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在坚持曲艺创作大方向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受众心理

在坚持曲艺创作大方向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受众心理

时间:2024-11-08 06:27:57

文艺创作之“纲”,在于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大视野下大格局中文艺的大发展要求文艺工作者有一个“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的坚强核心,这是文化自信的一个集中体现。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同时并存,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相互交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国内文化与国外文化彼此影响的多元文化境遇下,唯有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更加突出文化自信,才能使人们走出多元文化冲突的现实困境,从而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不断提升精神生活质量。如果一个国家置身于所谓“国际潮流”之中,完全放弃本国文化的核心话语体系,通过否定自身的历史传统走向历史虚无主义,并力图使自己国家从原有的精神文明类型完全彻底地走向另类精神文明类型,那么,它必然会使自己的国民在精神世界走向“无根性”的价值混乱或价值空场,进而患上精神分裂症,最终在国际文化滚滚红尘的冲击下,大大降低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乃至瓦解民族意志,迷失自我,自交城池,成为国际文化斗争的牺牲品。具体到曲艺来说,曲艺人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的核心是增强自我价值的主导性,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自身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曲艺人要在思想文化理论上保持清醒,要在政治立场上坚定立场,对思想意识发展有力把握,进而以此为根据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现阶段我国人民必须确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的本质要求凝聚起来,从不同层次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髓提炼出来,立足于社会经济基础,以体现最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追求为目标而创作表演,为祖国发展鼓与呼,为群众送去喜和乐。

抓住“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这一文艺创作的根本之“纲”,文艺工作者就要充分考虑如何为之张“目”。文艺工作者在贯彻引导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根本要求时,也要细致考虑实现这一要求的方法。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在实质上是要求社会发展与人民需求在未来形成动态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现实决定了群众的需求增长不可能停滞。当前相当部分人民群众已经从基于“硬实力”的单纯的物质需求逐步向基于“软实力”的精神文化需求过渡,而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在单纯追求物质生活的时代形成相对板正的群众形象的重新解构,使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在基于自身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因此,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辨析不同群众的“光谱”,有针对性地升级文艺作品的“供给侧结构”,是当今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曲艺人应该思考并为之行动的。

无论什么样的文艺作品,其核心都是人。因此对“人”的理解和阐释就是作品的精华所在。集体身份观认为人是群体动物,将关注点转向种族、性别、阶级等群体范畴,假定共享同一范畴标签的个体在语言、思维、性格、行为上等具有相似性。变异社会语言学正是从这一理论假设出发,对不同地区、阶层人们的语言使用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找出共同话语特征。这类研究对于发现同一身份范畴的总体趋势大有益处,但忽略了个体差异性,忽视了人类同时也是情境动物,会不断做出能动选择,协调自己的言说方式以适应环境。曲艺是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农耕时代信息传播不广,受教育程度也普遍较低,听书听曲就成了相当一部分劳动者松泛心情、获得娱乐甚至获得朴素是非观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曲艺创作也难免有一种普适性倾向以便于普遍性的理解。

但在现代社会,社会关系更多呈现一种网状结构。人的身份是一种社会关系,在言谈应对中显现出来,同时受制于话语运用和语境规约。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不断协商着身份,在不同交际场所,针对不同谈话对象,不同的身份或身份的不同方面会显现出来。交际参与者借助话语符号中介推断彼此的身份,后又返观自我,求得对自己的完满认识,并在可以共鸣的领域结成一种文化圈子并对相应的文艺作品产生渴求。这种共鸣的基础是共鸣者针对不同的社会关注而产生的。这种情况下,曲艺工作者应该适度摒弃创作中的惯性思维,升级自己的思维使之可以有效分析不同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在坚持大方向的前提下创作出有针对性的作品。

十九大报告共分十三个部分,内容涵盖全国各个方面,对其内容的正确的详细的解读就是对身处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心理需求的正确理解。就第十部分“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一章来说,其内容大致分为精神建设和物质保障两方面,二者缺一就不能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真正成为了世界第一流军队。就目前通行的作品或者说在曲艺作者的潜意识里,军人的形象可能更多体现在精神表现上。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这当然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且必须坚决保持。但除此之外,我们的曲艺作品是不是能稍微拓宽一下思路。解放军的强大是共和国综合国力强大的一个缩影,曲艺工作者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缩影还原为全景图像,从精神建设和物质保障,从各个角度把解放军的形象全面地树立起来,让一些普通的军事知识不单单在军迷圈子里流传而成为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进而束水冲沙,消解一些危言耸听的伪军事言论,让军事讨论回归理性和正确性。

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共通的,但迈向这一目标的道路可能是各异的。曲艺工作者不能只看到最笔直最通达的那条路而忽略了曲径亦可同归。其他道路上的风景,曲艺工作者应当与受众共同欣赏,与受众的视野取得融合,由此张“目”,相应提升曲艺创作整体水平之“纲”。

(责任编辑/马瑜)

曲艺工作者不能只看到最笔直最通达的那条路而忽略了曲径亦可同归。其他道路上的风景,曲艺工作者应当与受众共同欣赏,与受众的视野取得融合,由此张“目”,相应提升曲艺创作整体水平之“纲”。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