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绘画众说纷纭。以徐悲鸿、林风眠为代表的主西洋派与以齐白石、吴昌硕为代表的传统派可谓平分秋色。八五新潮以后,年轻画家都在一致研究、探索西方绘画主义,想用西方绘画思想改变中国传统绘画的现状,形成了乱七八糟的各种流派,几乎对传统绘画视而不见。美院里,年轻人接受的也都是官方一路的苏联体系的绘画教育,却没有真正关注纯正的传统中国画,包括美院里的老师,他们也不懂。此情此状,说来壮观而虚空—在中原本土几代人的文化生活、品性教养与视觉经验中,传统经典的“真身”与“本相”,几乎是“缺席”的。李小山一声大叫:“国画死了”,吴冠中说出“笔墨等于零”,这使得整个美术界开始反思。一部分人开始用中国最传统、最纯粹的画法,加入自己的新概念,寻找自身的突破。
我们是迷失的几代人,回过头去,应有大眼界在。少白就是这样一个重要存在。说他重要,不是说我要看这个人现有的成就,而是在于这个画家的成长和他的作品正应了时下最传统的国画创作的处境。朋友向我推荐的他,初见作品时以为是个五六十岁的老人,见到人以后才知是如此一个翩翩少年。他以少年之形注入最传统的骨血,创作的又是以最传统经典的图式注入今人的境界。这是一个很可贵也很困难的过程。我很喜欢《易经》的一句话,“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他的成就恰恰就是这么一个“豹变”的体验。当代中国画野心如何?我们能不能从经典图式中寻求轮回转世,重新构架传统水墨的伟大遗骸?或许像少白这样的艺术家,可以在这个时代的洪流里逐渐给出一个答案。
我回国后,偶尔也有人叫我过去给学院里教画画。我逢场作戏一下,下面的学生也煞有其事的听一听,虽然他们多数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听我这些废话。文革前的孩子有独立思想的多,今天的孩子就太乖了,而且今天的孩子很自私,他们很清楚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我们那会就没有这个概念,社会的强烈反差让我们开始独立的思考。我很庆幸,少白一点没有沾染这个时代年轻人的习气,丝毫没有流俗。古人将传统托孤于我们,大多数年轻人选择了背弃,唯独这个年轻人把这个传统毕恭毕敬地双手接下。他不是学院里出来的。他跟韩寒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就脱离体制教育;他跟韩寒不一样,他走了一个传统的私塾式的教育。他16岁即拜白石老人四子齐良迟先生为师,学习中国传统绘画,不受一点现代风潮的侵染。一群搞艺术的人一边哭着喊着说中国画快要死掉的时候,其实他们什么也没有做,而这个年轻画家还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能坚持着老先生的东西,踏踏实实的做传统绘画的东西,这是很难得的。
我是不懂国画的,我现在越来越老了,也开始关注国画。近些年我尝试着用油画的画笔照猫画虎地临摹了一些经典国画,但是这些临摹甚至连皮毛都算不上,更别说是得古人的精神了。现在画国画的人整天想着去参加美协的一些展览,要知道这些展览的评委其实根本不懂国画的。他们在最该学习传统中国画的年纪,却赶上了各种国内的运动。在以批斗老先生为光荣的年代,越有学问越被批判的时代,有学问的老先生谁还敢教他们真东西?他们现在成为评委,也仅仅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与艺术是没有一点关系的。在一个病态的环境里,一群脑子有病的人在告诉你什么是评判标准。密密麻麻的艺术家好比有待圈养认领的羊群。评委,是使他们得以靠近权力,被纳入权力的人。所以说,这也是少白画画但绝对不参加官方展览的原因,因为他是传统的、是经典的、是捍卫祖宗颜面的。他不屑于与官方为伍,当然官方也根本看不懂他的作品。
我不敢说他是这个时代的反叛,因为他恰恰是这个时代根基的拯救者。中国古典绘画的早熟与高迈,当归于中国文化的大神秘。齐白石亲历三朝,何等乱世,迄至下笔,俱如空白——中国历史世面见得多,凶吉盛衰,婉转夷然。少白生于新兴文化繁盛之时,受教于最传统的艺术师承模式,发展于多元价值观斗艳乃至混乱的时代,如此,依然将所承传统坚持下去,想必是要有个大好前景的。
大器同尘
金石寿
刘
好林泉都付于闲人
刘少白
号乐水山房主人。1983年2月生,山东黄县人,现居北京。自幼习书画,启蒙于梁永卓先生与齐白石四子齐良迟先生,先后就读于中国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崔志强、吴悦石先生入室弟子。九三学社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印社社员,荣宝斋推荐艺术家。
刘少白精书画,擅篆刻。作品多次在中国书协、中国美协、西泠印社主办的全国展中入选并且获奖。作品曾发表于《中国书画》《中国书法》《东方艺术》《荣宝斋》《西泠资讯》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并被美国蓝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作专题报道。2008年神舟七号太空飞行艺术之旅搭载刘少白篆刻作品,并被国家收藏。先后出版《少白刻画》《澄怀观道》《念真醉蝶》《春满玉壶冰》《刘少白瓷绘作品选》《不器》《中国当代绘画范本——刘少白花鸟画精选》《汲古得新》《华枝春满》《清正富贵》等多部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