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于东新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说:“.."/>
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略谈“香奁体”

略谈“香奁体”

时间:2024-11-08 01:06:25


    撰文/于东新

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说:“又有所谓选体、柏梁体、玉台体、西昆体、香奁体、宫体。”他解释“香奁体”说:“韩偓之诗,皆裾裙脂粉之语,有《香奁集》。”可见,“香奁体”是一种在内容上专写女性生活与情感的诗体。香奁,是指古代妇女盛放脂粉、镜子、梳篦、簪钗等的妆具。南朝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序》云:“猗欤彤管,丽矣香奁。”而韩偓《香奁集》的诗内容多涉及男女艳情,又多描绘女性体态、服饰等,加上风格绮丽纤巧,笔墨轻艳浓香,所以严羽评为“皆裾裙脂粉之语”,诗集也名之为“香奁集”,于是就把类似韩偓这种诗风的艳体诗,统称为“香奁体”。

韩偓(约842-约923),年少有才,十岁曾即席赋诗,李商隐写诗赞他“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年长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等,由于受朱温排挤而贬官外地,后朝廷诏复原官,不赴,南依王审知而卒。韩氏有《翰林集》一卷、《香奁集》三卷传世。史载其为唐王朝的忠臣,为人刚直不阿。韩氏《翰林集》,诗风清丽,但《香奁集》却显得轻倩艳丽,如《五更》:往年曾约郁金床,半夜潜身入洞房。怀里不知金钿落,暗中惟觉绣鞋香。此时欲别魂俱断,自后相逢眼更狂。光景旋消惆怅在,一生赢得是凄凉。再如《懒卸头》:

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

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

懒卸凤皇钗,羞入鸳鸯被。

时复见残灯,合烟坠金穗。

有的也确实轻艳,像《咏浴》:

再整鱼犀拢翠簪,解衣先觉冷森森。

教移兰烛频羞影,自试香汤更怕深。

初似洗花难抑按,终忧沃雪不胜任。

岂知侍女帘帷外,剩取君王几饼金。

这类侧艳纤巧的艳诗,与《翰林集》的诗风迥然不同,更与他在朝廷的立身行事不相类,所以自宋以来,颇有人怀疑《香奁集》是否为韩偓的作品。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六“艺文三”中即提出《香奁集》为和凝的作品:“凝后贵,乃嫁其名为韩偓。”而宋葛立方《韵语阳秋》、范正敏《遁斋闲览》又辨明《香奁集》确为韩偓之作,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三引《遁斋闲览》亦云:“《笔谈》谓《香奁集》乃和凝所为,后人嫁其名于韩偓,误矣。唐吴融诗集中有《和韩致尧侍郎无题二首》,与《香奁集》中《无题》韵正同。偓叙中亦载其事。又尝见偓亲书诗一卷,其《袅娜》《多情》、《春尽》等诗,多在卷中。偓词致婉丽,非凝言:‘余有《香奁集》,不行于世。’”韩偓《香奁集自序》也说:

余溺章句,信有年矣。诚知非丈夫所为,不能忘情,天所赋也。自庚辰、辛巳之际,迄辛丑、庚子之间,所著歌诗,不啻千首。其间以绮丽得意者,亦数百篇。往往在士大夫之口,或乐工配入声律,粉墙椒壁,斜行小字,窃咏者不可胜计。大盗入关,缃帙都坠,迁徙不常厥居,求生草莽之中,岂复以吟讽为意?或天涯逢旧识,或避地遇故人,醉咏之暇,时及拙唱。自尔鸠辑,复得百篇;不忍弃捐,随时编录。柳巷青楼,未尝糠粃;金闺绣户,始预风流。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春动七情。如有责其不经,亦望以功掩过。

