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地方。湖南卫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托自身强大的创新基因,主动设置议题,在精准扶贫宣传报道中打出了一套不同凡响的组合拳。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通过开展“新春走基层年度直播活动”、打造“扫码扶贫”帮扶平台、讲好精准扶贫故事等方式,在为精准扶贫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同时,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大力推介贫困地区资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新春走基层年度直播活动
从2013年开始,湖南卫视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向偏远贫困村落派驻一支数十人的新闻节目团队,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集中五至七天的时间直播一个村庄里的年俗,并在《湖南新闻联播》栏目中播出。到目前为止,“新春走基层”直播活动已连续推出五年,分别是2013年郴州宜章县一六镇汤湖里村的《直播汤湖里》、2014年湘西保靖县夯沙乡吕洞村的《直播吕洞村》、2015年湘西龙山县洗车河乡惹巴拉山寨的《直播惹巴拉》、2016年永州江华县湘江乡庙子源村的《直播香草源》、2017年张家界永定区王家坪镇石堰坪村的《直播苏木绰》。
湖南卫视连续五年在春节期间将大批记者、编导派到贫困村“走基层”,不吝时段大张旗鼓地报道一个村子,在全国省级卫视中应该是一个创举。我们梳理了近五年的新春走基层直播活动,总结其有以下三个特点。
1.典型引领,激活潜力
湖南卫视新春走基层年度直播活动坚持公益优先,其品牌影响力逐年提高,导致许多区县每年争相申办这一活动。但决策者将助力精准扶贫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明确只有边远贫困地区的村落才能入选,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作用。今年的《直播苏木绰》,及此前2013年的《直播汤湖里》、2014年的《直播吕洞村》、2015年的《直播惹巴拉》、2016年的《直播香草源》,直播点都分别位于大湘西、大湘南等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
通过湖南卫视全方位、大容量、集束式的报道,这些贫困村的知名度迅速飙升,曾经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优质特产在聚光灯下惊艳世人。直播后,不少村子成了当地的旅游热门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如2013年《直播汤湖里》播出之后,湖南省旅游局请专家对该村进行了旅游规划,当地政府帮助村里实施了“百日攻坚”项目,拓宽改造了公路,还建了露天温泉、水上乐园等,每天吸引了外地游客上千人;2014年《直播吕洞村》播出之后,村里不仅完成了环村公路、村间道路绿化建设,还发展农家乐10余家,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2015年《直播“惹巴拉”》播出之后,惹巴拉山寨的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全村发展农家乐20余家,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2016年《直播香草源》播出期间,受到节目带动,江华县春节旅游接待人数比上年增长了60%。今年《直播苏木绰》刚刚播出结束,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就决定,投资3.1亿元,将张家界至永定区王家坪苏木绰的道路改造成时速60公里、双向四车道的二级公路。
集中宣传报道激活了这些村落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加快了农村的脱贫进程;同时,节目团队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对村子的致贫原因、发展短板等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出路,大大增强了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
2.颠覆传统,融合传播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电视的影响力虽然不如以前,但其创新远未抵达终点。为了提高节目的传播力,在新春走基层直播活动中,湖南卫视充分调动电视手段,一次次颠覆传统的“套路”,持续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如打破省级卫视新闻联播的编排惯例,在30分钟的节目中留出一多半的时长,让贫困村成为联播的绝对主角;在直播中策划更多互动环节,将镜头对准普通村民,增强节目的亲和力;在今年的《直播苏木绰》中,整合最先进的技术资源,创新使用VR实景、云资源AWS、流媒体传输、移动直播、无人机采集、全景拍摄等技术,保证了信号传播的高效稳定,提高了节目内容的质量和视觉冲击力。
与此同时,春节直播活动还尝试打造全媒体融合传播体系,以湖南卫视节目内容为中央厨房,向其它不同形态的媒体供稿。今年的《直播苏木绰》,联合了央视国际频道、湖南国际频道、芒果TV、腾讯、百度、新湖南、红网及张家界当地媒体一起刊播,美国优视、加拿大国际等十余家海外媒体同步直播。从宣传片及海报首发,到朋友圈中央文案,各类媒体发稿实现整体联动,仅网络平台相关专题的点击量就达到近4000万次。
