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黄宗羲传略 天下

黄宗羲传略 天下

时间:2024-11-07 01:06:38

说起章太炎《衡三老》、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诟病梨洲,其实主要是借以为酒杯,来浇自家块垒。依网络流行语,梨洲多少有点“躺枪”的意味。但一般读者往往给予过于耿直的理解,认真地以为是直奔梨洲而来。

章太炎是个激进的革命党,而在推翻帝制的革命中,民族主义始终被用为争取民心的利器。当时,最能煽动起对清朝统治普遍敌视的,并非民主、共和等资产阶级价值观,而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种民族主义口号。革命党人的组织,之称“光复会”“兴中会”,亦是于此着眼。在这当中,革命党颇以明末遗恨为衣钵,来笼络以汉族为主体的民心,而那也确不失为妪孺能懂的妙着。《衡三老》对王夫之、顾炎武和黄宗羲,衡来衡去,别的不论,单以对满清态度分其高下,明显看出重心在于配合革命党的反满斗争。

至于《柳如是别传》,乃陈寅恪绝笔作。此著于陈氏有三个极特殊处:一是完全有别于他过去精密校订、不动声色的考证式治学,而投入很多感情色彩来做长篇人物传记;二是传记的主人公乃是“遗民”人物;三是他们又非一般或简单情形的“遗民”,一个是令须眉愧而不如的女杰,一个是曾做了“贰臣”然而深深悔恨的诗人。以上三点,质诸现实,含无尽意味。他曾在1953年谈接受中科院第二历史研究所所长职务条件时,提出:“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不要先有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也不要学政治。不止我一人要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此请自然无果。《柳如是别传》写作恰自1953年起,共历十年,作者于失明中,抱“出版无日”心态,将它坚忍完成。对此有人颇不理解,据报道,钱钟书曾对人讲“陈不必为柳如是写那么大的书”。或许说得是,但耐人寻味的,却也正在于陈寅恪何以“为柳如是写那么大的书”。总之,垂文自见或借题发挥意味极浓,书中所论,每有讽喻现实的曲笔。所谓“后来永历延平倾覆亡逝,太冲撰《明夷待访录》,自命为殷箕子……以清圣祖比周武王,岂不愧对‘关中大儒’之李二曲耶?惜哉!”把《明夷待访录》视为邀新统治者盼睐而作,而从这意义上鄙薄之。考之于陈寅恪本人事迹,1953年他曾面斥弟子汪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你以前的看法是否和我相同我不知道,但现在不同了,你已不是我的学生了。”程兆奇《〈柳如是别传〉和陈寅恪晚年心境》一文,认为写柳传,目的在“寓今情于古典”。这是关键,书中对梨洲抑或《明夷待访录》的批评,应放到这样一种特定意旨中来看。

可见章、陈二人以“气节”批评梨洲,可以说实际各有自己的心腹。他们的名望,使人们把这批评太当回事。而梨洲本人“气节”如何,大家或许又在一个问题上有所混淆,亦即将他对康熙一朝一帝之称许,当成对满清王朝的皈依。这个似乎微小的差别,没有人去注意。梨洲在清朝共历顺治、康熙二帝,对前者他并未吐露过好话,相反,一直是反抗者,对于后者,他也经过了十几年观察,才慢慢为之折服。梨洲只活到康熙三十六年(1693),若多活若干年,也经历一下雍正朝,那时我们再考察一下他的言论,也许方能就他仅仅是对玄烨一帝抱有好感,还是认同、归顺了清朝,下一个断语。从在世时的表现来看,他颂扬了玄烨,却不肯出来为清朝做事,说明他心中对这两点是区别对待的。

不过,梨洲有些地方确与一般的明遗民群体不同。其一,别人对“蛮夷”的排斥往往流露出种族倾向,梨洲没有;其二,不少人选择遗民立场,出于“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的愚忠,梨洲却并非如此。梨洲也视满清为“蛮夷”,他起兵抵抗,原本为此。不过,他并不是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排外的狭隘意义上,对异族盲目歧视,而是基于文明程度事实的考量。因此也才解释了,为什么一俟发现玄烨见识颇合文明向度,他也能够不吝称扬,不复以“蛮夷”视之。他义不仕清,也基于爱国情怀。但梨洲之爱国,是爱拥有古老、茂美、优雅文明的中华,而非那恶贯满盈的朱姓王朝,对后者他无从爱起。以上两点,令梨洲成为明清鼎革之际一个独特的案例:既是老资格抵抗战士,并以遗民身份终老,却又不像徐枋、巢明盛、沈寿民等,强烈保持对前明的认同,与现实作彻底切割。

