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嘉措:Tibet google

嘉措:Tibet google

时间:2024-11-07 07:02:17

如今,来到拉萨的客人,尤其是文化艺术界人士,又尤其是美女们,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不拜访嘉措的。

r他现在的头衔是《西藏人文地理》杂志主编。

r嘉措的每一天,大都在迎来送往中度过,自然,也就每天都在酒局中。那些拍电影、拍电视、拍照片、做音乐、写文学、画美术、跳舞蹈、演戏剧的歌星、影星、舞星,乃至与文化有关的投资人、创业者,人无分男女老幼,地不论南北东西,都是要拜拜嘉措这座“码头”的。这些人多会向嘉措咨询有关西藏的方方面面,管他叫老师的、大哥的、大叔的都有,新近时尚的称谓又管嘉措叫“舅舅”了,这是明星朱哲琴发明的,现在很多美女都称嘉措为“舅舅”。而我给嘉措取了一个洋名:“Tibetgoogle”,就是西藏的搜索引擎,只遗憾他没有开一家西藏文化咨询公司。尤其拉萨的夏季,各路神仙来得更多。嘉措常常一晚上要穿梭好几个酒局,不到凌晨两三点甚至四五点是歇不下来的。可今年的体检,嘉措拿着那张体检报告给人看,年过六十的人了,竟然什么问题都没有。我们称他是“金刚不坏之身”。他嘿嘿一笑说:“也是肉身啊。”

r我偶尔也会被嘉措拉到酒局中。嘉措总是会跟人家说:“我跟亚格博喝了三十年的酒了,很多人喝死了,可我们还在喝呢。”

r的确,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r1985年,中国刚刚实行学位制度,这对于我这样的工农兵学员既新鲜也羡慕。当时,我是那曲地区文化局副局长。一天,一位穿着时尚、操着纯正汉语普通话的藏族青年找到我,掏出西藏群众艺术馆长饶元厚的一封推荐信,信中说持此信的人叫嘉措,是中央民族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特别强调:“获学士学位”。他是带薪学员,按当时政策应当回到原单位,他的原单位是那曲加工厂,其实就是鞣皮子的,当时我们发的羊皮大衣就出自该厂,那羊皮大衣很硬,穿上身连胳膊都动弹不了。因为嘉措的“学士学位”,我们新组建的文化局正需要人,我便找到地委书记和行署专员纠缠,绕开他原先工作的主管部门商业局,把他直接分配到我们地区文化局工作了。由此开始了我们之间三十多年的友谊。

r人缘人缘,还真是有缘。我1976年进藏,分配到嘉黎县工作,安排给我的第一个住所,一墙之隔的人家,后来才知道,就是嘉措的二姐家。那是一个美丽端庄、善良温柔而又勤快能干的大姐。嘉措与二姐,其实是同父异母的姐弟。他们这个家族太复杂了,有同母异父的、同父同母的,还有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加起来有七八个,但相处得都非常好。这个家族人在当代的历史和命运,完全可以写一部书,算得上浓缩的西藏当代史。

r嘉措之所以来到嘉黎县,那话可就长了。

r嘉措的父亲诺桑郎杰,简称诺杰,是藏族人当中最早接触进步思想的,也是藏族革命家平措旺杰的好友和部下。从康区来到西藏后,曾经在新旧政府里都任过职。1959年,嘉措只有四岁。那一年,西藏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件,嘉措的母亲被划成“反动农奴主”和“参叛家属”,在位于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担任藏文系主任的父亲诺杰,被组织动员强制与母亲分离,跟随父亲到咸阳的嘉措,后来有了一位山东籍的汉族后妈和一个半藏半汉的弟弟。“文化大革命”中,父亲诺杰被扣上“反动农奴主代理人”“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整死后,后妈带着弟弟去了山东。十四岁的嘉措,生活没有了依靠,只好投亲靠友。他从陕西来到西藏。他跟随着西藏解放后的第一位藏学家,后来担任过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的拉巴平措一起,坐着汽车,走了十多天,到达藏北重镇那曲,再从那曲骑上马,跟随着大人们,骑行了七天,投奔在嘉黎县工作的二姐。

r一个十四岁的男孩,那时并没有成熟的意识,不然,他不知该如何给自己定位:他是藏族人,当时却不会说藏语;他是革命干部的后代,父亲却又被扣上“反动农奴主代理人”的帽子;他是一个学龄少年,却既无书可读,也无工可做。他有一次填表,在成分这一栏写上“贵族”,一位自以为是的干部指出:“‘贵族’是一个民族,怎么能写成‘成分’呢?”两年后,因为他很聪明,有点儿文化,汉语讲得很好,汉字也写得不错,县里领导照顾他,地区加工厂招工,就把嘉措给推荐上了,虽然那个加工厂只是做一些牛羊皮毛的粗加工,但自此,嘉措进入了体制,成为有单位的人了。

