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吴培华
[摘要]文章从比较微观的视角,针对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指出传统出版业的编辑就是“选择”,出版就是“提供”。我们提倡服务,就是要为社会、为读者提供“选择”的服务,选择作者,选择内容,选择精品。因此,专业化就成了传统出版业在互联网时代坚守与变革的重要课题。这是以海量信息为基本特征的网络出版所无法做到的。
[关键词]传统出版选择专业化核心竞争力坚守与变革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在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便捷的阅读方式,为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提供了无限的便利。出版业同样如此,从信息的数字化到网络出版,精神文化产品的产生、传播与消费的方式的变革几乎是颠覆性的。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漠然置之;我们必须研究,而不能冷眼旁观。
笔者曾在去年与今年8月,分别发表了《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传统出版业必须在坚守与变革中前行》(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卷社长论坛”)《我们走进的是“+互联网”时代——再论传统出版的坚守与变革》(《科技与出版》),分析了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业所面临的发展态势,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传统出版业的发展模式、应对的策略,明确指出了在这个时代我们的态度——既要坚守自己的长项和优势,又要努力变革自己,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本文将从比较微观的视角,针对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指出传统出版业的编辑就是“选择”,出版就是“提供”。我们提倡服务,就是要为社会、为读者提供“选择”的服务。选择作者,选择内容,选择精品。这是以海量信息为基本特征的网络出版所无法做到的。因笔者已有前述两篇相关文章,故本文姑且作为“三论传统出版业的坚守与变革”吧。
一、“选择”就是发挥传统出版业的优势
在互联网时代,出版已经不再是出版社的专利,人们可以借助网络,随时发表自己创作的文字,谓之网络出版,这对传统出版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网络媒介的快捷便利,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面之广,确实让传统出版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危机之中。显然,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不经选择,人人是作者,人人是出版者,所以它的信息是海量的,它的传播是快捷的;后者是必须经过选题的论证、编辑的整理加工,它让信息成为了有用的知识。所以,在互联网时代,“选择”与否,几乎成了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最显著的区别。不经过选择,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即便有真的金子,也会被淹没在泥沙之中,“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互联网时代,它的概率很低很低。而“选择”,正是传统出版的本职、本能、本行,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就是“选择”,选择好的主题,选择合适的作者,选择好的表现形式,选择合适的读者对象。“选择”在这个意义上,让传统出版具有了无与伦比的优势。而互联网时代的本质特点,更凸显了选择的必要性。不管是网络出版,还是传统出版,其主语还是“出版”,而出版的对象就是内容,离开了内容,一切出版就没有了任何的意义。就其本质而言,出版就是“提供”,编辑出版就是把经过“选择”的内容,通过经过选择的作者“提供”给合适的读者对象。内容是必须经过选择的,“选择”既是传统出版特有的优势,也是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的必然选择,而“+互联网”正是传统出版“选择”的必然手段。
借用某位伟人曾经说过的,选择就是要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选择就是要独立思考,选择就需要独立思考。记得听过犹太人讲过一个故事:有个犹太人开了一个加油站,因为地理位置好,车来人往,生意很好;另外一个人去了,他在加油站边上开了个便利店,因为车来人往,生意也很好,而且大家相安无事,相得益彰。可要是在我们国家就不同了,一看加油站生意好,肯定在对面也开一家加油站,美其名曰竞争。这个也许是中国人与犹太人的区别之一。竞争,我们经常是同行竞争,而不是错位竞争。在出版业,缺乏独立思考、缺乏创新能力,跟风出版、重复出版的状况在中国的图书市场普遍存在,这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出版的实践告诉我们,精品就是在独立思考的选择中产生的。而互联网的产生,让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的特征又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编辑选择在出版中的重要性。今天的大数据时代不仅面临“查不准”(数据快速增长导致虚警输出规模超出人工处理的极限能力)、“防不住”(数据规模的急剧扩大进一步凸显传统预警分析技术的困境)的问题,更将迎来“存不起”的挑战,解决和提高存储与清理能力的问题成了今天的技术难题。
据统计,互联网流量全球新产生的数据流量已经达到年增40%,全球信息总量两年就可以翻一番。2014年人均流量为每月1万MB,而在2000年仅为每月10MB;2013年全球互联网流量每天为2.7EB(全年985.05EB),而2001年一年仅为1EB的流量(1EB的容量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快速增长的存储规模和投入已经成为制约,除了继续解决存储硬件开发,提升存储空间能力,再就是必须加大对数据容量的压缩、理解和清理,因为这些数据的90%其实是无须存储的,但目前的处理能力跟不上,要么存着,要么扔掉,如何筛选、抽取、归类、存放,除了提升存储空间的能力,还有就是必须提升数据处理能力。[2]——而数据处理其实质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有位经济学家说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电脑不可能代替人脑,不管网上有多少大数据,它对客户信用的评价并不精确,有误差,线上永远代替不了线下。只要电脑代替不了人脑,决策就必须依靠个人的经验与判断,因此不相信互联网公司可以通吃。我也不相信在未来的时代,谁掌握了大数据,谁就占领了未来的制高点。科学是有边界的,解释力和预测力都极为有限,不管未来如何发展,这个世界总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我们无法用数据和模型来解释的。[1]科学技术、经济发展规律如此,那以内容产业著称的出版业就更是如此了。
