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金融发展战略要有明确方向

金融发展战略要有明确方向

时间:2024-10-28 03:26:22

在由新理财杂志社、新金融观察报社、国家银行业科技信息安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FFE金融精英联合会、中国金融发展峰会组委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金融发展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马德伦、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各自表达了自己对于金融业发展的观点,他们这样说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马德伦:目前金融业有四大特点

第一,金融竞争充分。目前金融机构主体范围越来越大,不仅民营银行、民间金融以及草根金融遍地开花,包括互联网金融的进入也是巨大的标志性事情。据《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互联网金融用户已经达5.7万亿,占互联网用户的87%。小贷公司、村镇银行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地方金融机构诸如:城商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在2016年1~9月的新增存款市场份额上已经有了非常好的表现。消费金融的大量竞争,使得各大银行在业务上也产生了很多新变化,人们在机场看到的各大银行关于小微金融、e金融的广告表明了银行发掘客户的深度。金融竞争愈加充分,对实体经济愈加有利,实业提供的产品也愈丰富,服务会更完善,价格就会更低廉,会更有利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二,从汇率市场化实现来看,首先,有这样几个重要因素:一是对生产要素资金价格的放开意味着资源配置合理性将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也使客户在跟银行打交道时有自主权和选择权,二是利率市场化之后直接融资的良好发展。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的债券超过50万亿,这也是直接融资发展的结果,大客户会转而向市场发展直接融资,银行就会把他更多的信贷目光转向小客户以及小微企业、家庭消费、家庭金融服务等方面。三是利率市场化会使商业银行利差缩小,从上市银行公司年报已经看到这一点,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实体经济的让利。其次,汇率市场化的推进。汇率从管制走向市场,会带来更有效的管理手段,当国际收支发生变动时,汇率的反应会更敏感,而汇率反应越敏感越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的维护。汇率的变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的同时进行,也会有利于本外币之间的转换,以及有利于境内和境外市场的连通。境内和境外市场的同步趋向在人民币国际化来说,从2009年推出贸易支付人民币到有目的地在全球推进人民币的清算机制,实现人民币在全球的流动和回流,应该说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的标志是人民币加入SDR,而且在里面的占比低于美元、欧元、高于英镑和日元。加入SDR最重要的是使人民币成为他国货币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币种,因为任何国家只要加入IMF都会有SDR特别提款权的准备,包括人民币,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货币国际化标志是它可以自由使用,而加入SDR既标志着人民币可以自由使用,也成为货币中介,还成为他国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更带来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带来了中国贸易投资的便利化。但同时也对人民币的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应思考如何维护它的稳定,如何与国际投资者打交道,熟悉和了解他们的思想,从而更好地做好我们自己的调控。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马德伦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第三,中国央行货币调控机制在利率、汇率变动之后关于货币走廊的考虑。未来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波动会成为不可避免的情况,但为了有效调控,央行在调控机制上更加重视市场的信号,但同时也要引导市场,引导预期。中国央行创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长期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本身使用的对象就是中小存款类银行,实际表明了央行对利率走廊的一种态度。此外,在利率市场化实现之后,应该如何重视和防范利率风险?怎样应对从传统信贷风险转向对市场化机制之后变化的利率风险?是否使用了利率互换的衍生工具来对冲可能的风险?在管理上,随着盈利能力下降,利差缩小,也应思考如何控制成本,从而加强内部管理。再者,为了预防道德风险,包括内部考核机制等一系列管理机制该如何去适应?如何具有国际眼光准确地预测和判断未来市场的走势、利率以及汇率的变化,从而使资产配置更加合理,这都是从业机构面对挑战时应该给出的回答。

第四,新技术在金融里的使用。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目前已成为热门话题,未来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也不可小觑。英国巴克莱银行已经使用了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国际贸易结算新政的转移方式。

综上,金融的改革,按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引的方向,一是开放,金融的开放不仅对外,也包括对内以及对民营资本的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引进机构,更重要的是引进机制,比如在中国银行间的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都有外国投资机构以及投资者进入。二是金融方面取消了利率和汇率管制后,利率市场化已经初步实现,汇率市场化也正在形成适应市场体系的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可以看到,银行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深化改革取得的成果表明,中国金融业已经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此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其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同时,金融机构应该深入思考,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应如何制定差异化的战略,结合本身特点与所在地区资源禀赋来确定自身的发展战略。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小微企业融资尚需在六方面努力

