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青灯有味忆儿时 一二、刘老先生

青灯有味忆儿时 一二、刘老先生

时间:2024-11-07 10:29:50

谈到我的读书经历,有些朋友不解:20世纪40年代初期,不管是乡村、城市,早都办起了学校,为什么却读了那么多年私塾?我的答复很简单:环境、条件使然。

这一带的环境很特殊,尽管已经沦陷多年,但是,由于紧邻浩浩茫茫的芦苇荡,日本鬼子和伪军害怕遭到隐伏在青纱帐里的抗日武装和土匪的袭击,却始终不敢露面,结果,此间便成了一处“化外荒原”。加之,居住分散、户数稀少,学校自然也难以兴办。

说到条件,就要提到“魔怔”叔了。他与我父亲是亲叔伯兄弟。父亲叫王德润,“魔怔”叔叫王德树。古书上说:“富润屋,德润身”;“润屋不如树德”。二人的名字是连着的。早年他读过很多书,后来在东北军谋了一份差事。尽管满腹经纶,学识渊博,而且头脑清醒,但由于性格骨鲠,待人倨傲,不肯趋附流俗,结果不容于世,不行于时,无端遭受许多白眼,心里自然感到孤独、痛苦。千般的苦恼全都窝在心里,没有发抒的渠道,致使精神受到很大的刺激。于是,养病回家,靠着比较丰厚的资产,刚到四十岁,就过上了隐居生活。即便是僵卧孤村,因为他的思维方式与说话、处事有异于常人,同样,也不为乡邻所理解,人们便送给他一个“魔怔”的绰号。他有一个男孩,小名唤作嘎子,生性顽皮、好动,三天两头招惹是非。“魔怔”叔自己没有耐心也没有精力加以管教,便想延聘一位老学究来进行培养、造就。于是,就请到了有“关东才子”之誉的刘璧亭先生。他是“魔怔”叔早年的朋友,国学功底深厚,做过县里的督学和方志总纂。只因不愿仰承日本人的鼻息,便提前告老还家了。

一岁。

私塾设在“魔怔”叔家的东厢房。这天,我们早早就赶到了,嘎子哥穿了一件红长衫,我穿的是绿长衫,见面后他就要用墨笔给我画“关老爷”脸谱,理由是:画上的关公穿绿袍。拗他不过,只好听从摆布。幸好,“魔怔”叔陪着老先生进屋了。一照面,首先我就吓了一跳:我的妈呀,这个老先生怎么这么黑呀!黑脸庞,黑胡须,黑棉袍,戴着一顶黑礼帽。高高的个子往那里一站,简直就是一座黑塔。

“魔怔”叔引我到厨房洗净了脸庞,便开始举行“拜师仪式”。程序很简单,首先是,两个蒙童向东墙上的至圣先师像行三鞠躬礼;然后拜见先生,把“魔怔”叔事先为我们准备好的礼物(《红楼梦》里称之为“贽见礼”)双手奉上;最后,两个蒙童拱手互拜,便算了事。

接着,是先生给我们“开笔”。听说我们在家都曾练习过写字,他点了点头,随手在半张宣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文章得失不由天”七个大字,再让我们各自在一张纸上摹写一遍。这样做的用意,我体会,是为了掌握蒙童写字的基础情况,便于以后“按头制帽”,有的放矢。

先生见我们每人都认得许多字,而且,在家都背诵过《三字经》《百家姓》,便从《千字文》开讲。他说:

《三字经》中有两句:“宋齐继,梁陈承”,讲了南朝的四个朝代,《千字文》就是这个梁朝的周兴嗣作的。梁武帝找人从晋代“书圣”王羲之的字帖中,选出一千个不重样的字,交给文学侍从周兴嗣,让他把这些字组合起来,四字一句,合辙押韵,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这可是个硬头货,要拿出真本事的。“王命不可违”呀!周兴嗣苦战了一个通宵,《千字文》斐然成章。梁武帝诵读一遍,连声夸赞:“绝妙好词。”周兴嗣却熬得须发皆白。