或云《香奁集》为韩偓早年时所作。但以诗中所署甲子观之,虽时显混乱,但也不乏晚期作品。清震钧在《香奁集发微》中则力辩《香奁集》采用了比兴手法,以男女闺情暗喻韩偓同唐昭宗之君臣遇合,从而抒发忠愤之情。如前面所举《懒卸头》一诗,震钧即笺释为:“一腔热血,寂寞无聊,惟以眼泪洗面而已。”笔者认为,韩偓《香奁集》的侧艳纤巧,充满脂粉气的诗风,实与晚唐的社会风气有关。中晚唐以来,社会动乱,士大夫回避矛盾,往往沉湎于轻歌曼舞、男女恋情,影响所及,在诗风上即显示为艳丽的色彩,像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明明是探听考官对自己文章的看法,却用“闺意”把本意掩饰起来,以夫妻关系或男女爱情来比拟君臣以及朋友之情。后来张籍在答诗《酬朱庆馀》中也采用同样的手法。这种诗风与手法到晚唐尤甚,所以今读《香奁集》,仿佛置身于《花间集》所描绘的艳情语境之中。《香奁集》以香奁诗曲折地抒发了唐末政治现实,诗人为了避免迫害,表面不涉政治,只谈风月,用香草美人之法来抒不得志与受压抑的忧愤。清人丁绍仪在《听秋声馆词话》卷一中说:“韩致尧(偓)遭唐末造,力不能挥戈挽日,一腔忠愤,无所于泄,不得已托之闺房儿女,世徒以香奁目之,盖未深究厥旨矣。”另一方面,古代文人,少年时多喜艳诗,熏染日久,也喜写艳情诗,这也是事实。韩偓说他的香奁诗作于早年,部分符合实际,但也有一部分作于晚年,两者相混,也不乏掩人耳目的作用。如果每首诗都去比附政治现实,也就不免上当。

“香奁体”虽创自韩偓,但其渊源实来自六朝的宫体诗。韩偓在《香奁集序》中说编辑此种诗集的心境:“遐思宫体,未敢称庾信攻文;却诮《玉台》,何必倩徐陵作叙。粗得捧心之态,幸无折齿之惭。”同时,它又与晚唐诗风有关。唐朝后期,出现了一批专写男女恋情、闺情甚至床笫之情的艳情诗,它发端于温庭筠、李商隐、韦庄的爱情诗,而以韩偓的《香奁集》为代表,所以此类诗名曰“香奁体”。不同于六朝宫体的,是韩偓将以往皇宫贵族的闺情艳诗,扩大到一般的士大夫的生活范围。清翁方纲在其《石洲诗话》卷二中说:“韩致尧《香奁》之体,溯自《玉台》。虽风骨不及玉谿生,然致尧笔力清澈,过于皮、陆远矣。何逊联句,瘦尽东阳,固不应尽以脂粉语擅场也。”韩偓的香奁诗,自唐以后,褒贬不一,或讥其为尽为脂粉语而无风骨,或如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七中斥为“诲淫之言,不以为耻”。而胡震亨在《唐音癸签》卷八中则断曰:“韩致尧冶游情篇,艳夺温、李,自是少年时笔。”也有称赞其文笔者,如清人《四库全书总目》中说:“其诗虽局于风气,浑厚不及前人,而忠愤之气时时溢于语外,性情既挚,风骨自遒,慷慨激昂,迥异当时靡靡之响,其在晚唐,亦可谓文笔之鸣凤矣。”

