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分钱的历史承载“福建的向秀丽”黄美妙于1963年在厦门高中毕业,随即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到闽西永定的西溪农场插队落户,多次被评为先进与模范,1966年2月9日在一场扑灭山火的战斗中被大面积烧伤,经多方抢救无效而牺牲,年仅20岁,后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为纪念黄美妙同学牺牲40周年,感受一代人消弭的青春岁月,厦门市的老知青策划出版了纪念文集《浴火的凤凰》,汇集了各界各方人士相关的散文随笔和回忆100多篇,是历年正式出版的厦门知青图书系列的第15部。该书在书后附录了这位花季少女生前的部分日记和书信,客观上还为全国性的抢救家书的活动做出了特殊的贡献。阅读着这些老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青春的不老,感受着一个英雄跳动的心脏,她对生活是那么的热爱,她爱家人也爱同伴,她爱唱歌也爱阅读,还爱跳舞和打乒乓球,同时还爱着漂亮的纪念邮票。
黄美妙家书里有几段话,透露了她对当时纪念邮票的感觉,以及如何积极地引导自己的弟弟对集邮的兴趣。她在1964年11月14日给尚在读小学的弟弟黄英明的信里写道:“英明你有集邮吗?我寄回去的纪念邮票可别给我乱丢,保存好。”
1965年3月31日她在信里再度写道:“英明,你有集邮吗?我寄去一些纪念邮票帮你集邮好吗?”1965年5月16日她又写道:“英明:我这里有一套很漂亮的纪念邮票,‘遵义会议30周年’,我慢慢寄给你,请收好,可别搞坏了。”
《遵义会议30周年》纪念邮票是1965年1月31日发行的,记得当时的《集邮》杂志用一整个封面红彤彤地刊登了这套邮票的票样。毛主席的画像是烫金的,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是毛主席画像邮票第一次被烫金。邮票画面选用了两幅历史油画《决战前夕》和《娄山关大捷》,票幅50.5mm×36mm,显得超大,成为一套名副其实的“彩色大票”。我当时买到这套邮票也是爱不释手,久久沉浸在邮票的浓墨重彩之中,允吸着彩墨特有的新香,而且还感到这套邮票的纸质特别厚挺。我不知道身在大山深处的黄美妙是如何得到这套邮票的,根据我自己1969年到闽西山区插队落户的亲身经历来分析,大致应该有三个途径:或是同学亲友夹在信笺里的赠送,或是到30里外的永定县城的邮政局购买,或是乡邮员随身携带的代销。
读着英雄少女黄美妙半个世纪前残存的家书,我更多感受的是困苦环境里的亲情,普通人家的实感真情:母女之情、姐弟之情、同学之情……在书信文化远去的岁月里,那一枚枚小小的8分钱邮票曾负载着中国人太多太多浓缩的情感,翻山越岭,彩云追月,乃至穿越时空,令人为之动容……
二、痛惜那几大捆旧信《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是画家黄永玉写他与他表叔沈从文的一篇散文,这位大画家不仅画是一流的,文字也是一流的,他素净的文字和图画同样地令人赏心悦目。对于我这样一个爱阅读也爱集藏的读者来说,文中有两段话让我特别感慨。其一讲的是阅读:“以后,我拥有一个小小的书库,其中收集了从文表叔的几乎全部的著作。我不仅明白了他书中说过的话,他是那么深刻地了解故乡土地和人民的感情,也反映出他青少年时代储存的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语言的魅力,对以后创作起过了不起的作用。对一个小学未毕业的人来说,这几乎是奇迹;而且坚信,人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其二谈的是书信:“我已经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他的毛笔蝇头行草是很著名的,我收藏了将近30年的来信,好几大捆,可惜在令人心疼的前些日子,都散失了。有关传统艺术系统知识和欣赏知识,大部分是他给我的。那一段时间,他用了许多精力在研究传统艺术,因此我也沾了不少的光。他为我打开了历史的窗子,使我有机会沐浴着祖国伟大传统艺术的光耀。”
其一的“收集了从文表叔的几乎全部的著作”的“小小的书库”保留的应该是沈从文先生著作早期的版本,应该是珍贵的,像保存了大量典籍的“国家图书馆”应该也是有库存的。其二是沈从文用著名的“毛笔蝇头行草”写的信函,是黄永玉独家拥有的,应该也是更珍贵的,它珍贵性应该远在沈从文早期版本图书之上,每一封其实都价值连城,“可惜在令人心疼的前些日子,都散失了”。我的心也随着作者的心疼而心疼,那些散发着书香和邮香的信笺,那些包含着叔侄亲情的毛笔蝇头行草,那些贴着民国单色的帆船邮票的封函,那些用智慧的母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
夜色苍茫,一部《沈从文—黄永玉书信荟萃》或就此烟消云散,唯有宁馨的凤凰小城传来流水和卵石的窃窃私语……此例仅仅是万千遗憾中的一滴小雨,杜绝这样的遗憾,从我做起。
