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未完成的超越

未完成的超越

时间:2024-11-08 09:09:38

李老十(1957-1996),生于哈尔滨。1978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校美术专业,并留校任教,198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诗词协会会员。

李老十老笔横秋70.5cm×151cm纸本设色1994年1996年的6月1日,李老十选择离开这个世界,走得义无反顾,只留下了他的作品,以及对他的猜测、疑问、追忆与沉思。我一直不敢确定的是,是不是仅仅因为他的突然离去,他的作品才引起了那么多的关注,还有那么多毫无价值甚至令人生厌的溢美之词?但,最终我否认了这一点。因为,李老十的作品,绝不是因为自杀这一事件才值得关注。相反,恰恰是因为李老十的作品触及到了关于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世界中某些神秘而且危险的东西,这些东西关乎本质,成全了李老十却也无情地消耗了李老十继续生存下去的信念和根基。

一般来说,我们往往认为李老十是“新文人画”的代表人物。其实,这根本无助甚至有害于对他的认识。对于李老十,我们只能说是天纵其才,但又天妒其才。如同凡·高,李老十真正从事创作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他对这个世界却有着丰厚的馈赠。所以说,简单地用“新文人画”这样一个臆造的概念,无法囊括李老十的全部。得承认,大多数的人只是被动地存在着,不敢追问也不愿追问。另外有很少一些人选择了追问,在不断的追问中给予虚无的存在以意义和价值。这些人是勇士,也是先知。李老十在这一队列里。

美和美学,在很多时候带给我们的往往不是感官的愉悦,对此,我们时有误解。李老十绘画的美,再一次提示我们,我们误解中的美和美学真的并不美,甚至可以说,与美学无关。

1.残荷,生命本真的象征

我不想考证李老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残荷系列创作的,也不想斤斤计较地去分析这些作品的点线面或者色彩和构图,这样的研究方式其实并不太适用于人文艺术领域。或者说,通过这样的研究方式,很难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可能接近并进入一位艺术家、一件杰作的内部。当然,我并不是说,形式的、视觉的层面不重要。感受,只有感受,完全放弃一切世俗因素、自我偏执去感受,才有可能接近,也才有可能理解。可以毫不掩饰地说,对李老十的残荷系列作品,我是有偏爱的。没有理由,也无需理由。李老十笔下的残荷,是一个绝佳的象征,象征着生命本身的不完满,也象征着死亡。面对这些作品,就如同面对人类生命自身,一种泛自心底的隐痛、悲伤、苦闷、哀怨随之而来,这种心绪沉潜在每一个人的心底,当然也是每一个人不可抗拒的宿命。李老十的残荷,在我们遗忘或者忽视的时候,给予我们提示。在这里,李老十完成了一种置换,一种文化、美学意义上的置换。作为一种象征物,荷花在我们的文化和美学中历来是颇受珍视的。民间爱荷,取其连年有余、满堂和气的寓意;文人爱荷,是因为他们从荷花身上读出了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而佛教中人,更是将荷花看作清净佛性的化身,顶礼、供奉。当然,荷花的文化、美学寓意,还不仅限于此,不再赘述。如果说民间、文人、佛家眼中的荷花寄寓着他们对于生命的美好期待和想象的话,李老十笔下的残荷,拒绝了这一切。当一切喧嚣归于沉静,当一切绚烂归于枯寂,枯蓬、残叶、断梗,便预示了生命的回归,李老十因此而读懂了生命,也读懂了人。读懂了又能怎样?读懂了,看穿了,也就脱得开,放得下?未必。李老十在他的残荷系列中,渲染、营造了一种气氛,或者悲愤,或者压抑,或者苍凉,这说明,李老十并不平静,他能看得穿,但他放不下。

李老十的残荷,让我想到了贾科梅蒂的雕塑,那些像火柴棒一样嶙峋的、孤独的、行走着的人。或许,李老十对存在主义哲学并没有多少了解,但存在主义所宣扬的一切,都在他的体验里,也在他的画里,尤其是在他的残荷里。生命是没有意义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存在主义如是说。这难道不正是李老十通过他的残荷要表达的意思吗?李老十有一件作品—《雪荷》,满纸清冷的墨色,几根梗、几片叶、几个蓬,散散落落,偶有交叉。在这件作品面前,不由得不让人恍惚起来,那几笔墨痕、一袭冷意,难道不正是我们自身最恰如其分的写照?我想是的。至少我会这么想。

