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最后的明故宫

最后的明故宫

时间:2024-10-20 09:35:02

这些残缺的城阙墙垣,书写着和南京有关的“明朝那些事儿”上世纪40年代的明故宫石刻(于锋供图)如今在南京,沿着建于民国时期的中山东路一路向东,路两侧的繁华闹市内,次第出现的西安门、西华门遗址、午门、奉天门遗址、三大殿遗址、东华门等,都是明故宫的重要遗迹。

皇城和宫城,合起来就是明代初年的皇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三代皇帝主宰大明王朝时的居所,也是明代前53年帝国的政治中枢所在。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后,这座宏伟的宫殿群不再有君王居住,乃称“明故宫”。

600年风雨沧桑,无数次战火洗礼后,这些残缺的城阙墙垣,用数不清的城砖、石块,书写着和南京有关的“明朝那些事儿”。

刘伯温为新皇宫选定地址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红巾军攻克集庆路,朱元璋率大军入城,成为这座城市的新主人。

至正二十六年(1366),羽翼渐丰的朱元璋有了称帝之心,他命令谋士刘基规划新宫。最终定下的地址位于“钟山之阳,在旧城东白下门之外二里许”。

刘基精通风水堪舆之术,他选定的皇宫地址,其中一部分区域竟位于一口名为燕雀湖的湖泊之中。后世学者一般认为,刘基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新宫”所在的区域风水极好,地处钟山“龙脉”之前,背山面水,形胜天成。

南京城墙专家杨国庆认为,明代南京城墙是按照传统堪舆术、用“象天法地”等手段,将京城设计成“南斗与北斗聚合形”布局,皇宫的位置正好落在北斗“斗勺”的中央,风水最佳,是“天地汇合、四季融合,风调雨顺,阴阳交泰之处”,也是皇帝“屹立于天下中心,安抚四海万民”的所在。也因为这个原因,朱元璋在新宫开始建设后,不惜从前线抽调数万兵丁,填平燕雀湖,建造新皇宫。

南京民间至今还有“挖三山填燕雀湖”的传说。相传南京城南原有三座小土山,建皇宫时,朱元璋命人将土山挖平,填平了皇宫规划范围内的燕雀湖,三座小山所在地后来叫做“三山街”,至今还是南京城南最为热闹繁华的商业街。

填湖平地建起大明皇宫

南京的明代皇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竣工于洪武十年(1377),分为皇城、宫城两重城垣,其外均有护城河围绕。

宫城,又称大内、内宫、紫禁城,是朱元璋及其后宫居住的地方,被后来建成的皇城所包裹。宫城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宽0.75公里。南北长0.95公里,开辟六座城门:南为左掖门、午门、右掖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东华门、午门至今保存完好。

宫城建造年代最早,且原址正是紫金山南麓的燕雀湖,系填湖平地而建成,宫城因此地势低洼,呈南高北低的姿态。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曾经在午门右边的地基下挖出1700余根木桩,证实了此地的确曾为松软的湖底,建设之时用木桩密布夯筑,以减少沉降。

皇城,建成年代稍晚于宫城,坐北朝南,最初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2.5公里,平面呈倒“凸”字形,是中央行政机构和国家宗庙所在地,也是中国封建统治中枢的象征。

皇城上共开辟六座城门,南为长安左门、洪武门、长安右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皇城城垣今已不存,只有西安门依然保存完好。北安门外的区域,是如今被称为“后宰门”地区。史载,明代很多在北京宫中服务的宦官年老体弱后,被安置在南京明故宫北安门内闲住。北京也有北安门(清代改为地安门),太监们俗称为“后宰门”,所以他们也习惯地管南京的北安门叫“后宰门”,这个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永乐三年,朱棣下旨拓展皇城西墙,将城墙直接向西拓展到杨吴城壕边,并重建西安门,从而改变皇城原先正方形的形状,使宫城原先位于皇城正中的格局变为略偏于皇城之东的格局。

南京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

在功能上,皇城和宫城有严格的区分。宫城分为前廷和后宫两部分。前廷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所,一条中轴线贯穿宫城,依次排列午门、内五龙桥、奉天门、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等建筑。奉天门是明代皇帝接见外邦使臣、接受进贡礼物的地方。

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合称“三大殿”。奉天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地方,即民间俗称的“金銮宝殿”;华盖殿是皇帝前往奉天殿之前暂时休息的地方;谨身殿,则是皇帝上朝更换朝服,册立皇后、皇太子之处。“谨身”包含帝王提醒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之意。

宫城后半部分即后宫,又称后寝、内廷,是皇帝、皇后、嫔妃日常生活的场所。后宫部分,中轴线上依次是乾清门、乾清宫、省躬殿、坤宁宫。东侧有东六宫、柔仪殿、奉先殿;西侧有西六宫、春和殿。乾清宫是皇帝的居所,坤宁宫是皇后的居所。

皇城内外,则分布着中央官署及坛庙建筑。皇城的中轴线与宫城中轴线相连接,从最南面的洪武门开始,依次是外五龙桥、承天门、端门、午门。端门和午门之间的中轴线两侧分布着社稷坛和太庙。

洪武门与承天门之间,是一“凸”字形广场,两侧为千步廊,其东是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翰林院、詹事府、太医院、东城兵马司;其西是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旗手卫、钦天监等机构。皇城内外,还有羽林右卫、羽林左卫、内府诸库、内宫诸监、行人司、鸿胪寺、銮驾库等部门。

史籍明确记载,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的北京城池,“凡宫殿、门阙、庙社、坛场、郊祀等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宏丽过之”。

