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谈谈你对“二人转学”的思考?
答:
一、二人转发展,期待二人转学
二人转研究,学说纷争,缺少权威的理论影响,带来了表演的盲目与放任。
吉林省艺术研究院成立“二人转学”课题组,这个立项高屋建瓴。二人转艺术是一门科学,你们这项工程创建了二人转艺术的科学体系,使二人转研究高层次、科学化、系统化,必将发挥权威的理论指导作用。
过去二人转艺人流动演出没有省界,今天的研究也应该没有省界。上世纪80年代东北三省二人转理论研讨会,三省合作,十余年间搞了十余届,都是权威专家,论文质量高,对二人转发展影响很大。如今辽吉黑三省,吉林真抓实干,是二人转理论建设的主帅,当之无愧。辽宁、黑龙江协助,责无旁贷。这对我们的事业有好处。
吉林省做了大量史料工作,收集编印了多套史料汇编,这是宝中之宝,功德无量。这些宝贝不应束之高阁,应该尽早发挥作用。二人转学在这些资料基础上创建,可谓粮草先行,准备充分。
二、二人转学应指导今天的艺术实践
我们应该看到当下二人转市场中的问题,并用历史经验来关照与指导。这样的二人转学才更有价值。这几年我反复琢磨二人转市场。2012年吕钦文先生来访,我谈了很多问题,也写了《我看当下二人转》《原生态二人转到底什么样》等文章。如今过了四年,一些问题看得更清楚了。尤其是学习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眼前更亮了。当下二人转市场表演,问题严重。
1.假——不能真实反映现实生活与今天的人物。
一些二人转节目反映生活陈旧,还是上世纪的人物、语言、方式。当然我指的是现代二人转。文艺反映生活,关键是塑造人物。一些表演,人物形象没有文化,井底之蛙,土掉了渣。这不真实,我国普及中学义务教育几十年,电视家家有,农村也好,山区也好,时代特征哪去了?我在电视里看二人转,常听身边的人们说:“东北人就这样啊,土掉渣了,太给东北人掉价了!”今天是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土掉渣不真实。
土掉渣不是原生态。二人转要传承的原生态是它的本体特征:四性六功(秧歌性、说唱性、戏剧性、滑稽性;歌唱、扮演、说口、使相、舞蹈、绝活),土色土香(乡土、乡俗、乡音、乡情)。民间文艺也要与时俱进。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说:“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气。”这应该是我们的指导思想。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例外。
“假”不能真实地传承传统二人转的本体特征,因此不是真实的二人转。传统二人转是以唱为主的丑角艺术。几年前我曾撰文说:赵本山刘老根大舞台的二人转,唱故事少,杂耍多,腿比腰粗,是病态。文化大革命前后一些参加会演的二人转,砍掉了丑角艺术,也非完整的原生态二人转。二人转不是不可变,但本体特征不能丢。否则就是王肯先生说的“化我为它”,变成了另一个。2010年我在吉林师大演讲时提出辽宁的二人转向吉林学习,以唱为主;吉林的二人转向辽宁学习,回归丑角艺术。二者取长补短,这或许是医治当下二人转顽症的一剂良药。
2.恶——低俗、庸俗、媚俗。
当下一些二人转作品,包括二人转小品,歪门邪道,缺少正能量。今日卖拐,明日卖担架,后日卖猫卖碗,全是骗人的把戏。还有一些作品闹得挺欢,毫无文化内涵可言。舞台表演,打情骂俏,低级庸俗,作贱残疾人。尤其是民间剧场散班的演出,污言秽语,不堪入目。一些民间艺人,包括个别文艺工作者,以群众喜欢、接地气为托词,百般袒护。在二人转剧场里,对“三俗”表演拍案叫好,那不是大众民声,也不是源头活水。我身边瞧不起二人转的人越来越多,就因为它的表演越来越低俗。
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二人转也要讲正能量,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
3.丑——丑陋耍怪不是艺术。
丑角艺术应该是一种夸张的美,变形的美,反衬的美,应该是美的欣赏。而当下二人转市场的一些丑角表演没有美的内涵,只能说是一种廉价低劣的丑陋。传统二人转下装丑,是一位农村傻哥,憨厚可爱,有美、巧、乖、俏的丰富内涵。当下二人转舞台的一些丑,丑陋不堪,折舌帽,一个裤腿高,一个裤腿低,拐拐脚,一走一划圈,满嘴污言秽语,飞眼掉膀,让人看了极不舒服。世界喜剧大师卓别林滑稽,他有绅士风度;憨豆可笑,朴实厚道;上海周立波幽默,调皮可爱。他们都有其喜剧的文化内涵,远离庸俗。
