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一座古城的变与不变“红山耸立,碧水中流”,这.."/>
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卷首语 Letter

卷首语 Letter

时间:2024-10-29 07:46:58


    拉萨:一座古城的变与不变

“红山耸立,碧水中流”,这是田汉先生在话剧《文成公主》中形容拉萨风光景致的一句贴切描述。在拉萨,有三座山崖,偏东的是颜色暗红的玛波日红山;靠南临近拉萨河的是颜色黝黑的加波日铁山,稍西的是形如磨盘的巴玛日磨盘山。藏传佛教的信徒们认为,这三座山分别是观音、金刚手、文殊三位“雪域怙主”的道场和依附之地。松赞干布来到“吉雪卧塘”之后,看中了这处宽阔平坦,土地丰饶的坝子,率领臣民们在红山建造了一座坚固的宫堡作为吐蕃王宫,这是圣城拉萨的第一座大型王室建筑物,也是现在所看到的布达拉宫的前身。

布达拉宫一直是拉萨的标志性建筑,却并非拉萨的中心——至少在过去是这样。1936年到过拉萨的英国人斯潘塞·查普曼,在他的《圣城拉萨》一书里写道:“拉萨城本身很小,真令人感到惊异,建筑物前的小广场周长只有2英里……大昭寺是全藏朝圣的最圣洁之地”,在这座聚集着僧侣、信徒、贵族、乞丐的小城里,“当一缕阳光在布达拉宫金色屋顶上闪烁时,你会激动不已。”严格意义上的古城拉萨,是指以大昭寺为中心的八廓街周边地方,其显著的标识便是要经过琉璃桥(又名“宇妥桥”,藏语称“宇妥桑巴”,即“绿松石屋顶桥”),关于这座桥,有说始建于唐代,有说始建于清代,但其是过去连接拉萨古城内外的要道,却是不争的事实。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雪域圣城拉萨,发生了巨变。新的拉萨城面积已有当年英国人看到的几十倍大。布达拉宫周边,已经遍布鳞次栉比的高楼、星罗棋布的园林,从布达拉宫西侧的扎果果林白塔往西,建筑物更显得年轻与现代化。但50年前,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怀着一腔热血奔赴西藏工作的老人们则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布达拉宫周边还一片沼泽地与荒滩,到大昭寺要步行许久”,“靠近大昭寺的300米地段污水横流,要绕道跨过了古色古香的琉璃桥,才看得见八廓街,才能领略到城市的繁华与喧嚣。”

对于任何一座城市而言,能永远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拉萨,如今已是发生了历史巨变。拉萨,却也还是原来的拉萨,一座历史文化古城,那个从1300多年以前延续至今的圣地。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白亮的日光仍在追逐着这座桑烟和颂经声永不凋零的古老城市。在浓云和光缝中,虔诚的藏人和信徒络绎不绝地从藏区各地远道而来,他们绕着大昭寺一如既往地沿着顺时针转动着,如其说这是巨大的精神力量的旋涡,还不如说是历史延续和留存下来的藏人的血脉在生生不息,是生死轮回的不停演绎和生命长歌的不歇续曲。

因为拉萨古城的存在,人们何其幸运,得以至今仍可以领略这一具有东方特色的奇幻瑰丽的城市。正如我们在大专题开篇语中所说的那样:它葆有完整的精神结构,依然具有人类意志、情感与想象力而构现出的完美形态。你可以说它体现着佛教宇宙观的诗意结构,是大地上的曼陀罗,也可以说它是藏文化智慧与传统的结晶。

本刊编辑部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