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浅论照明的叙事性在国产动画中的体现

浅论照明的叙事性在国产动画中的体现

时间:2024-10-30 09:41:19

动画灯光照明的叙事功能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在一部成熟的动画作品中,照明的叙事功能往往是相互融合,互相关照的。照明的叙事性作为电影叙事的一种体现,自身也往往和其他要素相互关联,比如场景设计、服装设计、摄影和演员表演等等。照明的叙事性深深根植于动画的叙事性中,同时又丰富充实了动画的叙事。一种照明设计,当它所肩负的叙事功能越多,这个设计往往也就能带给人更加丰富的审美享受。

一、真实性表达的叙事要素

巴赞认为,“无论什么影片,其目的都是为我们营造出犹如目睹真实事件的幻象,似乎事件就在我们眼前展开,与日常现实别无二致。”①动画作品虽然在真实性上相较于电影有天然的“缺陷”,但是它却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真实性体系,即假定性艺术真实。动画艺术的假定性以虚拟为基础,以夸张作为其表现形式,而照明设计在动画中也同样以这两种基本形式存在。

动画片《大鱼海棠》上映于2016年,是导演梁璇与张春的作品,也是近年来少见的优秀国产动画。《大鱼海棠》是近期国内少有的极为成熟的商业片,同时风格不落窠臼。张春与梁璇的美术设计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导演大量运用了全景和远景镜头推进故事。这种镜头语言强在视觉表达,与此同时,电影中充斥着许多言简意赅的对白,声画互补,使得整个动画充满了唯美的气息。为了补充简洁的对话所损失的信息,导演充分调动了空间艺术在叙事上的可能性,而照明元素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按照导演所阐述的,《大鱼海棠》讲述的是一个生命的繁衍与轮回的故事。它始于大海,始于清晨。终于大海,终于黄昏。导演通过近似叙事的手法,通过对两个时段的展现,表达自己轮回的理念。在动画中,不管是清晨还是黄昏,在这样一种低调画面中,亮部会成为视觉的中心,引导观众视线汇聚于画面中心。导演利用近似的色调、构图、照明效果,把轮回的与循环的理念不露声色地表达出来,不通过台词,而是通过照明设计进行叙事。在动画推进的同时,导演也非常关注故事时间的流逝。他展现了“神之围楼”里的四季变化,日出日落,对于出现在不同环境下与不同时间状态的照明效果,导演也体察入微。春天清晨展现的是日光斜射进房间里的场景。这里照明设计使承接片头整体偏暗,为故事后续发展进行铺垫。随着时间的推移,照明特点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照明的照度、色彩、光质都发生了适时的变化。正午直射光,穿透性强。夜晚月光,色温高且阴影浓重。多云天气,天光是柔和的散射光,人物与物体的过渡自然。

照明设计的区别与变化除了与时间挂钩,同时也是人物内心的写照,通过照明设计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角色情绪的变化曲线;反之亦然,创作者也可以根据角色的情绪变化,利用照明设计加以叙事表达。

二、符号与图式的叙事表达

“图式”一词来源于康德,被认为是一种先验的“技术”或“技巧”,而后皮亚杰把它发展成为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它的特点就是能重复,有组织。观众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都包含着某种图式,观众靠图式去理解和阐释作品。如果作者在创作时能够意识到这种图式的存在,并且在这种图式下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表达,那么情绪和信息的传递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李献计历险记》是导演李阳2009年的作品,该片作为一部实验性的动画作品,在今天看来仍然不失创意。作品采用了意识流的叙事手法,故事的线索实际上是围绕主人公的思路展开的,所以虽然片长不过30分钟,但是场景变换丰富。在作品伊始,为了使观众能够尽快适应和理解这些场景,导演运用了大量图式,帮助观众领悟和理解画面。紧接着导演开始意识流式的画面切换,画面的构成以李献计的主观叙述为依据,此时光源的构成和照明的特点完全是假定性的,红衣少年经历了从无到有到接受采访的整个过程。实际上,这些都是李献计的想象,但是只要灯光黑下来,观众脑中的图式就开始反应,我们联想到话剧舞台上常常出现的聚光灯,身后的闪光灯暗示着前途光明。最后别具一格的灯光和后期风格(这里不仅仅是灯光照明的参与),让人联想到台湾某知名访谈节目。这种意识流的镜头组接在日本动画导演汤浅政明的作品中亦常见,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采用大量的图式,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观众领悟到画面内容和剧情。