二、专业化的“选择”将成为传统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追求
在我进入出版业三年后发表的第一篇关于出版的专业文章《编辑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里,我就指出:“大学出版社尤其是新建的大学出版社,必须发扬团队精神,选准自己的定位,打阵地战,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否则,将经不起任何风浪的冲击,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这应该不是危言耸听。”在16年前,我在我的第一篇在业内产生了比较大影响的文章《世纪回眸,我们更应该看到些什么——中国图书出版业问题探究》中第一次提出了专业化的问题。“练好内功,依靠专业化、市场细分和营销的加强去实现内涵扩张,达到逐步建立特色和树立品牌,从而为后阶段的规模竞争积聚实力,锻炼队伍。”之后,我连续在关于大学出版社发展研究的系列论文中,始终以“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这组关键词论述了大学出版社的发展之路。[3]如果说,在十多年前我们强调专业化,是为了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找到自己的定位,开辟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据地;后来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终于“冲破”了专业分工范围,希冀自己的出版范围更宽更广,那是为了拓展领域、扩大规模、做大体量。存在自然有它的合理性,在历史的某个阶段,呈现出的某种形态模式,也自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那么,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重提对专业化的选择,则绝不是简单意义上对历史的重复,而是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出版业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竞争、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学会选择。选择就必须独立思考,就必须强调专业化,只有专业化,才可能有正确的选择,才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以大学出版社为例。我一向认为,大学出版社由其依托高等学校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走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必须以其无可替代的品牌产品在中国出版业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树立特色和品牌应该成为大学出版社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而专业化、特色化到品牌的确立,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关系链,只有在专业化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稳固而有前景的特色,靠“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游击战是不可能形成特色的。品牌的出现,是特色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完全可以这样说,专业化是特色化的基础,特色化是专业化追求的目标;而特色化对于品牌则是孕育产儿的母体,品牌的出现就是特色化发展的极致,是特色化的标志物。
专业化的“选择”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追求。特色、创新、品牌、精品无一不是来自于专业化。只有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在自己长期精耕细作的领域里不懈探索、劳作,才有可能创新,创出自己的品牌,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才可能打造出只属于你自己的品牌产品群,从而稳操在某个领域里的话语权,引导它的发展潮流。
对于出版企业来说,专业化的“选择”,是关于出版企业整体规划的发展战略。以清华大学出版社为例,作为一个国内著名的大学出版社,在“十三五”规划中,将继续依托清华学科优势,去创新强势品牌,对教育、专业、大众三大板块进行整体规划,尤其是打好教育牌,锻造完整的教育产业链,在“专”字上做足文章。优化结构就将在专业化的前提下开展,突出清华的强势板块,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群,并以此作为引领;在相关领域强调占领制高点,打造优势板块,并以此作为基础;以高起点的定位,加强弱势板块建设,并以此去拓宽自己的领域。继续以明确的发展理念为导引,抓发展高起点——要话语权;抓品牌产品群——业态聚集;抓质量“高大上”——精品目标。
笔者十分赞同许小年先生的观点,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你特有的竞争优势,而且是你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优势。你不能说我有一个竞争优势,我今天把这个产品一推出,明天我的竞争对手全仿制了,这只叫竞争力,不能叫核心竞争力。对于一般的企业产品来说,核心竞争力就是具有技术壁垒的技术产品或者商业模式的优势。[1]他的观点,对于出版也具有同样的意义,在我们特有的优势领域里,以不可替代性确立自己的地位,这就是核心竞争力,我们需要打造的就是这样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一个编辑来说,个人专业方向的选择,不仅基于自己的学科背景,也基于自己的兴趣、能力所及的领域,在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去做自己所熟悉的东西,也就是说,必须有一个定位的问题。所谓定位,实际上还是一个专业化的问题。如前所述,要优化一个出版社的图书结构,除了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战略发展规划,其次就是要强调专业化的问题。强调专业化的发展,实际上就要求无论是出版社、编辑部还是编辑个体,都要认准、选准自己的一个发展圆心,这同样是一个选择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专业发展兴趣和能力,确定自己的发展半径,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圆辐就是自己发展的领域,就是自己的能力能够达到的势力范围。圆心必须相对稳定,才能画出自己的圆辐。要稳定圆心,就必须学会舍弃,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圆心。也唯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精品的出现,才有品牌产品群的形成,才能打造成属于自己的优势板块,结构的优化正是在这样的进程中得以实现的。