三、留信弃封的遗憾阅读旧报,发现《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6月7日有《山西发现八十余封北洋军政要员信札》的报道,因信札与邮票有关,于是眼睛一亮!该文称“八十一封北洋时期军政要员、社会名流的信札原件,最近在山西浑源县被民间收藏家发现。这批信札对一系列军政重大历史事件多有涉及,极具史料和文献价值。”
该文接着写道:“这批由不同信笺组成的信札,全部裱贴在一大开本民国时期油印教科书《东西洋伦理学》上。浑源当地一位中医在整理祖上留下的故物时发现了这批信札并将其散出。写信人共涉及47位民国北洋名人,其中既有段祺瑞执政时期的皖、闽两派代表人物徐树铮、曾毓隽,又有北洋武力中坚李兆珍、吴焘、王怀庆、李毓芬、姜桂题、言敦源、倪嗣冲、吴凤岭及社会名流马玉昆、曾广銮、钱明训等人的信札。同时,时任督办军务处帮办的庆亲王的亲笔信也包括在内。据初步考证,此批信札收件人为民初曾任多伦镇守使、察哈尔省都统的福建人王懋澄。”
阅读至此,不难看出,信件主人的收藏是留信弃封,本来收件人是一目了然的事情,现在都需要“初步考证”了!如果信与封同在,那么岂止收件人一目了然,发件地、发件人、发件时间与收件人、收件地和收件时间等等诸多信息,都可能有所体现。可见有信无封,给研究这些信札平添了不少困难。假如留藏了这批配套的信封,还可以更有效地证明旧信的真实性,从而大大提升了信札除史料之外的集藏身价。即便是这些信封本身,也可以组集一部《北洋军政实寄封》开放类邮集,价值连城,大大造福后代。
四、抢救家书回溯旧闻,发现新华社2005年4月10日的电讯,称“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等联合发起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当日在北京正式启动。”“据该项目组委会介绍,主办方将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家书,即用纸、笔写成的家人之间文字性的通信,包括信封,不限字数、年代、地域。所有应征家书将捐赠正在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将收藏经过专家评选的100封‘最具价值的优秀家书’。”我在阅读中注意到了“包括信封”这四个字的措辞,之所以眼睛一亮,是因为它不同凡响,振聋发聩,意义重大!它意味着长期以来家书的研究与信封的收藏各自为政的实际状况将得到较大的改变。它还意味着实寄封的文化内涵不再仅仅是我们集邮界的孤芳自赏,也不再是我们邮迷的自圆其说,而是成为家书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升华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换言之,实寄封的集藏将在一个更高的层度上从集邮界的“一亩三分地”迈向文化遗产的辽阔原野。它还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集邮者,在关注信封的封戳票等等邮政因素的同时,也千万不要忽略了信封里面夹藏的原件,它们的珍罕性是相辅相成的。我还推断,在两封同样珍贵的家书的取舍中,国家博物馆将对信封的完整与清晰进行进一步的考量。
知青烈士黄美妙遗像
沈从文(左)与黄永玉新华社的电讯继续写道:“家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等文化于一体的综合载体。千百年来,家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然而,家书本身所具有的私密性和现代通信方式的变革使传统家书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家书这一传承千年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亡的命运。费孝通、季羡林等数十位文化名人近日向海内外炎黄子孙发出倡议:留住家书,抢救家书,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添砖加瓦。”
我想这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信号,预示的不单单是经过专家评选的100封“最具价值的优秀家书”所“株连”的信封们将身价倍增,也将势必牵扯和影响到整个收藏市场对家书及其信封的观念与行情,因为从今往后关注实寄封集藏的也许不再仅仅是集邮和邮政这一家子了,构成家书文化这一综合载体的文学、美学、书法和礼仪的各个文化的分支也将对经典的信封给以更多的研究与投入,而身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经典实寄信封将在大文化与大收藏的背景下日益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超群魅力与实力。
与时俱进,“家书抵万金”在暮色余辉里扑闪着另一层青铜的亮色与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