“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这个批判矛头,话中包含的体验,明显指向明朝。在他而言,可谓字字血、声声泪。但他的批判却并非仅从家庭和个人凄惨遭际的冤气、怒气而来,亦即只是发泄一种个人不满。我们看得很清楚,真正支撑起他的批判的,是正确的价值观和杰出的历史理性。

这里,价值观和历史理性,除人类、社会应当趋向文明而非野蛮的信念,另一支点是“公权”意识。《明夷待访录》把其理路,表述得十分精准:人性自私,然而权力却要公正;越是公正的权力,越能尽可能地保护社会成员的自我利益。要知道,其中对于个体正当利益或曰自私性的承认,已经包含了对社会秩序伦理内涵的全新理解,与世界近代人权观走在同一个方向: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认自私乃人性本质,且完全正当;但当人类组成社会,个人利益的无序追逐,势必彼此扰乱,共同利益无法体现,共同害恶无法抑除。这个时候,建立公权的要求便发生。而它的建立,本来就不是为了谋取私利,而是要使所有人合理获得自己的利益,使所有人规避对自身合理利益的损害。而当下权力本质却完全改变,“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梨洲忿而指出,这种权力根本是反人类的,从人性角度说,甚至倒退到连鸿蒙之初尚且不如的状态:“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如此权力,要它何用?对人类哪来半点好处?

在“食君禄,报王恩”的可鄙而普遍的认识底下,梨洲提出的质疑,完全是颠覆性的。国家税赋,毫厘皆取自从事生产的人民,国家权力机器的运行,全仗生民维持,明明是食民禄,也明明应当报民恩,怎么却颠倒过来了呢?眼下梨洲所论,正是要将颠倒的真相复其本原,从根子上掘断君权的依据。“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国家非某姓之国家,政权非某姓之私产,而为“兆人万姓”所共有共享。他还没有使用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共和”一词,而频频论以“天下”,但这种字面上的差别,就其已明显具有的民有、民享认识论,并不重要。而基于民有、民享这新的伦理支点,梨洲才彻底抛弃了无数腐儒所错误遵奉的忠君观,“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使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那种君臣伦常,不但完全不合道德,简直也是站在罪恶一边。在他而言,君权如若背离“天下”,就再无正当性可言,作为反人民或反人类的权力,必须唾弃,这是大义。由此,我们也从一个深层次,窥知梨洲之所以有别于当时明遗民群体中占主流的正统儒家士夫。他把他们的偶像伯夷、叔齐视为“无稽”,指桀、纣覆亡合该如此。

所有这些,都植根于“天下”概念。权由“天下”来、由“天下”立,亦为“天下”用、以“天下”为鹄的。不单君主之正义在于代民掌权、行权,“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臣工百官天职亦应如此:“缘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打个比方,假如国家是一份产业、一间公司,则梨洲认识里,人民是其董事长,君主不过是由民委派、向民负责的总经理,臣工百官则是君主所选任的司职各具体事务之业务经理。他敬告那些出来做官的,不要把关系搞错了,以为自己是为总经理打工,而忘记了公司的真正主人。

