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
时间:2024-11-07 08:00:38
赵绮秋这一段时间来的叹息,引起丈夫周鸿书的注意。听完妻子的倾诉,周鸿书紧锁眉头,认为兹事体大,涉及改革成败,便对妻子说,他想把陈春先服务部的事写篇“内部动态清样”,让中央领导看看,听听领导怎么说。r周鸿书当年任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有着高度的政治敏感,洞悉高层的改革动向,当年那篇《北京市委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轰动全国的消息,就是周鸿书参加北京有关方面会议从文件堆中挑出来的新闻。r转机出现在1983年1月25日的清晨,中关村88号楼——这幢住着冯康、陈景润、杨乐、张广厚的中科院宿舍楼楼道像往常一样乱哄哄的,服务部骨干分子纪世瀛住在103室,这天早上,他被一阵紧急的敲门声惊醒,有人在门外喊:“快打开收音机,听听首都新闻和报纸摘要。”r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在播一篇重要报道,报道肯定了陈春先的服务部探索的新路子!等纪世瀛冲出来,新闻已经播完了。当时大家谁都不知道这则新闻的来头儿,但历史后来将证明,就是在那一刻,中关村的命运被改写了。原来周鸿书派记者潘善棠两次采访了陈春先,并亲自对采访文章进行审阅和修改,最后把文章的题目定为《研究员陈春先搞技术扩散试验初见成效》,发往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也称内参,是新华社记者对各种事件通过采访写成的稿件,这些稿件简明快捷,专供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阅读。这篇文章有1500多字,讲述了陈春先创办服务部的意义和取得的成绩,还介绍了中关村地区拥有的科技成果和人才优势。指出这些科学成果大多数停留在论文、样品、展品阶段,处于“潜在财富”状态,不能迅速生产,取得经济效益。r这不是一篇普通的新闻报道,而是一份直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参阅的机密级内参,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52期刊出。作为“党的耳目喉舌”,采写内参是新华社记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内容涉及当时拿不准或不宜公开报道的领域,比如重要动态、敏感问题和重要建议等。内参有一定的格式,例如《国内动态清样》,纸张大小为16开,要求内容简明扼要,字数限定在2000字以内。当时全中国有资格看到《国内动态清样》的人在100人左右。高级别的读者群决定了这篇内参的特殊效果,何况文章结尾处倾向鲜明:“但陈春先搞科研成果、新技术扩散试验,却受到本部门一些领导人的反对,如科学院物理所个别领导人就认为,陈春先他们是搞歪门邪道,不务正业,并进行阻挠,使该所进行这项试验的人员思想负担很重,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继续试验的积极性。”r内参于1983年1月6日刊出,1983年1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国内动态清样》就有关陈春先的报道上批示:“陈春先同志的做法完全对头,应予鼓励。”方毅还打电话给中科院,要求停止对陈春先的立案审查,还邀请陈春先到他的办公室长谈两个多小时。第二天,1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就做了批示:“陈春先同志带头开创新局面,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子,一方面较快地把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另一方面多了一条渠道使科技人员为四化做贡献。一些确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可以先富起来,打破铁饭碗、大锅饭,当然还要研究必要的管理办法及制定政策。此事科协要大力支持。如何定,请耀邦酌定。”同一天,总书记胡耀邦同志批示:“可请科技领导小组研究出方针政策来。”这便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决策者,难怪让后人感叹。就这样,历史乘风破浪,陈春先的服务部在顶层的支持下得以延续,成为大时代的界碑,中关村的科学家、教授,不再观望,各显其能,融入历史。r手记二:偶然性r历史虽然不能假设,却总是让人禁不住想象——假如当年没有陈春先,具体地说,没有陈春先1978年访问美国,会有后来的中关村吗?你当然可以说时势造英雄,没有陈春先也会有王春先、李春先。这话听起来非常熟悉,这是历史决定论的观点,它抺杀了偶然性,而这种思维模式看起来正确,其实并无实际的意义。有时候我们必须承认历史会因某个人变得幸运——正如变得不幸;而幸运之时也往往一样让人唏嘘。1978年当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还陷于后“文革”的“两个凡是”的桎梏中时,陈春先已漫步在美国硅谷不能不说是某种属于中关村的幸运,因为那时他竟然异想天开,想中关村也有条件像硅谷一样,教授、科学家也可以同时办公司,可以以个体的方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他注意到中关村的科技、知识密集度即使在世界也是少有的,哪怕经历了“十年浩劫”。那时的陈春先与“两个凡是”语境下的大多数的中国人不可同日而语,难道不是一种偶然?那时也有像陈春先一样跨出国门的人,为什么没人像陈春先这样想?好吧,为什么没人像陈春先这样义无反顾地行动?这就是偶然性。必须承认偶然性的价值。r那时的中关村,如同中国一样是一块呼唤改革的巨石,陈春先孤独地在推这块巨石。还原到当时的语境,他推得如此之难,难得让人绝望,但也正是在个人的绝望中历史在前进,“陈春先的一小步,是中国科技改革的一大步”,有人后来这样说,说得非常不错。总结过去,《中国的新革命》的作者凌志军把中关村当作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认为“20世纪最后20年这个国家打碎了精神枷锁,让自己成为全世界最庞大的‘制造车间’。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它急切地渴望拿下新技术的高地,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这个国家之所以能够改变世界,是因为它改变了自己”。r这个改变就是从具体的陈春先开始的,回过头看陈春先的人格意义更不能小觑:在那样困难、绝望的情况下他的人格不变形,一如苏格拉底不变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中外哲人的古训陈春先以科学的精神做到了。陈春先的持守与形而上的人格,并不亚于推动巨石,事实上两者相辅相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