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主题与历史责任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从当下视角拍摄《长征》,解读长征,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现实的反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是我们创作的指导思想。习总书记历来强调继承红色基因,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他去古田、去延安、去西柏坡,去宁夏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地,到军事博物馆参观红军长征胜利展览,对党的传统和长征精神作了许多重要论述,为《长征》的创作提供了厚实的思想基础。
纪录片《长征》是在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指导下展开的。摄制过程中,还得到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军事科学院、中央档案馆、国家博物馆等权威单位和机构的全力支持。这些都是创作成功的重要条件。
项目启动后,创作团队面对着重重挑战。时间紧迫,创作团队在领命后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初稿。2016年5月23日清晨,一支上百人的拍摄队伍从央视影视之家出发,兵分五路,分乘30辆越野车,以“车轮上重走长征路”为创意进行外景拍摄。四路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拍摄,中心采访组抢救拍摄百岁老红军及重要的拍摄地点。“重走长征路”外景拍摄,历时两个月,驱车54000公里,拍摄了长征路上的主要战役战斗、会议发生地等重要遗址,翻雪山,过草地,累计拍摄素材40T、500多小时。
二、大情怀与小视角
作为电视人,长征题材是我心中的一个情结。从10多年前创作《百年小平》、《杨尚昆》,到近年来的《旗帜》、《大鲁艺》、《1937南京记忆》和《东方主战场》,在积累了一些重大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经验后,“长征”这个主题就成为我心中的下一个目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能够采访到的当事人越来越少,我曾一度认为自己可能不会再有操刀这个题材的机会了。2016年春节期间,在接到台领导交予的《长征》创作任务时,我心中真是感觉一热,没想到在长征胜利8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刻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这是一个机遇,更是一种使命,需要我们将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对长征的情结以及对长征的理解与思考,淋漓尽致地用影像表达给后人留一份历史珍藏。
2016年5月22日,我们举办了一个独具匠心的开机仪式。5月23日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的纪念日。这个日子在我心中的感情色彩是那么浓厚,我愿意用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来跟历史对话,我觉得冥冥之中这就是一种力量。
开机仪式是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在这个讲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权威历史大馆中,我也曾经拍过一部得意之作—6集纪录片《国脉》,完成了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同名3D电影、电视纪录片《国脉》。我有一种愿望:在国博某一个历史画面前开始我的起跑。《长征》的起跑,我们对外没有做任何媒体宣传,我把团队一百多人集中在这里,把德高望重的104岁老红军王定国请到现场,和我们一起瞻仰长征文物,感受那经典的历史瞬间。这好像一种潜台词,鼓舞着我和我的团队。
这部纪录片最大的亮点就是采访拍摄了49位百岁老红军。我们的五路拍摄队伍中,有一路是专门负责拍摄老红军的。拍摄老红军,抢救这些珍贵的史料,一直在激励着大家前行。除这次采访拍摄的老红军外,还有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影像资料部门30多年来所积累的50多位老红军的口述。这样全片百位老红军出镜,集体完成了对长征历史的形象表达。
