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刘跃进《典论》是曹丕的一部论文总集,五卷.."/>
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文艺批评的初祖

文艺批评的初祖

时间:2024-11-08 01:10:26


    撰文/刘跃进

《典论》是曹丕的一部论文总集,五卷二十篇,《隋书·经籍志》子部类著录。现多已亡佚,《自叙》《论文》两篇相对完整。《论文》一篇专论文学,《文选》卷五十二“论”类收录,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丕很希望自己在文学上不朽。《三国志·魏志·文帝传》载:“初,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他从不讳言这种理想,在《与王朗书》(裴松之注引《魏书》)中说:“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疠数起,士人凋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其中,他提到《典论》和百馀篇诗赋,正是他希望的传世之作。在《论文》中,曹丕提到建安七子已逝。建安七子中,孔融死得最早,建安十三年(208)被杀,馀者多数死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当时,疾疫流行,陈琳与徐幹、应瑒、刘桢等,一时俱逝。徐幹死于建安二十三年(218)二月。至此,建安七子皆离世。这说明,《典论》二十篇定稿于建安(196-220)最后两三年间,不会晚于曹丕即皇帝位的黄初元年(220)。因为,《艺文类聚》卷十六载卞兰《赞述太子表》称:“著典宪之高论,作叙欢之丽诗,越文章之常检,扬不学之妙辞。”由此推知,曹丕著成此书,还是太子身份,在黄初元年之前。

曹丕非常重视这部《典论》,还专门钞录送给孙权、张昭。裴松之注引胡冲《吴历》载:“帝以素书所著《典论》及诗赋饷孙权,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魏志》载,曹丕的儿子曹叡也深知乃父的遗愿,在大和四年(230)二月,议“文帝《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三少帝纪》裴注引《搜神记》:“文帝以为火性酷烈,无含生之气,著之《典论》,明其不然之事,绝智者之听。及明帝立,诏三公曰:‘先帝昔著《典论》,不朽之格言,其刊石于庙门之外及太学,与石经并,以永示来世。’”《宋书·武帝纪》《隋书·牛弘传》载,晋安帝义熙十二、十三年(416、417),刘裕先后攻陷洛阳、长安,收录图籍数千卷。裴松之追随刘裕北伐,不仅看到各地图籍,还亲历洛阳,看到太学门前所立六块《典论》石刻。史载,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典论》石刻犹存其四。《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五卷,《宋史》以后不见著录。据此推测,全书大约亡于宋初。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张,触及到文学自身的规律,体现了文学的自觉精神。所以,郭沫若《论曹植》一文称其为“文艺批评的初祖”。按照文章的逻辑顺序,可以梳理成下列几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批评文人相轻的弊端。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于光华《重订文选集评》引邵长蘅说:“通才既难,而人又苦于不自知,故须论定也。此一篇之大意。”文人通常以其所长,轻人所短。班固、傅毅,论才能,两者应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但是班固却自以为略高一筹,嘲笑傅毅下笔千言。自休,五臣张铣谓“言其文美不能自息也”,似与上下文意不符,应是自止之意。不能自休,即文字汗漫而无所统御。

第二,编纂建安七子的合集。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幹,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七子”之称始见于此。“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咸以自,《三国志》作“咸自以”。《艺文类聚》亦作“咸自以”。胡克家《文选考异》谓“依文义,‘自以’是也。各本皆倒耳”。骥,良马,比贤才之俊逸。这两句比喻七子竞相驰骋才华。在当时,这种纵横骋气之风,不仅限于七子。曹植《与杨德祖书》就说当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钟嵘《诗品》也说:“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他们在创作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咸蓄盛藻”,“以情纬文,以文被志”(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有意识地把目光转向乐府诗,努力从民间创作中吸取养分,注重情文兼具,文质相称,创造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典范之作。

建安七子的文集,与《典论》大约同时完成。曹丕《与吴质书》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鬼录,记录死去的人名。杜甫《赠卫八处士》“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即由此而来。《与吴质书》作于建安二十四年,诸子合集是曹丕在七子最后一位离世(徐幹)的建安二十三年的翌年所辑。此集《隋书·经籍志》未著录,可能久已亡佚。明代杨德周《汇刻建安七子集》为至今存世较早者,但此集有曹植而无孔融。清人杨逢辰《建安七子集》则补入孔融而去掉曹植。

第三,比较建安七子的异同。

建安七子有其共同的追求,也有共同的毛病,文人相轻是其显而易见者。曹丕自比君子,可以审己度人,避免斯累,故作此《论文》,从比较中论述各家的特点和成就。他说:

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王粲长于辞赋,徐幹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幹之《玄猿》《漏巵》《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俊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杨、班俦也。

首先,他把王粲、徐幹二人放在一起比较。曹丕《与吴质书》论王粲:“仲宣续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认为王粲虽然有才,但是体弱,缺乏壮气。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属山东)人。他出身名门,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均为汉代三公,父亲王谦为何进长史。但他幼年丧父,十三岁时逢董卓之乱。十七岁时南下荆州,依附刘表,著名的《七哀诗》《登楼赋》就作于这段时间。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征刘表,会刘表病死,刘表之子刘琮继守荆州,因降曹操。王粲亦投归曹操,被征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后为军谋祭酒,参与政务。魏国既建,拜为侍中。从此,原有的一点壮气也丧失殆尽。他曾与曹植、阮瑀等人并作《三良诗》,曹、阮二人继承《诗经·秦风·黄鸟》的传统,哀叹三良,对殉葬一事表达了强烈的愤懑情绪。王粲《三良诗》也对秦穆公有所批评,但更多的是赞扬三良知恩图报、不惜殉葬的牺牲精神。这样写,不排除借机向曹操表示效忠的可能,多少有点献媚色彩。徐幹也体弱乏气,但不献媚。徐幹字伟长,北海剧(今属山东)人。建安十年(205),曹操平定袁绍,徐幹应诏入曹操幕,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建安十三年(208),随曹操南征,作《序征赋》。建安十六年(211),曹丕受封为五官中郎将,徐幹为五官将文学。建安十八年(213)前后,因病隐退,潜心写作《中论》。曹丕说徐幹“有齐气”,什么叫“齐气”?若就历史传承而言,应是从田横以来该地就普遍推崇的气节。若就齐人性格而言,似指恬淡自然的风气。若就文章而言,则是指舒缓平易的风格。齐气,《三国志》《艺文类聚》《初学记》并作“逸气”。若此,则徐幹的创作就不是舒缓,而是骏逸风发。黄侃《文选平点》卷六说:“文帝论文,主于遒健,故以齐气为嫌。”曹丕在《与吴质书》也明确说:“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惔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馀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所谓“箕山之志”,其实就是尧时许由所奉行的“终身无经天下之色”(《吕氏春秋·求人篇》)。同时代的王昶作《家戒》,其中说到他所敬佩的徐幹:“北海徐伟长,不治名高,不求苟得,澹然自守,惟道是务。其有所是非,则托古人以见其意,当时无所褒贬。”“不求苟得,澹然自守”与曹丕所说的“怀文抱质,恬惔寡欲”,是一个意思,即舒缓平淡。这应是“齐气”的本意。而“逸气”非徐幹所有,乃刘桢的风格。

其次,他论述了陈琳、阮瑀的共性:“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俊也。”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今属江苏)人。早年在何进幕下任职,曾作《谏何进召外兵》,认为“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认为如果招纳董卓进京,“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事实证明陈琳的判断是对的,说明他很有政治眼光。后又追随袁绍,曾作《为袁绍檄豫州文》讨伐曹操。文章气势磅礴,排江倒海。《文心雕龙·檄移》称其“壮有骨鲠”。官渡之战后,曹操灭袁绍,不计前嫌,将陈琳纳入幕府,任命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主管军国书檄。《檄吴将校部曲文》即作于此时。这两篇文章并收录在《文选》中而成为一代名文。此外,《文选》还收录其《答东阿王笺》《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两文,也都内容繁复,风格壮丽。这与曹丕在《与吴质书》中的评论完全吻合:“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

至于阮瑀,曹丕说:“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阮瑀字元瑜,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曾随蔡邕问学。建安初,曹操召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阮瑀擅长章表书记,与陈琳负责军国书檄文字。故《文心雕龙·才略》篇称陈琳、阮瑀“以符檄擅声”。《文选》收录其《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文气顺畅,舒卷自如。他还著有《文质论》,认为文“远不可识”,质则“近而得察”,“文虚质实,远疏近密”,故主张“意崇敦朴”,即以质实为上。这些都可与曹丕的论述相互印证。

