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1954 年尼赫鲁父女访华琐忆

1954 年尼赫鲁父女访华琐忆

时间:2024-10-24 10:46:22

1954年10月21日,毛泽东同印度共和国总理尼赫鲁在访华招待会上尼赫鲁总理是印度杰出的政治家、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共同倡导者,1954年10月应邀访华。他进京时受到数十万市民的夹道欢迎,毛主席和他进行了四次会谈,中国领导人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迎宾招待会。他还出席了北京市民的欢迎大会。在那个年代,“Hindi-ChiniBhai-bhai”(印中是兄弟)的口号响彻长江和恒河上空。就是在这种友好气氛下,尼赫鲁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

对尼赫鲁和英迪拉·甘地的初印象

尼赫鲁来京后下榻于东交民巷原法国大使馆旧址。那里高墙大院,树木茂密,花园中有座漂亮的小楼即是尼赫鲁的临时寓所。当时北京还没有像钓鱼台那样的国宾馆。

我当时是个小青年,参加接待工作,但没有机会直接接触尼赫鲁。从旁观察,他给我的印象是:他是个十分严肃的人,难得一笑;但有时高兴,笑起来倒也笑容可掬。他总是头戴船形白帽,身着紧身白裤,上身一件长襟褂子,直垂到膝盖,遇隆重场合换成黑色,便是礼服,未见他穿过西服。如此执着于穿民族服装,反映出他的民族情感。外出时,他常手执一根比乐队指挥棒略粗的木棒,大概是英国风度。

在他的随行人员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他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夫人。她身材修长,高高的鼻梁,浅色的皮肤,总是身着莎丽(印度妇女的传统服装,是妇女披在内衣外的一种丝绸长袍)。每天尼赫鲁外出,众人都在一层的门廊里集合。英迪拉虽是宠女,却总是早早地在那里等候,反映了她的教养。那时她已37岁,但看上去好像还是个30岁不到的姑娘,文静而腼腆。公开场合,她总是紧随尼赫鲁身后,寡言少语。几乎尼赫鲁每次出国访问,她都陪随。一方面是为了给予父亲悉心的照料和学习尼赫鲁的领导艺术;另一方面,“第一夫人”的身份也使她结识了许多国家领导人,为她后来同他们直接打交道奠定了基础。

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和英迪拉握手的情景。她只是伸出手来,纤指轻触而手掌却纹丝不动。这种西方贵妇淑女式的文雅握手,同我那时熟悉的苏联、东欧同志式的热烈握手大相径庭。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温柔文弱的女子,后来历任两届印度总理,成了“印度的女强人”和“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但1984年,在印度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中,她倒毙于她的两个锡克族警卫的子弹下。

“指点”两位印度记者照相

中方对尼赫鲁的随行人员都指定了联系人,我的任务是照顾两名总理府的记者。尼赫鲁在北京有许多重要的会见,记者都不能参加,我便需要为他们另安排活动。他们提出要拍摄北京。我之前留意到,印度总理的车队进城时受到群众夹道欢迎,场面热烈,但两名记者从先导的敞篷吉普车上拍下的镜头画面应该不会太美。因为那时的北京,沿街都是低矮的平房,门前屋后往往是歪歪倒倒的电线杆,或是东拉一条西扯一根的电线。于是,我带他们到一个我认为既能反映北京风貌,又有繁忙活动,但整体上比较整齐的地段——前门去拍摄。

到了前门,我向他们介绍了巍峨的正阳门城楼和当时尚存的绚丽的前门大街牌楼。但他们把镜头一转,却将胶卷用在不太雅观的单座三轮车、摆摊的小贩和小脚老太太身上。我感到扫兴,灵机一动,又把他们带到一个见不到这些“落后事物”的地段——景山大街。那条街堪称当时北京的黄金旅游路线。从故宫及景山公园开始,向西经三座门直到北海公园团城,是一条幽静而整齐的大街,两侧树木葱茏,古色古香的庭院接二连三。但这两位记者东张西望,似乎对这佳景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到了北海公园门口,我就决定收兵了,我不愿意他们拍摄毗邻的中南海禁地。

1954年10月,印度总理尼赫鲁来华访问,周恩来总理迎接,北京出动几十万人沿街欢迎尼赫鲁的东北之行

结束在北京的访问,尼赫鲁前往东北参观。为什么去东北?当时我没有多少认识。现在看来,似有以下考虑:50年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是按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东北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是苏联援助比较集中的地区。而西方恶意宣传东北仍在苏联控制之下,百闻不如一见,让尼赫鲁亲自去看一看,了解实情,并对苏联的“无私援助”获得深刻印象。

送尼赫鲁去东北的,是那架两航人员起义时从香港带回来的飞机。这是一架新的双引擎美国飞机,登机的舱门在机首。尼赫鲁走后,缅甸总理吴努接踵而来,乘的也是这架飞机。可见,它是当时中国运送国宾最好的客机了。

