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发展中,需要逐渐放大直接融资.."/>
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寻求提升直接融资之策

寻求提升直接融资之策

时间:2024-10-28 04:58:29


    在中国经济发展中,需要逐渐放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对此,在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举办的2016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论坛中,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杨涛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说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在规范中发展,发展中规范

中国在多年发展市场经济之路的过程中,直接融资仍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市场份额,在金融体系中仍以间接金融为主。虽然与间接金融的风险可控、容易操作的特点相比,直接融资的风险因素和分散特性会在实际生活当中产生一定冲击,例如2015~2016年的股市波动造成的剧烈影响。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方向来说,要总结经验教训寻求直接融资中长期的发展之策。

我认为,中央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应当提升直接金融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以债市的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为例,国家发改委曾经放松过企业债的审批制度,后来出了风险,蒙受损失的人对政府开始抗议,成为群体事件,给政府造成很大的压力,从此对企业债审批从严看待,导致纯正意义上的企业债很难打开空间。在债市方面,政府应逐步调整,控制地方融资平台,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非政府为主体的举债,做市场化转制。中国想把直接金融发展好,无论是股市、债市、还是其他形式都应该在规范中发展,发展中规范。从政府角度来看,是在发展中逐步规范,留下一点试错空间,不能因噎废食。从市场具体操作角度来看,是在规范中得以发展,不能任由种种风险累积叠加,导致最后经济问题政治化,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苗头不对可以先稳一稳以求后续发展。

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注册制的实施对于降低融资成本非常关键

中国的企业要想融资不但面临融资成本高也存在融资难度大的问题。首先,融资成本过高一直是难以解决甚至愈演愈烈的问题,在国际竞争上本身就不占优势。例如,中国在印尼、泰国的高铁项目上就没办法跟日本竞争,日本是零利率或者低利率水平,中国的利率水平比日本高太多了。而在中国国内,无论是股权投资机构或者企业对融资成本高的感触会更为明显,况且,就算是如此高额的利率仍有可能拿不到银行贷款,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其次,大量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占据很大的市场空间和金融资源。中国的银行以国有银行为主,它本身不符合多元化的市场竞争结构。商业银行原本可以用更大的力气、更低的回报去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但是,由于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导致了银行业的垄断性质,而金融行业又是以银行业为主,这种“头大身子小”的情况是企业融资难非常重要的原因。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对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有直接帮助的。在发审制度之下,企业要上市看起来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不贵,但是在企业上市的过程中,财务成本、时间成本、灰色成本等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融资成本实际上非常高昂。因此,注册制的实施对于降低融资成本是非常关键的,而在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过程中,从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也要随之转变。从原来以监管间接融资为主的套路转向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套路,并且整个架构的衔接、协调都需要改变。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提升直接融资需注意两方面问题

提升直接融资需注意两方面问题。第一,提升直接融资问题的未来重点不是规模上的提升,而是结构上的提升。过去,在谈到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时候,更多的情况下是关注规模大小的问题。中国很多指标如果按照传统的金融相关率来看,实际上都不算低,很多都要赶英超美,但是,在功能和内涵方面却存在很多缺失。首先,直接融资能否真正降低中间成本,这个问题在场内市场已经开始存疑了。而场外市场中,一些中小企业集合性的产品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好处,能否降低成本只能来源于功能的考虑。其次,直接融资目前都是服务于资金需求者,真正服务于资金供给者还是比较少的。事实上,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的利益在某种情况下需要权衡,资金成本越高,带给投资者的收益率就更高,反之亦然。因此,在不断提高规模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直接融资的内涵和功能,避免出现虚假扩张的情况。

第二,产品的定价应该由市场主导而不是银行主导。目前,银行部门在整个金融体系当中发挥的作用、影响力过大,存在的弊端也很多,主要是产品定价的问题。在市场当中,产品是否进行有效的定价背后取决于对风险的判断,多层次资本市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对不同市场的割裂,而是在不同市场上制定一个更加有效的市场化的自由竞争的交易规则,即使每个交易规则都有所差异,但是都可以充分竞争。政府应着力于创造这样一个市场化竞争的环境,即使银行主导仍然会在市场化竞争中发挥其有效作用。因此,应更加侧重于在制度和规则层面上使产品的风险定价变得更加合理,这也可能是未来讨论金融结构的一个重要着眼点。

(本刊记者曹月佳报道,王南海摄影)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