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黄宗羲传略 读书

黄宗羲传略 读书

时间:2024-11-07 01:00:07

进京颂冤,太冲年已十九。普通来讲,凡以学者为业者,在这个年龄,应该早已养成读书的习惯,甚至成系统地读过不少书。可是未来的一流大儒黄宗羲,此时却谈不上如何读书。

原因如前所述,家未遭难以前,麟儿颇为贪玩,将大量时间用来读闲杂之书,无非“《三国演义》《列国传》、东汉残唐诸小说”,而那样的阅读,在当时与其说增广知识、有助学问,勿如说仅属娱乐而已。及难作,倾家荡产、祸患频仍,太冲内外百凡,只身肩距,全无读书之裕。

所以在当时同龄人中间,太冲腹内积学偏少,跟许多人无法相比。然而他却终以博学多识跃上时代之巅,这个奇迹,一方面说明了他才具的罕见;另一方面,更得之于后起直追的苦读。

父亲平反,黄家里里外外境遇为之一变。太冲终于渐从焦头烂额应付生计中摆脱,而有读书之暇。《与陈介眉庶常书》云:

某幼离通“罹”党祸,废书者五年。二十一岁,始学为科举,思欲以章句扬于当时,委弃方幅典诰之书而不视。

言之甚明,之前有五年时间完全顾不上读书;二十一岁恢复学习,开始主要是为应付科举而学,所读并不广。而从黄百家叙述看,大规模读书,始于二十二岁:

年二十二,发愤读《二十一史》,日限一本,丹铅矻矻,不毕不寝。

明刻《二十一史》,国家图书馆今有缩微制品可阅,凡二千五百六十五卷,倘以每册六卷计,“日限一本”,全部读完,就要一年多。换言之,单单为了读《二十一史》,太冲“不毕不寝”的状态,就坚持了一年以上。

他并不像今天的我辈,只要愿读,不愁无书。遭故以来,太冲家贫荡然,根本没有多少书,读书多靠借。而借来的书总要还,想要自己身边有些书又没钱买,怎么办?只有手抄:

府君抄书,寒夜必达鸡鸣,暑则拆帐作孔,就火通光,伏枕摊编,以避蚊嘬。

竟至抄书成瘾,与人组织抄书社,多年后有《感旧》一诗忆之:

抄书结社自刘城,余与金阊许孟宏。好事于今仍旧否,烟云过眼亦伤情。

充满怀念。诗内提到的刘城表字伯宗、许孟宏讳元溥,孟宏是他的表字,便是抄书社两位社友。《思旧录》许元溥、刘城条下,各有所录:“余与刘伯宗及孟宏约为抄书社。是时藏书之家,不至穷困,故无轻出其书者,闲有宋集一二部,则争得之矣。”他们千方百计找人借书来抄,一般并不容易借到。这种抄书,似乎也不总是囊中羞涩之故,也单纯地是对书籍的狂热。比如刘城,太冲说:“余信宿其家,四壁图书,不愧名士也。”并不缺书,甚至本身已经有点藏书家的气象,但还是到处借书狂抄。

他的确可以说成了“书痴”。到得某处,但“闻某家有藏书”,纵天色已晚,亦连夜“提灯往观”。有次在绍兴,到朋友家于书架上见其先人所著某书数十册,市面所无,当时就有“欲尽抄其所有”之想。钱谦益绛云楼藏书甚富,太冲惊呼“余所欲见者无不有”,钱氏见他艳羡若此,乃“约余为老年读书伴侣”,令太冲憧憬不已,后来绛云楼不幸毁于祝融,太冲居然叹为“是余之无读书缘也”。

其痴于书,远超出于喜爱程度,简直该说是疼爱。他留有一首恳求人家借书让他抄的诗,惜书恋书之情溢乎言表:

借书还书各一瓻,一段风流吾所师。古墨闻香鱼亦寿,新抄未较豕生疑。绛云过眼哀神物,梅阁惊心落市儿。副本君曾许见乞,幸宽十指出支离。(绛云,牧斋藏书;梅阁,祁氏藏书)。

“幸宽十指出支离”,完全是哀求的语气。里面还以不胜痛惜之意,提到绛云楼和梅阁,这是江南两家赫赫有名的藏书楼。绛云楼燔于火,我们刚刚讲过,太冲为之扼腕,恨己无福。梅阁则为绍兴祁家书楼,主人即明末名臣祁彪佳,乙酉南京失陷以后,祁彪佳殉国自尽,祁家就此散架,精宏藏书有如废品一般流入市场,所以太冲有此“梅阁惊心落市儿”疾首之言。说及此,还有牵及太冲生平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故事。当时,听到祁家藏书成捆出售,太冲与仍是朋友的吕留良等人,共同集资,赶去收购,结果在这过程中彼此闹了不愉快,成为黄、吕反目的契机之一。撇开其他不论,太冲的恋书癖确是有些迷了心窍的意思。

