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小议坠琴

小议坠琴

时间:2024-11-08 07:37:14

文党志刚

河南坠子起源于清代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前后,河南开封市郊招讨营小乔庄的一个农家小伙子乔治山,随师父在开封相国寺学唱三弦书(一种用木板蒙面的小鼓三弦伴奏说唱艺术形式)。乔治山聪明好学,善于钻研。有一次演出以后,尝试着用马尾弓在三弦上拉着玩,慢慢地拉出了音调,这平时用来弹奏的三弦居然发出一种近似人声哼鸣的声音,使他异常兴奋。后来他不顾师父的反对,毅然决然地离开师父,坚持用自己发明的新型乐器伴奏三弦书。在伴奏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三弦书的弦不随腔,即三弦与唱腔各行其道,改为演员唱一句,伴奏模仿一句的模拟式伴奏。这近似人声的“学舌”,深受观众的欢迎。因为他唱的曲目是《玉虎坠》,拉弦又是托腔坠字,即模仿唱腔字词,传来传去,大家都称他是唱坠子的。“坠子”之称来自于“坠字”,因“字”与“子”同音,便成了这一演唱形式的名称,拉的弦叫坠子弦,或称坠胡或坠琴,又因诞生于开封,开封是当时河南的省会,于是就叫河南坠子了。

从上所知,坠琴这件乐器的发明与产生,带动并促成了河南坠子这种说唱音乐艺术形式的生成与发展,因此,坠琴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首先说一说坠琴的基本结构和性能。坠琴主要由琴筒、琴杆、琴轴、天码、琴码、琴托、琴弦和琴弓等组成。琴筒是坠琴的主要发音部位,呈鼓状椭圆形,多由紫檀木、乌木、红木等一些比较坚硬的木材制成。前后琴面为泡桐木板,后琴面开有圆形音孔;琴杆为整个琴身的主要部位,呈90厘米长半圆三角形圆柱体;指板位于琴杆一侧平直的板面,所用木材与琴筒一样同为坚硬的紫檀木、乌木、红木等;琴轴分为上下两个,固定于琴杆上端,起绞弦和调音的作用;天码位于琴轴下端,骨制成,仿小山,故又名“山口”,起固定琴弦的作用;琴码又称“码子”,它是琴弦与琴面之间起传导作用的连接体,早期多由高粱杆制成,自改用金属弦以后,多由竹质和松木制成;琴托为木质正方体,置于琴筒下方,其作用是加大琴筒重量,稳定琴身平衡;琴弦在早期为丝质,因耐磨性差等原因,后改用金属琴弦,琴弦是坠琴的主要振动体;琴弓是由弓杆和弓毛组合而成的弓状部件,故称之为琴弓。弓杆长约90厘米,由实心竹子弯制而成,弓毛为缚于弓杆两端的一簇马尾。琴弓是坠琴演奏中的主要部件,是控制音量、音色及其他声音效果的主要部件。所以坠琴被归入弓弦乐器之列。

其次讲一下坠琴的定弦、音域、音区及音色。坠琴为四度定弦,“看腔定调”。所谓四度定弦是指两根弦的音高关系为四度;“看腔定调”则是指坠琴在伴奏过程中,坠琴始终以演员所要求的调高定调。但坠琴的最佳定弦模式为:g-c1、a-d1等;音域为三到四个八度;坠琴的音区基本划分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和倍高音区等四个音区;音色在不同的音区里产生不同的效果:低音区浑厚、饱满;中音区洪亮、圆润;高音区清脆、纯净;倍高音区透明、尖利。

总之,坠琴是一种音色丰富,变化自如,且表现力强的弓弦乐器。坠琴为人们所喜欢的原因是滑音丰富而极能模仿人的声音,这是因为它拥有一个长长的指板,演奏起来比较方便,但音质上存在着的最大问题是噪音的困扰。一个专业的琴师在演奏中,为了消除噪音,要使出全身的解数:揉、打、拨、滑等技法全得到位。尽管如此,也未必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音色。这令作为从事坠琴演奏30多年的我深受其苦。最让人尴尬的是在录音棚录音时,每次录音师要求用软布将坠琴的琴筒发音孔堵上以减少噪音。我也知道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我一直在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而解决的办法首先就要从乐器本身下手。琴筒是发音的主要部位,要解决噪音问题就要从琴筒上找原因。一张薄桐木板粘在一个厚厚的,质地坚硬的椭圆形琴筒框架上,从声学原理上讲就很不科学。众所周知,弓弦乐器的发音原理是:琴弓擦动琴弦的震动,琴弦的震动经过琴码的传导作用而带动琴筒板面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再经过琴筒腔体的共鸣回荡之后,通过琴筒的发音孔传出。这就是乐器发声的大体过程。从音色的基本概念上讲,决定音色的主要因素是发音体的结构及共鸣。坠琴主要振动体的桐木琴筒面板,粘在几乎不能振动的厚厚的实木琴筒框架上,如何谈得上共鸣呢?再加上发音孔直冲着小小的振动体琴筒面板,也谈不上声音的回荡。这就是坠琴产生噪音的大致原因。

中国乐器有趋同人声的倾向,这取决于中国人的审美特征,正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有时不好说,是乐器趋同于人,还是人趋同于乐器,比如说马头琴之于蒙古族长调,板胡之于豫剧,曲胡之于河南的曲剧,当然河南坠子也不例外。很多被人们所认可的戏曲和曲艺演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演员的音色和主要伴奏乐器非常相像,比如说河南曲剧艺术家张新芳,她的音色几乎和曲胡一样,听起来和谐统一,水乳交融。河南坠子最早时期为男演员演唱,大多声音低沉沙哑,和着坠琴的噪音音色,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但那时的观众大多文化不高,多是被河南坠子演员的精彩故事所吸引,不太要求演员的嗓音和唱腔音调的优劣。现在的观众今非昔比了,他们大多有文化,懂艺术,绝不满足于听听故事而已。恐怕这是目前河南坠子之所以不太景气的原因之一。

“春雨来得正是时候”,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河南坠子位列其内,我本人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传承人。作为传承人,我更应挑起拯救河南坠子艺术的这副重担。基于坠琴在河南坠子中的重要位置,我计划先从优化改良坠琴做起,从而带动演员的声腔改良以及演出程式的革命。坠琴,本身就是从木板三弦发展而来的河南民间乐器。从一件民族弹拨乐器,到后来发展成为弓弦乐器,这本身就是一种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正是由于这种乐器的出现,才成就了河南坠子这种民间说唱艺术的辉煌。如今,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拥有大量的曲艺观众。目前摆在曲艺人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继承与发展的问题,我认为要以发展为根本,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生存,从而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者:河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责任编辑/朱红莉)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