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苏庚春主持人按语:苏庚春(1924-2001)是书画鉴.."/>
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犁春居书画琐谈(一)

犁春居书画琐谈(一)

时间:2024-11-08 10:32:00


    囗苏庚春

主持人按语:苏庚春(1924-2001)是书画鉴定家,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他早年在北京琉璃厂开古玩店,公私合营后,供职于宝古斋。后因广东缺少书画鉴定方面的人才,应有关部门的邀请,南下广东,供职于广东文博界数十年,直到2001年。苏庚春在书画鉴定界早已有口皆碑,在书法、篆刻方面亦卓然成家。长期以来,他为各地博物馆、美术馆征集、鉴定书画文物数万件,并著有《苏庚春中国画史记略》《明清以来书画鉴定家选》等,对中国书画收藏、鉴定及中国美术史研究具有开创之功。在其晚年,苏先生将在鉴定实践中的心得、掌故等或述诸笔端,或口述由我笔录,成为一篇篇微言大义的妙文。为使更多书画界同仁能了解、分享苏先生书画鉴定之精髓,在20世纪90年代末,笔者征得苏先生同意,由笔者整理,按内容加上小标题,结集而成《犁春居书画琐谈》,先后在《中国文物报》、《收藏•拍卖》等报刊连载,在学术界引起热烈反响。近期,笔者在整理其遗稿、手札、书画题跋时,又发现不少新的资料。现结合之前的文稿,重新整理编排,陆续刊出,以飨读者。

林良花鸟画风

我国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南北朝时期,已经有许多擅长于禽虫花草的画家。到了隋唐五代时期,花鸟画就逐渐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并且在风格、技巧上有着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大体来看,五代两宋的早期画家,多是从精密观察、忠实于写生而来,后来被称为“工笔画派”;元明两代的花鸟画家,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了以简练、富有高度概括性为特色的写意画,被称为“写意画派”,当时不少花鸟画家,在题材上突破了前人的窠臼,从而使花鸟画的内容、风格以及表现手法都更加丰富多彩,尤其以水墨写意画为著。

早期较为突出的花鸟画家,当属五代时期西蜀的黄筌和南唐的徐熙。他俩在花鸟画上的创造可谓并驾齐驱,各有千秋,成为我国古代花鸟画中的两个主要流派,即所谓“徐黄二体”。黄筌的花鸟画技法,是先用极细的墨线钩出轮廓,然后填彩,这就是所谓“钩勒法”。他运用在作品上的色彩,多数是非常浓重、艳丽的,这主要是黄筌所接触的都是宫廷里贵族豪华的景象,因此有“黄家富贵”之称。所谓富贵,就是指富丽工巧,以颜色胜的特点。这种“黄体”的花鸟画法,以后被宋代作为国立画院的一种程式;徐熙的花鸟画技法,是先用墨笔钩出物体形象,然后略施色彩,这种画法是以线条墨色为主,设色渲染为辅,并且讲究墨色与彩色的互相结合,不使墨色为彩色所掩。这种注重墨法而轻于色彩的“徐体”画风,到了其孙子徐崇嗣的时候,由于受黄筌画派的影响,便发生了变化。他发明了花鸟画法中的“没骨法”。这种没骨法,就是不用墨色来勾勒物景的骨干和轮廓,二是直接用彩色来绘制。徐熙绘画的风格特点,是“朴素自然”,他描绘的花鸟,多是生活在大自然中毫无装饰的具有本来面目的生物,充满秀美活泼的生气,因此有“徐熙野逸”之说。所谓野逸,也就是上面所说朴素自然、以墨彩胜的一种风格。到了南宋时期,有一个和尚名叫牧溪,他的水墨花鸟画是当时的一种新倾向。到了元代,出现了几位著名的花鸟画家如陈琳、钱选、王渊等,他们的绘画技法,都可谓承前启后。

明代花鸟画家林良的绘画渊源除了承前启后外,主要是受黄筌、徐熙画派的影响,并兼收两家之长,并有所创新。从现在所流传的画迹来看,还是受徐熙画风影响的居多。

林良,字以善,广东南海人,生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卒于成化十六年(1480)〔1〕,年65岁。他以擅长绘画在天顺时供奉内廷直仁智殿,官锦衣指挥。他和同时著名花鸟画家—浙江人吕纪同享盛名于画院,当时有“林良吕纪,天下无比”之誉,又有“林良翎毛,夏昶竹,岳正葡萄,计礼菊”的谚语。

与林良先后享名的岭南画家,刘鉴以松、锺学以春草、陈瑞以驴、何浩以松著,但皆不及良名之盛。

据说当时有个身为布政使的人,名叫陈金,他曾假人的名画,林良从旁指出其画的疵劣,陈金大为恼怒而欲挞之,后林良便主动临写了一幅,陈看后惊以为神,自此林良在民间的声誉就传开了。与林良同时期的一个文士名叫何经,他自称是个赋诗敏捷的人,但一日与林良剧饮唱和,而林良顷刻就作了诗百篇。于是林良的名声,也就更为彰显。这说明林良不仅是位画家,而且还是一个诗文家。

林良少年时从同乡的颜宗学山水、从何寅学人物,后则专攻花鸟。他善于描绘禽鸟飞鸣饮啄等不同的姿态,长于画江湖田野的雁、鹰、鹤以及其他水鸟和汀花、蒲苇、水草等。他能放笔纵横,如意挥写,不求工而见工于笔墨之外、粗笔、浓墨,下笔痛快淋漓,纵横驰骋,不拘绳墨,而多得真趣。所写禽鸟有动、静之态,尤其是画鸟之羽毛,层次分明,笔笔准确,每在羽毛之间,露出空白,表现出羽毛的丰满和羽翼的生动。画林木犹如草书之遒劲,并能写出植物枯、茂之情:绘山石则用大斧劈皴,有刚劲矫健之势,这是吸收了南宋马远、夏圭之遗韵。他的画艺为明至清代的“院体派”以及“浙派”的一些花鸟画家—特别是广东的著名画家如张穆、伍瑞隆、赵廷璧及晚期及近代的居廉、高剑父等都受到他的凶法的影响。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