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哎呦,妈妈!》:中国式母爱背后的欲望

《哎呦,妈妈!》:中国式母爱背后的欲望

时间:2024-10-19 02:42:16

女版阿巴贡是接地气的:“她是吃过苦的人,她穷怕了。这种人在中国,在我们的父母辈还是很常见的,她很节俭,她想要给孩子找到经济基础好的婆家,不要让她受罪,这也是中国一些父母很现实的想法。”

钱夫人瘫坐在自家的后花园里。她抱着自己失而复得的一罐子金币,忘我地喊着:“我的大宝贝,我的小心肝,我的命根子,小祖宗,姑奶奶。让我闻一闻,这金币的味道,迷人的味道。我只要抱着你,我的骨头都酥了。”为了拿回这罐宝贝,她把自己的儿子卖作奴隶,把女儿卖作人妇,却在打开罐子后发现——一切空空如也。灯光暗下,她唱起黄梅戏独自走向角落里点亮的梳妆台:“是睡荼蘼抓住裙钗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处牵。”

这是钱夫人的一个梦,也是杨婷导演的话剧《哎呦,妈妈!》的最后一个画面。该剧改编自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在这次改编中,文学里的四大“吝啬鬼”之一阿巴贡由男性化身为女性,摇身一变成了唱黄梅戏的钱夫人。她依然无比“吝啬”,干涉子女婚姻,但杨婷为她提供了中国式解读——“为了孩子好”。这是伟大,还是自私?

这是杨婷为黄梅戏演员吴琼量身打造的戏。话剧加黄梅戏让一向以先锋著称的杨婷也颇感棘手:“这真的是我目前为止导得最难的一出戏。”6月28日至7月1日,《哎呦,妈妈!》在北京喜剧院完成了第一轮演出。

亲情与欲望

2015年,杨婷导演了话剧《我的妹妹安娜》。这部剧作改编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另辟蹊径地从安娜的哥哥斯季瓦的视角来讲述安娜的一生。在戏里,第一次出演话剧的吴琼化身为沃伦斯基伯爵夫人,在舞台上乍现。戏份不重的她期待着能再次与杨婷合作,这才有了后来的《哎呦,妈妈!》。

要挑选一个能让吴琼做主演的喜剧剧本来改编并不容易,写女性的戏特别少。杨婷想起自己二十多年前在中央戏剧学院课堂上演过莫里哀的《悭吝人》:“我自己把阿巴贡改成了一个女性。那个形象跟我完全不一样,我把自己弄得像一个老疯子一样。”

把阿巴贡变成了女性,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变化。杨婷说,《悭吝人》里的批判色彩有着17世纪法国的影子,“在喜剧当中,如果是一个男性老头,很吝啬、很招人讨厌,然后大家去调笑他、戏弄他,喜剧成分其实是非常高的”。但当“吝啬鬼”变成了女性,如果照搬原著,杨婷觉得不合适,“妈妈她再吝啬,我觉得她可能都不会把自己的孩子真的当商品出售”。

“钱夫人”吴琼在这点上与杨婷不谋而合:“这里面有母亲的爱,对吧?莫里哀的这个喜剧毕竟是300多年前的经典,现在观众看它需要大量的信息。”在排练的过程中,吴琼试着去理解钱夫人身上的矛盾:坐拥万千家产却一毛不拔,疼爱儿女却又蛮横专制。

吴琼觉得女版阿巴贡是接地气的:“她是吃过苦的人,她穷怕了。这种人在中国,在我们的父母辈还是很常见的,她很节俭,她想要给孩子找到经济基础好的婆家,不要让她受罪,这也是中国一些父母很现实的想法。”

从豆瓣上的“父母皆祸害”小组到父母逼婚到丈母娘逼买房,再到最近综艺节目《少年说》里,00后们对父母的天台控诉,背后都是中国这种紧张的亲子关系。这正是《哎呦,妈妈!》想要探讨的。在杨婷看来,中国的父母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让孩子过得好”的出发点容易沦为一种过度保护,甚至是一种将子女当成私有财产的贪婪。这些父母兴许不会像钱夫人这般决绝,但对子女的身心却一样是牢牢地抓在手里。“我们从来没有把子女当成一个自由的个体,我们更多的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给他们安排一条路。”

剧评人王一可觉得,钱夫人这一角色容易让观众有代入感——父母打着“为你好”、“不希望儿女受苦”的旗号,实则是强加自我意愿于子女之上,通过子女实现自身欲望的控制狂。从这一点上,王一可认为《哎呦,妈妈!》是成功的——“折射出中国式父母与儿女相处模式的影子,也使剧情更接中国观众的地气”。