法律也是如此。梨洲曰:“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三代”是他笔下一种单独的政治图景,我们可以宽泛地理解为帝制以前或非帝制的政治。而“三代以下无法”说,似乎颇乖人们常识。至今,对于秦帝国及其开创的制度,流行的乃至也是它最好的辩护词,难道不是它实行了“法治”么?按此说因秦重用法家而来,“文革”间评法批儒,力称秦以“法”立国,以致后来一般不思无知、望文生义之辈,遂以为秦国是个“法治”社会,将其与现代法制精神穿凿附会。殊不知,单论“法”这字眼,并非天生好词。“法”,可以公明理性,也可以暴政酷治、箝制人民。重要的在于立法原则——法为何而立、体现谁人利益。立法原则不同,法于是有清浊、良恶之分。清明之法,使国家和社会健康、向善;浊恶之法,虽曰有法,本质却是“非法之法”。梨洲以“三代以下”为“无法”,正因其立法原则邪恶反动。三代以上,能够立法为公:“二帝、三王知天下之不可无养也,为之授田以耕之;知天下之不可无衣也,为之授地以桑麻之;知天下之不可无教也,为之学校以兴之,为之婚姻之礼以防其淫,为之卒乘之赋以防其乱。”虽然这些情形史上并不可考,但关键不在此,梨洲不过借此描述,正确的法律,宗旨在于保护人民利益,为“天下”福祉而设。而“三代以下”之法,则背道而驰:“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秦创帝制,以“一姓”并吞“天下”,其所立法,只是“一家之法”。梨洲不承认这种法度合法,故称“无法”。他指出自己心中,合法之法当为何样:“藏天下于天下者也,山泽之利不必其尽取,刑赏之权不疑其旁落,贵不在朝廷也,贱不在草莽也。”这几句的精神是,法律当使利归人民,富民先于富国,不将天下敲剥殆尽,使权力不专、不视为禁脔、如防贼般防其旁落,官家官府不高高在上、对民众无以贵凌贱以高驭下之威。他认为,遵循如此精神之法,方可谓正义之法、良善之法,才是真正“有法”。故正确的法治前头,先要有正确的法律。法律正确,“其人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于深刻罗网、反害天下。”正确的法律,让人的因素无足轻重,一个人“是”也好、“非”也好,“好”也罢、“坏”也罢,终究只是他自己的事情,但“坏法”“恶法”,却是纵容个人之恶使它能够祸害社会的根源。就此他指出“治法而后有治人”,把法律自身毛病治理好,种种个人之恶自然没有依托。要是一部法律,原为残民虐民而设,那么由它建立起来的“法治”,“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拿梨洲的观念为对照,那些把替君主专制效命的法家之法作为“法治”来称道的人,会不会感到脸红呢?

梁启超说章太炎以为《明夷待访录》向满洲上条陈,“是看错了”。陈寅恪因梨洲《题辞》有自比箕子之语,就称书中“以清圣祖比周武王”,更是牵强。《明夷待访录》的写作动因,表面上由胡翰的“十二运”说触发。梨洲说他此前一直苦恼“何三代而下之有乱无治也”,及读胡翰得一解释,“起周敬王甲子以至于今,皆在一乱之运”,屈指算来,这个“乱运”正在接近终点,然后将“交入‘大壮’,始得一治”。他说,自己由此获得“三代之盛犹未绝望”的信心,从而生出未雨绸缪、为即将到来的治世“条具为治大法”之想。显然,此作面向二千余年的历史时空,为之总结,同时替新时代做准备,“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见访”——所“待”者是新时代之“访”。

他起身迎接的是整整一个新时代,是二千年来中国历史的新窗口、新局面。对此,他心中已有了明确预感。这预感的根据,并非他所称的胡翰“十二运”,那不过是个说辞和“伪托”。《明夷待访录》的表述让人相信,作者对中国经过漫长苦闷积郁起来的行将突破的历史力量,有杰出的意识。其核心观念或中心思想,极其卓越:人生而“自私”,生而有此权利,“自私”乃社会应予承认和尊重的天赋人权;为体现这种权利,国家及其权力制度,必须从一家之禁脔、从“独私其一人一姓”,向“天下”共享、“人各得自利”的方向打开。此等见地,与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内核未有不同。我们可以说,他的国家观,已含“民有”逻辑;他的权力观,已含“民享”成分。虽然尚未作“民选”之谈,然而,他就上层建筑的法律提出从立法原则上更易其基础的要求,距“民选”政治,其实也仅一步之遥。放眼过去,中国还从未达到梨洲的思想高度,他对旧制度的批判,为社会准备了新的伦理,真正伴随着观念的突破和创新,那些将索求止步于“子女玉帛”、你方唱罢我登场式的财富权力转移与接管的农民革命,根本不能望其项背。

如此面向弘远未来的思想,岂宜拘泥地解作为一朝一帝而发?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