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南宁亚洲国际邮展见闻

南宁亚洲国际邮展见闻

时间:2024-11-07 08:20:02

图1

图2

图3中国2016第33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于2016年12月6日在南宁圆满落幕。这是一届成功的、高水平的国际集邮展览。笔者在邮展期间,耳闻目睹了一些有趣的和有意义的事儿,现随手采撷几枝,与广大集邮者分享。

亚邮展组织服务工作非常赞

南宁亚洲国际集邮展览组委会的工作普遍得到好评,特别是令广大集邮者伸大拇指点赞。南宁市的街面上对亚洲邮展的宣传造势非常热烈,从火车站、飞机场一直到展场的沿途,邮展的浓郁气氛随处可见。南宁市举办亚洲邮展可谓家喻户晓,南宁人十分好客,就连出租车司机都很热情。

参观者进入会展中心,邮展门票和《展会指南》免费敞开供应,青年志愿者的服务非常到位。邮展每天一个主题日,每天都在变换纪念邮戳。以往的集邮展览中盖戳难的问题在本届邮展得到很好的解决。展厅内设有20处盖戳服务台,并配有20把临时邮局的日戳供集邮者加盖,基本上没有见到排长队盖戳的现象。而且,邮局人员的盖戳水平普遍较高,服务认真。

此外,邮展特供集邮品的销售服务也非常好,组委会在倒计时100天等活动时就开展了通过微信号摇号中奖的活动,吊足了集邮者的胃口。现场购买特供邮品时,凭本人身份证都可以购买一套。除邮展开幕日人多排队时间稍长外,其他时间花费半小时左右大家都可以顺利买到特供品。

很多参观者感叹:本届邮展的组织工作能做到这般实属不易,集邮者不必将有限的时间用在排队上,而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专心致志地去观摩展品了。

祖孙三代人展品均“沾金”

在本届亚洲邮展上,集邮者惊奇地发现,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选送的展品中,竟然有祖孙三代人的展品同时参展,并且都沾了“金”。这就是出自津门的李家祖孙三代。其中,78岁的李明的《新民主主义中国分区邮票目录》获集邮文献镀金奖;他48岁的儿子李仲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水陆邮路早期干线网(1949-1959)》获邮政历史类镀金奖;21岁的孙子李昊的《中国领事服务费用印花(“外交部收据”)》获青少年类金奖。祖孙三代人在同一届亚洲邮展上参展并且均“沾金”实属罕见。

李仲阳是李明的次子,是天津市的省级评审员。他从小受其父的熏陶亦痴迷集邮,其涉猎范围也很广泛,仅参加全国邮展的展品就涉及到邮政历史、印花及现代等类别,所获奖牌也均沾金。

李昊是李仲阳的独生子,出生于1995年,目前是天津科技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他不但是一名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还对集邮、音乐、体育等有着广泛的爱好。特别是从小就在爷爷和爸爸的支持和辅导下对中国领事服务费用印花这一冷门选题进行了重点搜集和学习,其邮集曾先后荣获2012年全国邮展青少年类大镀金奖和2015年吉隆坡世界邮展青少年类金奖。

邮展特别规则不容挑战

本届邮展开幕后,笔者在传统类展区观摩时,发现一部中国澳门特区选送的展品除纲要页外,其余全部为中文。笔者正在疑惑之际,三位FIP评审员也径直来到这部展品前,他们在每框展品前驻足,并且互相交流着什么。我请教其中的一位中国FIP评审员,他说像这种“违规”的展品按特别规则是不予评审的,因为这是本届邮展特别规则的规定。

在随后的三天里,我又陆续见到几部类似的“违规”展品。像中国参展的5框邮政史类展品《西京邮政史(19361949)》和5框专题类展品《手的自述》,这两部展品全部为中文。中国另一部展品《中信版孙中山像加盖“限新省贴用”邮票》仅纲要页是中文,其他贴片竟全部为英文;澳门特区选送的5框传统类展品《香港发行的第一、二轮中国生肖邮票(19671998)》、一框类展品《第一轮中国生肖邮票1980-1991》、《澳门癸巳年电子邮票》的纲要页用的是英文,但其他贴片基本上用的是中文。

12月4日,是公布评审结果的日子,评审委员会为每部展品挂花。笔者又刻意来到这几部“违规”展品的展框前看个究竟。果真是不予评审,这些展品既没有分数也没有奖级。这对于参展者来说,意味着此前为参展所作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可能很多,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邮展的特别规则是不容挑战的。

评委会主任为FIP讲座当翻译

为了提高参展者的邮集编组水平和评审员的业务能力,国际集邮联合会(FIP)于2016年12月5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B105会议室举办了为期一天的集邮讲座。当天下午的讲座由印度青年集邮家TONO主讲专题集邮,与会者发现,为他做翻译的竟然是本届亚洲国际邮展评审委主任、中华全国集邮联副会长、FIP评审员焦晓光女士(图4为左三为焦晓光女士在评审中)。

焦会长的英语水平得益于她四年大学本科、三年硕士研究生时打下的扎实基础,加上在全国集邮联展外部七年的翻译工作经历。1985年至1992年间,她几乎参加了这个期间所有的亚洲国际邮展和世界邮展的征集和翻译工作,多次出席了国际集邮联代表大会和亚洲集邮联执委会会议,加上她对专题集邮由衷的喜好。