李老十影幻前身137cm×68cm纸本设色2.鬼魅世界,即是人的世界

现实生活中的李老十,我并不了解。但据我私揣,在李老十身上有着无比浓烈的理想主义的色彩。理想主义者无一例外都是痛苦的。原因很简单,差距是痛苦的来源。

其实,李老十并没有太多物质层面的奢望,他要求并不高,即便如此,生活给予他的依然少之又少。李老十出生在东北乡村,家境清贫,兄弟众多,幼年时只能以最简单最恶劣的食物果腹,而且由于父母要以最大的精力去操劳以维持生计,因此他是根本没有多少可能得到父母的怜爱的。有一篇文章记录到,幼时的李老十有一次假睡在屋外,他当时的奢望仅仅是能让自己的母亲把自己抱进屋,能得到片刻的母爱。大概从这个时候起,李老十就品尝到了生活的苦涩、心酸与无奈。以儿时的记忆与风物为题材,李老十创作过一些作品,颇为感人。后来,天不负有心人,李老十有机会外出求学、工作,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距离。比如,他一度希望能有机会调离出版社,到一个能够让他安心创作的单位工作,遗憾的是,这个心愿迟迟没有实现。再如,他不希望世俗的生活烦扰自己的创作,但事实上,为了生计,他不得不从事繁重的编辑工作,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能供他自由支配的大概只有他那间阴冷潮湿的狭仄的画室。生活总是充满无奈,对常人来说,这是常识也不难接受,但对李老十这样的人来说,这一切一切的不如意是难以理解的,也是不可忍受的。李老十再回首48cm×40cm纸本设色1992年

李老十壶中天地42cm×33cm纸本设色1989年李老十对痛苦的感受,还有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来源。李老十大概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致力于水墨画创作的,众所周知,80年代是一个激情的、亢奋的、充满着理想主义幻想的时代,也就是在个时候,李老十似乎找寻到了属于他的适意与安然。的确,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氛围,是适合某些人的脾胃的,以至于当下,追忆和怀念80年代的文章和论著层出不穷。从学理上来讲,我们不难指责80年代的盲目、冲动和荒疏,但无法否认的是,在那一段时间,确实有那么一些人极其虔诚、极其投入而且是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从事学术研究、艺术创作,而且他们也不难找到自己的同类。但是好景不长,属于文化和艺术的80年代就被属于商业、大众文化性质的90年代取代了,对于80年代诸多抱负深远的文化艺术精英来讲,一个无比美好的肥皂泡瞬间而逝,而他们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这个肥皂泡的脆弱性。那种失落,超乎想象。进入90年代,李老十有了太多的不适应,但他选择坚守。彼时,他的水墨画已经渐为人知,也有人开始用不菲的润笔订画,但他婉拒。因为,他害怕自己的创作因此而不再纯粹。但他挡不住潮流。商品经济的逻辑和行为方式开始主导这个世界,李老十被抛在一边,或者说他躲避了。他眼睁睁地看着为了名为了利,人们是怎样蝇营狗苟。他因此而迷茫,因此而困惑,当然他也在沉思和绘画。

于是,有了李老十的鬼魅世界。毫无疑问,李老十画的是鬼,却说着给人听的话。郭沫若有一副对联是写给蒲松龄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很有几分道理,用来解读李老十的鬼画,也无不可。依我看,李老十在他的鬼画中表达了两层意思。一层是,人世的堕落,极近鬼魅世界。在这里,鬼的形象,象征着一切的恶,画鬼即是刻画丑陋的人世间。另外一层意思是,面对世间的丑与恶,李老十是无能为力的,但他期望借助他的画笔、借助鬼魅形象表达他的厌恶与不满。所以可以说,李老十的鬼画,还真的与蒲松龄写鬼写妖的《聊斋志异》有几分神似。不过,有一点大概是李老十从来没有想明白的,面对这个世界,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并且也应该以批判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但,也仅仅如此。知识分子,除了思考,以及把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别的事情是做不来的。错就在这里。有太多的学者、艺术家,他们思考,他们批判,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想到了改变,期望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能够按照他们的设想,在他们的努力下有一点好转。这,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有其自身的逻辑,而且极其顽固,奢望与其较量的一切人和事,只能以失败告终。知识分子的尴尬之处在于,他们应该说,但也仅限于说,对艺术家来说尤其如此,这是一定要明白的。否则,只能带来灾难,对他人、对自己。在这一点上,李老十不是很明白,所以他痛苦的砝码一次次加重,直到他难以负担。

李老十钟馗49cm×40cm纸本设色1993年3.庄禅,信还是不信

总有一些人,在生前,他们无缘相会。因着某种机缘,在他们身后,会有人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比如,李老十和海子。想到李老十,总不免会想到海子。确实,李老十和海子有太多的相似性。他们都有超越现实、拯救现实的欲望和努力,他们都失败了,然后,他们都选择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们生活的时代,这样的人还有不少,骆一禾、顾城等等。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也很值得研究的现象。不过,李老十和海子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精神取向,李老十的精神资源是中国的庄禅文化,而海子借助的是基督教文化的力量,当他决定让飞驰的车轮带走自己的时候,他身上带了一本《圣经》。无论是庄禅,还是《圣经》,最终带给李老十和海子的都是生命的毁灭,尽管他们都曾经对其深信不疑,但最后他们都绝望了,他们从中看到了不可信的一面。这其中深有意味。因为,庄禅和《圣经》,没有人也没有理由表示怀疑,而李老十和海子用生命毁灭的方式告诉我们,它们或许并不可信。