传统二人转讲究“上装一枝花”,讲的是一个“美”字。北京的蔡兴林被称为蹦蹦皇后、粉蝴蝶,扮相表演极其优美。当下二人转女丑风行舞台和荧屏,这在传统二人转都不屑一顾,哪有赏心悦目?丑陋并非丑角艺术,哈哈大笑也并非就是艺术欣赏。二人转丑也要提高情趣,二人转也要有美学关照,关键是在思想上先要反对“三俗”。
三、当下二人转危机
当下二人转创作枯萎,没有好作品,写了也没人演。以赵本山刘老根大舞台为代表的二人转舞台,没有二人转新编优秀作品,很少完整的二人转传统优秀节目,满台彪言耍闹。赵本山对二人转的贡献是事实,扩大了影响,应该肯定;他的问题也是事实,使二人转变了形,应该承认。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都是巨大的。今天的二人转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当下二人转艺人都发了,买车买楼,这是好事。但是如何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这是历史的担当,是文艺的正道,也是二人转首要解决的大课题。
当下二人转艺人出了名,便离开二人转去演小品,拍影视剧。过去二人转优秀艺人从艺终生,呕心沥血,年龄越大,技艺越精,代代传承,繁荣发展。如今二人转演员30多岁,刚沾点二人转仙气,就弃离而去,二人转如何传承与提高?赵本山、小沈阳、宋小宝演电影我不喜欢看,他们在银幕里不是角色,还是他自己。用斯坦尼的理论来说,他没有做到戏剧演员起码的“忘我”。其实是他摆脱不了二人转演员的中性表演,二人转演员既是角色,又是他自己。但这在影视里则是最拙劣的表演,他们靠的是二人转的名人效应,终将被影视所淘汰。当然,个别演员二人转与影视两栖,有这个天赋,不是不可以,比如闫学晶,影视演得好,演谁是谁,二人转演出又很活跃,值得称赞。
问:二人转学准备形成几本书:1.《二人转史略》,从编年史的角度去写,写清二人转起源,每一阶段的历史与变化。2.《二人转理论史》,写清每个阶段的研究者、论文著作、观点与贡献。3.《二人转音乐》,写清曲牌的由来,音乐的特点。4.《二人转文学》,总结二人转的文学特点,包括传统二人转与现代二人转。5.《二人转表演》,包括建国以后创作的现实题材二人转。从学科的角度,这个构架合不合理?要补充哪些东西?
答:“二人转学”是二人转研究的制高点,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你们已经有了深入的考量,对我来说是新课题,是学习。
1.《二人转史略》是必要的,不是吉林一省的二人转史,是整个二人转通史,可以参阅《中国曲艺志》《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的辽宁卷、吉林卷和黑龙江卷,也可看看河北卷和内蒙古卷。
2.《二人转理论史》你们是首创,我前边一开始就谈理论建设,我觉得这本书意义重大,它彰显了二人转理论的地位与作用。在东北的各种说唱艺术中,二人转理论研究最为活跃,研究二人转的研究员、教授、专家最多,成果也最多。
3.《二人转音乐》,我很信服那炳晨先生的十大主调、十大辅调、杂调、小曲、小帽理论,那完全是从田野调查而来,是民间艺人艺术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二人转音乐的基础理论和工具书,对辽宁的影响非常大。王凤贤教授的《东北二人转音乐》,是二人转基础理论的教科书。李玉珍教授的《二人转音乐概论》,重新对二人转曲牌音乐进行分类。她们均受益于那炳晨的《二人转音乐》。
4.《二人转文学》,王肯先生是先师,我在《二人转概论》中有关文学的论述,多受惠于他的学说。现代二人转创作作品不如传统二人转优秀作品流传不衰,应该研究一下个中缘由,这是当下二人转创作对理论指导的呼唤。
5.《二人转表演》,难度较大,原生态二人转表演什么样,建国后的二人转表演如何评价,当下二人转的表演有什么问题,要有科学的论证与表述。这直接关系到二人转如何传承与发展,关系到二人转荣辱存亡的大事。
问:很多写创作的书谈的是创作方法,而二人转学是概论,应该总结文学特点。我想写它的地域特点、民俗特点、喜剧精神,民间视角,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原来想写传统作品,但建国后的新剧目又很多,文学方式也有新变化,有一种时代精神在里头。这些如何解决?
