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中三年,我和方晴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其实,我早就想和方晴做朋友了,理由很简单——她的衣服都是我梦寐以求的。漂亮的大喇叭牛仔裤、绣着小碎花的白衬衣、修身又大方的T恤,怎么看都喜欢,可是我妈死活都不肯给我买。
我早就想问问方晴,为什么她的妈妈就那么舍得给她买衣服?为什么她总有不同款式的大喇叭牛仔裤,且每一条都那么好看?
于是,和方晴成为朋友后,我第一时间问出了这些问题。之前我想过很多答案,比如:我家里不缺钱、我妈妈是卖衣服的、我妈比较疼我等等。没想到,她的答案居然是:我妈在北京,衣服都是在北京买的。
北京!该怎么形容这两个字当时带给我的震撼呢?除了惊讶,全是羡慕嫉妒恨。
那年我13岁,是一个连县城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小姑娘。虽然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可他很少给我买衣服,也不跟我讲外面的世界。
和方晴成为好朋友后,我愈发地羡慕她。每次学校让交费,我妈的第一反应是,没钱,然后开骂,一直拖到我死活不肯去学校,她才慢吞吞地把钱拿出来。可是方晴不同,每次她都早早地交上去,从没有让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再三念叨:路小远啊路小远,快把钱交上来,全班只剩你一个人没交了,别拖班里的后腿。那个时候我就想,为什么我的妈妈不在北京呢?你看,方晴的妈妈在北京,她多幸福啊。
在我眼里,方晴是与我们这帮土包子不一样的存在。每每和她聊天,我总是提到她妈妈。我想她妈妈在北京一定过着很好很好的生活,住在明亮的楼房里,穿着干净漂亮的衣服去上班,就像电视里的那些人一样。说不定哪一天,就把方晴接到北京去了。
方晴后来跟我说,如果她的中考成绩好,她妈妈会接她去北京过暑假。
二
中考之前,我把方晴叫到家里吃了顿饭。之前,我一直担心她会嫌弃我家,嫌弃我妈做的饭。没想到,那天她竟特别高兴,说我妈做的饭比他们家的好吃一千倍。
送走方晴后,妈问我:“方晴的妈妈不在家,她平时怎么吃饭?”
“奶奶家,她住在奶奶家。”妈颇为怜惜地说了句:“噢,那还挺可怜的。她妈妈不在她身边,你没事的时候常叫她来家里吃饭啊!”
我对妈的话不以为然。方晴可怜?她幸福得都快晕了。她的妈妈可是在北京呢!而且妈妈不在身边才痛快啊,花钱自由不说,农忙的时候也不用帮家里干活儿,想吃什么、想要什么、想做什么,都随便,反正钱在自己手里。我觉得我妈真是一点儿也不理解我们这些不自由又没钱花的孩子。
三
高中毕业后,我和方晴各奔东西。后来,我考上了国家公务员,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北京。
我终于要见到方晴的妈妈了,并且还要去那个我一直以为是天堂的方晴妈妈在北京的家。
一路上,我很兴奋,心里想着,方晴的妈妈在北京这么多年,一定很熟悉北京的一切。她要能带着我逛一逛,或者邀请我在她家住一段时间就更棒了。
该怎么形容我第一次见到方晴妈妈以及她住的地方时的心情呢?难过?心疼?或是失落?那种感觉到现在我还无法准确形容。
方晴的妈妈一点儿也不漂亮。她的房子既不宽敞也不明亮。一切的一切与之前的想象都相差十万八千里。房子很旧很小,房间里很乱,家里连半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方晴妈妈穿的衣服是好些年前流行的款式,边角处磨出了细细麻麻的小洞。人很黑,比常年干农活儿的我妈还要黑,眼角处尽是皱纹。她笑着迎接我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满脸沧桑又疲倦不堪的中年女人。
由于是郊区的平房,家里没有卫生间。方晴带着我去公厕的那条路又黑又长,隔着老远就能闻到恶臭。方晴跟我聊了好多,她说:“是不是很失望?想着应该会很好的,没想到她竟住在这样的地方,干的也是又脏又累的活儿。”直到那时我才知道,方晴的妈妈在北京一直靠捡垃圾为生。
方晴淡淡地说:“不管你现在的心情有多糟糕,我第一次来时的心情比你现在糟糕一万倍。谁都知道,我的妈妈在北京……”她开始哽咽。即使夜那么黑,路灯那么暗,我还是能看到方晴眼中的泪光。她一定想起了中学那三年,每当别人问起她的漂亮衣服和那些可口的零食时,她那句颇为自豪的话“我的妈妈在北京”。
她的妈妈在北京,曾经也是我很向往很渴望的事。甚至来之前我还和我妈吹嘘,方晴的妈妈在北京怎样怎样。
那天晚上,妈妈给我打电话,问我吃饭了没,北京漂亮吗?方晴的妈妈好不好。我的回答很平静,挺好的,大家都很好……可是,刚说完,我的泪水就无声无息地滑了下来。
责任编辑:陈晓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