餐露宿长途跋涉近千里,历经半个月,南迁至陕西汉中。1938年,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徐松明校长提出,“如何救国,不一定非拿枪杆到前线去,我们在后方研究科学,增强抗争力量,也一样是救国。”

两次开学典礼,两位校长的讲话,都在阐释着大学之道。这道,这精神,也伴随着民族危难逐步升华,从求科学,塑人才,到科学研究为救国,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救亡图存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1946年,北洋大学堂重返西沽桃花堤复校。在这内迁的9年里,我们的高等教育不是在消极地维系,而是积极地发展,广大学子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都没有放弃学习与进取。正是在这9年里,中国大学培养了一大批新中国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才。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在抗日时期没有断掉,而是壮大了起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现代大学中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大学精神,是持之以恒的追求,教育与培养对民族国家人类有责任有担当有贡献的新青年,坚忍不拔,薪火相传,缔造新的历史篇章。三、从大学故事中看大学精神对理想信念的培养如果说在民族危难之际,大学之道在于教育兴国,那么在和平时期,大学精神就有了更光荣的使命和责任,那就是对理想信念的培养。这理想信念,既是个人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体现。大学,这样一个传授科学与知识的场所,一片远离尘嚣可以静心思考的净土,一个聚集着智慧大家与热血青年的地方,将科技与文化、个人前途与祖国发展,巧妙而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学之道》第三集《向海而行》,通过一个个发生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科门类的大学故事,展现了发展科技文化,培育理想信念的大学精神。

《向海而行》讲述了6个人物故事,分别是天津大学学生牛文栋等团队开发新一代水下机器人“海燕”;天津大学学生齐彬等团队研究方程式赛车“浩跃”;民间艺术家冯骥才团队开展保护和抢救中国文化遗产工作;上世纪30年代茅以升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著名化学家余国琮建国初期艰难回国,攻克了分离重水的技术任务;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张太雷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为革命而战斗牺牲。

纪录片通过历史与现代交融切换的手法,将一个个看似不相关的故事连接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思想冲击,讲述着大学之道的更深层次意义,历史与现在、学科与背景,无论有多少不同,其精神内核是一样的,或者说,是基于同一个大学之道不断升华的。这6个故事看似毫无关联,但每一个,或是在自己的专业技术领域处在国际领先水平,或是在从事的事业中发挥着开创先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每一个都为着同一个理想信念而努力,那就是富民强国。

中国传统文化的回望与传承,现代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运用,科技富强与人文建设,这两者只有在大学中才能得到最巧妙的融合。大学精神,被赋予了一种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在传授知识,探寻科学发展的同时,开展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重视人性品格的塑造,培养高尚而坚定的理想信念。

四、结语

一部《大学之道》,一幅中国现代大学发展的历史画卷,真实记录了中国大学苦难而又辉煌的发展进程,充分展现了大学精神与国家精神、时代精神互相激荡、和谐并进的传承历程。这不仅是一部北洋大学堂创立120周年的校庆纪念片,更是一部展现中国现代大学精神传承与发展的史诗纪录片。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大学之道》的推出,让大学精神回归初心,讲述了大学的创建正是为了培育英才,使莘莘学子铸魂立格,正心立人,志存高远、发愤图强;展示了大学精神正是心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民生改善,肩负历史责任,传承创造知识与文明。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责编:刘原)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