最后再比较应瑒、刘桢、孔融的差异。先说应瑒的“和而不壮”。应瑒字德琏。早年流寓南北,建安初入曹操幕府为掾属。曹植为平原侯,应瑒为平原侯庶子,后转为曹丕的五官中郎将文学。《文心雕龙·才略》:“应瑒学优以得文。”曹丕《与吴质书》也说:“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曹丕说他“美志不遂”,也不尽然。《艺文类聚》卷二十二载其《文质论》,篇幅较阮瑀的同题之作为长。《文心雕龙·序志》称:“至于魏文述典,陈思序书,应瑒文论,陆机《文赋》,仲治《流别》,宏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魏典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巧,《翰林》浅而寡要。”这里提到“应瑒文论”,应当是指其《文质论》。在刘勰看来,这篇文论与《典论》《流别论》《翰林论》《文赋》同等重要,也算是不朽之作了。当然,这篇《文质论》也有不足,主要是“华而疏略”,即华丽而缺少实质内容。他的诗也有这个问题。清人沈德潜评其《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魏人公宴,俱极平庸。后人应酬诗从此开出。篇中代雁为词音调悲切,异于众作。”“代雁为词”是其长处,而平庸应酬也是其短板。

再说刘桢的“壮而不密”。刘桢字公幹,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曹丕《与吴质书》评刘桢:“公幹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钟嵘《诗品》列为上品,说他“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都说他的诗歌以气胜。今人俞绍初《建安七子集》辑存文十一篇、诗十三首并佚句。其中十首见于《文选》,说明他确实是以诗歌取胜。诗歌真骨凌霜,难免疏略,大约是性格所致。王昶《家戒》就说:“东平刘公幹,博学有高才,诫节有大意,然性行不均,少所拘忌,得失足以相补。”得失兼半,这是刘桢为人为文的特点。《赠徐幹》一诗,可能写于他失志时。当时,徐幹等人能够随曹丕游宴西园,而自己却不能随意出入西园,不能预宴,心中非常郁闷。尽管如此,他并不想改变自己的性格。《赠从弟》三首,分别以苹藻、松柏、凤凰作比,勉励从弟能够坚持节操,端正不阿,反映出刘桢对独立人格的追求。《文心雕龙·体性》称“公幹气褊,故言壮而情骇”,认为他的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气盛。《风骨篇》《定势篇》分别记载了刘桢的话。如《风骨篇》转引刘桢评论孔融的话说:“‘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定势篇》“刘桢云:‘文之体指实强弱,使其辞已尽而势有馀,天下一人耳,不可得也。’公幹所谈,颇亦兼气。然文之任势,势有刚柔,不必壮言慷慨,乃称势也”。所谓气、势,陆厥《与沈约书》称“刘桢奏书,大明体势之制”,道理是一样的,就是要求文章要有气势、风骨、气象。刘桢的诗有气势,他的文章也如此。《文心雕龙·书记》说:“公幹笺记,丽而规益,子桓弗论,故世所共遗;若略名取实,则有美于为诗矣。”刘桢《毛诗义问》十卷,尚存残篇,可见文章写作固有其学术根底相支撑,所以不凡。

最后再说孔融的“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不能持论,李善注引《汉书》“不根持论”,北宋本作“不良持论”。胡克家《文选考异》据袁本、茶陵本作“不长持论”,谓孔融文章精美,但是议论不足。至于那些嘲戏之文,则与扬雄、班固相近。俦,伴侣。从《后汉书》记载及孔融的作品不难看出,曹操起兵时,以恢复汉室相号召,孔融深信不疑。后来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孔融发现有代汉野心,逐渐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如官渡之战消灭袁绍,曹丕霸占甄夫人,他上表祝贺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未听说此典,便问其故。孔融说:“以今例古,想当然耳。”曹操下禁酒令,他作《难曹公禁酒书》,称“酒之为德久矣”。所谓嘲戏之文,大约就指此类文章。《文心雕龙·论说》:“孔融《孝廉》,但谈嘲戏。”这些冷嘲热讽的文章,曹操还勉强可以接受。谁知他又《上书请准古王畿制》,建议“千里国内,可略从《周官》六乡、六遂之文,分比北郡,皆令属司隶校尉,以正王赋,以崇帝室”。孔融写作此文,实际上是担心曹操分封子弟,控制王室。这就引起曹操疑心。建安十三年(208),郗虑承旨,以微法免融。路粹又承旨奏文,捕杀孔融。《文心雕龙·程器》说:“文举傲诞以速诛。”以傲诞而引火烧身,这是孔融没有想到的结局。尽管曹操不喜欢孔融,而曹丕却对他的诗赋文章高度赞赏,并广为收集,编入《建安七子集》中。