对老红军的抢救性采访,只要条件允许我都争取到现场。采访老红军,我感受到了他们的那种温度,他们那种历史的风貌。接受采访的老红军年龄最小的92岁,最大的106岁。这些老人就是历史。在这些亲历者带有个人温度的口述中,长征精神显得充实而丰满。爬雪山、过草地中那些震撼人心的故事,他们讲起来却是淡泊的,带有一种看透生死的力量。
口述还原历史,不仅要看语言,更要看被访者的表情和眼神。时光过了80年,这些老红军的言谈举止中依然保留着军人的气度,他们身上蕴含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老红军的神态、语气、讲述的内容,营造了纪录片真实的历史气氛,大大提高了该片的吸引力和历史真实感。
除了对老红军的采访,当事人的回忆录同样重要。中央电视台台长专门给剧组送来朱敏等人的回忆录。为了加强纪录片的表现力和史料基础,我们运用了大量第一手的文献档案和40余部亲历者的回忆录和回忆文章。我们还以中央电视台媒资系统为依托,筛选出与长征相关的专题片、影视剧60余部,620余小时,整理出参加长征的红军将领、老红军及亲属等人物的采访资料1000余条。通过这些经典的长征资料,增加了历史的现场感和艺术感染力。
三、凝心聚力创造奇迹
一部好作品的诞生要有一个坚强的团队。我们的团队是一个紧密团结、充满活力的团队,是一个凝心聚力创造奇迹的团队。
在这次纪录片《长征》的创作时,我把大家集中在五棵松央视影视之家一干数月。我认为,中央电视台的创作团队就要有这种集中作战的精神,驻扎在创作基地,静下心来才能聚精会神出佳品。
我们有一支成熟的撰稿和专家队伍。《长征》的主创人员包括各方面的专家,如中共党史专家、军史专家、历史考据专家、时事政治研究家,还有文学家和传媒专家。在整个策划、拍摄与后期制作过程中,直接参与文稿撰写修改,或间接受剧组咨询的专家学者不下40位。我们的主创团队有许多从《东方主战场》等多部片子一同走来,已经形成了一个团结默契的创作群体。他们有雄厚的学术功力,且能与电视纪录片工作者紧密配合,他们治学严谨,又与当下融合,把历史与当下结合起来,把历史传递给观众。这是最让我感慨和感动的。
我请专家学者给我们的编导团队解读历史,让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智慧充分体现在我们的创作过程中,使之与纪录片融为一体。正因如此,这部片子中没有像以往的文献片那样,再请专家学者来讲述或评点史实,而是尽可能地通过历史的本体来还原历史,这样的方法在我的纪录片创作中是没有先例的。
作为总导演和制片人,我在创作中始终牢牢把握全局和历史事件的本体,由此来制定创作生产的周期,形成严谨的制作流程。同时,我还不断把对创作的那种执着的追求,把创作的原则和自己对长征历史的理解告诉大家,带着大家研究历史、解读历史,用我们的纪录片去传播历史。做好这件事,需要有这么一批有情怀、有力量、有梦想、有创新思想的创作队伍,最后才能冲向创作的终点。
四、创作无止境开始新长征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像册。使命要求我们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在创作中,从方向到路径,从宏观到微观,从手法到细节,不断突破、不断创新,创作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样的创作,本身就是一次长征。
长征是用信仰支撑的人类奇迹,具有跨越时代与国界的感人力量。这在纪录片题材库中,无疑是最具国际性与纪录特点的选题。《长征》开播后,我们的团队又与《东方主战场》原班国际团队澳大利亚野熊团队合作,开始制作一部100分钟的《长征》国际版,于2016年底在海外播出。我们要用国际视野、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
《长征》播出了,我和我的同事们收到各界的反映,分享了两个权威性的研讨会成果。那么多的观众、那么多的网民在各种场合对我们这个片子的褒奖,使我深切地感到,所有这一切都是来自对革命前辈深深的敬仰,来自对新长征的深刻理解。我们在这种感动中,更能悟到任重而道远,电视纪录片创作永无止境,我们又将踏上新的长征路。
进入2017年,我做纪录片就整整30年了。30年来,我得到了很多前辈的指点和厚爱,得到了很多领导的帮助和鼓励。2017年我要做好纪录片创作30年的总结,把这些年的创作理念、思想和大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全面总结。
对艺术不懈的追求,反映了我的人生轨迹。人是不断走向熟的,对纪录片创作的认识也是不断走向成熟的。所以我要说,我们在自己的事业中,在自己的生命中,把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融合在一起,不断体验、不断进取,才能不断走向成熟。在新的历史时期,像《长征》一样的重大题材纪录片创作使命仍然在前方呼唤,我的电视人的新长征永远不会止步,永远在路上。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节目部副主任/责编: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