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结交书》

《结交书》

时间:2024-11-07 08:35:47

远藤织枝、刘斐玟、吴龙玉、何艳新

r古旧的房子里湮没了多少女人的故事?时间无声无息地吞噬了多少女人的岁月?以及长年累月的忍耐!她们怀揣苦难,每一步都是沉重地踏在日复一日的村子里,她们承受着,她们拥有两个世界,两个夜晚,两个阁楼。

r她们把另一个夜晚点亮,轰然之间,时间成为一道彩虹,连接起飞翔和着陆的方向,指向另一种美好,她们有“另一种生活”。她们在唯有女人的空间里歌唱,她们写字记录,给女人看,让一个女人读懂另一个女人,她们暂时忘记了男人的目光,系住她们灵魂翅膀的,是女性之间的一种默契。

r阁楼上,她们圆满、独一无二、没有烦闷。

r她们奔跑、飞翔。

r树林、山川、田地、房屋,随轻盈的心灵起飞。

r与姊妹们在一起,世界里,没有雄性人群的君临,长辈的欺凌随暴风骤雨远去。

r低低的,缠绵的,委婉的,哀怨的,凄凉的,轻轻的,只有自己的声音,女性,不是第一性,这里没有第二性,只有独一性。一起做女红,唱女书歌,吟诵只有她们才认识的女书字。

r重要的,是姊妹们在一起。

r姊妹结交,在江永女书流传地,是一种最古老的传统,是女书文化的核心。有了结交姊妹,才想到姊妹之间需要传言捎信问好,需要在一起歌唱——女书字、女书歌、折扇、《三朝书》等一切女书文化。

r妹妹出嫁到大路口村,习惯喝那里的井水吗?她去田间放水,有人欺负吗?生活习惯吗?男人打她吗?婆婆故意刁难吗?

r姐姐,用女书字,把想说的话,写到扇面上,一笔一画,七字一行,规规矩矩地写给自己的妹妹,问候,表情达意。托某位走亲戚的女性转交。

r她如何找到自己心心相印的姊妹?

r有些姊妹在一起时间久了,就自然成为了姊妹。结交后的姊妹,没有绝交的,她们只有爱。

r姊妹七个,一起做女红,一起唱女书歌,互相帮助,心与心很近,你的忧愁,她知道,她的遗憾,你也晓得。最亲密的女人、最亲近的女性、最懂的姊妹,走到一起,会有一种文字的仪式,有如村庄的牌楼,进了牌楼,就进了村子,到了家。仪式的文字——《结交书》。心投意合、有情有义的几位女性走到一起,成为终生的姊妹。仪式与内容不分彼此地让爱燃烧,想念。

r有些《结交书》写在手帕上,有些写在扇面上,也有的写在纸上。《结交书》也离不开女书的主要特性——诉苦、诉可怜。

r《结交书》,是一本女性的书,内容有缘、有起、有结果。

r结拜姊妹有时候是两个人,有时候是三四个,像唐保贞、义年华她们就有七姊妹。姊妹之间,有些同村,有些是外地的,只要心性相投,地域不会成为阻隔。结拜成姊妹后,你来我往,互相有了依靠。

r有成年后的女性结交姊妹的。有些并不写《结交书》了,认了老同后,姊妹们你来我去。

r认识刘斐玟,何艳新老人也不知道是哪一年的事情,只记得孙女莲梅还没有出生。当时,何艳新家中有六个孩子,两位老人,十个人吃饭。白天,她与丈夫在田里干农活,晚上回家洗衣、做饭,各种家务,一大堆、一大堆事情,怎么做也做不完。

r1993年,或者是1994年,老人记不得具体年月了,她说,也许是1992年,她与同村的吴龙玉和台湾的刘斐玟正式结交姊妹,吴龙玉是从吴家村嫁到河渊的,三姊妹正式写了《结交书》,也许,她们是女书历史中,最后写有《结交书》的三姊妹。

r结交姊妹的见证者是虚空中的神,是女人之间的那份浓郁的情。

r何艳新写完《结交书》,三姊妹诵读一遍,诵读的时候没有曲子,不唱,只是读,有点调调而已。她们声音细小、微弱,像在告诉身体里的自己,为她找到了一个灵魂的姊妹。她们的《结交书》写在一张纸上,一半是女书字,一半翻译成了汉字:

r……楼中空寂寂,壁影成对双……

r吴龙玉,经媒人介绍,1963年结婚。她和丈夫每天从早忙到黑,一个大家庭,十多口人吃饭,只有他们夫妇两人扛着这个大家,勉勉强强每天有口饭吃。

r结交姊妹,是不需要告诉双方丈夫的。丈夫在潜意识里也认为结交姊妹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情,不会有什么说法。姊妹家里,相互间有什么事情,全家会互相帮助,大家彼此都不讲客气,丈夫对姊妹们也很好。

