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与细可以看作是吴文化的美学特征,就评弹而言,俗中见雅,细致入微,丝丝入扣,能兼容知识人群与大众百姓共赏。苏州方言幽默、轻松、微妙、传情,说书先生运用“六白”——表白、官白、私白、咕白、衬白、托白,在语言叙述和角色转换中,让人听得六脉调和。其中弹词的唱更是江南水乡音乐的典型,清澈纯净,韵味悠长。苏州评弹是用口头语言叙述故事的表演艺术,评话是说故事,弹词是说唱故事,这就是评弹艺术的特征。
评弹就是以这些亮点在四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光彩夺目,形成数百部评弹书目和二十多种弹词流派唱腔,可谓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从苏州辐射到江浙沪吴语地区,从苏州发源到上海发祥,苏沪两地齐头奋进,走向大江南北,冲出国门。
随着社会的发展,评弹与其他传统艺术一样受到强烈冲击,已失去了昔日的黄金时期。如何保护评弹?2006年苏州评弹作为曲艺首批项目登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弹是江南人留存的一份“乡愁”,乡愁是一种故土情结,一种人文情怀。江南文化作为一种“乡愁”和心灵慰藉,既代表着江南人民的一种精神,也是文化传承的根基和底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人们已经很难体会到那些闲适的生活,懂得欣赏苏州评弹的人越来越少,人们更多地关注外来文化。很多年轻人已经听不懂评弹,因为听不懂,也就更加不愿去了解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需要人们去传承。保护和抢救苏州评弹是当代人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传承江南文脉的一个载体。
保护“非遗”评弹,涉及传承与创新的两大方面。
关注评弹的传承与创新,反映了大家对评弹艺术生存与发展的一份担忧。传承与创新这个话题不仅仅是针对评弹这门艺术,凡是搞艺术的都涉及传承与创新,艺术贵在于创新,这或许就是人们对于艺术审美的需求。
谈到创新必然先要有继承,评弹的学艺都是从学习长篇评弹开始的,过去是这样,现在从评弹学校毕业的学生仍然是这样,这就是继承。学习评弹的基本技巧手法“说噱弹唱”,学说长篇,乃至好多年来说的就是两到三部长篇评弹,模仿,反复模仿。欣喜的是这些演员没有远离“说噱弹唱”,也在用苏州方言说书,保留着评弹的艺术特征。相当一部分演员平平常常,没有多大起色,生意一般,但确实继承了前辈留下的艺术。也有一部分演员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提高艺术水平、文学水平,发挥了语言艺术的功力,在自己的长篇演出中不断磨炼加工,常说常新,成就了自已的艺术风格。这是一种在继承上的创新,很成功,这类演员没有单一地把说书当成做生意,而对评弹艺术有一种深层次的热爱。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我想这点或许就是评弹传承创新的自觉性。遗憾的是这类成才的优秀演员为数不多,这是现实。
评弹是一种说唱故事的表演艺术,语言的功力才是评弹艺术的重磅力量,语言上的功夫是评弹的强项。评弹的说噱也好,唱腔也罢,不管是塑造人物,还是渲染人物的悲欢情绪,离不开通过口头语言的变化,让你感受到人物思想情绪发生的变化。即使是偏重演的部分,也都是在说法中现身,通过其他艺术手段辅助,是为说书服务的。这些功夫只有在长期的长篇演出中才能磨练形成。
“口头语言功力”是评弹演员说唱的看家本事,纵观评弹队伍特别是青年演员,这方面的艺术创造力有衰退的现象,有待锻炼提升。培养像巧嘴姚荫梅、金声伯这类嘴皮功夫特别好的说书先生迫在眉睫。说巧嘴有两层意思,一是语言功夫,二是语言内容。
说好长篇评弹是传承创新评弹的根本。自20世纪五十年代起,创新了中篇评弹演出书目与形式,评弹从艺者在保持评弹本体艺术特征的前提下,以精湛艺术满足了评弹听众的审美需求,获得了市场认可。当然,所见到日常的书场演出还是以说长篇为主,评弹界还是在学习传承长篇评弹。显而易见,中篇评弹形式只是作为长篇评弹以外的一种补充表演形式。如今,仅在参赛或特殊的场合上,评弹专业团体在文化基金资助和其他方面的扶持下,会推出一些新编的中篇评弹。新节目的推出难免有不足或变化,如评弹的演绎手法变化了,角色跳进跳出的手法萎缩了,角色分工化了,演的成分加强了,戏剧化味道浓了,一部分中篇评弹的创作方式也变了。这样的变化令老一辈评弹工作者担忧,也有一些评弹观众、听众纷说不一。不管说什么书演什么节目,要扬长避短,说书就要拿出自已的杀手锏——“口头语言功力”并发挥这一强势,如失掉这优势怪可惜的。
中篇评弹的出现丰富了评弹表演形式,丰富了书目,活跃了书台。它的流传也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在书场演出少了,但在广播、电视中的复播频率还是较高的。说好长篇评弹与中篇评弹,这与传承创新评弹并无矛盾,关键是要认识到坚守评弹本体、突出评弹艺术特征。
如何做到“评弹要像评弹”,这就是说评弹的传承与创新需要有自觉性和指导性。自觉性是指个人行为。评弹演员虽然是团体中的一员,但其演出规范约束力较小,自由发挥度较大,往往会被个性演出随意化左右。“评弹要像评弹”,就是指我们的评弹演出要坚持突出评弹艺术的特征——苏州评弹是用口头语言叙述故事的表演艺术,评话是说故事,弹词是说唱故事。观察如今的长篇演出,有个别不知不觉异化了评弹艺术的特征,转换了评弹艺术的表演手法,失去了评弹艺术的美学价值,长此以往,给后人评价评弹艺术的特征和美学价值造成困扰,这样的“传承”不可取,存在着异化变数。所以这里我们需要强调指导作用,加强理论学习,加深业务专业学习。我们的团体、专家、传承人要给予指导,规范行业演出,进一步加强正能量的评弹书目演出,带给评弹听众优美的艺术享受,去获得“理、味、趣、奇、细”评弹美学中的五美,引导和提高听众的欣赏和鉴赏水平。传承与创新并不矛盾,长篇与中篇也并不冲突,关键是坚持本体。如把握不住方向,不管中篇演出还是长篇演出都会出现异化,这才值得注意的。
创新,一层意思是传承中创新,可以说是在传统书中加强研究提高;还有一层意思是创作新书目。除了创作中篇、短篇、专场,更希望能创作出新的长篇。传承与创新才会留住评弹这一江南的文脉。
伴随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不少城市形象趋同。如果我们对于江南文脉不闻不问,未能及时传承创新,那么它很可能像一个僵化的躯壳,光辉逐渐地减损,直至消失,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不恰当的保护可能导致衰败,实际上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积极变换角度的思维过程来考量⸺在历史环境中为其注入新的生命,赋予新的内涵,使江南文脉重获新生,使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
(作者: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原苏州广电总台《苏州电视书场》栏目制片人、高级导演)
(责任编辑/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