第一,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2016年8月,中国企业数目为2400万户,2015年末为2100万户,由于登记制度的改革,八个月内平均每天增加1.4万户企业。当然,增加的都是小微或初创企业。在这2400万户企业当中,只有约700万户在各级商业银行里有贷款余额,意味着约有1600~1700万户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由于没有不动产做抵押,无法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只能通过民间融资、借高利贷或者依靠自己利润滚动发展。广大中小微企业创造了80%的社会就业、60%的GDP、超过50%的税收、62%的发明专利,但小微企业多年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银监会、各个商业银行为了缓解小微企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采取了多项措施,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虽然也产生了一些效果,但这些效果主要是针对大型、中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没涉及到,因为他们既不能上市,也没资格发债。中国的商业银行贷款因为小微企业信用不够或财务管理能力不够,担心自己的贷款不安全、有风险,所以要求小微企业拿不动产做抵押。除此之外,尽管融资种类很多,但数量远没有达到需要,导致中国超过1000万户小微企业既没有从证券市场拿到资金,也不够资格在债券市场拿到资金。况且,中国股权私募基金的发展也很不完善,在银行拿贷款又因为没有不动产做抵押,谁会给只有几十人规模的小微企业土地呢?因此,小微企业目前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很严重。

第二,发展为小企业服务的小银行。据美国1999年数据显示,银行资产规模和它对小微企业贷款所占的比例成反比。银行资产规模为一亿美金,给小微企业贷款比例占96.7%;资产规模一至三亿,给小微企业贷款比例占85%;资本金3亿~10亿占比63.2%;10亿~50亿为37.8%,大于500亿美金规模的给小微企业贷款率为16.9%,银行资产规模越大,给小微企业贷款所占比例越少。银行贷一笔100亿美金和贷1000万美金的审贷流程一样,所花时间一样,消耗成本也一样,1000个1000万才是100亿,贷款1000个1000万的风险当然大。因此,大银行不太愿意给小企业贷款是有道理的,这不是银行行长能决定的,而是客观决定存在成本高、风险大。各银行的分支机构也只设到地级市,地级市以下的各银行中没有小微机构,中国十分缺少为小企业服务的小银行,这也是小微企业贷款难的原因之一。

美国共有8000家银行,其中有五万家银行分支金融机构在为小企业服务,中国的银行,包括城商行、农商行加起来才3000家银行。中国的银行从体系布局来看,小银行数量太少,中国再多建一些小银行是有条件的,主要怕小银行成立以后管不好,也缺少人才。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中国没有先教人怎样抚养小孩再让其生孩子的传统,每个人都是结婚生子后自然而然就会换尿布和喂奶了,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因此,可以适当放心地让小银行们去建立、去发展。中国超过2000多个县,三万个乡和镇,一个县办一家小银行,四个乡办一家小银行,就会有9000家小银行。我赞同中国银行业已经实现充分竞争这个观点,美国的500强企业中有18家银行,这18家银行占美国银行总利润的11%,占500强企业总利润的3%,已经算高的。中国500强里也有18家银行,但18家银行占500强利润的50%,目前制造业、实体企业的利润都薄得像刮片刀一样,银行的利润还能占500强企业的一半,表明目前企业的融资成本真得很高。

不可否认,中国金融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中国金融自2009年以来深化体制改革的成果也是有目共睹。但是,中国的金融体制还没完善,缺少股权融资,国外的融资70%是直接融资,30%是间接融资,而中国大企业的融资为70%是银行贷款,仅30%是直接融资,小微企业更是几乎没有直接融资的,大概仅有约3%为直接融资,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第三,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中国的证券市场1990年12月份在上海、深圳同时开业,至今已26年,上市企业共超过3000家,包括企业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近几年新三板发展得比较快,已有近9000家企业,但有做市商可交易的也不到十分之一,交易量也不大。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加之银行贷不了款增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有些科技型中小企业把希望寄托在私募股权基金和新三板上,但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数量也比较少,新三板交易量也比较小,体系本身就决定了这种状况。美国的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IBM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初期都经过私募基金和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培育,无不如此。因此,希望中国各级主管部门能够加快发展私募基金和新三板市场。