3.超常投入,持续追踪
为了实现最佳传播效果,为当地脱贫攻坚助上一臂之力,湖南卫视新春直播项目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超常规投入。今年的《直播苏木绰》选调了包括记者、编导、舞美、灯光、虚拟现实、特种摄制装备等领域的业务骨干,组成顶级节目团队,继续坚持“大片模式”,采用“新闻连续剧”的手法,每天围绕一个主题推出一场直播,直播内容全部采用大型活动的方式,500多名当地群演参与其中,用主持人体验和群众集体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土家民俗,场面热闹,画面精美,生活气息浓厚。
为了做好节目,主创团队在王家坪镇石堰坪村蹲点一个月。村里山高路远,昼夜温差大,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使许多记者、编导陆续感冒病倒。有的嗓子哑了,有的高烧不退,但他们一边打点滴,一边坚持工作,反复排练,不放过节目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在第一场直播鸡罩捕鱼中,主持人同土家汉子们一道,一次次在冰冷的池塘中反复排练。技术团队为做到12个摄像机位精准移动,将每一个镜头画下来讨论,仅直播脚本就改了150多遍。
在这些偏远落后的贫困村落,虽然交通和食宿条件都不方便,但记者编导克服各种困难,与村民们同甘共苦,建立了深厚情谊,将自己视为村里的一分子。他们表示,参与新春走基层直播活动,是其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终生难忘”,将来会持续追踪关注村子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每当清明、五一、国庆等特殊节点,湖南卫视会再次向这些村落派出直播小分队进行报道。
二、打造“扫码扶贫”帮扶平台
“扫码扶贫”是湖南卫视利用频道自身强大的传播优势,直接服务贫困村群众的帮扶平台,在《午间新闻》栏目中固定推出。具体做法是,通过新闻报道推介贫困村的优质农产品和特色旅游资源,并附上二维码,观众扫一扫就可以免费关注产品信息和联系方式,被称为指尖上的精准帮扶平台。自2015年11月16日《午间新闻》开播当天推出扫码扶贫专栏开始到2016年底,栏目已发稿120多篇,帮扶村落140多个,贫困人口受益人数达400多万。
为了使“扫码扶贫”帮助到急需帮助的贫困群众,同时确保所发信息真实可靠,《午间新闻》栏目成立专门联络组,对接湖南省8000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建立帮扶信息数据库,同时与省、市、县各级扶贫部门联动,对帮扶信息进行甄别,对拟推介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把关,既做到为贫困群众雪中送炭,又确保让消费者安全放心。比如,2016年11月21日《浏阳潭湾村3万斤水果玉米待销》播出后,观众纷纷扫描二维码与种植大户万春谟建立联系,水果玉米很快销售一空。万春谟给栏目组打来电话说:“要是再过十天还找不到销路,这些玉米就要烂在田里了。”
除了特色优质农产品,“扫码扶贫”还将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作为推介重点,观众扫二维码就能获取旅游资讯。2016年5月以来,已向观众推介了如祁阳龙凼、涟源市湄江镇蒿子村、城步坪子苗族寨、溆浦穿岩山公园等40多个特色景点,节目播出后,提高了这些地方的知名度,增加了客流量。
为了提高帮扶效率,栏目组还与一批企业建立联系,为贫困村与爱心企业牵线搭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活动。如2016年11月9日,永州新田县龙泉镇上庄村50万斤红薯滞销的消息经《扫码扶贫》报道后,湖南恒丰粮油公司马上购买了其中10万斤,并表示愿意和村里建立长期供销合作关系。沃尔玛、步步高等大型商户也多次派采购车到《扫码扶贫》报道的贫困村,大量收购农产品。
三、讲好精准扶贫故事
讲好故事,事半功倍。在精准扶贫宣传报道中,湖南卫视除了发布和解读最新政策、及时跟进动态消息之外,还经常派记者深入贫困地区田间地头,采拍扶贫故事、反映脱贫困难、总结成功经验、挖掘典型人物,立体呈现湖南省精准扶贫的基本面。2016年初推出的《十八洞村扶贫故事》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五集系列报道《十八洞村扶贫故事》由湖南卫视新闻团队与央视新闻中心经济部记者合作完成,讲述了自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的要求后,十八洞村村民在县扶贫工作队的带动下脱贫奔小康的故事。节目从2016年2月13日起,连续五天在央视《新闻联播》“治国理政新实践”专栏中播出,总时长近30分钟,随后在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中播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这组报道最大的特点是:摒弃口号,杜绝说教,关注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在矛盾冲突中展开叙事,充满了正能量。
1.扶贫先扶“志”
以往的扶贫宣传报道比较习惯于摆产业、列项目、说数字,再辅以概念口号。但在《十八洞村扶贫故事》中,开篇讲的是如何做思想工作。扶贫工作队进村后发现,如果村民的“等靠要”思想不根除,“懒筋”不拔,就算有再好的政策也会坐吃山空,所以扶贫要先扶“志”。报道的主人公叫施六金,曾在思想道德群众测评中得分倒数第一,通过工作队一年的帮扶,其在村里的公益事业中表现积极。施六金心路的变化,让人看到了精准扶贫中,思想工作对调动群众脱贫积极性的重要作用,比简单说教更加令人信服。