答:以往二人转文学多谈创作方法,这是事实。总结文学特点是对方式方法的理论关照。地域特点,王肯有关东大风雪大酒大肉的论述;民俗特点,耿瑛有四扇屏四幅画渔樵耕读等论述;喜剧精神,我觉得就是二人转的滑稽性丑角艺术。以上都有文章,在作者的书中都能找到。我的《二人转概论》第二部全是谈文学创作。我认为对二人转理论的概括,要多注意民间艺人的经验,还有精彩的二人转艺诀,那里有朴素而实在的道理。要慎重用正统文学的理论,来诠释民间文艺的经验。比如谈表演,有人用话剧的思维、方式、方法、乃至术语、语言框定二人转,结果不伦不类,难以服众。
问:李老师,向您请教二人转起源问题。二人转起源于黑山,最早的一条记载是王纶生。如何证明他就是二人转艺人?他的师父男扮女装,也可能是其他民间艺术形式,而不是二人转啊?
答:据《锦县志略》记载,王纶生和他师父孙大娘,“常在锦州西关老爷庙戏台、城内天后宫戏台、东关关帝庙土台子演唱蹦蹦,二人扮成男女,人们又叫这为双玩艺儿。”“说学逗唱很俏皮”。我认为,二人一副架,扮成一旦一丑,说学逗唱,且具滑稽俏皮丑角艺术特点,这应该是二人转的典型特征。“蹦蹦”“双玩艺儿”的叫法,更是二人转在历史上的称谓,尤其是“双玩艺儿”是二人转独有的叫法。关键是它还有大段的唱词,与二人转唱词如出一辙,自编自演,唱故事,有人物,有情节,乡土语言,合辙押韵。“伯父像只虎,伯母像只狼,兄弟姐妹蛇一样,王纶生犹如羊入狼群命锒铛。吃的猪狗食,干活和大人一样,天不亮就下炕,一干就干到月上东厢。穿的麻袋片,有前扇没后扇,数九隆冬冻得哆哆嗦嗦,哆哆嗦嗦直打颤……”你注意到没有,这唱词基本上四句一节,每节尾句句式较长可以甩腔。那炳晨先生说过,四句一节,尾句甩腔,是二人转唱词最典型的句式。
问:我们去承德看到乾隆年有个二人转艺人叫王宝良(王大下巴)到黑山去,时间比王纶生要晚,如果说王纶生不是真实的,那就可以推断二人转是从承德一直往北传。
答:你可以查一下《中国曲艺志·河北卷》,那应该是河北省和全国编辑委员会最权威的认定。那里没有王宝良这个人物,十套集成每省投入千百人,普查十余年之久,这么重要的人物怎么会遗漏?东北二人转生成于公元1700年至1800年间,这个结论不只靠王纶生一条史料,还有根据二人转艺人师承的推算,还有根据二人转母体东北秧歌下清场的发展变化及其年代。这些在我的《东北二人转史》一书中都有考证。东北二人转源于承德,这个观点东北三省专家不屑一顾。你可以看看《中国曲艺志·河北卷》,他表述的二人转不是我们的二人转,形态完全不是一个。虽然它也叫二人转,但绝对不是一个。
问:承德说他们是热河二人转,是东北二人转的源头。
答:热河是中国旧行政区划省,包括现河北省的承德地区,内蒙古的赤峰地区、通辽部分地区,辽宁的朝阳地区、阜新地区。承德是省会,所占地域最小,明朝时期是蒙古族游牧地,清初仅有几十户人家,清廷在此建行宫,人口才增加。国民党统治时期,承德日渐衰落,满目荒凉。热河其他绝大部分地域长期以来属于东北和内蒙古。热河二人转,你说它是东北的,还是河北的?热河省在历史上很晚,时间很短,1914年划出,1955年撤销。过去根本没有“热河二人转”名称,都叫蹦蹦。热河二人转这一称谓不是历史称谓,是后人编造的,极不科学。内蒙古赤峰、通辽的二人转,本体特征就是东北二人转,只是演出时常加入蒙古话。辽宁朝阳、阜新的二人转,本体特征更是东北二人转,完全是东北二人转西路的特点。清代阜新二人转代表艺人王生、马玉,民国阜新二人转代表艺人钟宝山、王祥、闫振山,朝阳二人转代表艺人丁喜珍、坐根都是东北二人转艺人和西路的演法。而所谓热河二人转,与东北二人转完全是两回事,也很少见相互的交往与交融。