在《李献计历险记》中,李献计历险和女友王倩的回忆的部分内容是通过这种主观镜头构成的。在镜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背光的眩光要素:画面偏黄,而且因为眩光损失大量细节。这种照明手法常常见于图片的人像摄影中。导演在这里运用眩光的手法,就是要把观众带入到这样一种陷入回忆的氛围中,光芒刺眼,记忆模糊。灯光照明效果和角色的意识行动形成一个同步的呼应,这样观众在跟随画面时才不会掉队。

在片尾,李献计经历了一个时光飞逝,迅速老去的过程。为了表达光阴流逝,导演巧妙地把灯光在人脸不同角度的位移效果呈现出来,通过不断变化的灯光隐喻了岁月的流逝。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看过不同时刻下人脸的照明效果,这就是人们脑中的固有图式,但是导演把这些时刻汇集起来,并且加速快放,这就通过固有图式创造了新图式,并让观众接受了时光流逝的意涵。

照明设计的能指和所指、形象与意义既是统一的又是离散的。当照明设计师意识到这一点并强化这种统一性时,照明设计的叙事性就能得到展现。同样是在动画《大鱼海棠》中,导演通过灯笼这个反复出现的意象,借由灯笼表现角色在不同环境下的处境与心境。动画22分钟时,导演通过一个运动镜头,展现了“神之围楼”的恢弘场面。此时发光的红色灯笼串联成行,勾勒出围楼的轮廓,展现出极为强烈的秩序感,暗示了“神之围楼”的权威性与不可撼动的地位。灯笼发出的红光的消极意义被黑色的背景所激发,是围楼里权力的象征。当主角进入冥界后,见到死去众人灵魂的时候,灯笼发出的不是浓重的红光,而是一种半透明的橙红光。黄色色光的融入使得画面超脱于传统意义上的亡灵所带来的恐惧,反而具有一种温馨感。这种温馨也是与“神之围楼”森严秩序产生对比。半透明的光则是灵魂的隐喻。灯笼虚无缥缈,虽然数量众多,但是排列无序,它们虽然形体消亡,却仍然具有一种生命的自由度。湫背着椿穿越暴风雪的画面。湫手中所持的灯笼,形单影只,灯光微弱,一如他们自身在辽阔的自然中显得无奈与薄弱。湫所持的灯笼此时只是一个符号性的象征,象征湫危如累卵的生命。观众看不见它作为光源的意义与体现,它作为他们自身的隐喻,此时已经无法照亮,也失去了照亮的功能。

三、能指观感刺激的叙事表达

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是相互依存又对立统一的,艺术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也是无法分割的。但是艺术的能指符号作为一种感官符号,也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人们观看动画和欣赏小说不一样。观看动画时,人们可以欣赏到画面、音乐,但是在阅读小说时,人们大都不会去欣赏铅字。灯光照明不仅仅是传达概念的工具,同时也能渲染情绪,烘托气氛,制造艺术与生活的审美距离感。

当下我们的动画创作面临着国家层面弘扬的主流价值观与主流人群(具有传播力的年轻群体)对接的问题。要实现这样的对接,除了要在意识层面弘扬主旋律,也要强调视听上的能指观感来贴近年轻人的口味。这意味着市场对于动画的评价标准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以思想价值为单一取向。丰富的能指观感在未来会成为动画的重要评价标准。如在短片《心理治疗》中,主人公接受了催眠治疗,进入了大脑臆想的世界。在这个臆想的世界中,导演采用了红色的侧逆光,而来自左侧的补光则是撞色的冷光源。在这个世界里,光源的逻辑不是基于现实逻辑和符号逻辑,而是基于情感逻辑。导演旨在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照明,传达一种恐怖压抑的氛围感受。短片动画《散心》中,同样有大面积阴影的侧光照明,但是由于补光是自然的天光,光照部分是白光、具有高明度的色彩,因此画面看起来清新自然,烘托出一种沿海小镇轻松散漫的氛围。前景红虽然出现了大面积的阴影,但是由于后景照明是高明度的天光,因此画面丝毫不会压抑,这样一种前后景之间的明暗对比反而使画面显得轻快灵动。

四、结语

我国动画行业起步不晚,并且在计划经济时期有过辉煌的成就。但是在当下,如何创造出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作品,辅助、推动、协同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所有动画从业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随着动画行业的发展,灯光照明作为一种叙事元素在电影中已经被广泛发掘,很多优秀的中外动画也已经把照明要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照明在渲染气氛和人物造型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我国的动画创作相较前一个时期已经有了许多长足的进步,在表现手法上也有了更加丰富的探索和喜人的成就。随着国产动画创作和研究的涌现,国产动画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

注释:

①安德烈·巴赞著,陈梅译:《奥逊·威尔斯论评》,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责编:张金尧)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