尼赫鲁访问的第一个城市是长春。那时虽才10月底,但从飞机上往下看,地面上已白雪皑皑。贵宾们从机场直奔尚处于初建阶段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整个厂区就是一个繁忙的工地,到处是网格状的脚手架和堆积如山的建筑材料。地面上大卡车往来奔驰,高空里起重机上下飞舞,机器声、哨子声、喊话声此起彼伏。我们分乘几辆小汽车,冒着飘零的雪花在厂房间缓缓行驶,偶尔下地看看,踏着积雪走几步,听厂长的介绍。绕厂一周,使客人对一汽的规模和布局有了大体的了解。但远道而来的参观者没有进厂房一瞥,因为机器尚未安装,厂房内空无一物,甚至厂内没有一处可供客人落脚稍息的地方。

接着,参观工人住宅。在警卫的搀扶下,年事已高的尼赫鲁也顺着窄小的楼梯攀附而上,兴致勃勃地参观为一家一户设计的住房,从一间钻到另一间,仔细询问设计的蓝图。现在看来,它们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两居室套间,但对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能住上有独立厕所和厨房的套间,已是梦寐以求了。楼内尚未装修,脚下还都是碎砖灰泥,参观者只能粗知建筑的格局和面积。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工人的关怀。

尼赫鲁在东北的第二站是沈阳和抚顺。沈阳的参观重点是轧钢厂。在自动设备由苏联提供的庞大厂房里,钢铁的碰撞声和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仍冒着火焰和青烟的出炉钢锭就像棉团一般,任凭摆布,在轧钢机上左右翻滚,在挤压中形状逐渐由大变小,由小变细,最后成为钢筋。在厂长的陪同下,尼赫鲁边走边看,频频提问,表示了很大兴趣。在抚顺则是参观风动工具厂,产品有凿岩机等。但沈阳、抚顺都是重工业城市,污染严重,天空灰暗,空气酸味呛鼻,厂区的积雪都覆盖了一层黑灰。

周恩来(左一)与尼赫鲁(右一)、英迪拉·甘地(右二)最后一站是大连。出了车站,顿觉空气清新。漂亮的车站大楼、开阔的站前广场和沿街雅致的日式小楼告诉贵宾:这是一个风貌截然不同的海港城市。客人们参观了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厂。看了客车和货车车间后,众人来到了机车车间。厂房的出口处赫然矗立着一个庞然大物,又一部蒸汽机车正准备出厂。站在黑黝黝的机车前,宾主指手画脚地谈了起来。这机车之所以引起尼赫鲁的这般注意,也许是因为印度也是大陆国家,铁路运输占重要地位,而且在英国统治时期,印度的铁路建设已有相当规模。现在看来,蒸汽机车和客人们接着参观的蒸汽压路机都属淘汰产品,但对当时中印两个新兴国家来说,它们能制造这等产品已属不易。

出了机车厂,客人们来到了市内的秋林商店。它是规模较大的国营食品商场,苏联的水果罐头尤其引人注目。说起秋林其人,那时许多东北人都知道:他是个俄国面包商。秋林商店以俄式的特色糕点驰名。为什么安排尼赫鲁参观这里呢?我想大概是为了表示中国人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之故吧。车队在店前停靠,尼赫鲁下车,步行进店。街道上及商店里的大连市民见到贵宾到来,纷纷鼓掌欢迎。尼赫鲁也报以微笑或招手致谢。访华期间,尼赫鲁有多次同群众见面的机会,每次他都兴高采烈,久久不肯离去。

在大连,参观的高潮是登上海关大楼俯瞰大连全景。登楼前,我就奉命告诉两名记者不得照相,因为旅大是敏感地区。尼赫鲁一行乘电梯直达楼顶。走出顶门,寒风刺骨,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紧了紧外衣。幸好阳光融融,才给人一丝暖意。能见度尚高,站在平台上极目远眺,渤海湾一片迷茫。回首身后,大连城中八街九陌。往下看,大楼右侧是大连造船厂,两艘海轮正在建造中,船坞里一片繁忙,叮当响声此起彼落。船台上,弧光闪烁,火星四溅。印度从英国殖民主义者继承来的工业基础比中国强,但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正迎头赶上,尼赫鲁不能不有所感触。远处便是旅顺军港,蓝灰色的苏联舰只隐约可见。对中国人来说,旅顺还暂时可望而不可即。次年,苏联才将它归还中国。

在孙中山墓前沉思同宋庆龄亲切交谈

结束对东北的访问,尼赫鲁又调头南下,访问南京和上海。南京的参观重点是中山陵。那里安眠着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孙中山。他建立民国比印度独立还早36年。青松环抱的中山陵保存完好,白色的花岗石和蓝色的琉璃瓦透出肃穆。站在孙中山的石棺前,本已严肃的尼赫鲁显得更加深沉。

在上海,尼赫鲁会见了宋庆龄副主席——一位他仰慕已久的亚洲杰出女性。两人直接用英语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印度总理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中国福利基金会下属的上海市少年宫。他们到达时,孩子们鼓乐齐鸣,一队少先队员向尼赫鲁父女献了花,并陪同参观。在孩子们中间,英迪拉显得特别活跃,时而拥抱亲昵,时而和歌共舞,忘了她的贵宾身份。孩子们向客人表演了乐器和舞蹈,还把自己制作的刺绣和舰船模型送给两人。这是尼赫鲁父女在中国过得最轻松愉快的一天。

尼赫鲁结束了在中国的12天访问,带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离去。■

作者系外交部离休干部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