自唐以后,历代文人对这种“香奁体”的写作,如草蛇灰线,不绝如缕,观宋到清以及民国时期的创作,即可了解全貌。称韩偓香奁诗为“香奁体”的是宋人,如前所举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此外还有宋叶茵在《顺适堂吟稿》中,将写闺情的诗题为“香奁体”,陈允平也有“香奁体”诗。其他像何应龙、谢无竞的此类诗即以“效香奁体”命名。宋元之际的诗人黄庚也有《闺情效香奁体三首》。只是像叶茵的“香奁体”,与一般闺情诗相类,已不如韩偓艳情动人,如:“倚楼目断暮江边,约定归期夜不眠。香篆有烟灯有晕,笑移针线向床前。”元代“香奁体”诗则以杨维桢的创作最著名,他有《香奁八咏》以及《续香奁》四卷等。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六即评价说,廉夫《香奁八咏》“皆精工刻骨,古今绮辞之极。然是曲子语约束入诗耳。句稍参差,便落王实甫、关汉卿”。明清以降,诗人沿袭宋元以来的文人传统,也多有“香奁体”创作,如高启《效香奁体二首》《和逊庵效香奁体》。明末王次回作《疑雨集》四卷,是继承韩偓“香奁体”最为出色的作品。袁枚在《随园诗话》卷一中说:“本朝(误,王次回死于明亡之前)王次回《疑雨集》,香奁绝调,惜其只成此一家数耳。”只是道学家们对王氏作品多加诋毁。到清代,也有一些诗人喜作“香奁体”,特别是在他们的青年时期,像吴梅村,赵翼在《瓯北诗话》中即指出:“梅村本从《香奁》入手。”吴氏《西江月·春思》《醉春风》已入“艳品”。王士祯早年诗集《落笺堂集》卷三有《香奁体》二十五首,彭孙遹的《松桂堂全集》卷三十七的《香奁唱和集》就有他们相互唱和之作。只是王士祯之作不如彭孙遹,袁枚在《随园诗话》卷三中即认为王作“恶俗语几不类渔洋口吻”。钱锺书在《谈艺录》中也说:“《松桂堂集》中艳体七律,绮合葩流,秀整可喜,异于渔洋粗俗贫薄。”(中华书局,1984,97-98页)。除上述作家之外,袁树的《红豆村人诗稿》,也多载“香奁体”诗。晚清至民国时期,樊增祥、易顺鼎等号称“晚唐诗派”,他们也创作了不少“香奁体”作品。

自晚唐以来,“香奁体”的诗与词从一开始就互相影响,韩偓的香奁诗即有几首就被后人列入香奁词。关于《花间词》中写男欢女爱的作品,宋人林景熙《胡汲古乐府序》说:“唐人《花间集》,不过香奁组织之辞,词家争慕效之,粉泽相高,不知其靡,谓乐府体固然也。”元人词中,像王国器《踏莎行》一组词,词题依次为:金盆沐发、月奁匀面、玉颊啼痕、黛眉颦色、芳尘春迹、云窗秋梦、绣床凝思、金钱卜欢等,而沈禧《踏莎行》则明确标示为“香奁八咏”,内容与王国器所咏八题完全相同。除诗与词外,元明散曲中也多见艳体曲作,如吴西逸【双调·寿阳曲】(效香奁体):

惚蝉鬓,怯镜鸾。雁声寒不禁肠断。碧纱窗夜长鸳梦短,怕黄昏一灯相伴。

还有不标明“香奁体”而实为“香奁体”的,如查德卿【仙吕·一半儿】(拟美人八咏)以及类似的“闺中八咏”等,加上像【小桃红】之“西厢百咏”,都成为元代文人喜咏的艳曲,而且渐渐的“艳曲”还成了曲中之一体,这类艳体有的就直接标为“香奁体”。元明散曲中写妓女、写男女幽欢的甚多,明代的沈青门有《唾窗绒》,全集专写艳曲,成为曲中的“香奁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他的散曲中,往往以组曲出现,像“美人八咏”或“青楼十咏”的也不少,其副标题常常是:初见、小酌、沐浴、纳凉、临床、交欢、言盟、晓起、叙别。

明清时期才子佳人小说流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大众性爱小说以及鲁迅所说的“狭邪小说”,内容有专写妓女的,其中往往穿插着艳情诗词曲,更有甚者还以诗词曲来描绘性爱场景,粗俗不堪,成为“香奁体”的下品,只有少数的小说像魏秀仁的《花月痕》,其中的诗词还为人所称道,但已是凤毛麟角了。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