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哭声与笑声

哭声与笑声

时间:2023-12-02 11:57:45


   
    哭本该是悲哀的。《红楼梦》里就有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什么的。
    但如果真难过了,哭出来,也不一定是坏事。明尼苏达大学的威廉·弗雷有一个研究结论说:长期不流泪者,患病概率是流泪者的两倍。男性胃溃疡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是长期不哭的人。
    许多人还念叨“男儿有泪不轻弹”呢,却很容易忽略后面那句“只是未到伤心处”。哭不是原因,而是结果,是情绪积累到那块儿了。并不是不哭,事情就能自然解决的。当然,哭也有强制的,有表演的。
    《水浒传》中有个经典的片段。潘金莲毒死武大郎之后,施耐庵写,哭有三样:“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有声谓之号。”
    于是潘金莲就干号了半夜。怎么说呢,这就是要个气氛。
    《史记》里还有一段,窦皇后终于和兄弟重逢,抱住哭。原文就说:“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
    这个“助”字,就很有灵性。
    哭和不许哭,还是很有讲究的,很能体现利害关系。
    笑声也是。
    意大利那位什么都懂点儿的大学者翁贝托·艾柯说过一段话,大概意思是:乐观的人才敢每天严肃,悲观的人只能每天大笑度日。
    细想来,确实有点儿意思。就以我们的日常经验而言,大多数人读得进艰深严肃的文本时,多半是在心情不错、体能充沛时。相反,精疲力竭、精神萎靡之际,就只想看点儿俗套、无脑又熟悉的作品。最好能让人哈哈大笑,笑过之后,将那些萦绕不去的悲观情绪暂时甩开,姑且睡个好觉。
    每个人遇到高兴的事都会笑,但不一定出声吧?当我们独自在家坐着,看一部好笑的电影,大多会扬起嘴角。
    类似的逻辑:如果在没人的时候不会笑出声,那么在有人时笑出声来,这笑声就有造作的意思了。不妨说,笑是不自禁的,发出笑声则是自觉自发带着意图的。
    人发出笑声,是希望别人与自己都听见。用伦敦大学认知神经学专家索菲·斯科特教授的说法:人每次发出笑声,都是在一个满是镜子的大厅里。
    张爱玲的《鸿鸾禧》里,有一段婚姻关系。事业有成、極能干的娄先生,有一位不算能干的太太,当着人,娄先生习惯让太太三分。
    他的心理是:她平白地要把一个泼悍的名声传扬出去,也自由她;他反正已经牺牲了这许多,索性好丈夫做到底。
    而娄太太知道,她丈夫这姿态,是做给外人看的。“若是旁边关心的人都死绝了,左邻右舍空空地单剩下她和她丈夫,她丈夫也不会再理她了。”
    但二人就这么搭伙过日子。临了儿子结婚时,娄先生当众说起并不好笑的笑话,在场宾客都假笑;娄太太因为没听清楚,于是笑得最响。
    在这里,笑声就带着凄凉与悲哀了。美剧《老友记》里有一段更是妙极。钱德勒有位上司,是地道的霸道美国人,喜欢讲点儿没意思的笑话。钱德勒每次总是夸张地假笑来迎合上司。某一次他决定不笑了,老板立时不快:“怎么了?我刚说了个笑话……你没听懂?”
    所以到后来,笑声与掌声一样,也会受制于威严与服从。当上司决定说个笑话时,顺从的人连不笑的余地都没有。总而言之,哭和笑本身,本该是情绪的自然流露,但笑出声和哭出声,情况就微妙起来了。
    (林一摘自微信公众号“张佳玮写字的地方”,曾仪图)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