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宋代科举闹场事件

宋代科举闹场事件

时间:2024-11-08 12:20:09

撰文/诸葛忆兵

“学而优则仕”,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惟一的出路是进入仕途,实现个人价值。宋代取士最重科举,科举考试决定着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他们自然高度关注科场。科场内外有诸多不公,有时则是个人立场带来的认识偏差,由此酿成科举闹场事件。一系列贯穿两宋的科举闹场事件,或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变革发展,或影响着文坛风气之转移,都对历史之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科举制度肇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唐朝科举考试,不弥封试卷,允许试前公开推荐,对考官也缺乏足够的监督制度。所以,唐朝更多的是考场之外的因素决定考场的录取名次。杜牧的考试经历就非常具有典型性。《唐摭言》卷六载:崔郾是年知贡举,太学博士吴武陵持杜牧《阿房宫赋》向其推荐:“‘请侍郎与状头。’郾曰:‘已有人。’曰:‘不得已,即第五人。’郾未遑对。武陵曰:‘不尔,即请比赋。’郾应声曰:‘敬依所教。’既即席,白诸公曰:‘适吴太学以第五人见惠。’”这是两位爱才者的作为。更多的时候,唐代科场都是权势、金钱、友情的交易,千奇百怪的作弊行为和事件层出不穷。《旧唐书》卷一一三载:“天宝二年春,御史中丞张倚男奭参选,……分甲乙丙科,奭在其首。众知奭不读书,论议纷然。……玄宗大集登科人,御花萼楼亲试,登第者十无一二;而奭手持试纸,竟日不下一字,时谓之‘曳白’。”这样的现象在唐朝科举考试中是普遍的。《册府元龟》卷六五一称:“时举子尤盛,进士过千人,然中第者皆衣冠士子。”唐人谚语因此云:“及第不必读书,作官何须事业!”(《侯鲭录》卷四)

宋代推行“佑文”的基本国策,依赖文士治理国家。科举成为宋代士人进入仕途最主要、最重要的途径,“不中进士举,无由得朝廷之官”(吴潜《奏乞分路取士以收淮襄之人物守淮襄之土地》)。科举考试是否公正公平,关系到宋代官员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国家命运之盛衰。朝野上下,聚目科举,科场的细微事件都被置于放大镜之下。

宋初科举,沿袭唐制,科场之外的因素极大地干扰了科举考试。如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即赵宋建国之第一年科举,“前乡贡《三传》孙兰治《左氏春秋》,聚徒教授。其门人有被黜退者,兰乘醉突入贡部,喧哗不已”(《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以下简称《长编》)。建隆四年(963)科举,“龙捷左厢都指挥使、汉州防御使马仁瑀尝私以士属知贡举薛居正,居正实不许而阳诺之。及闻喜宴日,仁瑀乘醉携所属士谩骂居正”(《长编》卷四)。随着国家秩序的建立和完善,如此公开无理闹场的事件基本绝迹。但是,考试之不公,亦如唐朝,极其普遍。这种现象,既引起广大考生的不满,也引起帝王的高度重视。

考生既有不满,就会寻找诉求途径,频繁地酿成闹场事件。帝王对此重视,就会借助科举闹场事件,惩治不公或作弊考官,以求端正考场风气。北宋考生闹场大都集中在汴京,其中数次考生喧闹之群体事件,带来科举制度之变革。宋太祖开宝六年(973),“礼部放准等十一人、五经郝镕等二十一人及第,谢于讲武殿。进士武济川、《三传》刘浚以人质蕞陋及占对失次,命黜去。又下第进士徐士廉等挝登闻鼓上言,以久困场屋,无由奋发,及诉知举李昉取舍非当。即诏贡部籍入策进士并终场经学,与准等并亲复于殿庭。御试举人自兹始也。仍赐准等钱二十万,令宴会。济川乃昉乡人,既黜,昉亦责太常少卿”(《宋会要辑稿·选举》七之一)。殿试在唐代为非常态,偶尔举行。宋代自此年之后,殿试成为制度,形成发解试、省试、殿试之三级考试制度。殿试由皇帝主持,录取者皆为“天子门生”。《燕翼诒谋录》卷一云:“自唐以来,进士皆为知举门生,恩出私门,不复知有人主。开宝六年……御试进士不许称门生于私门,一洗故习,大哉宏模!”两年后再次举行殿试,太祖云:“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甚无谓也。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畴昔之弊矣。”(《长编》卷一六)

