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用心感受温暖、给予温暖

用心感受温暖、给予温暖

时间:2024-11-08 04:18:18

“儒志文教协会”在我们的社区举办了一次推广活动新学期一眨眼就过去一半了——再有两个月,大学最后1年的第1个学期就要结束。新学期开始时,各种各样的社团又会在校园里摆摊子招揽新人了。

这学期我上了一门社会学的课,要写一篇有关学校社团组织的分析报告,对校园内形形色色的社团,也有了许多自己的思考——大体上我主张社团还是不要加入太多为妙。我在大一、大二的时候,通过“中国学联”接触了许多社团和其中的学生,对他们的想法也稍有了解。学生加入社团的动机一般有以下三种:拓展人脉、增强社交;学习相关技能、经验;兴趣爱好或服务他人。让我们从这3个主要动机着手,一起来“深挖”一下加入社团组织带来的价值吧。

很多人加入社团都是为了结识新的朋友,拓展自己的人脉,提高英语水平。和社团里的人一起吃吃喝喝,一起唱歌,一起“嗨皮”,与各国好友交往,感觉自己收获了真正的友谊,感觉自己人脉发达,感觉在学校里无所不能……其实,单纯的玩闹只能让你成为一个两手空空、脑子空空的大学生——这些禁不起考验的朋友,等你遇上事儿要找他们商量或者帮忙的时候,很有可能“绊你一脚”。所以,想结识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外国友人,还是乖乖地在同班或者同科里找吧。

也有不少同学加入社团组织是抱着“学习学习”的心态。然而,取决于你所在的团体的“质和量”,取决于你在社团里的“角色”。麦考瑞大学很多社团的管理者,都是和我年龄相差无几的学长、学姐。他们也都是学生,没有进入过社会,“管理经验”大多是由前辈学长口头传授的——不用说这些经验充满了年轻人的“自我意识”。我和这些社团的管理者接触比较多,我发现这个状况带来的问题就是95%以上的学生社团,如果没有学校扶持,都是运营不下去的——从每周冗长无聊的例会,以及或曲折、或艰难的活动中就能看出。我想,要是一个企业按照这种方法运营早就破产了。展开说,在这样的组织里,你能学到的“管理知识”非常浅薄,没有普适性,甚至很多都是谬误。一个有效的学习路径应该是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交替进行的——上课听课并交流、下课完成作业练习,也是这个道理。而社团运作明显缺乏理论学习。从“纳新”时用蛮力争夺新生资源,可以看出他们缺乏基本的传播公关知识;从单纯靠情感来维系同学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他们缺乏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相信做过“干事”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每天过得忙忙碌碌,却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因为大家付出了太多“沉没成本”,就像你已经玩了很久的游戏,攒下了许多“经验”和“装备”,即使你觉得自己已经被游戏“玩”了,却还想要继续下去一样。更不用说,多数人在社团里并不能成为核心管理者,那就更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了。

我们再来聊聊最不功利的动机——兴趣爱好或服务他人。社团组织一般有两种,一类是以共同兴趣爱好结社的,比如吉他社、轮滑社、话剧社等,加入这类组织的同学往往是想满足表现欲、增长技艺;另外一类是公益服务的,比如学生会,加入的人往往是希望能为别人做点事。如果怀有以上两种强烈的动机,可以择优加入一到两个社团组织。不过,你加入之后会发现你选择的社团并不是很适合你自己——没有得以施展的平台,无法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无法有效地服务他人。此时切忌抱着“试试”的心态加入了更多的社团——这会使你精力无法集中,对社团活动敷衍了事,完全享受不到社团活动的乐趣。话说回来,如果你只是被人强行灌输了“弹吉他很酷”或者“当志愿者很有意义”这些观点的话,我建议还是三思而后行,不要着急加入社团——事实上我身边有许多人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加入社团的——你可能并不真的有某些很酷的兴趣爱好,也不一定真心实意地想去服务别人,只是为了一种集体安全感罢了。

以上这些都是我的所见所闻、经验和想法,我也和同学们讨论过我的观点——有些“老外”觉得我的观点有些偏激了。但是,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机会成本”这个概念,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考虑“机会成本”的决策都是不够理性的。我认为社团组织有存在的价值,但是这个价值只是针对不太关注自身成长的人来说的——有太多这样的留学生认为,除了上课、写作业之外找不到什么正经事可以做,相对于花大量时间去追剧、打游戏来说,社团至少是个“正经事”,所以加入社团也算是给自己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吧。