李老十注定了是一个异类。他不属于大多数,他是一个人,或者只能与很少的人同行。我们知道,20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艺术无疑震惊了很多人,也冲昏了很多人,彼时包括中国画在内的艺术家大多追随其后,生怕落伍。李老十不怕落伍,并且对这种认了洋祖宗忘了自己的老祖宗的行径大为不满。至少从主观上讲,李老十是坚持水墨画传统的,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以及齐白石等是李老十的笔墨渊源。为了能够在艺术修为上最大程度地接近这些他所心仪的前辈大师,李老十在绘画之外,还致力于研习书法、篆刻和诗文,尤其是他的书法,秃笔涩行,浑厚苍茫,出于章草,不囿于章草,别有一番生趣。由此来看,李老十的创作观念堪称保守。不可否认的是,李老十并非食古不化,他的画在某些方面不乏现代性,虽然这种现代性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偶然性的暗合。由此是否可以说,所谓传统、所谓现代,在某一层面是相通的,两者完全可以相互佐证,大概这也正是李老十坚持传统的内在理由。

李老十之所以坚持传统,还有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即文人书画传统背后的庄禅文化对李老十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李老十天性中有着一种悲观和绝望,不期然与这个世界保持着某种距离。他一度对佛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据说,他一直有出家修行的念头,而且从来没有打消过。尽管,李老十最终没有出家为僧,但他的精神世界已经有所归属。这就不难解释,在李老十的一些带有自画像性质的作品中,总会有一个身着袈裟的出家人的形象,那个人分明就是李老十本人。这说明,他并没有回避自己超脱红尘、避世修行的意愿,甚至也可以说,他早已经自视为“心出家”僧了,况且我们也知道,按照禅家的思想,心出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李老十一直对弘一法师推崇备至,大概这不仅仅跟艺术有关。从他的绘画中不难看出来,逍遥、避世一直是他艺术和人生思想中最浓重的底色。除了佛教、禅家思想,对老庄、陶渊明、八大山人等,李老十同样顶礼有加。他画过很多的《观鱼图》《读书图》《醉酒图》等,足以验证道家隐逸思想对他的影响。一杯清茶、一卷闲书,是他最惬意的时候。其实,李老十也很清楚,他所心仪的这种逍遥尘外、清静无为的生活方式,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他只有在自己的绘画中接近。李老十合众图137cm×68.5cm纸本设色与传统文人相比较,对于庄禅,李老十不敢确信。所以,他的逍遥和自在,总伴随着犹豫和猜测。无疑,这加重了李老十对于这个世界的痛苦的体验。丰子恺说,只有脚力够好的为数不多的人,才能够进入到宗教生活的层面,在那里,有一个超越的世界。无疑,李老十食物不抗忘会有这样一个世界的,但是他最终没有走向这个世界。尽管只有在那里,他才能有根本意义上的解脱。为什么李老十有寻求精神的终极归属的渴望,却最终没有走向那里?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另外还有一点,西方近代以来的人本思想,加上我们文化传统中固有的人本思想,让我们很难相信人自身之外还有某种神秘而有决定性的力量存在。人本思想让我们有无比的自信,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解决自己的任何问题。事实上,这会让我们不可避免地犯一个错误。确实是这样,如果不是过于自信,我们的处境会好得多。对自我的过于自信,让李老十不可能真正走向宗教的超越。即便是对于佛教,李老十也只是将之作为一种美或者说美的境界来看待,而不是作为一种信仰。所以,注定李老十的超越之路是受阻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这导致了李老十最后选择了无奈地离去。

……

有人说,关于李老十研究的博士论文将会有很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过于乐观了。因为事实上,对于李老十的研究,并没有真正展开。研究李老十的博士论文还没有出现,退一步讲,除了追忆和泛泛的评论,真正像样的研究文章也还没有多少。

我认为李老十是值得研究的。之所以当下研究李老十的学者和文章还比较少见,或许,是因为我们头脑中“厚古薄今”的固有观念在作祟。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宋建华李老十人物140.5cm×92cm纸本设色

李老十秋雨风飕飕纸本设色

李老十观鱼图47cm×44cm纸本设色1989年

李老十松心图55.5cm×53.5cm纸本设色1989年

李老十草书苏东坡词142.5cm×23.7cm纸本

李老十草书赵师秀诗61cm×32cm纸本

李老十诵经图118.5cm×58.5cm纸本设色1989年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