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学案导学个性化浅析

学案导学个性化浅析

时间:2024-10-19 06:49:55

【摘要】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利用网络做好大学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怀特海关于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论述启发大学教育要从三个层面努力实现学生的素质提升,其对自由与纪律的论述,启示网络时代的大学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自由与纪律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其关于大学教育的论述则从学生教育和学术管理两个层面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怀特海;教育思想;网络时代;大学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大学生认知世界的重要渠道。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对现今网络时代的大学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怀特海终其一生致力于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对当时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教育哲学思想。怀特海所著的《教育的目的》体现了怀特海的教育思想。

其内容大致分为四类:教育目的、教育的节奏与循环理论、技术教育、大学教育。这些思想分别从教育的目的、教育与纪律的关系、大学教育的本质等方面分析教育活动,对于如何在网络时代做好大学教育极具启发意义,本文即从这三方面探讨网络背景下大学教育的问题与方向。

一、网络时代的大学教育要体现教育的目的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重点探讨了教育的目的。他认为,“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把教育的目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教育要教授人们去认识思想知识;第二,教育要把认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第三,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审美的能力,对风格的鉴赏。

以这三个层次的思想论述来审视网络时代的大学教育,会启发我们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在大学教育中的功能,通过网络丰富课堂与实践教学的内容,提升大学教育的质量。

二、网络时代的大学教育要在自由与纪律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在怀特海的教育思想中,教育的节奏与循环理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关于教育实践的理论与方法的探讨。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有两篇文章是以教育的节奏与循环理论为讨论的内容——《教育的节奏》和《自由纪律的节奏》,分别以不同的侧重点阐述教育的节奏与循环理论。其中,对于自由与纪律的节奏的论述对网络大学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自由与纪律之间保持张力的必要性

网络时代的大学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网络的自主性、交互性等特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教育开放自由的今天,学校提倡开展“素质教育”,网络技术为大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可以在网络上获得一个比自己生活的世界更广阔的领域,可以自由地获取各种最新知识和学习的机会,与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获得回应和支持。网络的自主性为青少年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更广阔的空间,它具有信息容量大、快捷性、实用性、主动性、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网络行为的交互性、多维性为学生搭建了开放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提供了一种自由、轻松的交流环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为集体化的创新和个性化的展示提供了一个缓冲和协调的空间。但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便捷性等特征又使学生容易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把网络当成自我消遣娱乐的工具,从而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如何利用而不沉迷于网络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一个难题,而怀特海对自由与纪律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的论述,则对此有启发。

怀特海在讨论教育实践时,指出自由和纪律是教育的两个要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曾指出:“通往智慧的唯一的道路就是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但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时保持纪律。”“一种设计完美的教育,其目的应该是使纪律成为自由选择的自发的结果,而自由则应该因为纪律得到丰富的机会。”怀特海的主要观点是,在任何阶段的教育中,不能没有自由,没有教育,教育的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自由。但是,纪律在教育的中间阶段占主导地位,此时的自由是从属于纪律。更关键的是,要在实践中找到自由和纪律之间恰当的平衡,使求知获得最大的收获。在自由与纪律的节奏中,网络能够让大学校园更为和谐地发展。自由与纪律的此消彼长,生成教育的统一。而教育最终要形成的是智慧。在智慧的引导下,从竞争性的信息中做出选择,并在创造每一个新事件的行动中使自由最大化和实现纪律的强迫接受。(二)纪律约束的自组织性

在实践层面如何在自由与纪律之间保持这样的张力,怀特海强调纪律的自组织性,即纪律是自我约束,不是靠教师的强制约束来实现的。在《教育的节奏》和《自由纪律的节奏》中,怀特海指出,教师只是一个辅助的位置,发展的本能来自于内部,发现是由人们自己做出的,纪律是自我约束,成果是来自于人们自己的首创精神,而教师的作用只在于指引。所以,怀特海教育的节奏与循环理论强调教育是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并且把这循环过程视为一种规律性的存在。怀特海要求教育者要尊重这个规律,以这个规律为依据适时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而他对自由和纪律的关系的论述,明确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分寸,使得受教育者得到最适合自身个性的自然发展,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网络时代的大学教育要体现教育的本性

怀特海对大学教育有着深刻的研究,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他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大学的任务、大学的作用、大学的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英国学者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对大学的教学职能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怀特海认为,“大学不仅仅是实施教育的机构,也是进行研究的机构”。大学的任务就是将想象力和经验融为一体。但是大学之所以存在,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向学生们传播知识,也不是向教师们提供研究的机会,而是使青年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大学以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传授知识,是它对社会所应起的作用。一所大学若不能发挥这种作用,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一)大学的知识传播功能及其时代特征