加入社团也算是给自己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虽然我除了刚入学时加入的“中国学联”以外,对别的社团都没有什么兴趣,但在2018年却心血来潮地参加了一个学联合作的社工组织“儒志文教协会”。“儒志文教协会”有点像国内大学的实践性社团,这是他们第一次和大学合作,吸收麦考瑞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加入。“儒志文教协会”创建于2014年,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是澳洲政府注册通过的非营利社会机构。他们希望吸引一些年轻的大学生做义工,带领小朋友读“经”,包括三字经、弟子规、论语、易经等等。“儒志文教协会”一直用自己的积蓄维持协会日常成本支出,仔细想想还是很了不起的。

近10年间“吹”起的儿童读经典之风,已经从国内吹到了海外,在澳洲当地网络上也引发了很多讨论。有网友认为,这类由海外华人发起的所谓读经运动不该提倡——“与世隔绝”“傻焖胡炖”的教育,不是传统的私塾教育,也非儒学教育。网上讨论得相当热闹,我大体看了一下,反对方的不满主要集中在糟蹋经典、糟蹋小朋友天性等方面,而不是单纯地排斥“读经”。他们认为,大量被宗教背景和商业化裹挟的经典,才是这些教育背后的真面目——某些人提倡的不是经典教育、儒学教育,而是泛宗教教育,最贴切的名字应该是“圣贤教育”。反对者还认为,宗教教育是信仰教育,要建立信仰、灌输大量的宗教经文理念,面向的是宗教追求。经典教育不应该是宗教教育,而是世俗教育,目的是明理辨志。他们这种又有宗教仪式,又有大量背诵宗教经典的做法不可取,而且不适合儿童,明显违背人的天性。

在“儒志文教协会”我结识了一群有趣的人鉴于网上反对“读经”的意见很多,我慎重起见,先去“儒志文教协会”试听了一节课程,才决定加入他们。他们的理念是,真正的读经过程是,学习、否定、批判、进一步的认知。“儒志文教协会”创始者是一个60多岁的“大爷”——有点学问,说话也在理。他说:“读经是和吃饭喝水一样,是一个需要消耗的过程。但是很多人把它等同于积攒财富、积累积分、积累功德——不消耗、不变化,不需要否定、批判、打倒的过程。他们觉得读懂了某某书,背下了某某书,按照某某传统做事,就能掌握真理,天下就大同了,自己就圆满了。这是相当可笑的。”

“儒志文教协会”的读经班1周开3节课,1节课1个小时,小朋友只要1周来学习1次就可以了。4月底的时候,在我们的社区举办了一次推广活动,为了能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给更多当地华人,帮助脱离祖国成长的下一代,使他们可以得到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教育熏陶,也能帮助这些小朋友提高中文口语水平。我作为新加入的义工,不但自己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还拉上了身边的几位“损友”。虽然他们平时没有兴趣给小朋友上课,甚至我刚加入“儒志文教协会”做义工的时候还一个劲儿地“打击”我,但活动当天小伙伴们还是很“给力”地早起了一拨儿,和我一起去现场帮忙。

我觉得,青春年少,就应该多体验一些有趣的事情。当天的活动我们拿着三字经,教这些从小学“ABC”的小朋友认汉字;和他们用汉语聊天,让成长在英文环境里的他们熟悉自己的母语;带他们读《百孝经》,告诉他们,回家要懂礼貌要听大人话……活动过后,家长告诉我们,义工老师讲的道理小朋友都会听进去。听了家长反馈,我们心里都特别高兴。

以前我不太喜欢小孩子,但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和他们已经非常熟悉了,我发现这些小朋友,天真可爱,心里有梦想,他们对自己不了解的中国文化充满了好奇。现在,包括小朋友、家长、一起教读经的义工同学,我结识了一群有趣的人,放下了所有包袱和面具,用心感受温暖、给予温暖。我和小伙伴积极地参加了“儒志文教协会”的推广活动(编辑·张子乐)

E-mail: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