r何艳新的丈夫去世后,种的田地虽没之前多了,但有些农活,终究是女人做不了的,吴龙玉的丈夫就来帮何艳新犁地、耙地,何艳新家的门坏了,他与吴龙玉一起,把门重新安装好。

r吴龙玉也经常来帮何艳新煮饭、煮菜。

r吴龙玉年轻时,学了很多女书歌,直到现在,都记得,都会唱,开口就来,声音安慰着自己和姊妹们疲惫的身体,声音在身体里缓缓流动,冲洗掉杂草、尘垢,身体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轻松了,轻盈了,飘了起来,飞了起来,她们看见了彩虹,看见了花朵。

r吴龙玉为姊妹们唱结拜歌:

r日头出早照栏杆,男惜朝廷女惜芳。

r男惜朝廷好百姓,女惜永明好讲芳。

r她不会写女书字,也学不会。何艳新曾经几次教过她写、认女书字。她一直没有学会,没时间学,农活太多,是其中原因之一。后来,年纪大了,记忆力也不好了,就更学不了了。

r女书有自己的秩序,秩序是神安排的,老天布置的,山谷、河流、树林、小溪水,硕大的烟叶、发黄的稻谷、青绿的菜园,秩序在安排这一切。女书的秩序,让唐保贞、吴龙玉自由地歌唱,声音唤醒四季的各种颜色。璞玉般的即兴创作,蓄满了阳焕宜、何艳新的所有思维,落笔——女书字就准确地表达了女性丝丝缕缕的情愫。

r何艳新把外婆留给她的手绢送给了姊妹刘斐玟,这是外婆结婚时的《三朝书》,也是外婆唯一留给何艳新的纪念品。她们共同承担了岁月中最深处的那份暗色的孤独,何艳新,希望把自己心灵世界里珍藏的这份微弱之光,送给姊妹。

r刘斐玟来河渊村调查,每次来的人并不多,三四个,都是台湾的,老人模模糊糊记得他们是台湾民族学院搞研究的教授。

r到河渊村,刘斐玟就住在何艳新老人家里,那个时候生活设施很不方便,其实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中国农村的大部分厕所不干净,洗澡更不方便。

r刘斐玟在何艳新家住一天,第二天就到县城宾馆里去住一天——洗澡、洗头。冬天,在何艳新家住两天,再去宾馆洗澡、洗头。在何艳新家吃饭、聊天、喝茶等,都正常和方便,就洗澡和住宿成问题。

r刘斐玟第二次到何艳新家,她把床直接铺在进门的小客厅里。晚上打开床,白天收起来。老人继续睡里面那间小小的卧室。

r那一次,刘斐玟连续住了四个月。

r以后,每年,刘斐玟都会来江永,在何艳新老人家住两个月,短则几天。刘斐玟的先生也来过河渊村两次。

r刘斐玟在美国写博士论文时期,生活单调,她把与何艳新、吴龙玉三个姊妹的合影放在电脑旁,写写文章,再看看照片上的姊妹,这是她用“拍立得”在河渊村拍的。

r“当我觉得需要情感的触动的时候,我就把它拿起来看一下,然后我就得到一种力量。”

r情感在不同的区域交集、碰撞,照片上何艳新和吴龙玉穿的衣服是她们自己做的。那时候,老人家里没有装电话,手机肯定也是没有的,她们就通信,一个月好几封,每次,刘斐玟写得最多的是,提醒老人,保重身体,不要太累,为了姊妹们也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

r“她每封信,每次,都是很担心我。”

r何艳新与姊妹刘斐玟走在一起,她突然说:

r“你是一个妖精。”

r老人说话的时候,有动作,笑容满面,手微向上指,整个人散发出喜爱之情。

r“你的眼睛像那个……”

r老人笑着、摇着头模仿。

r“像那个画眉鸟。”

r何艳新经常有很多类似的、突然的神来之思,她把瞬间亮在心里的那些词与物,不经调整,直接突兀地说出来,在别人还没有反应的时候,她的话题就跑到思路很远的地方去了。她唱歌、写女书作品,也是如此,思维如奔马,各种形容词、天马行空的对比、想象,随口而来,不假思索。

r因为来得太突然和即兴,有些刚写完不久的诗句,她就背诵不了。

r“记不住了。”

r要她回忆几天前即兴写的一首女书歌,她认真地回忆,眼睛侧看,想看见昨天之前的诗歌,想听见昨天之前的那首女书歌。终究——

r“想不起来。”

r“记不住了。”

r身体往沙发上靠,离开桌子,之后,又坐回来。

r她笑得很舒展,像与家里人在一起。

r刘斐玟与何艳新两姊妹,经常视频,老人可以看见姊妹,但刘斐玟看不到老人,何艳新这里没有装视频。

r何艳新老人最担心的是姊妹研究女书字的书,为何到现在都没有出版?有些人,做了三两年调查,就出版了很多书。老人担心她啊!

