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我愿听你说

我愿听你说

时间:2023-12-03 07:13:58


   
    刘娜
    1
    “離婚,离婚,我明天就和你爸离婚,这日子一天都过不下去了!”自我记事起,这种尖锐的控诉,在我们家就从未停止过。
    愤怒的能量和惊恐的磁场,从母亲干瘦的身躯内,一点点往外蔓延,布满家中每个角落,把躲在角落里的我和弟弟,一点点吞噬。
    只有父亲除外。他要么坐在客厅里,要么蹲在楼道里,要么在小书房里不慌不忙地画着图纸,沉默得像一个局外人。
    对沉默不语的父亲,我充满了深深的同情,我甚至一次次在日记里写道:“我爸太可怜了,他竟然从来不敢和我妈吵架。”
    我12岁那年,当母亲又站在狭小的客厅里,用手拍着茶几辱骂父亲时,我挣脱弟弟拽住我的手,说出那句憋了很久的话:“那你为什么不离婚呢?”
    母亲听后,脸色大变。
    随即,她指着我破口大骂,说我是没良心的东西,说我和父亲是一伙儿的,说我在日记里谴责她的话,她知道得一清二楚。
    我听着母亲翻来覆去地说着往事,第一次隐隐约约地揣测:或许,母亲从来没有想过离婚。就像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单方面发起的这一场场战争,因为父亲从不应战,所以她也从来不会赢一样。
    她的强势,她的指责,她的控诉,她的不满,更像是在通过喋喋不休,寻找某种平衡。这平衡是什么?年少的我不得而知。那时,我只想带着弟弟逃离这个家。
    离开家最光明正大的道路,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我从初一开始,就稳居班级前5名。小我3岁的弟弟,在我的影响和教化下,也渐渐练成了“两耳不闻家中事,一心只读手边书”的本领。
    我们姐弟俩就这样成了家属院里“别人家的孩子”。2
    我如愿考上了离家1200公里的大学。3年后,弟弟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我们都如愿离开了家。
    我曾以为,远离母亲,我就会像回归山林的鸟儿一样,身心自由,毫无牵挂。然而,事与愿违。
    母亲隔三岔五给我打电话,愤怒的语气形成刺耳的声波,在我的耳边聒噪:“你爸天天加班,家中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我头疼得要死,整夜整夜失眠,怕是活不了几天了……”
    我渐渐变得像父亲一样,无论她说什么,都不回应。有时,我强忍着愤怒,把电话放到床头,任由她自说自话。
    与此同时,我的情感世界也如同沙漠地带。
    “你不配恋爱。”“你结婚也不会幸福的。”“你看看你爸妈多么不幸……”这些念头就像植入我记忆的某种密码,一次次向我叫嚣。
    我觉得自己要乐观,要积极,要勇敢去爱,要做一个乐观敞亮的人。但真实的我,总是陷入消极逃避的情绪中,不愿和任何人有亲密联系。
    这种撕裂感,在我弟弟那儿有增无减——自成年起,他就宣布自己是不婚主义者。
    我坚定地支持他。3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国企上班。工作4年后,我买了房子。我忽然想有个自己的家,想过那种“有人为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的平凡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宋先生。他是技术男,在省研究所上班。他清瘦,寡言,严谨,不苟言笑,做事认真,踏实靠谱。
    认识9个月后,我带宋先生回家。
    父亲甚是欢喜,拿出徒弟们孝敬他的茅台,和宋先生推杯换盏。
    母亲把我拽进厨房,强忍着一脸的嫌恶,说出了这辈子我都没法忘记的一句话:“我看他,和你爸一个德行!”
    那一刻,我如遭五雷轰顶。“我爸有什么不好?他这辈子最错误的事儿,就是娶了你!”
    我气愤地将一把绿油油的菠菜扔进水池,愤然离开。
    不管怎样,我已经长大,我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说了算。
    不久后,我和宋先生结婚。一年后,我们有了孩子。
    伴随孩子的到来,问题接踵而至,我终于一点点体会到:逃脱母亲的“诅咒”,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4
    宋先生业务能力很强,赚钱也不少,没有不良嗜好,但他还是一次次把我逼进崩溃的深渊。
    孩子出生后,婆婆来帮我们带孩子。我产后抑郁,婆媳矛盾让我不知所措。
    宋先生不会安抚婆婆,更不懂宽慰我,下班后索性躲到书房里,以加班之名玩游戏。
    他甚至住在书房,对孩子的哭喊声,女人的争吵声,置若罔闻。
    孩子7个多月时,我下班回来,发现孩子发高烧到41摄氏度。我抱着孩子一边打车,一边给他打电话,电话通着,他却始终不接。
    在医院,我抱着孩子跑上跑下,又是输液又是抓药。
    从医院回来,推开门看见他躲在书房里,一边吃外卖,一边玩游戏。
    我放下熟睡的孩子,跑进书房抓起他的电脑,狠狠地摔在地上:“离婚!”
    当我清晰有力地说出这两个字时,竟然吓到了自己。仿佛这两个字,根本不是出自我的口,而是来自那遥远深刻的记忆,来自另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人。
    那一刻,我看着沉默的宋先生,像个孤独的影子,弯腰去捡摔烂的手提电脑,不回应,不反抗,不理会,更不安抚。
    我突然放声大哭——他像极了我父亲。
    他和父亲一样,逃避一切矛盾,放弃所有反抗,害怕直面冲突,将两个人的纷争变成妻子一个人的抱怨;他和父亲一样,沉默、冷漠,而他的麻木和隐忍,让妻子的抱怨显得那么荒唐可笑。
    他扮作受害者,却是真正的杀戮者。他杀戮的不仅有我们的爱情,还有夫妻之间本该有的正向而健康的沟通。
    时至今日,我活成母亲的翻版,在疼痛的轮回里,被明晃晃的冷暴力,逼迫得无处躲藏。这时,我才发现:沉默,也会杀人,且杀人于无形。
    5
    我不想成为另一个母亲。我决定和宋先生谈谈。
    在某个深夜,孩子熟睡之后,我走进宋先生困守的书房。
    我从我的童年,聊到我的苦读;从我的青春,聊到我的抑郁;从我父母相处的模式,聊到我和宋先生的结合;从我重蹈母亲的覆辙,聊到宋先生和父亲如出一辙;从我和我弟的逃离和哀伤,聊到我们孩子的当下和未来……
    我哭了,宋先生也哭了。
    他的童年,并不比我好多少。他是在父母争吵中长大的孩子。不同的是,在他们家,父亲是那个一言不合就动手的人,而母亲是那个被打骂的沉默者。
    宋先生曾发誓今生绝不成为他父亲那样的男人。他活成了父亲的反面,却未能收获想象中的幸福。
    他对冲突的逃避,对矛盾的恐惧,对沟通的障碍,皆因为他内心里住着一个害怕争吵的小孩。
    “我们都是受伤的小孩,但我们不能只当受伤的小孩,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孩。”我将宋先生揽入怀中。
    一次沟通,无济于事。
    结婚5年,孩子4岁,我们终于找到了相处之道:可以吵架,可以发怒,可以互损,可以就事论事说问题,但谁都不许用冷暴力伤害对方。
    话说开了,规矩立了,疙瘩解了,大部分需求都能得到回应,我们反倒越来越平和。
    人前寡言的宋先生,开始在我面前喋喋不休。我也渐渐发现,说话有人听,吵架有人应,出招有人接,需求有人懂,是多么舒暢的一件事儿。
    我渐渐放下对母亲的怨憎,开始主动给她打电话,听她唠叨。我从母亲苍老而沙哑的声音里,第一次听出了她的孤独,以及对爱的渴求。6
    2018年夏天,父亲被确诊患有甲状腺癌。
    我认为这和他一贯逃避隐忍的性格有关。他看似从不回应母亲的诘难,但从未躲过他们之间的任何一场战争。
    父亲手术后,母亲嫌弃我们不会照顾,在医院里和我大吵一架,然后逼着我们回到省