通过具体而微的文学批评实践,曹丕的作家论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善于用只言片语概括作家的特点。如徐幹“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有逸气”,徐幹“怀文抱质,恬淡寡欲”,王粲体弱,则其文不壮,均言简而意赅。二是往往既指出其长处,也指出其短处。曹丕酷爱孔融文章,认为“体气高妙”,但同时指出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于杂以嘲戏”。三是将作家放在一起评论,相互对照比较。这也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方法。这种批评方法与东汉以来的人物评论风气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四是在对建安七子的评论中,也体现着曹丕本人的自信。诚如林云铭《古文析义》所说:“语语自疏所长,半著不肯让人,有推倒一世气概。”毕竟,他的身份不同,实际上有居高临下、俯视文坛的意味。

第四,辨析不同文体的特点。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为一过渡句,进一步引起另外一个话题,即不同作家,所以会有不同风格,不仅仅是由其性格所导致,还与其擅长的不同文体密切相关。他说: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要求和风格。奏议是公文写作,经常用于朝廷军国大事,语言必须典雅。书论当以理为主,不应以言辞求胜,否则会枝蔓横生,辞不达意。碑诔是悼念死者之文,自然要求朴实无华,徒事华艳则有悖语境。文章体裁不同,多数人只能独擅一体,不能执此非彼,更不能一概而论。言下之意,曹丕可以突破文体禁锢,而通达众体。当然,曹丕似乎更重视“诗赋欲丽”四字。他没有对“丽”字作更具体的论述,我们只能从其追随者陆机《文赋》中推知一二。陆机对文学作品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审美要求,即:应、和、悲、雅、艳。“艳”是最高的审美要求,与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的“丽”非常接似。东汉以来文人制作五言诗风气日盛,语言日趋华美。《典论》分为四科八体,陆机《文赋》将文体分成十类。至齐梁间,文体分类越发细密,反映出六朝时代文学观念与创作实践的突飞猛进。

第五,指出不同风格的形成。

“暗于自见,谓己为贤”是“文人相轻”的重要原因。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的主张,实乃千古不易之论: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检,法度。同样的节奏、曲调,运气不同,好坏就有很大差别。这些只能意会,即便父兄之间也不可言传。联系前文,说徐幹“时有齐气”,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刘桢“有逸气,但未遒耳”,王粲“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从这些评论来看,曹丕更欣赏壮大有力的风格。《文心雕龙·风骨篇》也延续这种观念,提出了“风骨”的概念:“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所谓“篇体”是指文章整体。钟嵘《诗品》评论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也是指曹植的全部创作。不仅诗文要求风骨,书画的最高标准,也在风清骨峻。谢赫《古画品录》就常常用“气”“气力”“壮气”等概念推崇那些有气势的作品,都与曹丕的“文以气为主”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六,肯定文学的历史作用: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古人有所谓三不朽之说,所谓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作者把立言的重要性置于经国大业上,可以不朽。周文王被商纣王拘禁在羑里,演绎八卦,并不因为禁闭而放弃追求。周公旦功成名就,依然治礼作乐,也不因为安逸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他们就担心时光流逝,所以,不贵咫尺玉璧,而重寸寸光阴。可惜常人对此却多不在意,贫贱时就担心饥饿,富贵时又放荡游乐。他们只想追求眼前的快乐,而忽略名山事业。日月运行,身体日渐衰老,终有一天会化为乌有,这才是仁人志士最大的哀痛!文章的最后说,“融等已逝,唯幹著论,成一家言”。融等,概指建安七子。他们的创作已经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叫人感到欣慰的地方。前面说过,陆机的文学思想有很多方面源于曹丕,可谓一脉相传。

文学不朽的论断,并不是曹丕的发明。从曹丕对徐幹著《中论》的推崇和对自己著《典论》的期待可以看出,他之所以如此强调这种立言不朽之论,其实另有隐情。如前所述,《典论·论文》作于曹丕为太子之后。与此同时,曹植作《与杨德祖书》说:“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吾虽薄德,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迹,辞赋为君子哉?”曹丕、曹植兄弟生活在同样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但是他们两人对于文学的看法似乎截然相反,一个力主文章可以经国,一个蔑视辞赋小道。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篇著名的讲演中对此有所分析,他认为曹植之所以轻视辞赋,只因为他自己文章做得好,故可如此大言。还有一个原因,曹植活动的目标在于政治,政治方面不甚得意,遂说文章是无用的。所以鲁迅说“子建大概是违心之论”。这种分析是颇为细微的。曹丕已经当上了太子,政治方面他已经胜出,所以更加重视的是文学名声,渴望名实双收。他当然不希望人人都有政治抱负。因此,曹丕发表这一通文学不朽的议论,其实并不是真心倡导文学;曹植贬抑文学,也并不是真正看不起文学。曹丕、曹植对于文学的看法大相径庭,而骨子眼里却是一致的,都是站在政治立场上看文学,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已。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