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家葵在西方,炼金术(Alchemy)是近代.."/>
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炼丹制药:《雷公炮炙论》

炼丹制药:《雷公炮炙论》

时间:2024-11-08 12:45:46


    撰文/王家葵

在西方,炼金术(Alchemy)是近代化学(Chemistry)的先驱,而化学则是药物学的基础。在中国古代,炼丹术绕开了化学,直接以“炮炙”的方式参与药学实践。“炮炙”今多写作“炮制”,指中药生药在进入制剂、调剂环节以前的处理过程,大致包括药材的拣选净制和饮片的深度加工(如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雷公炮炙论》是中药炮制学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深受炼丹术影响的本草文献。

《雷公炮炙论》(以下省称“炮炙论”)不见于《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代书目著录此书最早者为《崇文总目》,该书卷三载“《炮炙论》三卷,雷教撰”,又“《陈雷炮炙论》三卷”。南宋赵希弁《郡斋读书后志》记载稍详:“《雷公炮炙》三卷。右宋雷敩撰,胡洽重定。述百药性味,炮熬煮炙之方,其论多本之乾宁晏先生。敩称内究守国安正公,当是官名,未详。”条目中的“右宋”,引用者多改为“古宋”,颇不严谨,不过,如丹波元胤在《医籍考》中所言:“胡洽名见于刘敬叔《异苑》,彼加重订,则当为宋人矣。”故此“宋”指南朝刘宋无疑。而在赵希弁以前,北宋苏颂对《炮炙论》的成书年代另有说法,《本草图经》“滑石”条云:“雷敩虽隋人,观其书,乃有言唐以后药名者,或是后人增损之欤。”因此,本草界的主流意见认为:“该书最早成书似应在刘宋,最晚也不会出现在隋以后。至于其序言或某些药物资料有可能是后人掺杂于其中。”晚来祝亚平在详细研究了《炮炙论》与炼丹术的关系、详细对比外丹文献、分析书中出现地名的建置年代后认为,《炮炙论》“写成于唐武后垂拱至唐代宗宝应年间(686-762),传抄于唐末宋初”,其说甚有道理①。

宋人已经注意到《炮炙论》与炼丹术之间的联系,前引《郡斋读书后志》说“其论多本之乾宁晏先生”,据《本草纲目》云:“乾宁先生名晏封,著《制伏草石论》六卷,盖丹石家书也。”②至于《炮炙论》本身,处处都有炼丹术的影子,不妨以丹砂条文为例展开讨论。《炮炙论》云:

凡使,宜须细认,取诸般尚有百等,不可一一论之。有妙硫砂,如拳许大,或重一镒,有十四面,面如镜,若遇阴沉天雨,即镜面上有红浆汁出。有梅柏砂,如梅子许大,夜有光生,照见一室。有白庭砂,如帝珠子许大,面上有小星现。有神座砂,又有金座砂、玉座砂,不经丹灶,服之而自延寿命。次有白金砂、澄水砂、阴成砂、辰锦砂、芙蓉砂、镜面砂、箭镞砂、曹末砂、土砂、金星砂、平面砂、神末砂,已上不可一一细述也。夫修事朱砂,先于一静室内,焚香斋沐,然后取砂,以香水浴过了,拭干,即碎捣之,后向钵中更研三伏时竟,取一瓷锅子着研了砂于内,用甘草、紫背天葵、五方草各锉之,著砂上下,以东流水煮亦三伏时,勿令水火阙失,时候满,去三件草,又以东流水淘令净,干晒,又研如粉,用小瓷瓶子盛,又入青芝草、山须草半两盖之,下十斤火煅,从巳至子时方歇,候冷再研似粉。如要服,则入熬蜜,丸如细麻子许大,空腹服一丸。如要入药中用,则依此法。凡煅,自然住火。五两朱砂,用甘草二两,紫背天葵一镒,五方草自然汁一镒,若东流水取足。

先说语言特征,《炮炙论》的确有别于一般的本草学著作,李时珍说:“其性味炮炙煮熬修事之法多古奥,文亦古质,别是一家。”冈西为人《宋以前医籍考》也说:“然其文古奥,断非宋人所能作。”而事实上,所谓“古奥”云云,不过是溢美之辞,如以上这一大段文字叙述具体操作过程,口语化程度甚高,其语言风格与唐宋丹书颇为一致。

①前一种意见以《中药文献精华》(尚志钧、林乾良、郑金生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为代表,晚近几乎所有的中医药著作皆沿用这一结论;祝亚平的意见,先有论文《〈雷公炮炙论〉著作年代新证》刊载于《中华医史杂志》1992年第4期,稍后出版《道家文化与科学》(祝亚平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论述更详。我基本赞同祝的看法,故“本草文化摭谈”系列将《雷公炮炙论》排在《食疗本草》之后。本文与丹经有关的部分,多处参考祝先生的研究成果,特此说明。

②检《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乾宁晏先生制伏草石论》六卷,晏封”,《崇文总目》同,《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作“《郭晏封草石论》五卷”。按,《制伏草石论》疑即《炮炙论》所称引之《乾宁记》。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