教育是时代前进的原动力,它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强大的数据存储等特性以全新的方式给教育带来了机遇、希望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资源的多样化带来了学习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时间、地点、方式接受教育,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制度将取代传统的集体教育制度,这种自学系统成为了现今信息社会的主要教育形式,教育将走上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道路,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广泛的研究空间和想象力。而这种在网络时代下的大学教育应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智慧。“智慧主要是指人们运用知识、技能、能力等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本领,同时它更是人们对于历史和现实中个人生存、发展状态的积极审视与关照,以及对于当下和未来存在着的、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明智地判断与选择的综合素养和生存方式。”怀特海告诫我们:“知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应用,在于它的积极的掌握,即存在于智慧之中。”这是说通过实践教学,使理论变得鲜活起来,特别要考虑到知识与理论实际进入人生的状态,注重与具体事实的结合,让死板的知识与理论转化为人的智慧,让学生能够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培养其运用知识的智慧。

(二)大学的学术管理职责及其要求

大学的学术管理是决定学者发挥想象力促进学术进步、创新的关键原因。怀特海提倡以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传授知识,“这种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会产生令人兴奋的环境氛围,知识在这种环境氛围中会发生变化。某一事实不再是简单的事实:它具有了自身所有的各种可能性。它不再是记忆的一个负担:它充满活力,像诗人一样激发我们的梦想,像设计师一样为我们制定目标”。怀特海从学术发展的角度,对大学的学术管理进行批判。他指出大学的学术管理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对学术贡献的评价,二是规定和自由。在规定和自由方面,怀特海认为不要受任何规定的限制。学术自由就是在无损个人地位和职业的前提下,学者们拥有自由选择教学内容、研究课题并自由发表其著作的权利,自由选择研究方向和方法的权利。教师是由一群学者组成的队伍,学者们的学术活动是自由的,任何限制都会影响他们学术思想的发展。同时他还肯定了规定存在的必要性。提出要注重大学的学术管理,大学的行政管理机构要有所克制且不干涉学术自由,让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们在网络时代下保持对知识的追求热情,促进学术进步和创新。

四、结语综上分析,怀特海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其核心思想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于使知识充满活力而不使之僵化。网络时代大学教育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这超越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以怀特海的教育思想来审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可以进一步明确教育的目标、回归教育的本性、调整教育的方法与内容。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育的每一次创新都是对先有教育模式和传统教育理念的突破。所以,网络时代的大学教育既要积极利用网络,开发其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功能,又要合理引导,将网络对学生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好大学教育工作,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田中裕(日),包国光译.怀特海有机哲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英]怀特海,徐汝舟.教育的目的[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胡钦晓.从传统到现代:纽曼、怀特海、阿什么大学理念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2006.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始终是教师教学的研究核心,学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学案导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供个性化的建议。

【关键词】学案;教学效果;个性化

传统教案较多考虑的是如何把课本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元智能,使得教学成了教师教、学生学的单边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案应运而生。学案导学要求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必要的理解、消化和处理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针对每堂课的学习内容编制出学案,再利用学案作为导航,让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预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带着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

实验证明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确实能集中体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具有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特点,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的教学理念。但在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却将学案设计成了题案,为了给学生展示变化多端的题型,一份学案的题型除了课本上有的还要加很多其他相关题型。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得教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学案导学应该是打开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思维的方案,是教师给予学生学习的“拐杖”,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充分利用这种差异,各取所长,因人而异,个性发展,才能发挥学案导学潜在的效能。下面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学案导学的个性化。

一、教师方面教学方法是教师的专利,不同教师应建构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将其渗透到导学案的设置当中,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比如物、化、生实验教学可以采用发现教学模式,基本方法如下:第一,教师提出问题,围绕中心对话引导与设问;第二,学生提出假设,小组讨论设计破解猜想;第三,推理验证假设,学生展示自己获得的结论;第四,总结完善提高,师生共同总结修正自己的结论。当然,该模式要求教师必须精通教材体系,掌控学生思维发展过程,因势利导,要允许学生出错,在错中悟理,打开思路,鼓励创新。

如果教师根据自己的特征,对不同学科制定不同的学案导学,对不同课型、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学案方法,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方面课改的起点与归宿是学生,让学生参与课改,在课改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衡量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不同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学习兴趣和要求,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适应不同个性学生发展的要求。教师在编制学案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特殊要求,可以通过必做题、选做题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也可以提供辅助材料,给有需要的同学以适当的帮助,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案应有利于学生的质疑、探究、创新,可以让学生揣摩出题用意或意图,以激起学生的疑问,或将所学内容打乱顺序进行重新编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可以将课本同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制定有效个性化的学案导学资深教育专家魏超群教授说,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把理科教学文科化,把文科教学理科化。这指的是在理科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烦琐的定理公式用文科常用的形象生动而精练的话总结出来,便于学生记忆;而在文科教学中,则运用理科教学常用的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去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和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学案导学中,可以将理科生涩难懂的定理和结论用文学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而将文科繁冗难记的知识点用理科思维进行归纳,以便于记忆。当然,优秀的学案要求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之前,就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清晰明了地设置个性化学案,培养学生自悟、反思、合作、探索、争辩和设问等能力。

四、结语学案导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对知识的来龙去脉非常明了,并懂得兴趣是思维的入门,动机是思维的起点,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储备,设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内动力。

参考文献:

[1]郝琦蕾.“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6(6):55-61.

[2]容中逵.学案导学的三重判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8):92-97.

[3]王天平.学案导学:要求、条件、策略及局限[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8):104-109.

(作者单位:昌吉学院)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