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显蝽属昆虫纲半翅目蝽科,成长一般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没有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红显蝽的卵期一般为6~12天,整个若虫期约为50~60天,在若虫期内,红显蝽将面临5次异常痛苦的蜕皮过程。初次破卵而出的若虫,还会停留在卵壳附近,靠卵期提供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直至完成第一次蜕皮;第二次蜕皮后,红显蝽出现翅芽;在第五次“涅槃重生”后,红显蝽由原来不足2毫米的若虫,长大成为体长约27毫米的成虫,背上的“人脸”图案也在这时完全显露出来。
红显蝽成虫的腹背处有小盾片,呈三角形,基部隆起,向尾部逐渐缩狭,构成了“人脸”中硕大的鼻子。其前翅一半为革质,一半为膜质,革质翅上长有一对黑色大横斑,看起来就像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事实上,红显蝽的这对大横斑发挥着“眼斑”的作用——用斑点冒充猛禽的眼睛,吓退捕食者,而斑点越像眼睛,保护作用也越大。其膜质部分为茶褐色,翅面上有纵横交错的翅脉,位于红显蝽尾部,为红显蝽的“人脸”造型完美地搭配了一头“秀发”。
红显蝽的颜色艳丽,一般呈红色、橘色或黄色等,一方面,亮丽的色彩可以对外界起到警示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红显蝽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印度等热带地区,鲜亮的颜色可以保护自身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在自我保护方面,红显蝽有自己的损招,所以“臭名远扬”:它具有发达的臭腺,能分泌出臭液,进入空气后挥发成臭气,它们一旦受到惊吓或感觉自身受到了威胁,就会立即散发出令人恶心的臭味进行自卫,并趁机逃生。
尽管红显蝽因酷似人脸的长相,深受昆虫爱好者喜爱,但不能忽视它的危害性。红显蝽为植食性昆虫,有刺吸式口器,状如一根注射用的空心针头,从头的前端伸出,休息时,红显蝽将口器收到腹部下面保护起来;进食时,就把那针头般的口器直插入植物幼枝、嫩茎、嫩叶及果实中进行吸食,常造成植物生长滞缓、枝叶枯死、花果脱落。2013年,在印度卡纳塔克邦,人们发现在一棵腰果树上聚集了近300只红显蝽,它们用探针似的口器刺破腰果,吸食汁液,而流出的汁液又让这些果树遭到果蝇及微生物的侵袭,致使腰果大量减产,给当地的腰果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