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为先秦时期的姜姓诸侯国,号称为“四岳之后”。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吕叔于许(位于今河南许昌东),以镇守汝颍地区。《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东巡时曾邀请许国国君宴饮于洧水之滨并赐予骏马十六匹。到了西周末年,据《竹书纪年》记载,许文公曾经参与了拥立周平王的活动。许国国君受到周王恩宠、参与拥立周王,足以说明许国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与周王室的特殊关系。然而这样一个国家,从公元前576年到公元前506年的七十年间,竟然举国迁徙了六次之多,以至趋于消亡。许国的命运是“春秋无义战”背景下众多中原小国国运的典型缩影。那么,许国六迁的详情如何?又为什么如此频繁地迁徙呢?
一郑许世仇,许灵公南迁于楚
春秋前期,经过郑武公、郑庄公的长期经营,郑国实力大增,甚至可与周王室抗衡,眼皮底下的许国,自然就成了号称“春秋小霸”的郑庄公眼里的一块肥肉。郑庄公后来联合齐、鲁两国伐许,许庄公不敌,就逃奔到了卫国,于是许国沦为郑国附庸,这成为郑许两国结为世仇的开始。郑庄公死后,诸子争位,郑国陷入长达二十馀年的内乱,同时齐、楚、晋三个大国相继崛起并进军中原,进一步打击了郑国,这些因素客观上造成郑国对许国控制力的下降,许国因而得以复国,并在郑国的卧榻之侧苟且了百馀年。
到了春秋中叶许灵公(前591—前547年在位)即位前后,郑许关系再次紧张起来。因为许国依仗楚国而不侍奉郑国,而楚国在“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去世(前591)后便国势减弱,郑国遂在公元前588年派兵伐许。此后郑国连年无休地攻击许国:公元前587年,“郑公孙申帅师疆许田”,被许国打败;紧接着,郑悼公再次伐许,攻取许国的“锄任、泠敦之田”。公元前586年,郑许两国国君到楚国打官司,结果郑人失败。公元前583年,郑国会同晋国征伐蔡、沈二国,顺路偷袭许国而“大获”;次年,郑又围许。公元前577年,郑子罕伐许失败,恼羞成怒的郑成公亲临前线,郑军攻入许都外城,最终许国被迫割地予郑。
自许灵公即位起,许国频繁遭受郑国的攻伐,本就是蕞尔小国的许国疲于奔命,国土日益缩小,实力大不如前,面对郑国已无招架之力。于是,许灵公不得不请求迁到楚国境内,寻求庇护。楚国则派了公子申,在公元前576年将许国迁徙到了楚国方城外重镇叶地(今河南叶县旧县乡),旧许之地遂为郑国据有。
许灵公迁叶,是许国的第一次迁徙。这次迁徙只是暂时避开了郑国的淫威和攻击,但只要各国之间还在争夺霸权,这个小国的屈辱无奈就不会结束。迁叶的次年,晋楚间爆发了鄢陵之战,楚国战败,晋国获得在中原的优势地位。公元前570年,晋、鲁、陈等国召开鸡泽之盟,许灵公因亲附楚国而不参加会盟,这使得晋国大为恼火,派兵伐许。并且,郑国在占有许国故地后,步步进逼,仍然威胁着已经迁到叶地的许国。公元前557年,许灵公打算脱离楚国,迁徙到在晋楚争霸中占了上风的晋国,这得到中原一些国家的支持,却遭到了许国国内诸大夫的强烈反对,最后迁晋未果。此年,晋国便联合诸侯发动湛阪之战,大败许、楚而还。同时,郑国对许仍侵扰不断。公元前547年,年迈的许灵公前往楚都,屡次请求楚王伐郑无果后,撂下一句话——“师不出,孤不归矣”(楚国不出兵,寡人就不回去了),这一年许灵公竟然客死楚都。楚王认为再不出兵伐郑,就会失去盟国的信任与支持,这才发兵攻打郑国。
二寄人篱下,许悼公四迁许都
许灵公在位长达四十四年,无论居许还是居叶,外患频仍,可谓生于忧患死于忧患。死后,其子许悼公(前546—前523年在位)继位为君。许悼公在位二十三年,寄居于楚地,仰楚人之鼻息,其间不断被楚国摆布,先是从叶迁到夷,再迁到荆,又迁回叶,最后被迁到析,真可谓颠沛流离、失魂落魄!其经历相比于其父许灵公,有过之而无不及。
公元前533年,楚国派公子弃疾把许国迁到夷地,也就是城父,在今安徽亳州的城父故城。从今天河南叶县到安徽亳州,有数百公里,以当时的交通工具和道路来说,可谓相距遥遥。夷地远离许国故土,恐怕这次迁徙并不是出于许人自愿;并且夷地与宋国邻近,是楚国与中原国家交锋的前线地区,许国也不会傻到主动迁到火药桶上去。
此次迁徙实际上是在楚国的操纵下完成的。迁许到夷只是楚国灭掉陈国(时间在公元前534年)之后北方战略的一部分,楚国对夷、陈、许等地居民进行了迁徙对调,并将土田进行了新的划割。这是有其深意的:将土著居民迁徙它处,削弱了他们的势力;对土田进行新的分割,有利于打破原有地域意识,便于楚国分别控制,进而为其经营中原服务。这是许悼公即位以来的第一次迁徙,许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迁徙。
楚迁许于夷的第三年,穷兵黩武的楚灵王攻灭了方城外的最后一个敌国——蔡国,于是把淮水以北的附庸国,如许、胡、沈、道、房、申等迁徙到“荆”,就是今天湖北省西部的荆山。灭蔡后,楚国在方城之外已无敌手,已经无需这些小国在此镇守,所以将包括许国在内的诸小国从方城外的淮北地区迁出。荆山是楚人先祖熊绎开创楚国基业的基地,距离楚郢都不远,楚将许等小国迁于此地可能是为了便于对其进行监视。此为许国第三次迁徙。
