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姬建敏[摘要]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的.."/>
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论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发展

论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发展

时间:2024-11-08 03:04:00


    囗姬建敏

[摘要]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是以内刊创生为主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调整与快速发展阶段是一些内刊公开发行,新、老期刊发展迅速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整个90年代;提升发展阶段是由求多到求强的2000年以来的这段时期。目前,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发展特点是:发行周期越来越短,信息容量越来越大;期刊类型多种多样,关注内容丰富全面;国内影响力增大,形成了一批品牌期刊。但和国外同类期刊相比,也存在着国际影响力较弱、特色和定位欠清晰、理论创新乏力等问题。

[关键词]编辑出版类期刊发展历程现实状况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学术链条中,学术期刊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1]。编辑出版类期刊作为编辑出版学发展到一定阶段进行学术交流的产物,是编辑出版学科研成果的重要物质载体和传播场域,它在交流编辑出版学研究成果,推动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强化这一期刊类群的作用,也为了总结经验、观照未来,本文欲对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发展进行研究。

一、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发展之路

如果说,我国的编辑学研究是从1949年开始的话,2]那么,作为记录我国编辑学研究物质载体的图书,在1949到1978年之间还出版过那么几部,[3]而专门承载编辑出版学研究成果的专业学术期刊在1978年以前几乎为零。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党和政府对编辑出版业和编辑人才的重视,编辑出版学研究热潮迅速在全国蔓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指示、进一步提高出版工作者自身业务水平以及满足行业内部交流信息的需要,各级出版单位纷纷出版专业内刊;80年代中后期以及整个90年代,根据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的需要,一些内刊陆续公开发行,另外一些内刊则因故停止发行;进入新世纪至今,期刊格局基本趋于稳定——从当时只有《出版工作》(《中国出版》的前身)等几份为数不多的内刊,到今天有《中国出版》《中国编辑》《编辑之友》《编辑学刊》《出版发行研究》《编辑学报》《出版科学》《出版广角》《现代出版》《科技与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二三十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有影响的专业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类期刊无疑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回顾这一期刊类群的发展之路,笔者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1.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的初创阶段

初创阶段是指以内刊创生为主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编辑出版学研究刚刚复苏,全国范围内创办编辑出版类期刊的热情和研究编辑出版学理论、实务的热情都普遍高涨,为了及时贯彻中央及地方出版方针、政策,也为了出版工作者有个交流经验、探讨学术的平台,全国各地纷纷创办编辑出版业务内刊。内刊体裁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综合性功能;其内容多为介绍先进出版单位和个人,刊登优秀书评、积累出版史料等,既是大家进行出版理论研究和探索的学术平台,也是出版工作者写作实习的园地。以1978年创刊的内刊《出版工作》(新闻出版署主管)为例,其创刊号中的《编后的几句话》记载了当时创办的情况:粉碎“四人帮”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胜利召开了。《出版工作》是在出版战线和全国其他各条战线一样大干快上的时代浪潮中应运而生。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党对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交流出版工作(特别是编辑工作)和培养干部的经验,对出版工作中一些带方针、政策性问题展开讨论,反映各地、各个方面对出版工作的建议、要求;同时介绍与编辑业务有关的学术理论动态和对编辑工作有启发意义的出版史资料(包括一些重要作家有关出版工作的轶闻资料),刊登国内外出版动态等”[4]。这一时期创办的内刊有十多种,比较有影响的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创办的内刊,有的已经停刊,大部分更名后发行至今。这说明当时编辑出版类期刊刚刚萌生,由于办刊者的经验不足,加上研究者水平、能力的参差不齐,创办的内刊在刊名、刊期等方面还不很成熟。但短短几年时间,就有近十家内刊创生,且不仅分布在北京、上海,还延及山西、湖南、黑龙江,足见编辑出版类期刊一开始就具有迅猛发展之势。

2.我国编辑出版类期刊的调整与快速发展阶段

调整与快速发展阶段是指一些内刊转变成国际国内刊号公开发行,新创办的期刊和第一阶段创办的期刊迅速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整个9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编辑出版事业飞速发展,编辑学研究众声喧哗,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编辑出版类期刊进一步进入创生热潮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88年底,各省市出版的内部出版业务刊物及信息报刊有153种。[5]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创办的新刊,编辑出版类期刊可以说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郁郁葱葱”。代表性期刊如1985年创刊的《出版与发行》(1988年更名为《出版发行研究》)、1986年创刊的《编辑学刊》、1986年试刊的《出版科学》、1990年创刊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1年创刊的《编辑学报》、1994年创刊的《大学出版》(2010年更名为《现代出版》)、1995年创刊的《出版广角》等,伴随着编辑出版事业的改革发展进程,这一期刊类群在这一阶段表现得越来越繁盛。表2是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新办期刊。

由表2可知,这一时期新创刊的期刊数量比较多,起点比较高,专业内容和地域分布承继了上一阶段的态势,进一步蔓延扩张。如《出版与发行》《编辑学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大学出版》《出版广角》等一创刊就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一改期刊承办单位偏重社会科学的现状,期刊阅读对象和用稿范围针对的是自然科学、科技期刊编辑;《图书发行研究》《桌面出版与设计》《中国电子出版》也都各有侧重,凸显新华书店、印刷、电子网络等专业特色;《陕编会刊》《福建出版》《出版广角》等出版地分布在西安、福州、南宁,辐射面越来越大,受众的接触率越来越高。另外,刊名也大多经过了调查研究、深思熟虑,《编辑学刊》《出版科学》《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出版广角》等刊名一直沿用至今。这说明这一阶段的编辑出版类期刊较前一阶段从数量、质量到策划、运作等都相对成熟,其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