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一首《黄土高坡》唱红了大江南北,也唱遍了大街小巷。
1988年,第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杭天琪以这曲《黄土高坡》成为了当年最炙手可热的流行歌手之一。并引发了内地乐坛一阵强烈的“西北风”。
因出身被欺负立志要让别人瞧得起
20世纪60年代,杭天琪出生于上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后成长在北京,父母都是搞无线电的。两岁时,她就显现出在语言和音乐上的天赋,“会唱好多歌,还会背很多毛主席诗词。”虽然父母并非从事艺术行业,但是他们也都很喜欢音乐,杭天琪的父亲早年是留学生,回国时带了一个留声机,她从很小就开始听《天鹅湖》《胡桃夹子》。
3岁那年,父亲因“文化大革命”被关进了牛棚,与外界隔离,唯一的见面机会就是送饭。杭天琪便自告奋勇承担起了这份“工作”,“每天我都会拎着一个印着天安门的塑料包,里面装着饭和菜,偶尔还有汤,从我家走到送饭的地方大概要5公里。”这一送就是好几年,“父亲要想了解外面和家里的情况,就靠着我每天带进去的小纸条和妈妈联系。”
杭天琪从小身上就有一股子冲劲。“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出身问题,多少会受到欺负。有次她的塑料发卡被一个小朋友撅断了,她不但跟对方打了一架,还拿着发卡找到对方家长要求赔偿。“我就一个想法,现在你们看不起我,不跟我玩,将来有一天,我一定会替爸妈争口气,让你们抬着眼睛看我。”
靠翻唱港台歌曲80年代轻松成为万元户
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杭天琪考进了少年广播艺术团,也就是银河艺术团的前身,担任领唱和独唱。除了登台表演,杭天琪还担任过第四届全运会少年团体操表演的领唱,并最终考入了首都师范大学学习美声。
虽然彼时的她并没有家喻户晓,但在北京的流行音乐圈里也算是小有名气了。尽管学的是美声,但杭天琪特喜欢流行歌曲,正好那会儿时兴找歌手翻唱港台歌曲,“我一个同学的女朋友正好是音像公司的编辑,我特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当歌手,就去见了那个编辑。”
那天大家都在录音,一个编曲拿着歌谱让杭天琪唱了两首,然后就给了她15首歌的小样和谱子,让她隔周来录专辑。“那个年代,干这行科班出身的不多,我属于识谱快的了。而且也没有电脑修音一说,都得靠真本事。”
音准好、唱功好,又会识谱,杭天琪因此得了个绰号“录音棚救火队”,不管多难的歌,只要她来,很快就能完工。“其实,在录音棚那个圈子里,我老早就火了!一天能跑好几个棚,录十几首歌,挣几千块钱。”
杭天琪的第一桶金,就是靠录歌挣了1万块钱。
因青歌赛成名曾膨胀不知“天在哪”
20个世纪80年代,中国乐坛刮起一阵“西北风”,那一年,她22岁。刚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就参加了当年的第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通俗唱法比赛。“特别巧,我的大学同学在北京电视台帮忙,就是负责报名的。要不是碰见他,我就报不上了。”后来,参加北京电视台的选送,导演又是杭天琪的师姐,复赛时则是在北京师范大学礼堂录制的,“就连决赛时的成名曲《黄土高坡》也不是我首唱的,当年在北京的圈子里有很多人唱过这首歌,比赛时这首歌本来一直都是我同屋的选手唱的,决赛前一晚,她突然要换歌,我就说你要是不唱我可唱了。”
那年的青歌赛,杭天琪获得了二等奖的第二名,“一等奖一个人,二等奖有两名,我是唯一一个女生。”青歌赛结束几个月后,她就登上了198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因为太顺了,也曾骄傲、膨胀过。”1991年到1992年是杭天琪最为骄傲的一段时期,她说那个时候如果跟朋友打麻将,第二天的演出就不去了,“当时真的不知道天在哪儿、地在哪儿。周边的人提醒你,都不觉得那是善意的。”
出道30周年只为证明自己还在舞台上
在事业的巅峰期,杭天琪迎来了第一段婚姻和女儿的降生,但这段感情仅仅维持了四年,令她一蹶不振。
1998年,她去了美国。结识了很多本土音乐人,“在一次音乐交流活动上,音乐协会的理事们都在,我就把我的专辑《追缘》送给了他们,其中一位把专辑送到了格莱美去参评,我当时都不知道,后来得了格莱美亚洲地区的终身艺术成就奖,才告诉我。”《追缘》中包含了很多中国的音乐元素,如二胡、琵琶等等。她认为这正是当年能得奖的重要原因。此后,杭天琪还进军过影视圈,但她发现拍戏太难了。
2006年,她走进了第二段婚姻,虽然很多人对这段感情并不看好,但她还是坚持选择了这位比自己小13岁的男人,并把生活的重心放到了家庭上。
如今儿子渐渐长大,杭天琪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工作,她说,其实她从未离开过,“这几年,家庭生活里的事情比较多,还在大学里当了四年老师。但我一直都有演出,中国这么大,只要想演还是演不完的。我要吃老本,也能唱好多年,但就觉得既然喜欢这行,要为自己的喜爱努力,不能太懒惰。”
而真正有了想做点什么的念头,是在2018年春节过后,因为今年恰好是杭天琪出道30周年。“我并没有觉得我复出了,就要一首歌达到什么效果,现在很多90后肯定都不知道我是谁,只有他们的父母是熟悉我的人,所以这次我的新歌,也是用现在大家习惯的方式去表达。这次回归,只是想告诉大家我还在这个舞台上,我还有自己的坚守。”
□9月7日《新京报》张坤玉郭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