看一下《中国曲艺志·河北卷》“热河二人转”条:“热河二人转于清道光年间在热河五音大鼓、莲花落、地平跷以及满族道瓦喇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五音大鼓是文人及八旗子弟尚雅的坐唱形式,与广大农民尚俗的二人转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极端。道光年间莲花落多是一个乞丐手持竹板走街串户念喜歌乞讨,形成彩扮二人扭唱,据多数老艺人口碑,是在光绪年间,大大晚于东北二人转,我在《东北二人转史》和《二人转概论》书中都有专文论述这个问题。道瓦喇产生于清道光年间,此时东北二人转已经名家荟萃,走南闯北,如沈阳的张义、新民的张樱桃红、辽北的关大棒子、谷罗锅子、辽西的火亮子等。《中国曲艺志·河北卷》载:“热河二人转主要曲牌曲调有【五更调】【丢戒指】【茉莉花】【采茶调】。”这都是民歌小调,在东北二人转是小帽小曲,不但二人转唱,民间歌手也唱。东北二人转主导音乐曲牌是【文咳咳】【武咳咳】【喇叭牌子】【大救驾】等板腔体音乐,“热河二人转”条没有。热河二人转与东北二人转相去甚远,更代表不了原热河的赤峰、通辽、朝阳、阜新广大地区,它与东北二人转不贴边。过去承德有人说热河二人转源于宫廷,是给慈禧太后看的,后来传到民间,传到东北。他们无凭无据异想天开。二人转生于民间,死于庙堂。它是农民的艺术,典型的乡土民俗的艺术。是东北二人转艺人王荣(王大脑袋)出关,把二人转带入河北。天津一带早年传有歇后语“王大脑袋进关——蹦蹦来了”,是河北民间对这一问题的认可。
问:承德有人说热河二人转有霸王鞭,传到了黑山。黑山二人转不也使霸王鞭吗?
答:霸王鞭也叫抱火鞭、花棍。东北各地秧歌队都使霸王鞭,二人转源于秧歌队下清场,自然有所使用,但也不是演出必用。霸王鞭对二人转的本体特征没有那么大意义。二人转艺人会啥用啥,见啥学啥,看见京剧起霸、喊赞,他也在二人转舞台上来一下,能说二人转源于京剧吗?霸王鞭并非承德独有,早年锦州蹦蹦艺人孙大娘不是教徒弟王纶生学习花棍吗,那就是霸王鞭。我们考证一门艺术的历史源流,认定它的母体、时间、地点,一定要慎重,要有佐证、旁证,不能抓住一点就扩大到整个艺术的重大定位。
问:二人转有很多名称:小秧歌、蹦蹦……能否说小秧歌、蹦蹦原先是一种艺术形式,不是二人转,后来发展成二人转?
答:提到名称,我先说明一个问题。在我的《东北二人转史》一书的开篇写道:“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棒棒、碰碰、边曲、凤柳、春哥、天平、吆喝腔、莲花落、小落子、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二人转一名,史见公元1934年《泰东日报》。中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统称二人转,包括双玩艺儿、单出头、拉场戏、秧歌帽、坐唱、表演唱等分枝。”其中的“过口”实为“对口”,是出版社校误。如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网络上到处都是“过口”,有些论文、辞书也称“过口”,应该纠正。辽宁二人转在历史上,清代多称小秧歌,反映了二人转草创初期由大秧歌下清场唱小秧歌而来;民国时期多称蹦蹦,是民间普遍叫法,俗称狗蹦子,艺人不喜欢;建国后统称二人转,是1952年原辽东省民间文艺会演时经艺人们提议而定,不久在东北普及,传到今天。我们说的小秧歌、蹦蹦,就是二人转,一个艺术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
问:二人转是否多起点?辽南二人转吸收山西小戏,辽西二人转吸收莲花落,它们都吸收小秧歌,独立演出,各自起源,然后互相融合?