第四次迁徙,是因为楚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公元前530年,在征伐徐国期间,楚灵王住在乾溪,乐而不返。次年,楚灵王的弟弟子比、子皙和弃疾合伙造反,他们攻下了楚都郢。最后,楚灵王众叛亲离并自缢而死,弃疾即位,即楚平王。由于此前楚灵王在国家间树敌太多,楚平王为稳固统治而改弦更张:他分封陈、蔡两国王室后代,使被楚灵王灭掉的陈国、蔡国复国;同时,将被楚灵王从故土迁徙出的小国都迁回到原来的居住地。许国作为小国之一,也在迁徙之列,这样许国就因为楚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被迁回到叶地。
但好景不长,许国迁回叶地的第五年(即前524年),又被楚国迁徙到析地。析地又名白羽,在河南省西南部的西峡县境内。许国这次迁徙仍然是受楚国摆布,楚平王希望以析地北面的伏牛山阻隔许国与郑、晋的联系。这次举国迁徙,只是缘于楚国左尹王子胜对楚王的一次谏言——他对楚王说,许国所居叶地属于楚地,而许对郑国无礼并与郑互为仇敌,如果郑国讨伐许国,再拉上和郑关系很好的晋国一起,楚国肯定吃不消,会丧失大片国土;况且,许国在政治上对楚国并不完全专一,有可能会倒向晋国。楚平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就派王子胜把许国内迁到了析地。
三扑朔迷离,许国迁都容城
许国本就是小国,经过许悼公时期的四次折腾,元气消耗得也差不多了。但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倒霉的事就是让许国给遇上了:许国迁析的第二年(前523)夏天,许悼公患上疟疾,他的儿子太子止进献了汤药,许悼公喝了以后莫名其妙地死了。太子止害怕,就逃亡到晋国。许悼公到底是否死于太子止的谋杀,这一问题争论了两千多年,至今仍无定论。悲哀的许悼公真是死不瞑目!
故事还没结束,以上只说了许国的前五次迁徙,还有第六次:许迁析地十馀年后的公元前506年,《春秋》记载“许迁于容城”。史书的记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因而留下了一系列疑问:许国自析迁往容城的原因是什么?过程是怎样的?当时的许国国君是谁?
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有一篇珍贵史书《系年》,记载楚昭王即位(前515)以后,许人发生叛乱,许国国君许公佗被迫出逃到晋国,晋国怜悯他,在汝水之阳筑城,并让许公佗住在容城。容城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东南,其东边不远就是叶地。《系年》的这些记载虽然没有明确的纪年,但对研究许迁容城仍有重大史料价值。据学者研究,许国这次迁徙的过程比以往迁徙更复杂。先是许人叛乱,许国的国君从楚国逃到晋国,晋国把许国国君安排到抗击楚国的前沿——容城居住,过了几年,到公元前506年,留在析地的许国最终全部迁徙到容城(参魏栋《清华简〈系年〉与许迁容城事发微》,李学勤主编《出土文献(第八辑)》,中西书局,2016)。
许国的这次迁徙涉及到当时错综复杂的国家关系:晋、吴关系亲密,两国又纠集了不少中原的二三流国家,威胁楚国,使其处于被动挨打地位。这次迁徙也与楚国内政腐败有关。当时楚王还是个小孩,大权操纵在令尹(相当于后世的宰相)手中,令尹蓄货弄马,搞得楚国上下乌烟瘴气,归附楚国的一些小国多有离心倾向。
许国迁徙到容城的第三年即公元前504年,郑国派兵灭了许国,并将许男斯(名字叫斯的许国国君)俘虏到郑国。许男斯是否就是许公佗?将许国从析地迁往容城的国君是许公佗,还是许男斯,还是另有其人?这可能永远是一个谜了。
四结语
以上就是许国的六次迁徙:许→叶→夷(城父)→荆→叶→析(白羽)→容城,用今天的地名表示就是:河南许昌东→河南叶县旧县乡→安徽亳州→湖北荆山→河南西峡→河南鲁山县东南。这六次迁徙发生在春秋中后期的七十年中,平均不到十二年就有一次迁徙,特别是许悼公在位的二十三年间,平均五年多就迁徙一次,这在春秋时期列国的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许国每次迁徙的具体原因很不相同,但许国多次迁徙却有其基本原因:
一是地缘因素。许国地处号称四战之地的中原,是齐、晋、楚等大国逐鹿之地,同时又与中等国家郑国毗邻,郑国一直贪恋许国疆土。
二是实力对比。现在有句话叫“弱国无外交”,像许国这样既弱又小又寄人篱下的弹丸国家,哪里有外交可言!晋楚属于春秋五霸,郑国也曾经小霸一时,许国夹处其间,别说“外交”,连生存都成问题。
三是国家形势及楚国国内的政治状况。许灵公迁叶后,许国寄居于楚地北境,成为楚国经营中原的一颗棋子。地处斗争前沿的许国,其命运不可避免地被国家形势及楚国国内的政治状况所左右。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项目编号:10&ZD09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