杨婷觉得这种“亲情”的背后其实是“欲望”。欲望在钱夫人身上放大为财迷心窍,在现实的世界却可以是五花八门:贪婪、淫欲、暴食……“欲望对于一个人的控制力是非常强大的。这种欲望不光是金钱上的欲望,(还有)爱情上、亲情上、友情上的……因为有了这些欲望,然后给你带来了很多的困扰。所以我在想,到底欲望对于一个人鼓励的程度有多大,它摧毁的程度有多大,这是我排这出戏最初的想法。”

黄梅戏与摇滚

杨婷给了《哎呦,妈妈!》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人财两空的惨状出现在钱夫人的梦里,而现实可能是钱夫人幡然醒悟,在金钱与亲情中选择了后者,又或者是一错再错,陷入钱眼里无法自拔。“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有他自己对一部戏的理解和想法。我不太愿意结尾特别明确。”

在形式上,杨婷这一次选择了黄梅戏与话剧的混搭,戏曲音乐与摇滚、电子乐的融合。混搭带来了新奇感,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把黄梅戏巧妙地与话剧糅合在一起,成了杨婷最苦恼的难题之一。

“你不能说演戏突然间唱一段黄梅戏,你肯定会觉得特别的突兀。”为此,杨婷在音乐上下了很大工夫,一直在修改。她请来了两位作曲家,一位擅长摇滚与电子乐,一位则擅长抒情音乐。杨婷要求两位作曲家在发挥个人所长时还要注重与黄梅戏的搭配,在视听效果上做到现代气息与传统韵味的交合:当钱夫人与儿女争斗时,黄梅戏搭上了欢快的摇滚乐,更显诙谐;当钱夫人与佟老板双双叙旧时,黄梅戏与抒情音乐又带来了一种恰到好处的怀旧气息……

跨界混搭不是只给杨婷带来了挑战。排练的第五天,吴琼就喊出了“我恨话剧”这四个字。在黄梅戏里,钱夫人是一个类似于彩旦的角色,能有相应的表演模式与技巧去呈现,但在话剧中,这些框架都是不存在的,褪去脸谱化的钱夫人成了一个不能被归类,不能被轻易掌控的角色。

要从黄梅戏那程式化的表演模式中跳出,唱了四十年黄梅戏的吴琼得脱胎换骨。5月8号,排练中的她沉浸在钱夫人这一角色中,在微博上写道:“忘记七仙女,忘记冯素珍,然后忘记严凤英,忘记自己。”

《哎呦,妈妈!》演出后,有人为它喝彩,惊叹于它的多元,有人却对这种混搭保持怀疑,甚至直言不喜。演出散场后,有观众坦言自己不能接受黄梅戏在话剧舞台上出现。

王一可则觉得这样的尝试很“杨婷”,“黄梅戏唱段的运用、大量的歌舞表演加入、形体的进一步解放也呈现着杨婷在戏剧风格上的自我挑战和突破”,是歌舞剧在实现中国性与本土化方面的一些探索。

局外人

尝试无论成败,杨婷都一直在求变。“我以前用惯的那些手段,都不会出现在我的下一个戏里面。”1995年中戏表演系毕业后,她离开演艺圈,去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当了三年记者。1998年孟京辉第一次排话剧《恋爱的犀牛》,请杨婷出演红红这一角色。孟京辉是中戏公认的才子,他的邀请无法拒绝。

结果,杨婷扮演的那个“一骚二媚三清纯”的红红征服了戏剧界,她又回到了舞台上。2003年复排话剧《切格瓦拉》,杨婷第一次当了导演,她把演员换成了全女班,用另一种方式来诠释理想主义与革命精神。那次演出,汤唯也在其中。“在力量上,男人一定胜于女人,但我想在持久性上和韧性上,男人一定不如女人。有的时候燃烧是一种状态,冷却也是一种状态。就像零度的水和沸腾到一百度的水,它们是两种状态,沸腾到一百度的水,我认为它挥发得更快;而零度的水已经结冰了,持续的时间会更长。”

渐渐地,杨婷开始专职做戏剧导演,每一部戏都不一样。《哎呦,妈妈!》这一轮演出后,杨婷便带着话剧《局外人》剧组飞往法国参加阿维尼翁戏剧节。这是她2016年开始排练的一部在非正规剧场演出的话剧。刚建组时,她就对演员们说这是一部没有舞美、化妆、服装,没有宣传,也不在剧场演出,不卖票只有内部演出的戏。“最早的时候,我只是想把它放在我的工作室里演,然后大概也就是三四十个观众,我就是想表达。它更像是发生在你身边的一件事,它没有那么有距离感。”

《局外人》改编自加缪的同名著作。与该剧的主角默尔索一样,杨婷觉得自己也是个局外人,也乐于做局外人。她害怕人群,害怕热闹,从来不去演唱会或者因音乐节等人山人海的地方。“我刻意跟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热闹中,人特别难保持清醒和独立。”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