南京明故宫是北京明故宫的建筑蓝本,两者在建筑规模、形制、结构等方面有太多相似之处。两座明代皇宫的城门、宫殿也能一一对应,如南京皇城的洪武门相当于明代北京故宫的大明门(清代改为大清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门,则对应着南京明故宫的午门;南京故宫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中和、保和殿。

明故宫遗址上的螭首(于锋/摄)“眼见他宴宾客”

正所谓“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600多年的明故宫,见证太多沧桑变迁。

朱元璋在这里决策洪武朝对内对外的大政方针,兴起了文字狱、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胡惟庸案等大案,许多血雨腥风的策源地,正是这森严的深宫大院。

建文皇帝即位后,在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下,坚决削藩,激起就藩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建文四年(1402),燕王靖难大军杀入京师,“宫中火起”,明故宫成为一片火海,连最大的奉天殿也被烧毁。“帝不知所踪”,建文皇帝竟神秘消失,成为千古谜团。

朱棣成为明故宫新的主人后,使用最为严酷的手段,虐杀建文帝的忠臣。他命人将建文皇帝的老师方孝孺召入宫内,令他为自己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掷笔于地道:“死则死耳,诏不可草”!朱棣暴怒,命人用刀将方孝孺脸部的皮肉割开,从嘴角一直割到耳朵,鲜血溅在明故宫的大石块上,渗入其中,形成殷殷血迹。至今,明故宫午朝门遗址公园内,还保留着当年的“方孝孺血迹石”。

当然,“方孝孺血迹石”只是一个传说,皇帝是断乎不会在皇宫内杀人的,所谓“拖出午门斩首”,只是小说家言,并无可信度。午门外其实是皇帝处罚大臣“廷杖”的地方。

史载,朱元璋时代,常在午门外打大臣的屁股,但方式还算文明,受罚者不必脱去衣裤。永乐迁都后,明故宫午门外依然是处罚官员的地方。明成化年间,明宪宗朱见深就因为留都官员李珊等人上奏疏文中有错别字,命锦衣卫到南京,在午门外将李珊等20多名官员廷杖二十大板。

明成祖即位后,明故宫同样是帝国的政治中心,郑和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册封藏传佛教首领、兴建大报恩寺等重大历史决策,均从明故宫内发出。

永乐迁都后,南京政治地位下降,成为次于京师(北京)的留都,又称“南都”,明故宫也不再是皇帝的居所,但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建制,由皇族和重臣驻守。

如何变成“一片瓦砾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明故宫的管理和维护日渐松懈。明英宗正统年间、明宪宗成化年间,明世宗嘉靖年间,先后发生了三大殿被雷击、太庙树被刮倒等事件,让皇帝颜面尽失,也不知朱元璋如泉下有知,将作何感想。

清代,明故宫沦为清军的驻防城,只允许八旗武装驻守,民间俗称“满城”。恢弘壮丽的明故宫建筑群遭到了严重破坏,到处可见断壁颓垣。

康熙皇帝在《再过明故宫》记录了这一悲惨景象:“楼台金粉已沉销,不独诗人说六朝。月落宫垣春寂寂,经过惟叹草萧萧”。感叹归感叹,康熙本人并没有下旨保护明故宫,相反,他曾下令将明故宫的12万张琉璃瓦和其他建筑构件,赐给浙江普陀法雨禅寺。至今,该寺一张巧夺天工的九龙藻井,就是来自南京明故宫。

1853年,太平军攻打南京,清军死守满城,战斗持续了数天,作为战场的明故宫遗址再遭劫难。太平军统治南京期间,为了建造天王府,大量拆毁明故宫石料和砖瓦,残存建筑再遭毁坏。

民国年间,明故宫的厄运并没有结束。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各政府部门纷纷要求拆明城墙、明故宫建房,徐悲鸿先生出面大声疾呼,痛斥拆城是“续貂之举”,才使得明城墙和明故宫逃过一劫。

不过,民国期间,明故宫遗址被划为明故宫机场,国民政府在明故宫遗址上大兴土木建励志社、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医院等建筑,对明故宫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破坏。

1937年12月,日军进攻南京,中山门及附近的明故宫成为血火战场,也使得这一昔日的明代宫苑禁地满目疮痍,惨不忍睹。正如著名作家朱自清在散文中所写,民国时期的“明故宫只是一片瓦砾场,在斜阳里看,只感到李太白《忆秦娥》中‘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妙。”

现存遗址的有效保护

明故宫遗址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据考证,明故宫遗址四至范围较为清楚;东至中山门,西至龙蟠中路,南至大光路,北至后宰门街一线,现存西安门、玄津桥、西华门遗址、午门、奉天门遗址、内五龙桥、外五龙桥、三大殿遗址、东华门、马娘娘梳妆台(实为御花园假山构件)、午门石刻、明有司官赴任仪注碑、明万历疏通沟渠碑等遗迹。这一区域的地下还埋藏着难以计数的瓦当、滴水、正脊、垂兽、正吻等琉璃构件和石柱础。

在明故宫遗址上,南京市已经建成明故宫遗址公园、午朝门遗址公园、西安门遗址公园、东华门遗址公园,对幸存至今的明故宫遗迹进行有效保护。

另据了解,《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12-2032)》已经编制完成。这个保护规划时间跨度为20年,将逐步推进明故宫遗址保护与展示、考古成果展示、地下遗迹标识等一系列工作。

西安门(上);奉天门遗址(于锋/摄)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