城。
    她一个人担负起照顾父亲的重任,包括之后的数次治疗。我知道,母亲怕耽误我们的工作,怕孩子没人照顾。我更知道,她离不开父亲。
    2020年夏天,父亲身体逐渐康复,我带着孩子回到老家。
    母亲和父亲从家属院搬出来,在郊区买了一个院子。他们种了一些蔬菜,喂了10多只母鸡,还养了一对鹦鹉。
    “来这里,都是你妈的主意。”某个凉风习习的傍晚,父亲一边给鹦鹉喂食,一边对我说。
    “爸,你恨我妈吗?”我看着院子里新栽的几棵果树,还有“咕咕”叫个不停的母鸡,突然问父亲。
    父亲沉默了,就像他过去60多年里,一贯的模样。
    我站起来,准备进屋。
    父亲忽然说:“我对不起你妈,我以前不该那样对她,我……”
    我的泪,忍不住地往下掉,止都止不住。
    正在厨房里做南瓜饼的母亲,听见我的哭声,拎着擀面杖出来,对着父亲一阵怒吼:“你造了什么孽?”
    这一次,父亲没有沉默,而是说:“我给闺女道歉哩……”
    我本来只想在家待3天,结果待了10天,用光了全年的公休假。
    我带着孩子回到我小时候生活的老厂区和学校,陪着父亲回老家给爷爷奶奶上坟,还带着母亲去看望在县城生活的小姨。
    母亲依然爱发脾气,但父亲开始反击,明确提出意见,表达不满和抗争。
    看着他们俩你一句我一句地拌嘴,我忽然感到心安。
    不知道是不是父母的改变也影响了弟弟。35岁时还宣布独身的弟弟,在36岁生日时,忽然宣布要结婚。
    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纷乱争吵、误解伤害、病患疼痛,总算没有走散。
    我们学会了沟通,学会了回应,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诉说,也学会了理解和包容。
    我们终于懂得,所谓爱,不过是:我在。我在听。我愿听你说。我想对你说。我们一起想办法。
    (熠涵摘自微信公众号“闲时花开”,李小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