宋太宗年间闹场事件同样频发。太平兴国八年(983),“斩孟州进士张两。两试吏部不合格,纵酒大骂于街衢中,言涉指斥,游徼吏捕以闻。上怒,故抵于法”(《长编》卷二四)。端拱元年(988),“宋白知贡举……榜既出,而谤议蜂起,或击登闻鼓求别试。上意其遗才,壬寅,召下第人复试于崇政殿,得进士马国祥以下及诸科凡七百人,令枢密院用白纸为牒赐之,以试中为目”(《长编》卷二九)。淳化二年(991),“谢泌奉诏发解国子学举人,黜落既多,群聚喧诟,怀甓以伺其出。泌知之,潜由他径入史馆,数宿不敢归”(《长编》三二)。

频频出现的落第考生喧闹、帝王严惩考官等事件,让宋初知贡举成为高危职业。《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九之二载: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以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等权知贡举。易简等以贡举重柄,义在无私,受诏之日,五人便赴尚书省锁宿,更不归私第,以杜绝请托。物论嘉之”。《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四亦载:“自端拱元年试士罢,进士击鼓诉不公后,次年苏易简知贡举,固请御试。是年又知贡举,既受诏,径赴贡院以避请求。后遂为例。”科举考试中又出现了一项新的“锁院”制度,即朝廷公布考官名单后,考官们立即进入考试场所——贡院,不再与外界接触,直到录取名单公布才离开贡院。这一年殿试,首次采用“糊名考校”法,科举考试弥封制度呼之欲出。宋真宗年间,诸项科举制度大致完善。咸平二年(999),“礼部贡院封印卷首”(《长编》卷四四),试卷弥封已成制度。景德四年(1007),朝廷颁布由陈彭年等起草的《考试进士新格》,“尽革旧式,防闲主司,严设糊名誊录”(《玉壶清话》卷五)。大中祥符八年(1015),“始置誊录院,令封弥印官封所试卷付之”(《长编》卷八四)。至此,科举试场基本做到“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老学庵笔记》卷五)。

制度越来越严密,录取越来越公正,却依然有落第考生闹场。咸平五年(1002),“陈恕知贡举,恕所取之士甚少……恕乡里,所斥尤多。人用怨讟,竞为谣咏讥刺。或刻木像其首,涂血掷于庭。又缚纬为人,题恕姓名,列置衢路,过辄鞭之”(《长编》卷五一)。大中祥符元年(1008),“南省下第举人周叔良等百二十人讼知举官晁迥等抑塞孤寒,列世家子弟四十馀人,称文学浅近,不合奏名”(《宋会要辑稿·选举》七之一〇)。这些事件都是发生在严格执行“糊名考校”法之后,科场录取公平公正,甚得时论称许,落第者却仍然要对考官宣泄怨毒仇恨。宋初帝王有借考生闹场监督考官之意,故对其采取相对宽容的态度,甚至是支持、怂恿。由此,闹场成为落第考生发泄情绪的常态。科举制度逐步完善之后的闹场,可以被看作是前阶段频繁闹场事件的惯性作用。另一方面,真宗朝后期以来,闹场事件明显减少。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再度爆发大规模闹场事件。此年,欧阳修权知贡举。《长编》卷一八五载:“先是,进士益相习为奇僻,钩章棘句,浸失浑淳。修深疾之,遂痛加裁抑,仍严禁挟书者。及试榜出,时所推誉,皆不在选。嚣薄之士,候修晨朝,群聚诋斥之,至街司逻吏不能止。或为《祭欧阳修文》投其家,卒不能求其主名置于法。然文体自是亦少变。”《宋名臣言行录》后集卷二亦载:“是时,进士为文,以诡异相高,号‘太学体’。文体大坏,公患之。所取率以词义近古为贵,比以险怪知名者黜去殆尽。榜出,怨议纷然,久之乃服。然文章自是变而复古。”这一年闹场,不是录取不公,而是欧阳修改变了录取标准,原来耗尽心思精力学写奇涩险怪“太学体”的士子纷纷落第,文风平易流畅、清新自然的苏轼、苏辙、曾巩得以录取。这一次闹场不了了之,而带来的是宋代文体文风的改变。

