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以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以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时间:2024-10-19 06:28:54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这是中国共产党敢于否定自身错误、坚持真理,勇于自我革命的一场伟大实践,是经过艰辛探索做出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4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同时也积累了诸多问题和矛盾,进一步发展遭遇更大的阻力和挑战。解决当前面临的难题和矛盾,根本出路在于改革。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政治勇气和时代担当强调: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中国共产党将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完善的制度建设,再一次向内开刀,借以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面深化改革。

一、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

改革开放40年实现了中国社会深层次的变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中国社会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伴随改革也出现了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过大、民生问题凸显,如在住房、医疗、教育等老百姓生活最基本的诉求领域,民怨甚多;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至今还很不到位;粗放的发展模式造成的环境污染、破坏,侵害着人们的健康;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资本在社会领域横冲直撞,导致民众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流行,扭曲着人们的价值观,严重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

面对改革的困境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出路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改革开放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动改革”。

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原则、有立场的,即,确保社会主义方向,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确保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一)实现改革的总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但是,国内外的经验表明,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选择之后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如何完善和改进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使之与人民的期待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业,我们党对此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国家治理体系是否健全、治理能力是否有效,最终表现为处理社会矛盾和解决现存问题的能力,直接关涉社会和政权的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据中国历史、国情形成发展起来的制度模式和治理模式,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土壤里内生演化的结果,与西方的制度模式和治理模式有众多差异。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有坚定的制度自信,要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自觉。不要动不动就用西方的理论和制度裁断中国的实际,不顾国情照搬照抄别人的制度和发展模式只能导致社会动荡、政权更迭、主权丧失。另一方面要对推进制度完善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紧迫性有充分认识。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这套制度模式和治理模式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不能零敲碎打、修修补补,而必须依据现代理念、依据实际情况,从各个方面系统推进,使其更加完善、高效。

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它的宗旨决定了其建构的制度体系和治理模式的先进性和人民性,使其能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治理能力、依法执政水平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改革总目标的实现是内在统一的。总之,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不会有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也不能保证未来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的人民受益。

(二)统筹协调推进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自1978改革开放以来,数亿民众摆脱了贫困,经济高速发展,同时,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凸显,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领域矛盾突出。当前中国的改革,涉及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重点是解决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具有风险和挑战的工程,既要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还要有更高层面的统一领导,才能全面协调各方利益和关系,保证方方面面的体制机制的顺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改革的总目标。在改革过程中,一方面各项改革举措必须协同配合、良性互动、有机衔接;另一方面要实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要完成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由执政党以自我革命的方式来推进,才能形成强劲的改革动力。在改革过程中要强调核心意识,维护中央权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离开集中统一的领导,已经形成的部门利益就难以触碰,已经做好的“奶酪”就难以分割,改革就寸步难行。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可以从全局出发,从人民的根本长远利益出发来推进改革。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担负着改革的总体部署、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各级党委则要切实履行落实责任,负总责、负好责,让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借以调动全党的积极性和民众改革的热情,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破解改革的难题要由党来承担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既有过去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也有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旧问题交织,矛盾盘根错节,继续改革的难度很大,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很大。

习近平指出:“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到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习近平强调指出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即下一步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党能否有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勇气,敢于真正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例如:高举社会公平正义的旗帜,解决党内“四风”问题,凝聚新一轮改革的力量。显然,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分不容易的,必须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进取精神。唯有将中国共产党打造成信仰坚定、肌体纯洁、富有战斗力、人民拥护的政治核心,才能确保新一轮改革取得成功。

三、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

从哲学的角度讲,“革命”就是质变、飞跃。自我革命是革命的具体形态之一。自我革命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批评、自我纠错,才能在逆境中转危为安,不断前进。马克思说过:“无产阶级革命和任何其他革命的一个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自己批评自己,并靠批评自己而壮大起来。”列宁也曾提出:“共产党人的责任不是隐讳自己的弱点,而是公开地批评这些弱点,以便更迅速更彻底地克服它们。”并强调:“自我批评对于任何一个富有活力、朝气蓬勃的政党来说都是绝对必要的。”总之,自我革命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与时俱进的内在逻辑和理论品质。

邓小平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句振聋发聩的判断同样也适用于当下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面对发展中的矛盾和挑战,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中国共产党只有通过自我革命,对自身顽瘴痼疾进行彻底变革,才能领导改革成功。

首先,坚定理想信念。即,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自身问题,加强思想建设以补足精神上的钙,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党员干部如果不能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理想信念就会缺失,人生方向必然发生偏离。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党员干部被各种利益所诱惑,信仰迷失,忘记初心,不再为理想而拼搏奋斗,陷入了追求一己私利的小我之中,甚至沦为党和人民事业的蛀虫。这样的党员干部不仅不能领导改革,反而会阻碍改革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他们的所做作为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党的形象,激化社会矛盾。所以,要加强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其道德和党性修养,教育党员干部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坚定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其次,顺应人民利益。即,党要通过自我革命,革除自身的既得利益、特权思想,不忘和不改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秉承中共革命时期的光荣传统,建立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与人民成为命运共同体,成为改革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党的干部要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倾听人民的呼声,而不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寻租和腐败的手段,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现代市场经济所倡导的科学、理性、平等、法治、自由背道而驰,蜕变为改革的藩篱。所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党必须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摈弃传统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对自身执政思维的影响和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干扰,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人民性。中国共产党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到第一位,像老一辈革命家那样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清正廉洁、不计较个人私利,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党的肌体的先进性、纯洁性,推进改革。

再次,完善制度建设。制度是一种刚性的行为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可以从根本上规制党员干部的行为。中国共产党要实现自我革命,必须完善制度,从严治党管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阳光下运行。如果不能从制度层面,以自我革命的方式真正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那么问题累积起来的后果是十分危险的。习近平指出:“突破既得利益,让改革落地,需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这就要求我们党要有义无反顾的进取精神,敢于对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开刀,严惩腐败,解决好党自身的问题,提升自身素质。同时,要坚持党内制度建设与国家法制建设相协调,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善于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律上升为国家意志,从法律上保证从严治党的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获得从严治党的成效。

最后,建设高素质的具有现代理性精神的干部队伍。实现现代化是我们百年追求的目标和夙愿,党领导人民在中国梦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既有深刻的教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现代化不仅仅是以经济发展、技术提高、制度体制完善等为内涵的社会层面的现代化,还必然包括人自身的现代化,主要是以文化转型、素质提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变为内涵的现代化。事实上,实现现代化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传统文化中消极方面的影响,这些传统的因素左右和干扰着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人们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行为。英格尔斯曾经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己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为此,我们党必须超越传统的文化模式,革除其糟粕对自身执政的负面影响,用科学理性和人本精神重塑党员干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加强党自身的文化建设,从而使我们党具备科学精神、民主意识、法治思维、进取奉献精神,在新时代带领大众齐心协力进行现代化建设。

总之,自我革命作为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力武器,在党的历史上,特别是重大历史时刻,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仍然要用好这一利器,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投入新时代领导和推动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以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

【本文系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习近平革命文化思想价值研究”(17GD71006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习近平革命文化思想研究”(2017CBY0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现工作单位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