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于志飞王紫微斗拱是中国古典屋宇中独特的.."/>
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势合形离观斗拱

势合形离观斗拱

时间:2024-11-08 12:54:49


    撰文/于志飞王紫微

斗拱是中国古典屋宇中独特的结构与造型语言。斗,形如古代量器之“斗”,方而下收,会形;拱,叠而出挑,势有“外拱”之状,会意。两种部件巧妙结合,便构成斗拱的主体。汉代时,斗拱名“欂栌”,《汉书·王莽传》谓王莽所起九庙“为铜薄(欂)栌,饰以金银琱文,穷极百工之巧”。宋代时,斗拱名“铺作”,《营造法式》曾详尽述及。元代以后,“斗拱”终于成为这一建筑构件的通行称谓。精巧绝伦的斗拱既是中国古典建筑独特性的最直观体现,更代表了由这一建筑体系衍生出的木构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成就。

一庙堂翼翼,叠枋而生

中国传统建筑自古追求屋盖伸展如翼的造型效果,《诗经·大雅·绵》记载,西周初年周人于周原营造宗庙的情景是“作庙翼翼”,说明其建筑已拥有形如羽翼的巨大屋檐。这种出挑深远的屋盖,须全赖斗拱的重重相叠、外挑才能实现,因此,斗拱产生的直接来源乃是功能与造型的需要。不过,斗拱究竟出现于何时?其准确而具体的原始风貌如何?至今尚不得而知。但至少在战国时期的若干出土铜器上,已錾刻有当时大型建筑的简化形象,这些建筑皆有硕大无朋的出檐,柱头刻画着庞大的构件轮廓,暗示战国时应当已具有了相当成熟的斗拱构架体系。

有研究者认为斗拱起源于为实现屋檐深远的外挑而设置的斜撑,并举尼泊尔古典建筑中习用的巨大斜撑为例,将其与汉代陶楼中常见的自壁中出挑的形态万端、不乏斜出的斗拱形象比照,来间接论证这种构造思维存在于中国早期建筑中的可能性(参汉宝德《斗拱的起源与发展》,境与象出版社,1973,9-10页)。此说有待证实,更与斗拱在木构架中的构造组合特质颇不相合。尼泊尔式斜撑是纯为挑檐而设的独立于建筑外壁的木构件,实在难与穿结于梁枋中的中国古典斗拱相类比,更遑论其间的发展继承关系了。而中国本土图像、明器以至石室、石阙上的斗拱形象,固然证明汉代建筑上施用斗拱已呈开花之势,不过从其材质与功用的角度来看,它们还只是一种艺术仿象,难免夸张、简化,取写片段而已,与实际木构屋宇中的斗拱实物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在构造原理上更是相差千里。

相对于图像,反倒是汉魏辞赋中一些对当时建筑的描写,由于高度的概括性而透露了若干当时斗拱结构的真实信息:

枌橑复结,栾栌叠施。丹梁虹申以并亘,朱桷森布而支离。(左思《魏都赋》)

万楹丛倚,磊砢相扶,浮柱岹嵽以星悬,漂峣峣而枝拄。飞梁偃蹇以虹指,揭蘧蘧而腾凑。层栌磥以岌峨,曲枅要绍而环句。芝栭攒罗以戢孴,枝牚杈丫而斜据。傍夭蟜以横出,互黝纠而搏负。下岪蔚以璀错,上崎嶬而重注。(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尔其结构,则脩梁彩制,下褰上奇。桁梧复叠,势合形离……兰栭积重,窭数矩设。櫼栌各落以相承,栾拱夭蟜而交结。(何晏《景福殿赋》)

这些辞赋中所形容的木构殿宇,已与唐宋时期壁画上的建筑形象及当时的建筑实物相仿佛。辞赋描写中屡屡用到“复”“叠”“层”“积”等词语,暗示了斗拱构造精神的核心。尤其是“势合形离”,道破了其形态虽看似各朵分离、结构却仍为一体的造型本质。

存留至今的斗拱实物遗存,虽然较图像、明器、石造建筑大为晚近,但在构造上却提供了确凿依据,结合汉魏辞赋,为探讨斗拱的产生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建于晚唐,规制宏伟,形象雄奇,尤其是大木结构基本未被后世扰动,保持了初建的结构特质。据傅熹年先生总结,其大木构架自下而上为柱网、铺作(即斗拱)、屋顶构架三层(参《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8,236-237页)。其铺作层内不但包括斗拱,也包括与之穿插交叠的梁、枋,这一层重叠而起,平面上构成井字格局,结构逻辑明晰;外匝华拱(垂直于屋身的拱)层层叠挑,承托起深远的出檐。如果简化其构造,这些重叠之拱实际上与井字交叠的枋木同属一类构件。因此“斗拱”这种构造方法,实际上应当发源自枋材的重叠。惟有如此,方能合理解释斗拱为何与梁枋形成有机一体的铺作层,也惟有此有机一体、内外作用,内部层叠的枋材端头层层出挑,方能共同作用、均衡受力,坚实地承托起硕大沉重的屋檐。从构造上看,这是对斗拱产生原理最为直接的功能诠释。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