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学者刘擎在一篇文章里,谈到“忍受枯燥”这种能力,特别有道理。他说:人如果在娱乐文化的背景下成长,他们忍耐没有笑点、没有兴奋、没有生动言谈方式的时间会非常短。他们的阅读能力也会下降,手机上短平快的东西破坏了深度閱读能力的养成。我们的大学模式是建立在20世纪中叶的文化环境里的,假设你能专心致志地读书,能够忍受看似枯燥实则有深度的内容,肯定会很有收获。但现在整个文化环境改变了,人们对“枯燥”的忍受力普遍非常低。
确实,生活在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环境中的一代人,被“精彩”惯坏了。人们热爱爆梗、段子、金句、笑点、包袱带来的感官刺激,习惯被消耗自己时间的娱乐文化喂养,学习感官已经钝化,进入不了越过枯燥门槛去深度学习的境界。学习越来越依赖如社会学家伯格曼所说的各种装置范式,这些阅读装置以友好而人性化的方式帮你消除各种“枯燥”,将费力的文字转化成轻松的视听语言,植入笑点。人人面前有一台可供随时切换的电脑,这些让你从枯燥中解放的学习装置,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学习的性质,让学习成为一种信息消费的景观。这种“学习景观”生产着让人躁动和焦虑的欲望,而不是用厚重的知识思想去驯服欲望,并让人安静下来。
能真正滋养一个人的事,往往都带着某种枯燥,需要学习者忍受,投入深度注意力去穿透抽象。写作的开始,是枯燥的。阅读一本经典,是枯燥的。深刻的课堂,是枯燥的。创新、创造的过程,往往也是枯燥的。枯燥是一道门槛,是为不学无术者、浮躁者、消遣者设置的障碍。越过这道门槛,沉浸其中,才能慢慢获得愉悦。精彩不是一个“被动获得”的结论,不是通过别人的喂养,一下子就引起你的兴趣,而是在孤独静观、克服枯燥后先涩后畅,在读懂读通,习得新知,打消困惑后所获得的知识愉悦感。
写作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常有学生跟我说,之所以不写,是因为没有灵感,等有灵感的时候再动笔。我说,哪能这么被动地等灵感?你得现在就思考和动笔。开始肯定是枯燥的,我的经验是,如果克服了前30分钟的枯燥,逼着自己动笔,想着想着,就会进入状态并找到灵感。一气呵成的感觉,很少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克服开始那30分钟的枯燥过程中酝酿出来的。
阅读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你要有耐心让自己慢下来。再深奥难读的书,克服了前30页的阅读痛苦,慢慢就读进去了。前30页往往是作者设的障碍和门槛,一个优秀的作者也在寻找优秀的读者,绝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一个不学无术的人糟蹋。很多人的问题在于,容易被书的标题吸引,却连30分钟的阅读耐心都没有。那些让人很舒服、不断点头的轻松阅读,往往是重复你既有认知的无效阅读,要想获得认知增量,需要艰难的“入境”,需要烧脑的坚硬阅读。
上一门好课时常也是需要忍受枯燥的。常听学生说,某某课是好课,老师善于讲段子;某某课太枯燥,全是抽象的概念和艰涩的推理。我说,判断一门课的好坏,绝不能用“能不能在10分钟内吸引我”的消费者自负去判断,那是对好课的侮辱。首先要清楚,自己是不是需要这门课去完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思想。学生与老师不是“我花钱让你教我知识”的消费关系(流行的知识付费异化了教育关系),身心投入学习过程才会有收获。其次要有忍受枯燥的心理准备,投入和参与进去。
知识的传授本身就带着枯燥,逻辑推理,方法训练,批判性思考,都需要自己琢磨、分析、深思、质疑、否定才能内化,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投喂。
枯燥是一道门槛,有人越不过门槛,睡着了,或者被电脑上的综艺和手机上的段子吸引走了,谋杀了时间。优秀的人忍耐了前30分钟的枯燥,沉浸到写作、阅读和课堂之中,日积月累,就有了学渣与学霸、人手与人才的分别。所谓优秀,绝不是耍机巧的小聪明,而是有强大的枯燥忍耐力,是聪明人下笨功夫,越过了枯燥并攀登到知识高处的结果。
什么是拖延症?我在课堂上跟同学们分享过克制拖延症的方法:忍受10分钟的枯燥,就战胜了拖延。做迎合自己欲望的事,从来不会拖延。容易被拖延的事,开头往往有一定的枯燥性,立刻着手去做,10分钟迈过去,接受了这个事情,进入做事的“心理场”,从中享受到成就感,受到“行动正反馈”激励,就停都停不下来了。
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克服枯燥的过程。运动时学英语,坐地铁时读书而不是刷短视频,睡前读几页书而不是刷短视频,会议间隙写几段文字而不是刷短视频。有了想法立刻记下来而不是“等会儿记下来”,多个动作,动笔去记,而不是相信记性或指尖。刚开始总有点枯燥,积累一个月,回过头去看,有了受益感,进入身体本能,就成习惯了,会让你终身受益。
专业训练的过程,哪一个不是克服枯燥的过程?史学家桑兵说,长时间不断重复的、枯燥乏味的基础性练习,是从培养兴趣逐渐变成内行的必由之路。弹钢琴,学历史,读哲学,读文献写论文,写一手好字,成为专家,每一项令人景仰的成就,每一个受到业内外肯定的专业人士的背后,都经历过常人无法忍受的枯燥。你看到的有趣好玩,那是别人专业积累之后游刃有余的从容驾驭。创新,不是脑袋一拍灵机一动,新点子就来了,那是枯燥的重复实验、头脑风暴、文献输入、失败沮丧、爬起来继续干等不断累积的产物。专业学习和训练,本身就包含着克服外行人无法忍受的枯燥,读普通人永远不会读的东西,做一般人受不了的重复训练,从而拥有不可替代的专业资本,超越“人手”,成为“人才”乃至“人物”。
很多时候,人们对“有趣”的追求中隐含着不愿投入忍耐枯燥的沉浸过程,想一下就抵达“感官的愉悦”,这是肤浅之源。所以我觉得,应该珍惜那些考验你枯燥忍耐力的挑战,警惕迎合和喂养,积累从容驾驭各种挑战的资本。如今很多所谓的“学习”,已经脱离了对真知的求索而成为保健式按摩。营造知识得到幻觉的商业娱乐,不是让你克服枯燥去获得新知,而是迎合着你“厌恶枯燥”的惰性,把需要硬啃的知识,再生产为表面有趣却失去原有营养的“知识点”“金句”“成功学鸡汤”。实际上这不是滋养,而是娱乐工业对你的消耗。
我常跟学生讲,学习就是学习,娱乐就是娱乐,想娱乐,那就好好玩,投入地玩。学习就是学习,不要机巧地伪装,美其名曰“娱乐式学习”。读书,尽可能去读严肃的文字,读经典原著,在孤独的沉浸和默读中收获新知,并通过“输出”去固化它,在克服枯燥中获得一手的、上等的知识,而不是等着别人把你当宝宝,喂那种添加各种甜味剂的“知识营养品”来哄着你、惯着你。
(若若摘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11月2日,刘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