这么旁摉穷觅,可不是仅仅为了拥有。拼命积书,弄得叠床架屋、汗牛充栋,本人却不怎么读书,历来也不少。但太冲不是那种恋书癖。他所搜罗到的每一本书,都是用来读的。他曾惊讶于许多知识分子一生读书之少,而以“读书难”讽之:

自科举之学兴,士人抱《兔园》寒陋数十册故书,崛起于白屋之下,取富贵而有余。读书者一生之精力,埋没敝纸渝墨之中,相寻于寒苦而不足。每见其人有志读书,类有物以败之,故曰读书难。

我们看他那些皇皇巨著,且不说六十二卷、约百万字的《明儒学案》这类学术专著,即以所编明代文选为例,《明文案》二百余卷,《明文海》更达四百八十卷,单单选辑其中的文章,太冲一生就读过多少书!可见他能从年过二十始学,而成为明清之际的宗师级学问家,实在只能靠手不释卷的好读与苦读而来。

应试

太冲很瞧不起科举。前面所引的《天一阁藏书记》那段话说,应科举考试,一个人一生仅仗着几十册书,即可“崛起于白屋之下,取富贵而有余”。梁启超之说尤甚:“明朝以八股取士,一般士子,除了永乐皇帝钦定的《性理大全》外,几乎一书不读。”科举与学问可以没有一丁点的关系。为什么呢?因为科举是用来选人做官的,并不在意你读书多少、学问多大,而只考核你的思想观念是否符合、满足政治需要,标准很是狭小。由于以科举为出路,当时许多读书人,自打入学起,整天就盯着官方规定的几部科举考试用书,按照科举答题作文的格式反复琢磨和练习,至于此外的知识和书籍,不但无暇顾及,简直也毫无兴趣。这样,一步一步从生员而举人,而进士,一辈子所学往往不出于“数十册故书”。尽管科举得意者并非一律不学无术,个中也找得到极渊博的例子,但功名与学问不成比例,却是更普遍的情形。太冲曾举两个他亲见的例子:

余尝遇士人问“叠山何人”,余应之曰“谢枋得”;又问“枋得何人”,余不知从何处说,遂不应。又有士人过余斋头,见《宋书》有《陶渊明传》,曰:“渊明乃唐以后人乎?”余轩渠而已。

这两位“士人”的身份,一为举人,一为进士,从科举角度说,都可谓千军万路独木桥中杀出的好汉,而竟如此。谢枋得、陶渊明都是一流的诗人,以当时言,稍涉诗书即应有所闻;就算今天,对谢枋得何人觉得支吾,犹情有可原,至于陶渊明,但凡有个中小学文化程度,都不应该不知道。然而那位明末的进士先生,对陶渊明竟懵然无知。何以见得?因为他从太冲案头上《宋书》翻到陶传,第一反应居然是此“宋”乃赵宋之宋,故问太冲:“渊明乃唐以后人乎?”实际上呢,那是南朝宋、齐、梁、陈之宋。堂堂一位进士,陋识也如此,真是既羞煞人也惊煞人了。难怪太冲叙完二事,而叹息说:“科举之学如是,又何怪其无救于乱亡乎!”

然而,再伟大、再天纵其才的人物,一生也难以做到根本不和现实妥协。太冲明知科举无趣,却也不能免俗。毕竟,作为一个读书人,别无长技,想要养家立业,正常仅有此途。他于二十一岁涉足其间,先后考了十二年。

崇祯三年(1630),又逢大比,太冲恰好在这一年来到南京。明代乡试,三年一度,分别于各省城及南北直隶的顺天府、应天府举行。太冲此来南京,本非为了应试,而是奉祖母卢太淑人去叔父黄等素家,黄等素在南京为官,时任应天府经历。

既至南京,遂有交游。因届大比,南京聚集了千百举子。内中有位沈寿民,表字眉生,宣城人氏,太冲与他一见如故,后来终生都是知己。照《黄宗羲年谱》所叙,太冲原未打算投考,是沈眉生一番劝说,才临时决定加入考生行列:“宣城沈徵君眉生寿民劝公理经生之业,始入场屋。”

然有一点不明:明代乡试,府州县学的生员,均应在本省应试,太冲是仁和县博士弟子员,照理说应在杭州参加浙省考试,不能参加应天府的考试。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即“国子学生或回原籍,或在顺天府或应天府应试”,即国子监太学学生才可以选择原籍或顺天、应天两府中的一个为参加考试地点。明于北京、南京各有一处国子监。太冲既能在南京就地考试,莫非他已取得监生资格?然若如此,奇怪的是又从来没有资料提到这一点。不过我们略微发现一点线索,《黄宗羲年谱》说:

番禺韩孟郁上桂以南京国子监丞左迁照磨,其署与经历署但隔一墙。公昕夕过从,孟郁始授公诗法。

原来,左迁不久的前国子监丞韩上桂,和太冲叔父黄等素乃是隔墙邻居,彼此往来非常密切,太冲与韩上桂朝夕过从。这里,只说他随韩上桂学诗,未提别的。但我们于太冲作为浙省生员而在应天府应试,似乎也只能从这儿找一点解释。不单是这一次,崇祯十五年(1642),太冲还曾在北京参加顺天府乡试,如无监生资格,同样是不可以的。那么,在顺天、应天两府应试有何特殊好处呢?通常,南北直隶的贡额较他省多出不少,《明史·选举志》:“乡试之额,洪武十七年诏不拘额数,从实充贡。洪熙元年始有定额。其后渐增。至正统间,南北直隶定以百名,江西六十五名,他省又自五而杀,至云南二十名为最少……庆、历、启、祯间,两直隶益增至一百三十余名,他省渐增,无出百名者。”据此,有明一代,虽然普通地方中举名额一直在增加,但直到崇祯年间,两直隶名额仍比其他各省至少高百分之三十,堪比目下高考北京、上海两地在录取比例上的优势。

榜上无名,于太冲再正常不过,想他自己也不觉得意外。这毕竟是他第一回应乡试;小时候他就不以制艺为意,之后家中坎坷,“无暇更理经生之业”,对于如何去做八股文章,近乎于一张白纸。此番南京应试,主要是沈眉生撺掇,临时起意,急抱佛脚,靠沈眉生辅导,“开导理路,谆谆讲习”,现学现卖,哪能一考即中?

落榜后,还乡途中,在京口遇见因得罪权臣辞归的文震孟。文震孟可是科举高手,天启二年的状元。太冲拿出自己落考的文章请他指点,文阅后“嗟赏久之”,“谓后日当以古文鸣世”。虽称赞有加,其实话里有话。八股文又称时文,说太冲日后当以“古文”鸣世,实则是婉转表示他做“时文”没出路。老状元文震孟真不是浪得虚名,他一眼看出太冲对八股一窍不通,不是那块料。

但太冲此时自己还看不清楚,因而未弃努力。下轮乡试为崇祯六年(1633),没有他应试的记载,大约上回经历令他知道,以现有的准备,试亦白试。几年间他常居杭州,埋头钻研,“读书武林南屏山下”,与人组成“孤山读书会”。孤山,西湖名胜,在白堤北侧,也即后来西泠印社社址。

又过三年,大约稍有把握,太冲再试。这回在省城杭州参试,复又落榜。此时太冲才气学力在一般青年俊彦中已颇有共识,一再不售,大家都莫名其妙。曾有朋友来黄竹浦乡下造访,“村路泥滑。同来沈长生不能插脚,元子笑言:‘黄竹浦,固难于登龙门也。’”

崇祯十二年(1639),太冲第三次乡试,又是在应天府。“三十而立”,这年他刚好三十岁,却没“立”起来——不出意外,他又名落孙山。

崇祯十五年(1642),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应解试,居然远赴北京,却仍遭败绩。算来这也是太冲平生第四次和最后一次到北京,四次在京,除了最初作为御史官邸公子而有愉快回忆,这城市对于他意味着告贷完赃、替父颂冤、科场失意,都不伴随美好印象。发榜之后,大学士周延儒有意以荐举方式委他为中书舍人,太冲“力辞不就”,想必也是从别人好意中领略到一种料定他科举无望的信息。“一日,游市中,闻铎声,曰:‘此非吉声也。’遽南归。”与其说真的有什么不祥预感,两年后北京陷落、崇祯死国,恐怕不如说是心灰意懒、心生倦意的托辞。

虽然壬午乡试,就是明朝的末代乡试,但我感觉,即便明朝不亡,仍有下一届乡试,太冲十之八九是不会再预了。四次皆北,足够令他认识到,科举不是他的“菜”,非为他这样真正具有思想创造力的人所设。如下的话,说明了他的反思:

举业盛而圣学亡。举业之士,亦知其非圣学也,第以仕宦之途寄迹焉尔,而世之庸妄者,遂执其成说,以裁量古今之学术,有一语不与之相合者,愕眙而视曰:“此离经也,此背训也。”于是六经之传注,历代之治乱,人物之臧否,莫不各有一定之说。此一定之说者,皆肤论瞽言,未尝深求其故,取证于心,其书数卷可尽也,其学终朝可毕也。

思想不容于科举,科举只容“一定之说”,凡一语与之不合,都不被接受,在他看来,科举注定只能造就“肤论瞽言”。所以,对自己何以屡考不中,他已然看透。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