提起焦晓光女士,集邮者更难忘的是她的专题类邮集《说茶》。焦晓光女士在国内集邮界创造了很多个第一:第一位获全国邮展金奖的女性,中国第一位获世界邮展大镀金奖的女性,中国第一位女性国际邮展评审员,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位女性会士。本届亚洲国际邮展又多了个第一,即第一位亚洲国际邮展女性评审委主任。

FIP讲座让听众受益匪浅

本届邮展安排的国际集邮联合会(FIP)讲座是一次小范围的专业讲座,对于评审员和邮集作者来说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

1.不可忽略的“中间段”素材

中国的国际评审员常珉在主讲“怎样编组一部精彩的邮政历史类邮集”时指出:很多编组邮政历史类邮集的作者,很常见的一种做法是,特别在意收集某个业务开办或某个邮政日戳启用的首日和尾日的素材,在编组邮集时,认为只要多展示首日、尾日的素材就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既然有首日与尾日之说,那就一定在两者间存在着一个“中间段”,不论这个中间段时间的长与短,在此期间一定还有邮政传递等事件发生,这些都是邮政历史的见证与旁佐,由此产生的各式各样的邮品,都是很重要的素材。只有将首日、其间、尾日等发生的邮政历史素材完整地在邮集中展现,并且用研究性文字详细诠释这一阶段的史实,才能够编组出质量上乘的邮政历史类邮集。

2.“显富”的做法不足取

中国台湾的国际评审员陈友安在主讲邮政用品时说:但凡集邮的朋友都知道,所谓邮政用品,其是就是加厚加硬的大邮票。正因为这样,有的朋友在编组邮集时,就完全依照传统类邮集的做法生搬硬套。其实,这是不值得提倡的。如果邮政用品类和传统类邮集完全是一回事,那国际集邮联合会为何要分设两个竞赛类别?

经常听到圈子里的朋友讲,传统和邮政用品都是富人玩的类别,编组邮集只要花大钱买最昂贵的素材就行,花得钱越多所获奖级别就越高,其实不然。我参加了本届邮展的邮政用品类的评审。有的展品似乎是作者在炫耀自已的收藏功底,硬是在一张贴片上摆放了两枚相同模样的、价值连城的珍罕素材,以为这样可以博得评审员的好感,以获得更多的加分。但是,重复展示相同的素材,不但没有给观者以更多的邮政信息,而且还会引起评审员的质疑,认为作者是在“显富”,或是在用重复素材掩盖其他素材的不足。

3.专题类展品可分两步走

新加坡的国际评审员陈为乐在主讲专题集邮时指出:中国的专题集邮作者普遍存在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就是沿着前人的足迹走。当某部邮集获得成功后,会有多部邮集沿袭它的套路,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就造成邮展中模仿式的展品较多,创新性的展品较少。因此,在专题类展品评审时,评审员特别看重富有创新意识的展品。

中国的专题类展品,参加国际邮展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侧重选题和处理,叙述要生动活泼,追逐素材合理、巧妙的使用,注重展品外观的制作,不需花费很多的金钱。除了“重要性”和“珍罕性”得不到高分外,获得80-85分的较好成绩是可能的;第二步是取得初步成果后,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在“重要性”和“珍罕性”方面下功夫,最终实现获得高奖的梦想。

图4清代干支日戳的重要性

12月6日上午,本届邮展评审委员会安排各类别国际评审员到他们评审过的展品前,为参展者和观众点评邮集。笔者在展场来回穿梭着,目的是尽可能聆听到国际评审员对不同类别展品的评价。在邮政历史类展品前,一位中国参展者指着他的《清代干支日戳》向一位外籍国际评审员讨教:“我这部展品还有上升的空间吗?”那位评审员中文并不熟练,只能用英文回答。而这位中国作者英文也不好,听着很费劲。最后请来英语和汉语均娴熟的国际邮展评审员张建滨,才解决了语言交流的障碍问题。

两位国际评审员频频指点着眼前这部清代干支日戳展品,口中滔滔不绝:“中国大清邮政自1897年开办以后的几年间,为了配合国家邮政发展的需要,自1904年2月起,全国范围内起用干支纪年日戳。从甲辰年开始,至清朝灭亡的辛亥年为止,前后不过七、八年的时间……”。看得出,两位国际评审员对干支日戳如数家珍。但他们认为,由于干支纪年邮政日戳使用时间较短,各个时间段戳式的变化也不大,所以根本不能与清代海关日戳等相提并论。也就是说,单从重要性上讲,前者逊色于后者,其历史遗留在邮品上的痕迹就显得有些单簿了。因此,两位评审员几乎一致认为,这个题材本身仅适合编组一框类邮集。

中国集邮者对清代干支日戳的收集热情较高,特别是它与生肖集邮密切相连,并且在生肖集邮展览中有不俗的表现。但是,随着集邮展览层次的提高,它的重要性问题也凸显出来。通过此次与国际邮展评审员面对面的交流,笔者不仅对清代干支日戳编组邮集有了重新的定位,还对五框邮集与一框邮集在选题上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图5

图6

图7

图8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