第四,发展动产融资。动产融资在发达国家是很普遍的事情,即使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像印度、印尼、墨西哥、越南也开展了应收账款抵押融资和存货仓单的抵质押贷款。而中国开展大规模的动产融资是近几年的事,且小打小闹地在做,衍生品也很少,截至2015年底,总规模加起来也不到一万亿。中国的应收账款规模约有11万亿人民币,动产总数约有50万亿~70万亿,可以说在中国开展动产融资潜力很大,中小微企业无论多小,只要它存在就一定有动产,包括应收账款、存货、保证金、专利等。要开展50~70亿的动产融资,十年以后达到近半规模的抵质押贷款是可能的。

第五,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技术融入到金融业一定既可以大幅度地促进各大类企业的业务发展,也可以方便中小型企业贷款融资,还可以使老百姓的个人存款、贷款业务更加方便,从而让中国的金融市场活跃起来。科技的应用在未来会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新的面貌。

第六,提高不良资产率容忍度。中国现在M2与GDP比为2:1,在国际上如果达到1.5:1都认为金融风险已经很大了,因为中国有政府的信用在里面,所以并没有显得很紧张,但大量的资金终是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流动,在金融体系内空转,钱并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企业资金极度紧张,经济形势在下滑,利润在下降,银行贷款给这些企业时会感到不安全,最终导致所有企业因为没有钱,就开始压缩、裁员、降成本。目前大笔钱都进入房地产业和地方融资平台,各地方政府都不缺钱,银行也扎堆愿意给地方政府融资,因为政府早晚还钱。即使资金进入实体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是进入到房地产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的制造业企业在2016年的困难程度要超过2015年。我诚恳地希望业内专家和领导要转换思路,为更多的实体经济服务;为实体企业的转型升级服务;为广大的中小微企业服务,这也需要政府的宏观政策来做保障。

我曾建议国务院把银行不良资产率、容忍度再提高0.5~1个百分点,容忍度不提高一点,信贷员要负终身责任,也就不敢给民营企业贷款。这个措施如能落实就可以救活一小批中小微企业,让他们多增加社会就业从而促进消费,相对也能弥补银行资产不良率上升的0.5~1个百分点。

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金融创新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前提

在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当中如何能够真实的解决问题呢?我们应当了解为什么要创新以及创新的实质是什么?目前大笔的资金在金融圈里转,产品的利润到底该怎么产生呢?资金空转与实体经济的贷款不一样,即使间接融资贵一点,但是在实体经济与金融机构之间产生了关系后还是存在贷款收益的。但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市场盈利收益要如何产生呢?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过一个重要观点,目前中国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但新的动能并没有完全形成几大支柱,只是代表了几大方向,这个时期就属于“新常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好好思考。互联网时代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互联网点击率的盈利模式很有意思,据说年轻人如果一周前在互联网上投入一笔钱,靠点击率在一周后就能够有两三倍的收入。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银行、新金融要面对的不光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新经济,还有很多社会当中的草根经济与大众就业,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很高端的创新工作。金融服务要如何满足大众的经济多元化和各个层次不同的需求呢?银行、证券、保险怎么样能够因地制宜,有特色、有针对性地去补缺?毕竟银行在发展中一直都存在只往城市和高利润地方走的问题。银行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防风险也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整治也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不是为防而防,为整而整,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了。银行应当考虑在实践当中如何发展农村金融、城商行、小微金融,毕竟普惠消费服务能够解决需求方面的很大问题。目前,针对小企业也出现了所谓的P2P、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发展,相对缓解了普惠金融的需求,大众相对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的概念了。

但是,作为金融业主流业态的银行机构,应该怎么解决大众对于金融的需求呢?而新金融也尚需解决风险频发的问题。因此,在金融创新的产品里,应当思考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方式是什么?由于互联网手段的出现,应当思考把互联网高科技手段与现有金融工具共同形成生产力,最终与实体经济融为一体。举个例子,目前区块链技术是金融界的热门话题,但在解决创新发展和为社会服务方面,区块链到底能为解决当前问题发挥多少作用还是未知数,不是区块链不应该研究,而是研究方向要先搞懂区块链与现实解决问题的距离到底是多大?金融创新的根基不是简单地在金融服务领域追求所谓的高端化,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法看似有保密性,但要把它融入到社会不是光在纸上谈它的作用就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金融创新不能仅是口号和热点话题,要以改善和解决金融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前提。目前中国有创新、绿色、改革、共享、开放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应融入到金融服务当中,从不同角度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国际融资记者谢云报道,杜秋摄影)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