r嘉措虽然回到了西藏,但从藏北嘉黎到拉萨,还有漫长的路。他们家族四散在西藏各地。嘉措既没有机会,也没有可能,到拉萨去看望尚在被群众专政管制当中的母亲。事实上,嘉措四岁离开母亲之后,对母亲已没有太多记忆。1971年,他作为地区加工厂的工作人员,因为单位的马车队需要购买马具,有机会“因公出差”来到拉萨。在拉萨,有一天他借着夜色的掩护,避开监管人员,在另一位姐姐劳动的工厂宿舍里,与母亲匆匆见了一面。这次见面,并没有影视文学作品当中抱头痛哭的场面,被管制的母亲心有余悸,又不会汉语,而当时的嘉措也不怎么会藏语,母子俩在昏暗灯光下只是匆匆一见。

r很多年后,我与嘉措成为同事,曾经在嘉措母亲家里住过,那是八廓古城深处的一间窄狭的黑暗小屋。我和嘉措睡在里屋,阿妈睡在外屋。这位老妇经过那么多年政治风云的折腾,显得很苍老,弓着腰身,但从她轻言细语中透出来的慈悲、亲切怎么也与“反动农奴主”这个词联系不起来。

r我与嘉措在那曲地区共事的那几年,那曲修建了影剧院、文化局、群众艺术馆等新场馆建筑。嘉措可以说无师自通,我们自己设计、自己画图,还要当监工,像包工头似的,每天奔走在建筑工地。因为包工队也有高原反应,有时候还得求着他们呢,搞得我们自己比包工队还要辛苦。我们总算是为那曲地区文化事业打了一个基础。我们住进了自己设计的房子,后来嘉措担任了群众艺术馆长。我们经常会被抽调到不同的工作组,到牧区去蹲点,每次回到那曲镇,总是少不了喝一顿大酒。那天,我们为嘉措从比如县蹲点回来接风,江津白酒把我们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醒来,不知自己在哪里,便喊着“嘉措、嘉措”,有一个低沉的声音回应:“哦”。我不知道这声音来自何方,原来,因为我喝醉了,嘉措为了照顾我,就在我床边的地上睡了一夜。这让我感动不已。

r我弟弟晓初也认识嘉措,那时他在四川大学读书,嘉措路过成都时常会去看他。晓初说,嘉措哥儒雅,穿上西装,很贴身,很帅气。有一次在成都逛街,绿灯,我们边走边谈,随众人正横穿马路,这时,一个姑娘侧边骑自行车驶来,刹不住,前轮快要挨近嘉措的时候,他横出手,抓住龙头正中抵住了,那姑娘也便稳稳地双脚着地。都没言语,嘉措牵手我们又往前走,不过,我从那姑娘的表情目光中看到她对嘉措突然遇见的眼神,虽然很含蓄,可大家都是路人。

r尽管嘉措有“学士学位”,当时的底子我还是清楚的,但他这个人有一种天然的学习能力。八十年代,我们藏北几个年轻人写诗,在西藏文学界还很有影响。嘉措也写了一组《牧歌》,居然连连获奖,算起来,每个字值不少钱呢。

r嘉措没有成为职业作家和诗人。他的职业生涯做得最长的,就是办杂志。先是在国家民委办的《民族团结》杂志当记者,后来到西藏群众艺术馆创办了《雪域文化》,那可是当时办得最好的杂志。说是最好,是因为嘉措作为主编,最早从呆板的办刊模式中走出来,把目光投向西藏高原文化。关注的范围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学到艺术,特别是传统的民间文化。号称主编,其实是个光杆司令,只有常岩作为他的美术编辑。我本人也时常给他的《雪域文化》撰稿。今天看来,那时的《雪域文化》虽然不免粗糙,但还是很有价值的。但我们都不注意收藏,以至于在古旧书店、网上书店都很难找到这本杂志了,自己写了什么都忘了。

