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袁玲玲

袁玲玲

时间:2024-11-08 03:09:31

1974年出生,河南郑州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副教授,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

艺术家所创造的世界是收摄,是凝结,以微景而囊众景,以一气通大千。

融物—诗意的心灵

艺术总是伴随着心灵的成长而划下美丽的印痕,无需刻意经营,也无需着意修饰,是缠绕在心田的藤蔓,是生长在心间的兰花,在思想之水的浸润下蓬勃生长,灿烂花开!

画家要有诗意的眼光,才能“与物相宜”,同样还要有诗意的心灵,才能“寓情于物”。把眼中所见,与物对应,心灵所感,应物生情。色彩以随类赋彩为立象语义,而在随类赋彩中感悟诗意的心灵,赋以万物灵性的色彩。“随”的意义在中国美学观念与创作实践中却是可以物物互换、心性互换的。既以随物之类,赋物体之原色,亦可随心识之类,赋心象之颜色,物体之颜色是客观物化的世界之原本,而心象之颜色却是带有画家感情与思想色彩的意象颜色,因而可指涉为中国工笔画的颜色既可以表现世界万物之本真,亦可表现万物因人之感而生而动之情感色彩。

这种色彩观自然是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游离出来的心性所致。六朝时玄学家们畅言:“自然之理,有寄物而通也。”(郭象《庄子·外物注》)宗炳的“以形写形”就是要再现“自然之理”而见其道。道又是常而不变的,“法”却是可变而且常变的,所以后人说“法无定法”。“至人无法”之说,其实我们现在看来是有道理的,“法”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常理的认识和规定,它会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不同而有所改变和调整,那么“法”在某种程度上就具有可变性。从这个道理上来说,“法无定法”是善于思考的画家和理论家提出的一个非常具有探索性的问题。而在画家的眼中、胸中、笔下,绘画所表达的是畅形、畅神、畅意……是以诗意的眼光、诗意的心灵抒发诗意的感悟,挥洒诗意的热情!即使是理性的归纳和总结,同样也具有活泼的诗意之性,并以此作为绘画的精神介质。王国维先生曾经在《人间词话》中说过这样一段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髙致。”这段话的意思是诗人对于宇宙人生,必须能够进入其中,又必须能够跳出其外。进入其中,所以能够描写;出乎其外,所以能够观察。进入其中所以才会有生气。出乎其外,所以才会有高致。诗人写诗与绘画同源,这也正像我们画人物画一样,对于生活中人的千姿百态,种种性状,只有深入了解,细心体察,以心灵在场的方式接通生命的本真,才能掌握所描绘的对象生动而微妙的千变万化。而要把这种生动的形象赋予作品人文的内涵,自然是指切身感受、观察入微还是不够的,还要细心地体会,站在观赏者的角度品味其中的奥妙。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情感中过活,必须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观的受偿者退为站在客观的欣赏者。”人世的千姿百态若浮云掠空,作为画家的选择只取那最洁白动人的一片云……

对于外在世界来说,艺术家所创造的世界是收摄,是凝结,以微景而囊众景,以一气通大千。对于鉴赏者来说,艺术世界又是一个渐次打开的世界,将你心灵中的烟云风暴推出,你的记忆、想象,你的生命体验,都在这艺术的空间中缱绻。艺术家的创造就是表现这样的生命之象,你来观,你便加入这样的世界,你加入了这世界的气场,你与这世界便交汇、流荡起来。所以对于中国绘画艺术来说,既随物以婉转,亦于心而徘徊,是整体生命的跌宕浮沉。艺术家在这跌宕浮沉中观照自然万物,观照生命情态,诗意的心灵与世界相映照,捕捉感动心灵的瞬间,演化为隽永流芳的色彩真境。唯其如此,色彩的绚烂才能归璞于真,色性天然;绘画的感染才可以历久弥新,探无止境!

清尊素影之二80cm×50cm2012年

清尊素影之三70cm×35cm2013年

清尊素影之五80cm×50cm2013年

清尊素影之六80cm×50cm2013年

清尊素影之七70cm×35cm2014年

清尊素影之九81cm×51cm2015年

清尊素影之十一70cm×35cm2015年

清尊素影之十二70cm×35cm2015年

清尊素影之十三80cm×50cm2015年

天使之翼之二80cm×50cm2015年

无语的心情之四140cm×70cm2014年

游观·自在70cm×35cm2014年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