2.勇于直面矛盾
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如果回避矛盾,将脱离现实。在《十八洞村扶贫故事》第二集《选准产业扶贫按下“快进键”》中,记者从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在群众评议干部中位居末位这一事件切入,直面矛盾:一方面工作队在发展产业时坚持市场化运作申请贷款,部分村民们认为还没脱贫就先背了一身债,意见很大;同时在发展产业上没有统筹兼顾近期利益与远期规划,两年扶贫下来,村民缺乏获得感。但报道并未简单地展示矛盾,而是层层分析、旗帜鲜明地指出:产业扶贫应该走市场化运作,而不是靠争取上级资金的堆砌,在扶贫点“栽盆景”、“搭风景”;还应该要统筹兼顾近期利益与远期规划。将矛盾冲突在故事中展开,真实还原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可以让更多的地方借鉴经验、规避误区、少走弯路。
2017年初推出的后续报道《春到十八洞》,讲述了扶贫工作队帮助大龄青年解决“脱单”问题的故事。报道对接百姓的所需所想,呼应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3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对十八洞村大龄青年婚姻问题的关心,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活气息。
此外,2016年底在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中播出的三集系列报道《武陵源区扶贫攻坚纪实》,介绍了即将摘掉贫困帽的武陵源区扶贫攻坚的典型经验。记者并没有依赖总结材料照葫芦画瓢,而是深入田间地头、村寨角落,采访大批干部群众,一个个小故事娓娓道来,既有该区推进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又能看到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变化,还能感受到扶贫干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工作状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四、精准扶贫主题宣传报道创新无止境
对媒体来说,创新永无止境,做好每一条报道都离不开创新。而要创造性地做好精准扶贫这类主题宣传报道,则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当好“瞭望者”,把准创新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8·19”讲话中说,宣传思想工作只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有效履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那么如何才能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就是站位更高,看得更远,当好社会这艘大船的“瞭望者”。
对精准扶贫的宣传报道来说,媒体只有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才能把准创新方向,找到创新“风口”。这样做出来的报道,既深刻反映现实情况,又符合中央有关精神;既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又能推动实际工作。
2.持续“走转改”,走心才能创新
“走转改”是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湖南卫视推出的一系列节目中,无论是“新春走基层”年度直播活动,还是“扫码扶贫”帮扶平台,最初的创意,都来源于记者深入贫困地区走基层的发现,随后不断坚持完善,逐渐形成品牌,而《十八洞村扶贫故事》,则是记者在村里蹲点一个多月才完成的前期采访。在这些偏远落后的贫困村落,虽然交通和食宿条件都不方便,但记者们发扬吃苦精神,与村民们吃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深入走基层,记者不仅掌握了实情,还加深了同老百姓的感情,对他们的困难感同身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最后想出不少好点子,为他们雪中送炭。走心,才能创新。
3.把自己“摆进去”,担当才有作为
新闻是对现实的记录,也是历史的草稿。在精准扶贫这部“鸿篇巨制”中,有责任感的媒体,应当书写属于自己和人民的篇章。湖南卫视新闻工作人员,发扬担当精神,带着感情与贫困乡亲们“结穷亲”,真心实意为他们解难题,理直气壮地为精准扶贫代言,那么在全面小康的征程中一定大有作为。
当前,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虽然在传播渠道上已经无法与新媒体去抢速度、拼覆盖,但在报道的深度、角度和思想上仍有发挥空间。只要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提的做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定能书写无愧于这个时代的篇章。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责编:倪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