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明引言笔者从1988年被天津.."/>
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西安2016全国邮展观后之思考(上)

西安2016全国邮展观后之思考(上)

时间:2024-11-08 04:06:24


    文/李明

引言

笔者从1988年被天津市集邮协会选派参加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ACPF)在长沙举办的第一届国家级邮展评审员培训班后,就一直非常用心参与或关注竞赛性集邮展览,特别是我国的全国邮展,其中在1989—2006年间,除1997’和1998’两届全国邮展因为有自己的展品参展而回避外,参加了其余全部全国邮展除集邮文献类以外各个类别的评审工作。笔者能够做到这一点,首先是ACPF领导对我的培养和支持;其次因我参与了除第一版之外至今ACPF编译出版的各版《FIP邮展规则》的翻译工作,从而对各类展品的基本要求有着较深刻的了解。对《FIP规则》的掌握使我在编组、评审和点评展品时有了可靠的根据,而不仅仅只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西安2016第17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参观不太方便。首先是观众难以获得《展品目录》。其次是各个类别的展区没有任何标牌或标识。另外,展馆内的光线太暗,甚至必须用手电筒才能看清楚贴片上的文字。我想这些都是现场观众能够切身感受得到的。

这届邮展与历届邮展不同的是:1.将邮展展出面积的12%用于非竞赛性展品的展出,其中本届评审员的展品就占了78框12部(占全部展出框数的7%和正式评审员的55%)可能创下了历届全国邮展之最。2.展出时间最短,仅有3天,这不但不方便观众的参观,恐怕也会给评审工作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下面,结合笔者浏览展场上的一些展品,就其编组和制作上的一些问题,尽可能从FIP规则角度出发,谈几点个人看法,以供参考,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