答:清代东北是兴龙之地,农村闹秧歌盛行,秧歌会遍布白山黑水村村寨寨。大秧歌下清场,孕育了二人转,这应该具有普遍意义,不仅仅是在黑山。二人转形成以后,一直与母体同演。有些艺人白天扭秧歌,晚上唱二人转。二人转与秧歌分离,是在二人转内容更加丰富,演技更加高超,具有独立演出能力之后。这个孕育过程是漫长的岁月。辽西、辽南都是一样。尤其是辽南,经济最为繁荣,闹秧歌最为盛行,南路二人转以舞浪为最的秧歌特征就是最好的写照。孕育与吸收是两个概念。秧歌是孕育二人转的母体。山西小戏、河北莲花落以及其它百戏杂艺,是被二人转吸收的姊妹艺术。辽南海城牛庄是通商口岸,中原各种戏曲杂艺纷纷涌入,极大地影响和丰富了海城秧歌的下清场,使之戏剧性很重。所以海城一带二人转的拉场戏盛于以说唱为主的双玩艺儿。锦州黑山一带转关内流民闯关东的通道,受关内民间说唱艺术影响大,因此二人转说唱性最强。辽南大秧歌下清场的单出头、双玩艺儿、拉场戏,几乎同时产生。形成之初的拉场戏甚至比同时期的双人场更完善,曲调、表演及剧目更丰富。而辽西、辽北二人对口说唱的双玩艺儿,发展了几十年,才逐渐产生拉开场子、有戏扮特点的拉场戏。二人转的起源应该不是一个点。已挖掘的史料考证黑山二人转历史最早,因此把二人转源头追溯到这里。辽南的源头有待开发。
问:如果没有海城的话,二人转就没有单出头和拉场戏。
答:也不能这么说。辽西、辽北的二人转演双玩艺儿,两个人下场,其他人没事干,压板凳,如演《冯奎卖妻》最早是两个人演,压板凳的艺人索性找来一个钱褡子,往肩上一搭,学习戏曲的派头,下场演一把夏老三,凑热闹,农民艺人没有条条框框,怎么好玩就这么演,后来又把老乡的两个孩子弄上台,演翠莲与宝安,没有台词,跟着叫两声妈,乡亲们觉着好玩,很是欢迎,逐渐发展成拉场戏。早年的拉场戏具有很重的说唱痕迹,如唱:“那边来了夏老三”,仍是二人场的叙事体,就是这种演变的痕迹。
问:黑山的二人转艺人从哪来?是土生土长的黑山人吗?
答:基本上都是黑山土生土长的艺人。最早的东北二人转艺人王纶生是锦州镇远堡(黑山县)人。黑山是二人转老窝,用王兆一先生的话说,黑山县二人转艺人,比吉林全省二人转艺人还多。当然,在黑山也有外来的二人转艺人,民国年间黑山县老河深屯二人转艺人庞奉,连年组班,威名远震,门徒不下百人,很多人是远道慕名而来。
问:还有一个观点,辽南经济发达,戏剧演员往北走,二三十人,北部经济越来越差,队伍开始减员,变成一个演员表演很多角色的二人转。
答:痴人说梦。艺人是哪里挣钱去哪里,条件差他不去。辽东山区二人转薄弱,外地艺人很少去,就因为那里太穷,山沟里几户人家一个小村子,请不起艺班,艺人挣不到钱。辽南有名望的艺人走南闯北,很多人在沈阳大城市周边及辽河平原大粮道多有演出。二人转是二人场衍生出拉场戏,不是拉场戏蜕变成二人场;是简单变多样,不是复杂变简单。前边各位所提二人转源流问题,我在《东北二人转史》都有回答,比在这里谈的要详细。那是三十年前的田野调查,当时的老艺人亲眼所见或亲耳听他师父、师爷口碑,有的老艺人当时80多岁,黑山的张景贏90岁,今天都不在了。我认为他们的口碑可信度高于今人的道听途说。今天我听你们的一些采风,有不少不合史实,不合逻辑,需要认真甄别慎重对待。再有一个谈表演,你们没有提出“形态学”的问题,而我认为这很重要。原生态的二人转到底什么样?建国后会演二人转形态的利与弊?当下市场二人转表演形态如何评价?我开场讲“二人转学”要注重指导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形态学”应该是一个重要分枝。
(辽宁省艺术研究所李丹青记录整理)(责任编辑/宝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