南宋以后,省试、殿试相对规范,闹场事件比较少见。地方发解试等,制度并不严密,闹场由中央转向地方,以致“秋赋多鼓噪之患”(《楼钥集》卷一一一《李公墓志铭》)。其中以“冒贯”闹场事件最为常见。宋代发解试,各地都有固定的名额,士人必须在原籍参加考试。部分考生,或冒贯到发解名额相对多的、录取相对容易的州郡考试,或冒贯参加多地发解试,侵占当地发解名额,引发当地士人闹场风波。举三例:

(绍兴二十六年)镇江府发解举人,而闽人有冒贯者。举人周晋等持梃欲击之,守臣直秘阁林大声率府寮往视,为飞石中其帻,吏士有被伤者。大声即捕举人十八人属吏。事闻,诏停举,令金部郎中、总领淮东财赋董苹审问。晋遁去,其徒顾作猷等皆坐编管、殿举有差。其后,右正言凌哲奏:“举人喧竞,盖大声遣卒护送闽人冒贯,激使之然。”于是,大声亦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四)

绍熙三年,……秋大比,计使以外郡士子附试,公(陈居仁)固持不可,则径以势临考官。公度其必致纷争,五夜躬至棘闱之前,叱外郡士毋得入,哗者始定。(《楼钥集》卷九二《陈公行状》)

(嘉定十七年)刑部奏云:“淮西转运司申,光州进士秦万全妄诉林应辰冒贯就试,群众打林应辰濒死,士人惊散,几坏科举。”(《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六之三七)

淳熙五年(1178),右谏议大夫萧燧言:“比言诸路士人并有寡廉鲜耻,贪他郡解额之宽,诈冒以侥幸于一得。土著士人争讼纷纭,场屋鼓噪,无所不至。乞下诸州,严为之禁。”(《宋会要·选举》一六之二一)朝廷虽然为此下达召令,终难禁止“冒贯”事件之发生,且到南宋后期愈演愈烈。

科举考试,关系士人终身富贵,牵一发而动全身,细小问题亦能酿成群发事件。淳熙八年(1181),“临安士人以不预补试,群诣台谏宅陈词。台谏畏其势,以好语谕之。是夜,集吏部侍郎郑丙之门,诟骂无礼”(《齐东野语》卷一)。地方发解试监督力度也不如中央,易发生弊案。嘉定九年(1216),“知荣州杨叔兰放罢,朝奉郎刘光特降一官。以潼川提刑、权运判魏了翁言:‘荣州解试拆号后,士人赵甲等诉试院欺弊事。叔兰系举送官,关防不谨,以致官吏作弊。朝奉郎刘光不能训其子,使抵冒法禁。’故也”(《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六之三二)。省试、殿试考官,皆朝廷精心选择声望颇高之士,地方发解试则没有这样的条件。各地考生或质疑考官水平,酿成群体事件。淳熙十六年(1189),“秋大比,士子哗,讼某官墨不可”(《杨万里诗文集》卷一三〇《曾东老墓志铭》)。凡此种种,皆地方考生针对局部或细节问题而发,不再对科举制度大局产生影响。

宋代是科举制度完善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闹场事件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今天的高考制度,许多做法都是继承了宋代科举制度的。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