每个编辑都应该确立这样的理念,努力多出一些文化精品,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企业,也为自己留下一些能够回味的文化产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做出哪怕是一本两本“比人长寿的书”来,这也许就是现在所说的“精品力作”吧。
笔者认为,一家知名出版社一定是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名品,也就是好书,一是名编辑,也就是好编辑。不管是集团还是单体社,没有了名品和名编辑,即便效益再好,利润再高,也不会被历史所记载。任何一部出版史,一定是由名书、名编辑、名社写就的。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对出版业与出版人正式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三、“选择”的专业化将成为传统出版业前行的重要手段
专业化的“选择”是对内涵的追求,而“选择”的专业化,则是对企业经营机制、发展途径、队伍培养的要求,是一种选择方式上的要求,这对专业化的“选择”将起到保障和推动的作用。
出版的专业化将是互联网时代绝大多数中小型出版社,尤其是绝大部分大学出版社的发展之路。承前所述,所谓专业化,就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深度文章。全面扩张战略必须收缩,成功首先要学会舍弃,改变全面出击的战略方针,做有计划的战略收缩,这是专业化、特色化的需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经营思路和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就更显得不合时宜。唯有在“专”字上做文章,别人才无法替代;唯有“专”,才可能“精”、才可能“深”,出版资源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特色和品牌也就呼之欲出了。因此,出版企业的经营模式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走专业化道路,就是必须做深度文章。专业化,也就是自己所熟悉的领域,这是客观上的优势;改变了全面出击的战略方针,就有可能和有条件深入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尽管因为其专,读者和市场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正因为其专,别人也就无法替代;也正因为其“专”,可以经过深度开发、立体开发,自成一番天地。例如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的“三航”(航空、航天、航海)特色,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的“海事”特色,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的“煤矿”特色,石油大学出版社的“石油”特色,北大医学出版社的“医学”特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对外语言”特色等,他们具有自己独有的优势,他们的领域几乎是别人无法涉足的。根据这样的特色优势探索自己的经营模式,别人是无法模仿的。当然,传统出版需要新技术,应该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选题调研和论证,运用新的管理系统加强对流程的监控管理,尤其是运用大数据对印量、营销、库存进行测算和监控。创新自己的经营机制,正是传统出版业在互联网时代刻不容缓的新课题。
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数字出版已经不是一个概念,它也绝不是简单地将图书内容从纸介质转换成数字介质那么简单,它带来的确实是一次颠覆性的革命。从内容为王的产品型公司转型为信息服务为王的服务型公司之后,数据服务的特性,导致出版平台不再局限于具体细分领域考虑工作安排,而是从围绕客户工程实践需求的大格局出发,建设海量、全品种、跨专业和跨领域的知识资源库。出版平台的规划和生产组织,更偏重于“大项目制”下复杂的组织和管理。对市场信息调研、知识库生产组织和管理等,也将更精细、更严密。这确实直接打破了出版行业诞生以来的生产组织模式。
这是知识生产领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出版行业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才有了迈入科学生产、智能服务的技术基础,才有了步入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特征。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在重新洗牌的过程中掌握主动,取得先机,才有利于我们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然而,归根求源,在互联网时代,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时代需要好编辑,事业呼唤有理想追求、具有复合型能力、能掌握运用互联网新技术的好编辑。因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强调编辑知识博、杂的时代已经过去,出版社需要具有专业背景的专门化人才,这就给今天的出版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管理部门,关注人才培养,创造好的用人环境;要求出版人尤其是社长、总编辑要带好团队,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要求高校和企业实体与出版业紧密联系,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出版业急需的人才。
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应用,产品营销面临的变革同样是颠覆性的。在互联网时代,出版业将重铸新型的社店关系,无论是线上的网店,还是线下的实体店,都面临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选择”。传统的书店,为读者提供的也是服务,而这个服务的特性恰恰也是“选择”——为读者选择精品,为合适的读者选择合适的读品。在互联网时代,出版与书业恰恰在提供服务——为读者提供精品的服务上走到一起了,唇亡齿寒的新型社店关系将重新铸就。那种看看书名与装帧形式就能决定图书上架与否、那种缺乏判断分析能力却掌握图书生杀大权的业务员、那种依据出版时间喜新厌旧的图书退货方式都将成为历史。对出版社来说,出版选择就是选择合适的作者、合适的题材、合适的表现形式;对书店来说,就是选择合适的产品提供给合适的读者。通过“+互联网”,运用大数据,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适合他们的出版物,所谓订货也好,主发也好,都必将有个“选择”,也必须有个选择。这是出版业的流通渠道在互联网时代必须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
“选择”,是传统出版业在互联网时代坚守与变革过程中的不二选择。
注释:
[1]许小年.商业地产与电商.中国企业家杂志,2015-09-30.
[2]李德仁.智慧城市大数据时代面临“存不起”挑战.新华网.2015-09-08.
[3]参见吴培华.出版问道十五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