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关于文学奖

关于文学奖

时间:2024-11-06 10:21:29

雷蒙德·钱德勒在一封书信中,就诺贝尔文学奖这样写道:“我想不想成为大作家?我想不想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算什么!这个奖颁给了太多的二流作家,还有那些不忍卒读的作品。更别说一旦得了那玩意儿,就得跑到斯德哥尔摩去,得身着正装,还得发表演讲。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值得费那么大的功夫吗?绝对不值!”

美国作家纳尔逊·艾格林(代表作有《金臂人》《走在狂野的一边》)受到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大力推举,于1974年获得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成就奖,却因为在酒吧里跟女孩子喝得烂醉,错过了颁奖仪式。他当然是有意为之。有人问颁给他的奖章呢,他答道:“这个嘛……好像被我扔掉啦。”

当然,这两个人或许是偏激的例外,因为他们独具一格,一辈子秉持叛逆精神。然而他们二人共同感受到的,或者说以鲜明的态度表达的,恐怕就是“对真正的作家来说,还有许多比文学奖更重要的东西”。

然而许多时候,世人只把目光投向有具体形态的东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文学作品的实质终究是无形之物,而一旦被授予奖项或奖章,便留下了具体形态,人们便可以对那“形态”加以关注。恐怕正是这样一种与文学性毫不相干的形式主义,以及权威一方“颁奖给你啦,速来领取”式的“自上而下的视线”,让钱德勒和艾格林们焦虑不安吧。

每当接受采访,被问及与获奖相关的话题(不论在国内还是海外,不知何故常常被问到这个)时,我总是回答:“最重要的是有好的读者。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学奖、勋章或者善意的书评,都不比自掏腰包买我的书的读者更有实质意义。”同样的回答说了一遍又一遍,连自己都觉得腻烦了,却几乎没有人真心相信我的这番话。

仔细一想,这的确是既现实又无聊乏味的答案,听上去就像彬彬有礼的“官方发言”。我自己也时常这么想。但无论是多么无聊乏味的陈词滥调,对我来说却是实话实说,所以也无可奈何。不管被问多少遍,我都会重复相同的说法。当一个读者付出一千几百日元甚至几千日元买一本书时,他绝不可能别有用心,大概只有一个坦率的想法:“我要读这本书!”或者说只是抱着一腔期待。这样的读者让我发自内心地感到珍贵。

本来不必重新强调这句话——流芳百世的是作品,而不是奖项。还记得两年前的芥川奖获奖作品的人,还记得三年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人,世上只怕不会太多。假如一部作品果真优秀,经历了适当的时间磨炼之后,人们就会永远把它留存在记忆中。至于厄内斯特·海明威得没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得过),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得没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得过吗),又有谁会介意这种事情呢?文学奖虽然能让特定的作品风光一时,却不能为它注入生命。这是不必一一言明的。

(冬冬摘自南海出版公司《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书)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