r刘斐玟想出版何艳新的全部女书作品,她不像其他人,老的作品她不怎么要,就要老人自己新写的,她自己创作的女书作品。

r刘斐玟要老人写了自己的传记。以前,女书文化里没有单独的《自传》,《三朝书》里有一部分说的是自己的可怜,相当于现在刘斐玟说的《自传》。

r何艳新想念台湾的刘斐玟,她即兴唱诵起写给姊妹的一封信,缘起是,刘斐玟有一次来江永,没有告诉何艳新:

r姊妹来到江永县,两人对面不相逢。

r若是结交几姊妹,何不通知说分明。

r1994年,远藤织枝遇见了何艳新。之后,远藤每年都会来江永,她们都会见面。

r有一年,北京召开关于女书的大会,远藤织枝在电话里告诉主办方:

r“我同意参加大会的唯一条件就是,县里必须也将何艳新邀请来。……对我来说,她是非常宝贵的,最后一位女书传人。在现在的所谓女书传人中,怀着与以前的女书传人同样感受去写女书的,她是最后一个,现在县里授予女书传人称号的传人,是先认识到女书的价值,在一种使命感下去学女书的,而何艳新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跟着外婆学习,这是不同的。”

r2011年,日本,东京。

r何艳新以女书传人身份,再度被远藤织枝邀到日本。在机场,面对新闻媒体的镜头,恍然之间,何艳新老人已不再是深山乡村里的那位老太太。但她还是一样地笑,只是在镜头里,少了些细碎的可爱的动作。日本横滨市。现代化的房间。何艳新老人着新衣,走上讲台。荧幕上打出四行字:

r消失的文字

r中国女书字的最后传承者何艳新

r横滨市中国书馆2011年3月1日

r中国女文书研究会

r远藤织枝在交流会上有如下观点:

r“勉强地将其作为同一种事物传承下去是行不通的,因为她们已经没有同样的感受了,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若将女书运用在观光上,就应该视作另外一宗新事物。女书在此消亡了,也是没有办法的,但女书曾经存在过的事实必须记载保存下来,以告知后人。”

r远藤、斐玟、艳新三姊妹,三位女性,三站在日本城市的河边,内心欢喜。何艳新用女书即兴表达:

r姊妹相会言。

r提笔共商议。

r研究女文章。

r镜头一:

r若是姑娘似我心,八月神堂共一双。

r我自心红自欢乐,难承姑娘真有心。

r合意姑娘邀结交,天仙配成咱俩来。

r常在井边口不渴,姐妹常伴心不烦。

r姐姐从远方来看妹妹,姐姐要回家了。妹妹送姐姐:

r送姐送到茶子山,摘个茶籽洗衣裳。

r初一洗来初二浆,初三初四姐来穿。

r姐姐接唱:

r我想要来就要来,天好不怕回头晒,落雨不怕踩湿鞋。

r低头看在石板上,石板开花我才丢。

r镜头二:

r一盏灯,姊妹们,围坐在黑夜里,幸福开花,心情放松。

r结拜的姊妹,互送一条女书手帕给对方,以此为证。仪式之后,正式成为一生的好姊妹,似桃园三结义。随时有需要,都会出现在对方面前。更多的时日,她们有各种机会聚在一起,把苦说给对方听,得到情感的真实抚慰。

r姊妹结交后,双方的家庭也会相互照顾。

r如果,没有《结交书》这一仪式的物证,结交姊妹也很难流传。

r两位老人,老到弯腰、拄杖,只能缓缓地摇动扇子。

r她慢慢上楼,从这栋房屋的窗户,喊对门对窗的姊妹。

r另一位老太太出现在窗口,两人都笑了,如满山的花,突迎一场春风:全开了。姐姐唱:

r踏上楼梯叹口气,手拿花针做不拢。

r黄土盖头女不服,脚踢棺头万事休。

r歌,从上楼唱到身体的状况,指向她心灵的不满足,老人有何“不服”?

r——“女不服”!她踢打自己的棺材,但“万事休”,歌谣最终落在悲凉上。

r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