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概念艺术的盛行和机械复制技术的发达,艺术与非艺.."/>
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艺术的门槛

艺术的门槛

时间:2024-11-08 10:36:31


    随着概念艺术的盛行和机械复制技术的发达,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艺术的门槛越来越低了。一个从来没有受过摄影训练的人,可以拍出一些好照片;一个从来没有受过艺术训练的人,也可以宣称自己是艺术家。就像一些理论家所宣称的那样,没有什么东西不可以是艺术品,没有什么人不可以是艺术家。如此说来,艺术的门槛就彻底消失了。那么,我们究竟凭借什么来区别艺术品与非艺术品、艺术家与非艺术家?

事实上,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边界从来就没有消失,艺术的门槛始终存在。让我们来检查一下20世纪的艺术理论,看看由非艺术品变成艺术品、由非艺术家变成艺术家,究竟有哪些门槛需要跨域。

第一道门槛是艺术意图,或者艺术想法。事实上艺术家也是人,艺术品也是物。我们只能问在什么时候或者在什么条件下某人是艺术家、某物是艺术品,而不能问不管在任何时候某人都是艺术家、某物都是艺术品。对于拾荒者来说,一件铸铜雕塑就是一堆废铜,它停止了作为艺术品的存在。艺术家照样也要吃喝拉撒,他在吃喝拉撒的时候,就停止了作为艺术家的存在,除非他要把他的吃喝拉撒做成行为艺术。决定某物是否艺术品、某人是否是艺术家的关键,在于艺术意图。当艺术家有意要将他的吃喝拉撒做成艺术作品的时候,他的吃喝拉撒就有可能成为行为艺术。当某物是艺术家有艺术意图地创作出来的时候,它就有可能成为艺术品。因此,杜尚的小便池是艺术,与它一模一样的类似物则不是。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跟观众对视的阿布拉莫维奇是艺术家,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场合与他人对视的阿布拉莫维奇都是艺术家。没有艺术意图,某物就会停止作为艺术品,某人就会停止作为艺术家。艺术意图的精彩与否,决定某物是否是好的艺术品,某人是否是好的艺术家。

第二道门槛是艺术界,或者环绕艺术的理论氛围。某人有艺术意图地做某事,他有可能不是艺术家,他做出来的东西也有可能不是艺术品。于是,我们有了艺术的第二道门槛:艺术界。所谓艺术界,就是由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构成的理论氛围。某人有艺术意图地做某事,可以是艺术也可以不是艺术,其中的关键在于他的所作所为是否引起了艺术的谈论,是否有理论家在解释,有批评家在评论,有艺术史家在研究。艺术理论家、批评家和艺术史家的话语,构成围绕他的所作所为的理论氛围。有这种理论氛围,就是艺术;没有这种理论氛围,就不是艺术。

第三道门槛是艺术体制。艺术界可以从艺术学方面来界定,也可以从社会学方面来界定。当从社会学方面来界定的时候,艺术界就是艺术体制。某人有艺术意图地做某事,且引起了相关的艺术谈论,它有可能是艺术,也有可能不是艺术,关键在于他是否被艺术体制所接受,他是否是艺术协会的会员,他的作品是否被博物馆接受,是否进入艺术爱好者的收藏领域。被艺术体制接受,就是艺术;没有被艺术体制接受,就不是艺术。

按照当代艺术理论,只要经过了这三道门槛,我们就可以说某人是艺术家,某物是艺术品。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让我们设想一位有钱人,突然决定要做艺术家,决定他所做的东西是艺术品,他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这三道门槛。比如,他可以花钱请理论家和批评家来评说他和他的作品,于是他和他的作品有了理论氛围。他还可以花钱让自己的作品被美术馆接受并展出,通过收买获得艺术会员资格。至于他的艺术意图,就更容易获得了。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是艺术意图,别人的点子和主意也可以成为自己的艺术意图。如果某人以这种收买的方式通过了这三道门槛,我们能说他是艺术家、能说他所做的东西是艺术品吗?当然不能。

于是,我们似乎还需要增加一道门槛,这就是所谓的艺术谱系的门槛。某人是否是艺术家,需要看他的教育背景,需要看他的工作性质。如果没有任何艺术教育背景,如果没有任何艺术家同道进行交流,那么他和他的作品即使通过了上述三道门槛,我们也可以说他不是艺术家,他的作品不是艺术品。

第四道门槛的设置,显示了学院的重要性。尽管今天的学院教育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但没有经过学院教育的人,就不会获得进入艺术圈的凭信。优秀的学院教师是被公认为艺术家的代表,他们可以帮助某人取得与艺术圈的联系。名师门下出高徒,说的就是这种道理。与高水平的艺术家同行交流,可以让某人的艺术在高水准的层次上运行。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种道理。因此,考察某人的师承和交友,对于我们的艺术判断也十分重要。

(作者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刘光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