r嘉措后来调到西藏自治区文联,从此,《雪域文化》杂志的汉文版也就寿终正寝了。

r嘉措再次以办刊人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已是2004年,一本全新的《西藏人文地理》创刊了。在西藏自治区驻京办事处一座辉煌的殿堂中,西藏旅游股份公司与西藏自治区文联合作创刊,由嘉措任主编。在发布会上,不善在公众面前言辞的嘉措,照例只是“哼哼”几句,但那本创刊号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创刊号是金色封面,售价为九十九元。记得那一期的主题文章是《寻找乌金贝隆》,讲述的是藏北一个部落的牧民听说西部有一个叫“乌金贝隆”的地方,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香格里拉”,于是,整个部落经过几年的长途迁徙,去寻找理想家园。我在发布会致辞说,嘉措当年办了《雪域文化》,今天又创办了《西藏人文地理》,那个寻找“乌金贝隆”的故事很有象征意义,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寻找“乌金贝隆”。

r我认为,嘉措后来之所以能够成为Tibetgoogle,与他半辈子办杂志有很大关系。这几十年,他阅读了多少西藏文稿,访问了多少西藏奇人,听闻了多少西藏逸事,走过了多少农村牧区,纷纭的西藏历史与现实装在了他的脑子里。他很善于接纳各种知识,记忆力也好。所以,来自不同行业的人们问起不同的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甚至会跟你讲述那些迷人的传奇和故事。至于语言,曾经,连他的儿子因为他的藏语不很地道,怀疑:“我爸爸到底是藏族还是汉族?”而今,嘉措的藏语基本接近母语的水平了,可以胜任高级翻译的工作。但是,从藏文而言,他还基本是一个文盲。

r嘉措的脑子,有一个形象特点,就是他几乎每天都要换一顶帽子。他有各种名牌、各种样式的帽子,我戏称他可以开一家帽子博物馆了。我去年到欧洲想着要给嘉措带个什么礼物,选来选去,最后在跳蚤市场给他买了一顶捷克军帽。这肯定是他喜欢的。嘉措说,他下乡去,进了老百姓的房子。戴着帽子,人家认为是工作组,脱了帽子,人家以为是活佛,有的老百姓竟向他磕起头来。这几十年,他的头发掉得差不多了,真有几分活佛的感觉了。他的宽容、厚道、热情、体贴,也确有几分佛性。你吃点什么?喝点什么?冷不冷?热不热?甚至要不要上厕所?是他永远都要重复的。

r但千万不要认为,嘉措是那种传统古板的藏族人。早年,内地人对西藏太缺乏了解,我们在成都的朋友听说他家是贵族,是农奴主,人们就想起电影《农奴》,便问他,你们家剥过人皮、抽过筋吗?引得一场大笑。现在,朋友们大都知道,在拉萨这个圈子里,嘉措算是最时尚的了。他穿名牌服装,喝品牌咖啡,品外国红酒,抽三五牌烟,甚至年轻人玩的独轮车也要试试。各种电子设备,他玩的都是最新潮的。笔记本电脑已经换了很多代了,照相机也换了很多代了,至于智能手机,他玩得跟年轻人一样娴熟。他发一条微信,天南海北的网友都有点赞的。他能听最流行的音乐,能讲当今娱乐界的最新行情,他对文化思潮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要是到北京或成都,各路神仙都要争着请他吃饭,很多常居北京的友人往往很长时间见不上面,嘉措到北京便给了他们一个聚会的机会,都跟他聊最新潮的话题。进入电子屏幕时代,纸质媒体都是穷途末路惨淡经营,《西藏人文地理》也是一路亏损,虽然这本杂志办得很有质量,很有品位。近来,嘉措运用他广泛的人脉资源,把《西藏人文地理》送进了北京、广州、成都的品牌书店,又通过网络微信,搞出个Itibet来了,还把《西藏人文地理》推上了港台最大图书馆电子书供应平台。

r最新的消息是,《西藏人文地理》与多家客栈合作,发起寻觅拉萨“试睡员”活动,“你住客栈,我买单”,这项很有创意的活动,立刻在网络上引起热烈响应。

r[桑旦拉卓读后感]

r认识西藏、触摸西藏的方式有很多种,阅读《西藏人文地理》是一种最简便的方法,这应该是国内卖得最贵的旅游文化杂志,最初的定价99元,也是藏区最有品位的杂志之一,文字简洁而富有诗意,以亲近又轻松的方式向大众展示、传播藏文化。《西藏人文地理》的主编嘉措,他本人也是藏区时尚界的代表人物,满腹经纶,风度翩翩,在西藏,只要是从事文化产业的人,不知道嘉措啦的几乎不会有,年过花甲却幽默风趣,平易近人,随着《西藏人文地理》的爆红,他的粉丝也越来越多,他就是西藏永不落的“欧巴”。我们都喜欢他。

r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