先生说,可不要小瞧这一千个字,它从天文地理讲到人情世事,读懂了它,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个基本的概念。

当时,外面的学校都要诵读伪满康德皇帝的《即位诏书》、《回銮训民诏书》和《国民训》,刘老先生却不去理会这一套。反正“天高皇帝远”,没有人管束他。两个月过后,接下来,就给我们讲授“四书”,从《论语》开始,依次地把《孟子》《大学》《中庸》讲授下去。

这里还要加进一个小的插曲。

先生进门的当天,就跟来一个“游学的”(专门负责供应文房四宝和各种常用书籍的)。我和嘎子哥买足了纸张、笔墨;待到要选购书籍时,自然要请示先生。先生逐册翻看书商带来的书本,发现全都是安东诚文信书局印行的,便对“游学的”说:“你请回。我这里有事要办。”“游学的”说:“先生忙,我明天再来拜访。”老先生说:“明天也不要来了,你请回——送客!”

书商走后,老先生对“魔怔”叔说:安东(现为丹东)的这家诚文信书局,声誉不好。日本鬼子侵占东北之后,书局掌柜的为了向敌伪献媚取宠,以求得支持,承印了许多种“满洲国皇历”、教科书、教育挂图和“诏书”、“国民训”等,卖力宣传“王道乐土”“日满亲善”“共存共荣”一类货色。最恶劣的是,出版《三字经》时,竟在“廿二史,全在兹”两句话的前面,加上了“九一八,满洲兴;康德帝,都新京”十二个字,后面改为“廿四史,全在兹”,受到各界人士的唾骂。不仅此也,他们还偷印上海、天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尚古山房等出版的流行小说和图片。由于它受到日本人的庇护,又兼坐落在“满洲国”内,那些出版单位恨得牙痒痒的,也无可奈何。

老先生说,我们无拳无勇,没法和它对阵,唯一一条,就是不进它的货,抵制它。买书不愁,用不了几天,还会有别的书商上门送货。结果,第二天,老先生就从镇上把要用的书都带了回来。

书都是线装、木版的,文中没有标点符号。先生事前用蘸了朱砂的毛笔,在我们两人的书上圈点一过,每一断句都画个“圈”,其他则在下面加个“点”。先生告诉我们,这种在经书上断句的工作,古人称作“离经”,意思是离析经理,使章句断开,也就是《三字经》里说的“明句读(读音为“逗”)”。“句读”相当于现代的标点符号。古人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符号的,他们认为,文章一经断句,文气就割裂了,文意就僵滞了。但在诵读过程中,又必须“详训诂,明句读”,不然无法理解文章的内容。有时,一个标点点错了,意思就完全反了。先生说,断句的基本准则,可用八个字来概括:“语绝为句,语顿为读”,语气结束了,算作“句”,用圈(句号)来标记;语气没有结束,但需要停顿一下,叫作“读”,用点(逗号)来标记。

先生面相严肃,令人望而生畏,人们就根据说书场上听来的,送给他一个“刘黑塔”(实际应为“刘黑闼”)的绰号。其实,他为人正直、豪爽,大气凛然,却又饶有风趣。他喜欢通过一些笑话、故事,向学生讲述道理。当我们读到《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时候,他给我们讲了一个两位教书先生“找得”的故事——

一位先生把这段书读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发觉少了一个“得”字。一天,他去拜访另一位塾师,发现书桌上放着一张纸块,上面写个“得”字。忙问:“此字何来?”那位塾师说,从《大学》书上剪下来的。原来,他把这段书读成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末了多了一个“得”字,就把它剪了下来,放在桌上。来访的塾师听了十分高兴,说,原来我遍寻不得的那个“得”字,跑到了这里。说着,就把字块带走,回去后,贴在《大学》的那段书上。两人各有所获,皆大欢喜。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